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建設_第1頁
2015年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建設_第2頁
2015年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建設_第3頁
2015年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建設_第4頁
2015年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建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地質調查局工作標準

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建設

工作指南

(2.0版)

2001-06-01發布2001-06-01試用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

刖5

建立地質圖空間數據庫,旨在對以圖件為基礎的地質信息(傳統的文字報告及圖件),利用

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將信息數字化,為基礎地質研究、國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評價、

國民經濟建設、制定區域規劃、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質環境提供有效的數字化信息,實現全國基

礎地學數據信息共享及信息社會化服務,提高其利用程度和使用價值,并為地質科學的信息化、網

絡化建設提供數據源。

為使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建設項目在統?規范的框架內正常有序的開展,確保該項工作的完成,

特制定了本工作指南。

本工作指南,主要參考“數字化地質圖圖層及屬性文件格式[DZ/T0197-1997]”國家行業標準,

對其中的相關內容直接引用,同時參考并引用其它相關標準,結合幾年來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建設工

作實際而制定。特別感謝李晨陽、李裕偉、姜作勤等同志在工作指南起草和執行過程中給予的大力

支持。

本工作指南詳細規定了建立地質圖空間數據庫的有關圖層劃分、工作流程、屬性格式、數據內

容、數據文件格式,以及質量保證要求、成果匯交辦法等。

本工作指南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提出并歸口。

本工作指南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負責起草。

本工作指南主要起草人:楊東來肖志堅李軍李超嶺李景朝田文新解立業

本工作指南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信息資料處負責解釋。

目錄

1適用范圍(1)

2引用標準(1)

3術語定義(1)

4圖元及TIC點編號規則(2)

4.1圖元編號(2)

3.2TIC點編號規則(2)

5、圖層及屬性表命名規則(2)

5.1圖層命名規則(2)

5.2屬性表命名規則(3)

5.3數據項名及代碼(3)

6圖層劃分(3)

7.屬性表格式與說明(2)

7.1圖幅基本信息圖層(2)

7.2水系圖層(4)

7.3交通圖層(5)

7.4居民地圖層(5)

7.5境界圖層(6)

7.6地形等高線圖層(7)

7.7地層圖層(8)

7.8火山巖圖層(12)

7.9非正式地層單位圖層(18)

7.10侵入巖(包括變質變形侵入體)圖層(19)

7.11脈巖圖層(27)

7.12圍巖蝕變圖層(28)

7.13混合巖化帶、變質相帶圖層(29)

7.14斷層圖層(32)

7.15構造變形帶圖層(33)

7.16礦產圖層(35)

7.17產狀符號圖層(37)

7.18其它圖元圖層(38)

8元數據文件格式(44)

9工作流程(44)

9.1項目組織(46)

9.2資料準備(46)

9.3圖件掃描(48)

9.4圖形矢量化(48)

9.5點線編輯(48)

9.6圖面檢查(48)

9.7圖形校正(49)

9.8建立拓撲(49)

9.9建立分層文件(50)

9.10屬性編輯(50)

9.11屬性錄入(50)

9.12屬性一致性檢查(50)

9.13圖面整飾(50)

9.14投影轉換(50)

9.15成果輸出(51)

10質量監控(52)

10.1質量監控體系(52)

10.2數據質量監控(52)

11成果匯交(59)

11.1成果匯交內容(59)

11.2匯交數據文件格式(60)

11.3成果質量檢查驗收內容(61)

11.4成果匯交注意事項(62)

11.5驗收數據檢查方法(63)

11.6檢查評分方法(68)

11.7數據復核(70)

121:25萬和1:5萬野外區調成果的空間數據庫的建庫方法(71)

12.1建庫原圖(71)

12.2主要工作流程(71)

附錄A:地質年代單位符號及代碼

附件1:空間數據庫工作日志表

附件2:空間數據庫建庫工作報告編寫提綱

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建設工作指南(2.0版)

1適用范圍

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建設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適用于1:250000—1:50000地質圖按圖幅進行

數據采集、存儲管理、檢索、輸出和共享,其它比例尺地質圖建立空間數據庫可參照使用。

2引用標準

本工作指南主要引用如下標準。

GB2260-98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GB958-99區域地質圖圖例(1:50000)

GB2808-8I全數字式日期表示法

GB6390-86地質圖用色標準及用色原則(批準稿)(1:50000)

GB9649-88地質礦產術語分類代碼

GB/T13923-92國土基礎信息數據分類代碼

GB/T13989-92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編號

Dzrroooi-9i區域地質調查總則(1:50000)

DZ/T0157-951:50000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范

DZ/T0160-951:200000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范及圖式

DDB9702G1S圖層描述數據內容標準

DDZ9701資源評價工作中地理信息系統工作細則

DZfT0179-1997地質圖用色標準及用色原則

3術語定義

圖元圖面上表示空間信息特征的基本單位,分為點、弧段、多邊形三種類型。

圖層由一類圖元組成的空間數據集合,以及用于描述這些圖元特征的屬性數據構成一個圖層。

數據項屬性數據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單元。

數據類型定義數據項所表現的數據屬性,如:字符型C、數值型N、日期型D。

屬性表描述圖元實體基本屬性的數據集合。

4圖元及TlC點編號規則

4.1圖元編號

圖元編號是以圖幅為單位的各圖層的圖元(點、弧段、多邊形)自然順序編號,圖元編號采用5

位整型數字,并確保圖幅內各圖層的圖元編碼唯」

4.24c點編號規則

圖幅角點的TIC點是圖幅的經緯度坐標控制點,它能將不同圖層的要素配準到同一個坐標系統

上。此外,在同一地區不同的專題圖件,可以使用相同的TIC點作為經緯度來建立它們之間的空間

關系。

TIC點的編號采用該點坐標的DM格式經緯度數值,用9位數字表示,前五位為經度,后四位

為緯度。如某幅圖的其中一個TIC點的坐標為115°00'00"、37°15'00",則該點的TIC點編

號為115003715。

5、圖層及屬性表命名規則

5.1圖層命名規則

數字化地質圖以圖幅為單位進行管理,劃分的圖層在不同圖幅中都是一致的。建立GIS系統以

圖層為單元進行管理。為保證多幅圖拼接后每個圖形信息及相應屬性信息的獨立性,防止圖層名重

復出現,圖層名編碼結構如下:

△X△△△XX

1—I----1——I—

IIII

III1——某一圖類中劃分的圖層數字編號

II!

?1——圖名的漢語拼音首字母縮寫,三位

1-----比例尺代碼(A-1:1000000,B-1:500000,C-1:250000,D-1:100000

E-1:50000,F-1:25000,G-1:10000,R-1:200000)

I

1——圖類代碼(如D:地質,L:地理)

其中,若圖名超過3個漢字,則取前兩個字和最后一個字的漢語拼音的首字母。若圖名出現重

名時,則前兩位不變,第三位改為數字順序編號,不夠三位時在第三位補Fo圖類代碼為相關專業

術語的漢語拼音的首字母,如首字母與已有圖類代碼相同,則為專業術語第二個字拼音的首字母。

每一圖類還可分若干圖層,由編碼結構中最后兩位數字順序編碼。其中圖名編碼部份當有需要時,

可直接采用國標分幅編碼,并編制與上述方案中三位代碼的對照表,以實現數據交換。

5.2屬性表命名規則

每個圖層的點、弧段或多邊形有不同屬性表,每種屬性表需確定名稱。其編碼結構如下:

△X△△△XX△

III一圖層屬性表的識別碼

III

III1——圖層數字編號

III

II1——圖名的漢語拼音首字母縮寫,三位

1----比例尺代碼(AT:1000000,8-1:500000,C-1:250000,D-1:100000

E-1:50000,F-1:25000,G-1:10000,R-1:200000)

1——圖類代碼(如D:地質,L:地理)

識別碼采用字符,取屬性表主要含義的一個漢語拼音的首字母。如1:50000將軍廟幅地質圖中

地層圖層有地層界線和地層單位二種屬性表,分別取界線(J)、地層(D),即用DEJJM01J、DEJJM01D

表示。具體屬性表名見屬性表格式。

5.3數據項名及代碼

數據項名及代碼按GB/T9649規定填寫,具體見各圖層屬性表及數據項說明。

6圖層劃分

地質圖內容包括地理要素、地質要素和圖面整飾三部分,根據需要將三者分別劃分為如下圖層:

圖層分項圖層

類別圖層內容圖層名稱圖層含義備注

名稱類型

LXAAA01T圖幅角點TIC

基本信息圖層LXAAA01圖幅基本信息(以標準圖框賦基本信息

LXAAA01J弧段

圖層屬性)

單線河流(含季節性河流和干溝)、海

LXAAA02H弧段

水系圖層LXAAA02岸線等

LXAAA02S雙線河、湖泊、水庫、雪線等

地多邊形參與拓撲

交通圖層LXAAA03LXAAA03J鐵路、公路等

理弧段

圖LXAAA04M居民地和各級政府駐地多邊形

居民地圖層LXAAA04

層LXAAA04D居民地和各級政府駐地點

LXAAA05X行政區劃多邊形

境界圖層LXAAA05

LXAAA05J境界線弧段

LXAAA06D地形等高線弧段

地形圖層LXAAA06

LXAAA06G各級控制點、山峰高程點點

所有地質界線(包括地層界線、變質地

層界線、火山巖性界線、非正式地層單

DXAAA01J弧段

位界線、侵入巖界線及水體界線和斷層

地層圖層DXAAA01作為地質界線的部分等)

DXAAA01D沉積地層單位和火山沉積地層單位多邊形參與拓撲

DXAAA01B變質巖系地層單位多邊形參與拓撲

火山巖巖性圖層DXAAA02DXAAA02H火山巖巖性多邊形不參與拓撲

圖層分項圖層

類別圖層內容圖層名稱圖層含義備注

名稱類型

層非正式地層單位圖層DXAAA03DXAAA03D非正式地層單位多邊形參與拓撲

DXAAA04N侵入巖年代單位多邊形參與拓撲

侵入巖圖層DXAAA04

DXAAA04P侵入巖譜系單位多邊形參與拓撲

脈巖圖層DXAAA05DXAAA05M脈巖多邊形參與拓撲

圍巖蝕變圖層DXAAA06DXAAA06S各種圍巖蝕變帶多邊形不參與拓撲

DXAAA07H各種混合巖化帶多邊形不參與拓撲

混合巖化帶、變質相帶圖層DXAAA07

DXAAA07B變質相帶多邊形不參與拓撲

斷層圖層DXAAA08DXAAA08D斷層弧段參與拓撲

地構造變形帶(經變形已變成新的實體,

DXAAA09G如碎裂巖、構造角礫巖等,并已圈出邊多邊形參與拓撲

構造變形帶圖層DXAAA09界的)

圖構造變形帶(經變形沒有形成新的實

DXAAA09Z多邊形不參與拓撲

層體,且圖面只是以花紋符號表示的)

DXAAA11K符號表示的礦產地點

礦產圖層DXAAA11

DXAAA11C圖面已圈出礦體范圍的礦產地多邊形參與拓撲

產狀符號圖層DXAAA12DXAAA12C產狀符號點

DXAAA13H化石采樣點點

其它圖元圖層DXAAA13

DXAAA13T同位素年齡采樣點點

圖層分項圖層

類別圖層內容圖層名稱圖層含義備注

名稱類型

DXAAA13K鉆孔點點

DXAAA13S各類火山口點

DXAAA13Q泉點點

DXAAA13P剖面線弧段

圖內整飾圖層(整體整飾)ZXAAA01ZXAAA01N圖面內容的圖內整飾

圖面內容的圖內整飾按分層進行整飾,

其整飾圖層的名稱命名方法同地層圖

整圖內整飾圖層(分層整飾)ZXAAAZXAAA層的命名方法,只需將首字母D改為Z

飾即可。如DXAAA04N改為ZXAAA

04N?

圖外整飾圖層(整體整飾)ZXAAA02ZXAAA02W圖面內容的圖外整飾

ZXAAA02ZXAAA02Z圖廓外的柱狀圖

圖外整飾圖層(分層整飾)ZXAAA02ZXAAA02P圖切剖面圖

ZXAAA02ZXAAA02T圖例

注明:1、圍巖蝕變、混合巖化帶、變質相帶等均以獨立多邊形圖層表示(原圖用點、符號表示的,以點或符號的范圍做多邊形)。上述圖層

均不參與地質圖層的拓撲。

2、所有的脈巖均按原圖表示的范圍做多邊形,參與其它地質圖層的拓撲。

3、地層中若有標志層,標志層同樣參與拓撲。

4、沼澤地作為裝飾圖層,不參與拓撲、不放在水系圖層中。

5、侵入巖中的包體以多邊形表示,巖墻放入侵入巖體圖層,參加整體拓撲。

6、圖廓外的柱狀圖、圖切剖面圖、圖例及圖面整飾分別以圖內整飾圖層(ZXAZXA01)和圖外整飾圖層(ZXZ\Z\402)處理。圖面內容

的圖內整飾和圖外整飾可以分別按整體整飾,也可按圖層的劃分分層整飾,分層整飾的圖層命名見上表。所有整飾文件以MAPGIS

格式編輯存儲,以供輸出。

6.1圖幅基本信息圖層(□(△△△01)

數字化地質圖的總體描述,內容包括角點坐標、圖幅號、比例尺、調查單位、完成時間及出版

年代等。

6.2水系圖層(LX^aA02)

包括河流、湖泊、水庫、海岸線、雪線等及其類別和名稱。

6.3交通圖層(LX^Z\2\03)

包括鐵路、公路及其類別和名稱。

6.4居民地圖層([(△△△04)

包括鄉鎮及以上各級政府駐地和居民地名稱。

6.5境界圖層(□(△△△05)

包括縣以上(含縣)各級行政區劃界線和其它特殊地區、自然保護區界線。

6.6地形等高線圖層(LX444()6)

包括地形等高線及高程、各類測量控制點、山峰高程點。

6.7地層圖層6*44401)

包括所有的地質界線及地層的主要特征。

6.8火山巖巖性圖層(DX44a02)

包括各種火山巖巖性特征。

6.9非正式地層單位圖層(DX44Z\03)

包括各種特殊成分、標志、形態、成因含義的非正式沉積、變質、火山地層單位主要特征。

6.10侵入巖圖層(DXZ\4404)

包括侵入巖及變質變形侵入巖(體)主要特征。

6.11脈巖圖層(DXAZk405)

包括各類脈巖及其主要特征。

6.12圍巖蝕變圖層(DXZ\a406)

包括各種圍巖蝕變及其主要特征。

6.13混合巖化帶、變質相帶圖層(DX44407)

包括各類混合巖化帶、變質相帶及其主要特征。

6.14斷層圖層(DXa4Z\08)

包括各類斷層線及其主要特征。

6.15構造變形帶圖層(DX^^aO9)

包括各類脆、韌構造變形帶(如碎裂巖、糜棱巖帶等)及其主要特征。

6.16礦產圖層(DXaZkZXll)

包括礦產地(礦床、礦點、礦化點)的礦種、礦床成因類型、礦床規模、礦石品位、成礦時代及

地質工作程度等主要信息。

6.17產狀符號圖層(DX44ZM2)

包括地層產狀和片理、片麻理、劈理、線理、流面及裂隙等產狀及其主要特征。

6.18其它圖元圖層(DXAaZ\13)

包括化石采樣點、同位素年齡采樣點、鉆孔、火山口、泉及圖切剖面線等。

7.屬性表格式與說明

7.1圖幅基本信息圖層

7.1.1圖幅角點屬性表(□(△△△01T)

表1圖幅角點屬性表

序號數據項名數據項代碼數據類型及長度單位

1圖幅角點編號IDTICNil

2角點X坐標XTICN13.3

M或S

3角點Y坐標YTICN12.3M或S

數據項定義或說明

7.1.1.1圖幅角點編號

按本指南4.2規定填寫。

7.1.1.2角點X、Y坐標

按理論計算值,以米為單位填寫。如果不作投影變換,直接輸入角點的經緯度坐標值,但必須轉

換成十進制的秒,以秒為單位。

7.1.2圖幅基本信息屬性表(□(△△△01J)

表2圖幅基本信息屬性表

序號數據項名數據項代碼數據類型及長度單位

1地形圖編號CHAMACC12

2圖名CHAMAAC30

3比例尺CHAMDBN7

4坐標系統CHAGC1

5高程系統CHAIC1

6左經度DDAEBEC7o/rr

7右經度DDAEBFC7o/〃

8上緯度DDAEBGC6O///

9下緯度DDAEBIIC6O///

10成圖方法QDAQC1

11調查單位QDAEC30

12圖幅驗收單位QDYGGC30

13評分等級QDYHC1

14完成時間QDAFC6YYYYMM

15出版時間DDAEEDC6YYYYMM

16資料來源PKIGJC60

17數據采集日期SDAFAFC6YYYYMM

數據項定義或說明

7.1.2.1地形圖編號

按GB/T13989規定填寫。

7.1.2.2圖名

按原地質圖的漢字名填寫。

7.1.2.3比例尺

指地形圖比例尺,填寫比例尺分母值。

7.1.2.4坐標系統

指地形圖采用的坐標系統,按GB/T9649CHAG項下所列代碼填寫。

7.1.2.5高程系統

指地形圖采用的高程系統標準,按GB/T9649CHAI項下所列代碼填寫。

7.1.2.6左經度、右經度、上緯度、下緯度

指地形圖四個圖廓角點的經緯度坐標值,填寫精確到秒,精度值小于100°的前面補空,如“92。

32'00"”應填為"923200”。

7.1.2.7成圖方法

指區域地質調查的工作方法,按下列代碼填寫:

1.實測2.修測3.編圖

7.1.2.8調查單位

指圖幅的區域地質調查承擔單位,填寫漢字名稱。

7.1.2.9圖幅驗收單位

指組織對填圖成果圖幅驗收單位,填寫漢字名稱。

7.1.2.10評分等級

指填圖圖幅成果驗收時評定的質量等級,按下列代碼填寫:

1.優秀2.優良3.良好4.及格

7.1.2.11完成時間

指區調工作完成的時間,按GB2808規定填寫到月。

7.1.2.12出版時間

指地質圖注明的出版日期,按GB2808規定填寫到月。

7.1.2.13資料來源

指地形圖資料來源,填寫漢字。

7.1.2.14數據采集日期

指圖幅建庫數據采集完成日期,按GB2808規定填寫到月。

7.2水系圖層

7.2.1河流、海岸線屬性表(□(△△△02H)

表3河流、海岸線屬性表

序號數據項名數據項代碼數據類型及長度單位

1圖兀編號CHFCAC.\5

2圖元類型CHFCAA05

3圖元名稱CHFCAD024

數據項定義或說明

7.2.1.1圖元編號

指對單線河流(含季節性河流利干溝)、海岸線弧段的編號,按4.1規定填寫。

7.2.1.2圖元類型

按GB/T13923規定填寫代碼。

7.2.1.3圖元名稱

填寫單線河流(含季節性河流和干溝)、海岸線的漢字名稱,無名者不填。

7.7.2。2水體屬性表(LXZ\^ZkO2S)

表4水體屬性表

序號數據項名數據項代碼數據類型及長度單位

1圖元編號CHFCACX5

2圖元類型CHFCAAC5

3圖元名稱CHFCADC24

數據項定義或說明

7.2.2.1圖元編號

指對雙線河、湖泊、水庫、雪線等多邊形水體的編號,按4.1規定填寫。

7.2.2.2圖元類型

按GB/T13923規定填寫代碼。

7.2.2.3圖元名稱

填寫雙線河、湖泊、水庫、雪線等水體的漢字名稱,無名者不填。

7.3交通圖層

7.3.1交通圖層屬性表(□(△△△03J)

表5交通圖層屬性表

序號數據項名數據項代碼數據類型及長度單位

1圖元編號CHFCACN5

2圖元類型CHFCAAC5

3圖元名稱CHFCADC24

數據項定義或說明

7.3.1.1圖元編號

指對鐵路、公路等弧段的編號,按4.1規定填寫。

7.3.1.2圖元類型

按GB/T13923規定填寫代碼。

7.3.1.3圖元名稱

填寫鐵路或公路漢字名稱,無名者則填寫其在圖幅內起點、終點漢字名稱。

說明:數字化鐵路、公路等弧段取中線。

注:鐵路、公路交叉時應建立節點;

公路、鐵路在穿過居民區時,空間數據應貫通;但出圖時按原圖處理。

7.4居民地圖層

7.4.1居民地圖層屬性表(□(△△△04M一面口(△△△04D一點)

表6居民地圖層屬性表

序號數據項名數據項代碼數據類型及長度單位

1圖元編號CHFCACN5

2圖元類型CHFCAAC5

3圖元名稱CHFCADC21

數據項定義或說明

7.4.1.1圖元編號

指對居民地和各級政府駐地多邊形的編號,按4.1規定填寫。

7.4.1.2圖元類型

按GB/T13923規定填寫代碼。

7.4.1.3圖元名稱

填寫居民地和各級政府駐地的漢字名稱。

7.5境界圖層

7.5.1行政區劃屬性表([(△△△05X)

表7行政區劃屬性表

序號數據項名數據項代碼數據類型及長度單位

1圖兀編號CHFCACN5

2圖元類型CHFCAAC5

3圖元名稱CHFCADC30

數據項定義或說明

7.5.1.1圖元編號

指對行政區劃多邊形的編號,按4.1規定填寫。

7.5.1.2圖元類型

按GB/T13923規定填寫代碼。

7.5.1.3圖元名稱

填寫縣、市、省(區)等的漢字名稱。

7.5.27.5.2境界屬性表(LXaaZkO5J)

7.5.37.5.3

表8境界屬性表

序號數據項名數據項代碼數據類型及長度單位

1圖元編號CHFCACN5

2圖元類型CHFCAAC5

3圖元名稱CHFCADC30

數小民項定義或說明

7.5.2.1圖元編號

指對境界線弧段的編號,按4.1規定填寫。

7.5.2.2圖元類型

按GB/T13923規定填寫代碼。

7.5.2.3圖元名稱

填寫境界的漢字名稱。

7.6地形等高線圖層

7.6.1地形等高線屬性表(LX/14406D)

表9地形等高線屬性表

序號數據項名數據項代碼數據類型及長度單位

1圖元編號CHFCACX5

2圖元類型CHFCAAC5

3高.程CHAJN4m

數據項定義或說明

7.6.1.1圖兀編號

指對地形等高線弧段的編號、按4.1規定填寫。

7.6.1.2圖元類型

按GB/T13923規定填寫代碼。補充代碼如下:

71011.首曲線71012.計曲線71013.間曲線71014.助曲線

7.6.1.3高程

指每條地形等高線代表的海拔高程。以米為單位填寫。

注:等高線在空間數據中應連續,地貌符號(如陡崖、斜坡、雙線沖溝等)要盡可能轉變為等高線

表示,并根據其他地形特征合理反映變坡線的位置。

>>等高線被高程注記或其他符號隔斷處,等高線直接通過;

>>在雙線河兩岸中斷的等高線應根據地勢特征順勢連通;

>>等高線遇陡崖,陡石山等被隔斷,應將陡崖上、下坡線的兩條等高線連通,中間的等

高線按等間距連通。

>>等高線在出圖時按原圖處理

7.6.2高程點屬性表(LXAAA06G)

表10高程點屬性表

序號數據項名數據項代碼數據類型及長度單位

1圖元編號CHFCACN5

2圖元類型CHFCAAC5

3點名CIIAMBCC20

4高程CHAJN7.2m

數據項定義或說明

7.6.2.1圖元編號

指對各級控制點、山峰高程點的編號。按4.1規定填寫。

注:特殊地物點可放在該圖層。

7.6.2.2圖元類型

按GB/T13923規定填寫代碼。

7.6.2.3點名

填寫各級控制點、山峰高程點等的漢字名稱。無名者不填。

7.6.2.4高程

指各級控制點、山峰高程點的海拔高程,以米為單位按圖中高程注記填寫。

7.7地層圖層

7.7.1地質界線屬性表(DXAZ^ZkOlJ)

表11地質界線屬性表

序號數據項名數據項代碼數據類型及長度單位

1圖元編號CHFCACN5

2接觸關系GZBDC2

數據項定義或說明

7.7.1.1圖元編號

指對所有地質界線(包括地層界線、變質地層界線、火山巖性界線、非正式地層單位界線、侵入

巖界線及水體和斷層界線等,但對不構成地質界線且延伸進地質體的懸掛弧段要刪除,如下圖所示)

弧段的編號,按4.1規定填寫。

7.7.1.2接觸關系

按GB/T9649GZBD項下所列代碼及下列補充代碼填寫,其中:

??地層的接觸關系是指新老地層單位間的接觸關系,補充代碼為:

15.實測整合16.推測整合17.實測不整合

18.推測不整合19.實測平行不整合20.推測平行不整合

??火山巖的接觸關系是指火山地層單位內巖性、巖相間的接觸關系,補充代碼:

22.陸相火山巖的巖性界線23.陸相火山巖的巖相界線

??非正式地層單位的接觸關系是指非正式地層單位與正式地層單位間的接觸關系。補充

代碼:

21.非正式地層單位界線

??侵入巖的接觸關系是指侵入巖與圍巖、侵入巖與侵入巖及侵入巖內部接觸關系,補充

代碼:

25.漸變接觸26.超動型侵入接觸

27.脈動型侵入接觸28.涌動型侵入接觸

29.脈巖接觸30.水體接觸

31.沉積相變接觸

7.7.2沉積地層單位或火山沉積地層單位屬性表(DXZkaZkOlD)

表12沉積地層單位或火山沉積地層單位屬性表

序號數據項名數據項代碼數據類型及長度單位

1圖元編號CHFCACN5

2地層單位名稱DSNC40

3地層單位符號DSOC20

4巖石名稱YSEBC17

5巖石顏色YSHBC11

6巖石結構YSCC14

7巖石構造YSDC14

8生物組合GSAFC100

9地層厚度QDFCFC14m

10礦種KCCC14

以地質圖中表示的最小沉積地層、火山沉積地層單位為屬性表的記錄單位。地層中若有標志層,

標志層同樣參與拓撲。

數據項定義或說明

7.7.2.1圖元編號

指對地層單位多邊形的編號,按4.1規定填寫。

7.7.2.2地層單位名稱

年代地層單位分為界、系、統、階四級。巖石地層單位分為群、組、段、層四級。

按地質圖中該地層單位(填圖單位)漢字名稱填寫,如XXX群、XXX組、XXX段、XXX

層。

若為標志層,則填寫XXX組的XXX標志層或XXX段的XXX標志層。如:高于莊組含

鎰灰巖標志層。

7.7.2.3地層單位符號

按地質圖標注的該地層單位(填圖單位)符號填寫。地層單位屬性代碼出現上下標時分別用上、

下、右箭頭表示上標、下標和還原,如AmPtiDa'表示為ArI3-PtI1-Dat1,

注:在以后的數據項中出現上下標時同樣處理。

7.7.2.4巖石名稱

指構成該地層單位主要巖性的巖石名稱,填寫「3種巖石名稱,按GB/T9649YSEB項下所列代

碼填寫,代碼間以分隔開。

注:在后面的數據項定義中,如果某數據項可填若干個代碼,代碼間皆以分隔開,不再說

明。

7.7.2.5巖石顏色

指構成該地層單位主要巖石的顏色,一種巖石只填寫一種主要顏色,其順序與巖石名稱對應。

按GB/T9649YSHB項下所列代碼填寫。

7.7.2.6巖石結構

指構成該地層單位主要巖石的結構,?種巖石只填寫一種主要結構,其順序與巖石名稱對應。

按GB/T9649YSC項下所列代碼填寫。

7.7.2.7巖石構造

指構成該地層單位主要巖石的構造,一種巖石只填寫一種主要構造,其順序與巖石名稱對應。

按GB/T9649YSD項下所列代碼填寫。

7.7.2.8生物組合

指該地層單位所含的生物組合帶、頂峰帶、延時帶或標準化石分子,直接填寫拉丁文或漢字名

稱。無生物組合者不填。

7.7.2.9地層厚度

按實測厚度,以米為單位填寫,可填寫區間值。

7.7.2.10礦種

指該地層單位所含主要礦種,填寫1-3種與巖石地層密切相關的礦產種類,按GB/T9649KCC

項下所列代碼填寫。

7.7.3變質地層單位屬性表(DXAAA01B)

表13變質地層單位屬性表

序號數據項名數據項代碼數據類型及長度單位

1圖元編號CHFCAC\5

2地層單位名稱DSNC40

3地層單位符號DS0C20

4地層單位時代DSPC7

5巖石組合YSZHC20

6巖石名稱YSEBC17

7巖石顏色YSHBC11

8巖石結構YSCC14

9巖石構造YS1)C14

10包體巖性YKBIEC17

11包體特征YKBICC20

12生物組合GSAFC100

13變質礦物組合KWBFNC30

14原巖KCAAMC17

15地層厚度QDFCFC14m

16礦種KCCC11

以地質圖中表示的最小變質巖地層單位及各種混合巖為屬性表的記錄單位。

數據項定義或說明

7.7.3.1圖元編號

指對變質巖地層單位及各種混合巖多邊形的編號,按4.1規定填寫。

7.7.3.2地層單位名稱

變質巖系地層單位中原巖為火山-沉積巖,經淺變質作用,層狀有序者,仍按群、組、段、層填寫;

經中淺變質作用,層狀無序者分為巖群、巖組、巖段、巖層四級;經中深變質作用,塊狀無序者分

為副片麻巖群、副片麻巖組、表殼巖、表殼巖組合。以及其他片巖、片麻巖、混合巖。可按地質圖

中該地層(巖石)單位標注的漢字名稱填寫。

若為標志層,則填寫XXX組的XXX標志層或XXX段的XXX標志層。如:高于莊組含

鎰灰巖標志層。

7.7.3.3地層單位符號

填寫同7.7.2.3。

7.7.3.4地層單位時代

按附錄A規定的代碼填寫,如地層單位符號能反映其時代,則此欄可不填。

7.7.3.5巖石組合

指構成該地層單位主要巖石類型的組合,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