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來源網絡,僅供個人學習參考-來源網絡,僅供個人學習參考-來源網絡,僅供個人學習參考一、填空:(10分)1、明焦竑有《國朝獻征錄》一百二十卷,這個書名譯成現代漢語應該是(《當代人物傳》)。2、明代的《永樂大典》其原書的裝訂方式是(包背裝)。3、我國文獻由翻譯而來者為數甚多,影響較大的主要有三方面:佛典翻譯、(學術翻譯)、文學翻譯。二、判斷(10分)1、中國古代印刷術普及后抄寫仍是文獻的重要流布方式。(√)2、清代帝王重視藏書的程度高于前代,清代藏書最盛時是乾隆時期。(√)3、《太平廣記》《太平御覽》《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合稱宋四大類書。(×)4、叢書的主要功用是查找辭藻。(×)5、當年伯希和劫走大量敦煌文獻現存英國的博物館和圖書館。(×)三、選擇(10分)1、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對典籍進行大規模的系統整理發生在(B)時代。A秦朝B西漢C東漢D清朝2、清代的四庫七閣仿自著名私人藏書樓天一閣,其主人范欽是(C)代人。A宋B元C明D清3、線裝大約明中葉興起,沿用至清末民國間,基本上被(D)書取代。A經折裝B蝴蝶裝C包背裝D洋裝4、我國古籍經史子集四分法的制度定型于(B)。A漢書藝文志B隋書經籍志C隋書藝文志D四庫全書總目5、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中與《史記》并稱西漢最偉大的兩部著作的是(A)。A《七略》B《別錄》C《漢書》D《世說新語》四、名詞解釋(20分)五厄:(5分:每一要點1分)隋代牛弘所總結的書籍被焚毀的五次厄運。即:秦始皇下令焚書,墳籍掃地皆盡,此為第一厄;王莽末年,長安兵起,宮室圖書,并從焚燼,此為第二厄;漢獻帝移都時,吏民擾亂,圖書縑帛,皆取為帷囊,此為第三厄;劉曜、石勒覆滅京華,朝章國典,從而失墜,此為第四厄;周師入郢,梁蕭繹悉焚典籍于外城,此為第五厄。偽書:(1)一書的公認著者及時代并非這書的真正著者及時代,這書就稱之為偽書。(2)不能清晰地判斷一書的真偽,往往會給我們閱讀研究利用古籍帶來誤解。(3)偽書具有史料、文學、語言學、思想等多方面價值。(4)因此,我們辨偽的根本目的并非要從古文獻中剔除偽書,而是要弄清這些文獻的真實著者、書名和著作內容、年代等,使人們能準確地了解其價值和正確利用。(5)要了解中國古籍中的偽書狀況,可以借助梁啟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羅根澤《諸子考索》、張心澄《偽書通考》、鄭良樹《續偽書通考》等專門著作。善本:(5分:每個要點1分,例證2分)(1)文物價值與學術價值較高的版本叫善本。(2)從文物標準來看,時代較早、稀見程度較強的版本是善本。(3)學術意義上的善本可歸納為八個字:精注精校,不缺不訛。⑷善本是個隨時間發展而變化的概念。五、文獻閱讀(20分)(一)閱讀以下材料,并結合教材論述,完成文后各題:(10分:每一小題2分)(二)閱讀以下材料,并結合教材論述,完成文后各題:(10分:每個要點1分)六、簡答題(10分)1,我們研究文獻學的目的是什么?(3分:每個要點2分)文獻學是通向文獻寶庫的門徑,是打開文獻寶庫的鑰匙。我們研究文獻學的目的在于:⑴全面認識文獻,學會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用比較少的時間,找到盡可能全的自己所需要的文獻資料,⑵同時還要有能力對這些資料的不同版本進行鑒別,確定較早的較全的較可靠的版本。⑶而且有能力對原始文獻作整理加工,自己使用以外,還可供更多的人使用。2,作業典藏散佚七、論述題題(20分)(1)2分,(2)—(7)每要點3分。中國古代圖書分類法的演變過程大致如何?(1)古籍分類的目的,一是為了查找方便;二是總結學術源流。我國古籍分類的方法大致經歷的演變過程是:六分法→九分法→七分法→四分法→五分法→六分法。(2)六分法。中國最早的圖書分類法產生于西漢。當時劉歆編撰的《七略》,將圖書分為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六大類三十八小類,其類例創于劉向而定于劉歆。這是我國第一部綜合性的圖書分類目錄。《七略》原書已佚,其分類法為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沿襲。(3)九分法。繼承劉向劉歆分類體系而又有所發展的是劉宋時王檢的《七志》:經典志(六藝小學史記雜傳);諸子志;文翰志;軍書志;陰陽志;術藝志;圖譜志(地域及圖書);道經;佛經。《七志》已佚,據梁阮孝緒《七錄序》及隋志,其分類概況如此。(4)七分法。《七志》之后有《七錄》:經典錄、記傳錄、子兵錄、文集錄、術伎錄(內篇五錄)、佛法錄、仙道錄(外篇二錄)。《七錄》已佚,僅《七錄序》保存于《廣弘明集》卷三。(5)四分法。晉荀勖的《中經新簿》把圖書分為甲(經)、乙(子)、丙(史)、丁(集)四個部,李充編制《晉元帝四部書目》,正式確立了四分法的次序。唐初的《隋書?經籍志》總結前人經驗,采用了南北朝以來賦予四部的經、史、子、集專名。從此之后,中國歷代公、私書目,大多是用被視為永制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編制的。清乾隆時編纂的《四庫全書》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6)五分法。清末張之洞《書目答問》別立叢書部。新中國成立后,全國七百八十九家收藏古籍的機構聯合編制的《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共分經、史、子、集、叢五部,本質上仍是四部分類法的延續。(7)六分法。從二零零四年起,山東大學杜澤遜受國家清史委員會委托,主持編纂《清人著述總目》,相當于藝文志。考慮到清后期西學東漸,譯書甚多,借鑒晚清一些書目的做法,擬定了經部、史部、子部、集部、西學部、叢書部六部分類框架,也是從學術發展和圖書的實際情況出發的。一、填空題(每空1分,計20分)1,文獻一詞最初具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2,據載,孔子在整理“五經”(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貢獻很大,也為后世文獻整理樹立了典范。3,西漢_______和___________父子在文獻學方面的突出貢獻是遍校群書,編纂目錄學著作《別錄》和《七略》。4,西晉之時,汲郡有著名的文獻發掘事件,出土了戰國時期的竹簡若干,其所得竹簡文獻一般稱___________。5,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獻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__________。6,文獻學上所謂“三通”是指杜佑的____________、鄭樵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文獻通考》。7,清代考史三大家為錢大昕、王鳴盛和趙翼,分別著有___________、《十七史商榷》、___________等考史名著。8,金石的“金”指___________;金文則指___________時期刻于其上的文字。9,___________指搜集兩種以上文獻,按一定理念和體例編校并冠以一個總名的著作。10,殷墟甲骨文的發現始自________年,綿延整個20世紀,為中國現代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二、名詞解釋(每個4分,計20分)1,汗青;2,輯佚;3,四分法;4,線裝;5,索引三,文獻標點(本題計20分)1,試給下面一段文字添加現代標點(8分):語曰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知與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藉荊軻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齊之魏臨城自剄以卻齊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齊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國死兩君者行合于志而慕義無窮也是以蘇秦不信于天下為燕尾生白圭戰亡六城為魏取中山(鄒陽《獄中上梁王書》)2,試改正下列標點錯誤,并簡單說明修改依據(12分):①,《論語》言子之所慎者。戰長勺以詐而敗齊,泓以不禽二毛而敗于楚。(《日知錄集釋》卷一,岳麓書社1994年版,下同)②,《鄉飲酒》:“禮工四人,二瑟。”(《日知錄集釋》卷五)③,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日知錄集釋》卷七)④,所謂天子者,執天下之大權者也。其執大權,奈何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而權乃歸之天子。(《日知錄集釋》卷九)四、文獻翻譯(每題10分,計20分)1,夫為人主而身察百官,則日不足,力不給。且上用目,則下飾觀;上用耳,則下飾聲;上用慮,則下繁辭。先王以三者為不足,故舍己能而因法數,審賞罰。先王之所守要,故法省而不侵。獨制四海之內,聰智不得用其詐,險躁不得關其佞,奸邪無所依。遠在千里外,不敢易其辭;勢在郎中,不敢蔽善飾非;朝廷群下,直湊單微,不敢相逾越。故治不足而日有馀,上之任勢使然之。(《韓非子?有度》)2,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為其有所刺譏也。詩書所以復見者,多藏人家,而史記獨藏周室,以故滅。惜哉,惜哉!獨有秦記,又不載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戰國之權變亦有可頗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傳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變相類,議卑而易行也。(《史記?六國年表序》)五、簡述題(每題10分,計20分)1,試簡述偽書產生的主要原因。2,試舉例說明出土文獻與古典文學研究間的關系。試題二一、填空題(每空1分,計20分)1,1983年頒布的中國國家標準《文獻著錄總則》規定“文獻”為“記錄有___________的一切載體”。《中國大百科全書》則界定“文獻”為“記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一切載體”。2,秦始皇三十四年的___________事件對先秦文獻的流傳產生了很大的破壞。3,東漢晚期,經學大家___________遍注群經,對文獻整理作出了重要貢獻。4,明代官方編纂了一部我國古代規模最大的類書,即___________。5,清代考據學的鼎盛時期為___________時期,有惠棟為代表的吳派,戴震為代表的___________和汪中、焦循為代表的揚州學派等。6,近現代學者中,被稱為“甲骨四大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和董作賓。7,我國文獻傳抄的歷史大致經歷了由甲骨時代到___________時代、___________時代、縑帛時代、___________時代再到當今電子時代。8,古代集部文獻的主要類型可分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兩大類。9,我國古代目錄分類主要有四分法和六分法,《漢書?藝文志》繼承《七略》,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確立的標志是《隋書?經籍志》。10,嚴復于《天演論》“譯例言”中稱譯事有三難: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名詞解釋(每題4分,計20分)1,類書;2,善本;3,訛、脫、衍、倒,;4,偽書;5,理校三、文獻標點(每題10分,計20分)1,十一年春滕侯薛侯來朝爭長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請于薛侯曰君與滕君辱在寡人周諺有之曰山有木工則度之賓有禮主則擇之周之宗盟異姓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與諸任齒君若辱貺寡人則愿以滕君為請(《左傳?隱公十一年》)2,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貨食謂農殖嘉谷可食之物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魚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二者生民之本興自神農之世斫木為耜煣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貨通食足貨通然后國實民富而教化成(《漢書?食貨志》)四、文獻翻譯(每題10分,計20分)1,孟子曰:“規矩,方員之至也;圣人,人倫之至也。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二者皆法堯、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堯之所以治民治民,賊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則身弒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孟子?離婁上》)2,十三年,晉惠公病,內有數子。太子圉曰:“吾母家在梁,梁今秦滅之,我外輕于秦而內無援于國。君即不起,病大夫輕,更立他公子。”乃謀與其妻俱亡歸。秦女曰:“子一國太子,辱在此。秦使婢子侍,以固子之心。子亡矣,我不從子,亦不敢言。”子圉遂亡歸晉。十四年九月,惠公卒,太子圉立,是為懷公。(《史記?晉世家》)五、簡述題(每題10分,計20分)1,試簡述研究古典文獻學的現實意義。2,試簡述檢索紙質文獻書目的基本途徑和方法。一、填空1,典籍;賢才2,《詩》;《書》;《禮》;《易》;《春秋》3,劉向;瀏歆4,汲冢周書5,《金剛經》6,《通典》;《通志》;馬端臨7,廿二史考異;廿二史札記8,青銅器;商周9,總集10,1899二、名詞解釋1,竹簡剖開成片后,為防蛀和便于書寫,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謂之“殺青”,亦稱“汗青”。2,文獻學之輯佚,是指將散見于現存圖書文獻中的散佚、亡佚文獻的殘篇散句等各種佚存之文字逐一摘錄,按一定的方法原則加工后編輯成冊(篇),使之集中復現流傳的文獻整理活動,或以此為手段的研究方法。3,四分法指關于典籍文獻的四部分類法。起源于魏晉之際,初步成熟于東晉時期。唐初修《隋書?經籍志》,繼承前代,正式確立經、史、子、集名稱,概括各類書籍性質內容。4,線裝書為紙書的一種裝式,在前后各加一張護頁,連同正文用線裝訂在一起,不包書背。線裝克服了以前各種裝幀的缺點,因而最終成為古代圖書裝幀的主流。線裝書約出現于宋代,至明代中葉以后成為主流。5,索引,古今又稱玉鍵、針線、韻檢、通檢、備檢、引得等。最先出現于明代。“索引”一詞,原從日語引進,一度依據英文index譯為“引得”。現通行和規范術語為“索引”。三、文獻標點1,語曰:“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知與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荊軻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齊之魏,臨城自剄以卻齊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齊、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國、死兩君者,行合于志,慕義無窮也。是以蘇秦不信于天下,為燕尾生;白圭戰亡六城,為魏取中山。2,①,《論語》言子之所慎者戰。長勺以詐而敗齊,泓以不禽二毛而敗于楚。理由:《論語》原文:“子之所慎:齋、戰、疾。”②,《鄉飲酒禮》:“工四人,二瑟。”理由:《鄉飲酒禮》為《儀禮》篇目名;工即樂工。③,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理由:符、法冠為二物,符即信符;法冠為御史等所戴之冠。④,所謂天子者,執天下之大權者也。其執大權奈何?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而權乃歸之天子。理由:奈何意即如何。四、文獻翻譯1,做君主的親自考察百官,就會時間不夠,精力不足。而且君主用眼睛看,臣子就修飾外表;君主用耳朵聽,臣子就修飾言辭;君主用腦子想,臣子就夸夸其談。先王認為這三種器官不夠,所以放棄自己的才能而依賴法術,嚴明賞罰。先王掌握著關鍵,所以法令簡明而君權不受侵害。獨自控制四海之內,聰明多智的人不能使用欺詐手段,陰險浮躁的人不能使用花言巧語,奸邪的人就沒有什么可依賴。臣子遠在千里之外,不敢改變說辭;地位處在郎中,不敢隱善飾非;朝廷的群臣,集中的或單獨的,不敢相互逾越職守。所以政事不多而時間有余,是君主運用權勢所得來的。2,秦國已經統一天下,就焚燒《詩》、《書》,而各國國史被燒得更厲害,因為書中有諷刺譏笑秦國的地方。《詩》、《書》之所以重新流傳于世,是因為收藏的人家很多,而各國國史專門收藏在周王室,因此一下子就全毀滅了。可惜呀!可惜呀!如今只有《秦紀》傳下來,又不寫明日月,內容簡略也不完整。但是戰國關于變通和應急的對策也有大量可以采用的,為什么非上古不可呢?秦國奪取天下暴行很多,但能隨著時代的不同而相應調整對策,建樹的功業非常巨大。傳世的典籍強調說:“效法后王。”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后王距離自己近,當代民俗的變化也和后王那個時期差不多,道理講起來淺顯明白,容易推行。紙質文獻檢索方法:索引,古今又稱玉鍵、針線、韻檢、通檢、備檢、引得等。最先出現于明代。“索引”一詞,原從日語引進,一度依據英文index譯為“引得”。現通行和規范術語為“索引”。我國最早使用“索引”者為1917年林語堂在《科學》雜志發表之《創設漢字索引制議》,不僅論述索引之功用,且闡述了索引與學術演進的關系,稱:“近世學術演進,索引之用愈多,西人治事,幾于無時不用索引以省時而便事。”學習文獻學的意義A:筆者弟弟好讀書,時撰詞評,廣引前人著述。上個月無意間跟他聊起,平日他是怎樣檢索文獻的,他告訴我都是朋友幫他找的。清人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說過,目錄之學,學中第一緊要事,必從此問涂,方能得其門而入。自己學不好文獻學,在學問一涂,難說立足,老倚仗別人哪行呢?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我撰此文的初衷。B:弟弟之愛徒近日讀《漢書》和《後漢書》,數次問我某段某字何解。我每每查閱後都發現跟他所指字相異,蓋是訛字。當時就將張之洞在《書目答問》里的告誡予之:“讀書不知要領,勞而無功;知某書宜讀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要解決古代文獻之編纂、傳鈔、流傳、真偽、注疏等問題,必須學習文獻學。譬如甲骨文獻,研究學者從中初步總結出商周詞匯、語言和音韻體系,解開了不少上古史的疑團。如今大家所見的字典、詞典、《XX校證》、《XX全集》、《XX舉要》、《XX注疏》、《XX集釋》、《XX箋注》、《XX評傳》、《XX鉤沈》……乃至婦孺皆知的《唐詩三百首》,皆非藉助文獻學功力而不可為之。如果你覺得它沒什麼用,那是因為你不了解它;如果你覺得你的專業不會用到它,那是因為你不了解你的專業。盡管不是誰都能成為文獻學專家,卻沒有哪個領域不會接觸、運用到適於自己領域的文獻學知識。據我粗淺的理解:文獻學是一個工具屬性偏強的學科。它的本質其實只有兩點:整理資料和甄別資料。如果廣義的講,任何學科的研究其實都離不開文獻方面的功夫,即使是理工類學科,你在確定一個課題之初,也需要進行大量地研究資料整理,例如前人的研究方法、角度,現階段已經確定的結論,以及尚待研究的問題,等等。這是搜集資料的方面。而甄別也是文獻學經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分數的產生第1課時教案及反思
- 暑假預習云名著《世說新語》之“德行”卷
- 2024中航信移動科技有限公司航旅縱橫校招新增崗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中煤陜西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4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動畫片的今昔(教案)-2023-2024學年人美版(2012)美術六年級下冊
- 人教版四年級音樂下冊(簡譜)第一單元《音樂實踐》教學設計
- 人教版 (PEP)三年級下冊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Part A第一課時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設計:5.3.1《皇權膨脹》
- 人教新目標 (Go for it) 版八年級上冊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Section B教學設計
- 奧爾夫音樂節奏課件培訓
- (167)-晴雯課件1紅樓夢人物藝術鑒賞
- (新版)藝術素養基礎知識考試題庫(400題)
- 尾礦庫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 2015年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建設
- GB/T 1972.1-2023碟形彈簧第1部分:計算
- 第一章中醫護理學發展史
- 封頭理論重量計算公式
- 工貿行業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
- 中藥含量測定技術-課件
- 中醫筋傷學教材
- 2023年新疆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單招面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