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5-232-2021 混凝土氯離子控制標準_第1頁
DBJ∕T15-232-2021 混凝土氯離子控制標準_第2頁
DBJ∕T15-232-2021 混凝土氯離子控制標準_第3頁
DBJ∕T15-232-2021 混凝土氯離子控制標準_第4頁
DBJ∕T15-232-2021 混凝土氯離子控制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標準混凝土氯離子控制標準標準分享吧http://www.標準分享吧http://www.混凝土氯離子控制標準Standardforcontrolofc批準部門: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標準分享吧http://www.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發行(北京海淀三里河路9號)各地新華書店、建筑書店經銷霸州市順浩圖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制版北京圣夫亞美印刷有限公司印刷2022年3月第一版2022年3月第一次印刷統一書號:155074·904982版權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裝質量問題,可寄本社圖書出版中心退換標準分享吧http://www.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發布廣東省標準《混凝土氯離子控制標準》的公告粵建公告〔2021〕74號經組織專家委員會審查,現批準《混凝土氯離子控制標準》年4月1日起實施。本標準由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由主編單位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并在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門戶網站(2021年11月2日標準分享吧htt3標準分享吧http://www.b根據《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發布〈2015年廣東省工程建設標準制訂和修訂計劃〉的通知》(粵建科函〔2015〕2367號)的要求,標準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國內外相關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訂本標準共分7章和3個附錄,主要內容為:1總則;2術語和符號;3基本規定;4技術要求;5質量控制;6檢測方法;7檢驗規則與驗收;附錄A、附錄B和附錄C。本標準由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由主編單位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本標準在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廣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廣州市白云大道北833號,郵政編碼:510440,Email:wenzi311@163.com),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4標準分享吧http://www.許艷平宋婧張勝6 12術語和符號 22.1術語 22.2符號 2 4 54.1原材料 54.2混凝土拌合物 54.3硬化混凝土 6 75.1原材料質量控制 75.2混凝土質量控制 76檢測方法 96.1原材料中氯離子含量 96.2混凝土拌合物中氯離子含量 96.3硬化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 6.4既有結構或預制構件中氯離子含量 7檢驗規則與驗收 7.1原材料中氯離子含量檢驗 7.2混凝土拌合物氯離子含量檢驗 7.3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檢驗 7.4既有結構或預制構件中氯離子含量檢驗 附錄A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含量快速測試方法 附錄B硬化混凝土中水溶性氯離子含量測試方法 附錄C硬化混凝土中酸溶性氯離子含量測試方法 21本標準用詞說明 24引用標準名錄 277 2 2 2 44TechnicalRequirements 5 5 5 6 7 7 7 9 9 9 8 21 25 27122.1.3氯離子總含量計算值calculatedvalueoftotal根據混凝土中各原材料氯離子含量計算出的混凝土氯離子總采用專門設備對海砂進行淡水淘洗并使其水溶性氯離子符合混凝土攪拌、運輸設備以及廠區內的沖洗水等收集用循mg——混凝土配合比中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膠凝材料質量3mm——混凝土配合比中每立方米混凝土除去粗骨料外的W—硬化混凝土中水溶性氯離子占膠凝材料的質量百Wàr——硬化混凝土中酸溶性氯離子占膠凝材料的質量百43.0.1混凝土中氯離子應從原材料、混凝土生產、運輸和施工3.0.2混凝土氯離子最大含量應根據結構所處的環境類別、混3.0.3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根據混凝土氯離子最大含量限值進3.0.4本標準中混凝土拌合物氯離子含量按水泥質量百分比計,3.0.5采用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含量作為混凝土生產出廠和進場交貨檢驗控制指標,硬化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檢測結3.0.6對混凝土氯離子質量控制有特殊要求時,應制定混凝土54.1.1水泥中的氯離子含量不應大于0.10%。4.1.2鋼筋混凝土用砂的氯離子含量不應大于0.03%,預應力混凝土用砂的氯離子含量不應大于0.02%。4.1.3粉煤灰、粒化高爐礦渣粉、硅粉等摻合料中的氯離子含量不應大于0.06%。4.1.4外加劑中的氯離子含量不應大于0.6%(按折固含量計)。4.1.5對于鋼筋混凝土,拌合用水中氯離子含量不得超過1000mg/L;對于預應力混凝土,拌合水中氯離子含量不得超過500mg/L;對于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的結構混凝土,拌合水中氯離子含量不得超過500mg/L;對使用鋼絲或經熱處理鋼筋預應力混凝土,氯離子含量不得超過350mg/L。4.2混凝土拌合物4.2.1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的混凝土結構,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應符合表4.2.1的要求。表4.2.1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按水泥用量的質量百分比,%)注:海風等鹽霧性腐蝕環境包括平均水位以上15m高度范64.2.2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不得超過0.06%。4.3硬化混凝土4.3.1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的混凝土結構,硬化混凝土中氯離子最大含量應符合表4.3.1的要求。4.3.2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硬化混凝土中氯離子最大含量不得超過0.06%。75.1原材料質量控制2每批水泥、粉煤灰、礦渣粉等膠凝材料及外加劑進場時,應查驗其出廠檢驗報告或合格證中氯離子含量。當出廠檢驗或合格證中無氯離子含量參數時,應加強氯離子檢驗控制,對每批進行氯離子含量檢測,必要時應委托第三方檢測機3混凝土用水檢驗期限和頻率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混凝4對存在氯鹽侵蝕風險且非封閉存儲的混凝土用石子,應5.1.2混凝土用海砂應經過凈化處理,海砂不得用于預應力混5.1.3原材料應按品種、規格分別儲存,不得混入影響混凝土質量的有害雜質,對于海邊堆放的原材料,應做好遮蓋或封存,5.2混凝土質量控制5.2.1在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應結合各原材料中的氯離子含量,對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進行理論計算,理論計算值應符合本標準表4.2.1的規定。5.2.2混凝土生產、運輸和施工過程中不得引入氯離子等有害5.2.3混凝土生產和施工過程中,應按以下規定進行混凝土拌81混凝土配合比驗證應檢驗混凝土拌合3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應由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混凝土拌5.2.4混凝土拌合物氯離子含量不合格時,該批混凝土不得出廠,應對拌合物氯離子含量不合格的配合比所用原材料進行核查5.2.5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或預制構件不得使用海水進5.2.6采用噴灑養護劑方式進行混凝土養護時,養護劑的類型5.2.7對處于海水環境浪濺區、水位變動區、海風環境中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宜在混凝土中摻入緩蝕劑或阻銹劑等,并經試驗96.1原材料中氯離子含量6.1.1水泥中氯離子含量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水泥化學分析方6.1.2混凝土用砂中氯離子含量應按現行行業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進行檢測。6.1.3混凝土用石中氯離子含量參照現行行業標準《鐵路混凝6.1.4粉煤灰、粒化高爐礦渣粉、硅灰等摻合料中的氯離子含量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水泥化學分析方法》GB/T176進行檢測。6.1.5混凝土外加劑中氯離子含量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勻質性試驗方法》GB/T8077進行檢測。6.1.6混凝土拌合用水中氯離子含量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水質氯化物的測定硝酸銀滴定法》GB/T11896進行檢測。6.2混凝土拌合物中氯離子含量6.2.1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樣應隨機從同一攪拌車中取樣,取樣時應使混凝土充分攪拌均勻,并在卸料量約為1/4~3/4之間取樣,混凝土取樣量不應少于20L,用于試驗的取樣數量不應少于3L,取樣應自加水攪拌起2h內完成。6.2.2混凝土拌合物取樣時應記錄下列信息:6.2.3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含量的快速測定應按照本標準附錄A進行,當存在爭議時,按照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檢測技術規程》JGJ/T322附錄B的方法進行。6.3硬化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6.3.1當檢測硬化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時,可采用標準養護試6.3.2當檢測硬化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時,標準養護試件測試齡期宜為28d,不應早于14d,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等效養護齡期宜為600℃·d.6.3.3用于檢測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試件的制作和養護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的有關規定;也可采用混凝土抗壓強度測試后的破碎試件6.3.4用于檢測氯離子含量的硬化混凝土試件應以3個為一組,6.3.6從每個試件內部各取應不少于200g的混凝土試樣,去除混凝土試樣中的石子,將3個試樣的砂漿破碎后混合均勻,并應研磨至全部通過篩孔公稱直徑為0.16mm的篩;研磨后的砂漿粉末應置于105℃±5℃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后應放入干燥器冷卻至室溫備用。取樣過程應戴上一次性聚乙烯手套,避免樣品6.3.7硬化混凝土中水溶性氯離子含量的檢測應按照本標準附6.3.8硬化混凝土中酸溶性氯離子含量的檢測應按照本標準附6.4既有結構或預制構件中氯離子含量6.4.1在對既有結構或預制構件混凝土進行氯離子含量檢測時,檢測樣品可采用同條件養護混凝土試件;當缺少同條件養護試件時,可從既有結構或預制構件中鉆取混凝土芯樣檢測混凝土中氯6.4.2當檢測既有結構或預制構件混凝土氯離子含量時,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等效養護齡期宜為600℃·d;鉆取芯樣試件測試齡期宜為28d,且不應早于14d。6.4.3鉆取混凝土芯樣檢測氯離子含量時,取樣深度不應小于鋼筋保護層厚度。同一批混凝土鉆取一組芯樣,芯樣直徑可為70mm~100mm,高徑比為1:1,每組芯樣的取樣數量不應少于6.4.4當結構部位已經出現鋼筋銹蝕、順筋裂縫等明顯劣化現象時,應在相應部位取樣,每組芯樣的取樣數量應增加一倍,同6.4.7既有結構或預制構件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的檢測應從同一組混凝土芯樣中取樣。應從每個芯樣內部各取不少于200g混凝土試樣,去除混凝土試樣中的石子后,將3個試樣的砂漿破碎后混合均勻,并應研磨至全部通過篩孔公稱直徑為0.16mm的篩;研磨后的砂漿粉末應置于105℃±5℃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7檢驗規則與驗收7.1.2原材料出廠合格證或出廠檢驗報告應注明氯離子含量,2受氯鹽侵蝕影響的石子應按砂氯離子含量的技術要求,4外加劑首次應用時,應進行氯離子含量檢驗。同廠家、7.1.4原材料的檢驗結果應符合本標準第4章的規定,檢驗批檢驗。出廠檢驗的取樣和試驗工作由混凝土供方實施,交貨檢驗7.2.2同一配合比和采用同一批次砂源的混凝土出廠前,由供方進行不少于1次拌合物水溶性氯離子含量檢驗。7.2.3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含量交貨檢驗不應少于1次,由第三方檢測機構負責檢驗;當混凝土原材料發生變化時,應重新對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7.2.4在施工過程中,根據工程質量控制需要,可隨機在澆筑7.2.5混凝土拌合物氯離子含量出廠檢驗不合格時不得出廠,7.3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檢驗7.3.1混凝土應進行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檢驗,對于重點工7.3.2同一工程、同一強度等級混凝土,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檢驗數量應不少于1組。7.3.3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檢驗應由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7.3.4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檢驗結果符合本標準表4.3.1的規定時,判為合格。當出現不合格時,應對同一批次實體混凝土雙倍取樣按酸溶法進行復檢,若復檢結果全部合格,判為合格;7.3.5當按配合比計算的混凝土氯離子含量理論計算值或拌合物氯離子含量檢驗不合格,且已應用于工程混凝土時,應對該批次及相鄰兩批次硬化混凝土進行氯離子含量檢驗。最終以硬化混7.3.6當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存在爭議時,應以酸溶性氯離7.3.7當硬化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不合格時,應由施工單位和混凝土生產單位提出總結分析報告及質量事故預案,通過專家論7.4既有結構或預制構件中氯離子含量檢驗2當各原材料氯離子含量按配合比計算的混凝土氯離子含量理論計算值或拌合物氯離子檢驗結果超過本標準表4.2.1的規4對混凝土氯離子含量有懷疑時;7.4.2預制構件中的氯離子含1同一工程、同一砂源、同一配合比的預制構件出廠時,氯離子含量檢驗應不少于1組;2同一工程、同一砂源、同一配合比的預制構件交貨檢驗不應少于1次,由第三方檢測機構負責檢驗。7.4.3既有結構或預制構件中的氯離子含量檢驗結果符合本標準表4.3.1的規定時,判為合格。當出現不合格時,應對同一批次實體混凝土雙倍取樣按酸溶法進行復檢,若復檢結果全部合離子含量快速測試方法A.0.1本方法適用于現場或試驗室的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1氯離子選擇電極:測量范圍應為5×10~?mol/L~5×10~1mol/L;響應時間不大于2min;溫度范圍為5℃~45℃。3電位測量儀器:分辨值應為1mV的酸度計、恒電位儀、伏特計或電位差計,輸入阻抗不得小于7MQ。2標準液:濃度分別為5.0×10-1mol/L、5.0×10-2mol/L、A.0.4試驗前應按下列步驟建立電位-氯離子濃度(E-lgC)關1氯離子選擇電極應放入活化液中活化1h。2將氯離子選擇電極和參比電極分別插入濃度為5.0×NaCl標準液中,經2min后,采用電位測量儀分別測得兩電極之間的電位值(圖A.0.4)。將分別測得的4種濃度NaCl標準液的3在測試每個NaCl標準液電位值前,均應采用蒸餾水對氯1試驗前應先將氯離子選擇電極浸入活化液中活化1h。孔篩剔除混凝土拌合物中粗骨料,獲取兩份不少于600g的砂漿,分別倒入燒杯中插入氯離子選擇電極和甘汞電極,2min后讀取其電位值。每次測量前應采用蒸餾水對氯離子選擇電極和參比電極進行充分清洗,用濾紙擦干。3根據測定的電位值,分別從E-IgC工作關系曲線上推算兩份砂漿中的氯離子濃度,并將兩次氯離子濃度的平均值作為圖A.0.4電位A.0.6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含量應按下式計算:Cr——相應砂漿中氯離子濃度(mo/L);A.0.7在同等條件下,可選用合適的氯離子快速測定儀取代氯離子選擇電極、參比電極、電位測定儀,選用的氯離子選擇復合電極對氯離子的測量范圍應為5×10~?mol/L~5×10~'mol/L;響應時間≤2min;溫度應為5℃~45℃。其他步驟與第A.0.3條~第A.0.8按照本標準附錄A進行混凝土拌合物中氯離子含量檢驗時,每次檢驗前均應重新建立電位-氯離子濃度(E-lgC)關系A.0.9混凝土拌合物水溶性氯離子含量應取兩次試驗的平均值附錄B硬化混凝土中水溶性氯離子含量測試方法B.0.1本方法適用于采用自動電位滴定儀法測定硬化混凝土中1將混凝土試樣(芯樣)破碎,剔除石子;2將試樣縮分至30g,研磨至全部通過篩孔公稱直徑為4試樣置于105℃±5℃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后放入干燥1自動電位滴定儀:配備氯離子選擇復合電極或銀離子選擇復合電極;配有攪拌裝置;具有動態滴定模式功能;由微機控制,能實時自動繪制和記錄滴定時的電位-滴定體積實時變化曲線及相應的一階微分曲線;滴定精度應達0.01mL/滴,電位分辨精度達到0.1mV;滴定管的出口處配備防擴散頭;2分析天平:精度0.1mg;5移液管(10mL、50mL);6量杯(10mL);7容量瓶(1000mL);8可調式微量移液器(1mL)。1硝酸溶液(1+3);2酚酞指示劑(10g/L);3硝酸銀標準溶液(0.01mol/L);4淀粉溶液(10g/L);5NaCl標準溶液(0.01mol/L)。B.0.5硝酸溶液(1+3):100mL濃硝酸加入到300mL的蒸餾水B.0.6硝酸銀溶液的配制:稱取1.7g硝酸銀(精確至1稱取于500℃~600℃燒至恒重的氯化鈉基準試劑0.6g(精確至0.0001g),置于燒杯中,用蒸溜水溶解,移入1000mL1稱取5g試樣(精確至0.0001g),置于具塞磨口錐形瓶2用移液管吸取50mL濾液于燒杯中,滴加酚酞指示劑2滴,以硝酸溶液(1+3)滴至紅色剛好褪去,再加10mL淀粉溶分比(%),精確至0.001%;附錄C硬化混凝土中酸溶性氯離子含量測試方法C.0.1本方法適用于采用自動電位滴定儀法測定硬化混凝土中1將混凝土試樣(芯樣)破碎,剔除石子;2將試樣縮分至60g,研磨至全部通過篩孔公稱直徑為3用磁鐵吸出試樣中的金屬鐵屑;4將試樣置于105℃±5℃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后放入干1自動電位滴定儀:配備氯離子選擇復合電極或銀離子選擇復合電極;配有攪拌裝置;動態滴定模式功能;由微機控制,能實時自動繪制和記錄滴定時的E-滴定體積實時變化曲線及相應的一階微分曲線;滴定精度應達0.01mL/滴,電位分辨精度達到0.1mV;滴定管的出口處配備防擴散頭;2分析天平:精度0.1mg;4移液管(10mL、20mL);5燒杯(300mL);6量杯(20mL);7容量瓶(1000mL);8可調式微量移液器(1mL)。C.0.4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測定所1硝酸溶液(1+7);2硝酸銀標準溶液(0.01mol/L);3淀粉溶液(10g/L);4NaCl標準溶液(0.01mol/L)。C.0.5硝酸溶液(1+7):100mL濃硝酸加入到700mL的蒸餾C.0.6硝酸銀溶液的配制:稱取1.7g硝酸銀(精確至1稱取于500℃~600℃燒至恒重的氯化鈉基準試劑0.6g(精確至0.0001g),置于燒杯中,用蒸溜水溶解,移入1000mL2用移液管吸取10mL氯化鈉標準溶液于燒杯中,加水稀釋至50mL,加10mL淀粉溶液(10g/L),用自動電位滴定儀滴1稱取10g試樣(精確至0.0001g),置于250mL的磨口錐形瓶中,加入100mL的硝酸溶液(1+7),搖勻3min~4min,加2用移液管吸取20mL濾液于300mL燒杯中,加100mL蒸餾水,再加20mL淀粉溶液(10g/L),同時加入1mL氯化鈉標準分比(%),精確至0.001%;mm——混凝土配合比中除去粗骨料外的砂漿材料用量本標準用詞說明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引用標準名錄5《水質氯化物的測定硝酸銀滴定法》GB/T118967《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混凝土氯離子控制標準》DBJ/T15-232-2021,經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21年11月2日以第74號公告批準、發布。《混凝土氯離子控制標準》制定過程中,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為便于廣大設計、施工、科研、學校等單位有關人員在使用本標準時能正確理解和執行條文規定,《混凝土氯離子控制標準》編制組按章、節、條順序編制了本標準的條文說明,對條文規定的目的、依據以及執行中需注意的有關事項進行了說明。本條文說明不具備與標準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僅供使用者作為理 334.1原材料 334.2混凝土拌合物 344.3硬化混凝土 5.1原材料質量控制 365.2混凝土質量控制 386.1原材料中氯離子含量 386.2混凝土拌合物中氯離子含量 386.3硬化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 406.4既有結構或預制構件中氯離子含量 7.1原材料中氯離子含量檢驗 457.2混凝土拌合物氯離子含量檢驗 附錄A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含量快速測試方法 附錄B硬化混凝土中水溶性氯離子含量測試方法 附錄C硬化混凝土中酸溶性氯離子含量測試方法 513.0.1混凝土質量控制應從原材料、拌合物、硬化混凝土三個3.0.3鑒于氯離子進入混凝土中將會產生的危害性,對于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的控制,關鍵在于從源頭上對混凝土各原材料的氯離子含量進行控制,在配合比設計和驗證環節,應對原材料中氯離子含量進行檢測,且原材料中氯離子含量的總計算值不得超3.0.4通過對國內和國際相關標準的梳理,發現現有標準對混凝土拌合物氯離子含量和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的計算方法并未(1)國內相關標準中,《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規范》JGJ206-2010規定了混凝土拌合物中氯離子含量按水泥質量百分比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標準》GB/T50476-2019中規定了硬化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按膠凝材料總量百分比計。可見國內相關標準中對(2)通過對國外相關標準的調研,發現美國混凝土學會標準《混凝土耐久性技術指南》ACI201.2R-16、《混凝土中鋼筋的防腐保護指南》ACI222R-01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ACI318-14中的氯離子含量(指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均按水泥質量百分比計,而最新版《混凝土中鋼筋的防腐保護指南》ACI222R-19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ACI318-19均將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按水泥質量計變更成了按膠凝材料總量的百分比計,同時歐洲標準《混凝土—規范,性能,生產和合格性》EN206:2013中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也是按膠凝材料總量的百分比計。(3)《混凝土中鋼筋的防腐保護指南》ACI222R-19指出,態氯離子,另一種是以固化態被結合或吸附的氯離子,其中一部分氯離子將被水泥中鈣鋁組分的水化產物所結合(化學結合固化態氯離子),形成氯鋁酸鹽(俗稱Friedel鹽),從而有效減少孔溶液中游離氯離子的含量;另一部分將被水泥的水化產物C-S-H凝膠所吸附(物理吸附固化態氯離子)。不是所有的混凝土氯離子都將導致鋼筋的銹蝕,僅孔溶液中的游離態氯離子會引起混凝土中鋼筋的銹蝕。而輔助膠凝材料(SCMs)如粉煤灰、礦渣等的添加(50%取代范圍內)對混凝土氯離子具有一定的固化作用,會提高混凝土抵抗氯離子腐蝕的能力,所以在考慮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限值的時候需將輔助性膠凝材料如粉煤灰、礦渣等(4)美國最新版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ACI318-19指出,允許的硬化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限值是基于總的膠凝材料質量而不僅僅是水泥的質量,這個改變是在ACI318-19中作出的(上一個版本是ACI318-14),用以反映如下發現:輔助膠凝材料(SCMs)在減少滲透性及結合氯離子方面具有有益影響,因此可以幫助抑制鋼筋銹蝕(Kosmatka和Wilson,2016)助膠凝材料(SCMs)含量增加,其影響效果遞減,規范中限制,可以被用于計算混凝土中允許氯離子含量的輔助膠凝材料(SC-Ms)的質量,其最多可到總膠凝材料質量的50%(Tepke等,2016)。考慮到拌合物中的氯離子尚處于游離狀態,粉煤灰、礦渣等輔助性膠凝材料尚未對其產生化學固化和物理吸附作用,同時,混凝土拌合物處于混凝土氯離子的過程控制階段,因此,拌綜上所述,基于對國內和國際標準的調研梳理,結合拌合物和硬化混凝土中膠凝材料對氯離子的固化作用機理,提出本標準中硬化混凝土中的氯離子以膠凝材料質量百分比計,混凝土拌合4.1.1根據現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和《中熱硅酸鹽水泥、低熱硅酸鹽水泥》GB/T200等的相關規定,水泥氯離子的檢測方法依據現行國家標準《水泥化學分析方法》GB/T176進行,樣品處理方式為酸溶。4.1.2此條規定的砂氯離子限值嚴于現行行業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的規定,主要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1)砂中氯離子對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影響很大;(2)隨著天然河砂的限采,廣東沿海地區水洗砂的應用越來越普遍,目前90%以上使用的為水洗海砂,砂中氯離子出現超標的概率越來越高;(3)現行行業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規定,取縮分后的樣品在溫度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經冷卻至室溫備用,簡稱干砂制樣,其做法與實際工程不相符,即實際工程使用時不存在烘干的過程。現行行業標準《海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JGJ206規定:先測定砂的含水率w,然后根據試驗所用干砂質量500g,計算濕砂實際質量[500/(1-w)]g,簡稱濕砂制樣。采用A、B兩個砂樣,采用不同的制樣方法測試氯離子含量,試驗發現干砂制樣方法測定的氯離子含量會低于濕砂制樣20%~30%(圖1),在不改變現有試驗方法的前提下,可以通過降低氯離子含量的限值來彌補制樣方法對砂樣氯離子含量的低估。因此,此處提高了指4.1.3根據現行國家標準《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用礦物外加劑》GB/T18736的相關規定,并考慮現行行業標準《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對粉煤灰氯離子含量的限值要水砂質量比求,因此,盡管現行國家標準《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并未對氯離子含量作出規定,本條仍將其與礦渣粉和硅粉等摻合料中的氯離子含量限值作統一規定。4.1.4在目前關于混凝土外加劑的各標準中,對外加劑中的氯離子含量控制均采用滿足生產廠控制值,即廠控指標,但部分減水劑尤其是萘系減水劑中氯離子含量卻相對較高。如此模糊的指標已無法滿足對目前品種繁多的外加劑質量進行有效控制的要求,因此本標準在第4.1.4條提出了外加劑中氯離子含量的控制指標。外加劑按形態一般分為液體和固體兩大類,其中液體外加4.1.5參照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按照從4.2混凝土拌合物4.2.1根據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的規定,以及廣東省的實際情況,本條將環境條件分為四類。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中,針對設計年限50年和100年的混凝土結構中硬化混凝土氯離子的技術要求分別作了不同規定,對設計年限100年的工程要求更加嚴格,為與該標準中硬化混凝土氯離子的技術要求相銜接,本條及第4.2.2條分別對設計年限50年和100年的混凝土結構中混凝土拌合物海風等侵蝕性物質的腐蝕環境的定義參考了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標準》GB/T50476-2019中表6.2.1海洋氯化物環境的作用等級中大氣區(重度鹽霧)的定義。4.2.2考慮到地鐵工程、大型橋梁等設計年限100年的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要求更高,需從源頭上從嚴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氯離子的含量,也與現有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相銜接,特別提出對于設計年限100年的混凝土結構,混4.3硬化混凝土4.3.1目前對硬化混凝土氯離子提出指標要求的標準為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和《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標準》GB/T50476,以上兩個標準依據不同的環境類別將設計年限50年的混凝土氯離子含量最大限值定為0.06%~0.3%(占膠凝材料用量的百分比),但是沒有明確檢測方法是水溶性還是酸溶性。美國混凝土協會標準《混凝土中鋼筋的防腐保護指南》ACI222R-19指出,混凝土中的氯離子一般以兩種形態合或吸附的氯離子,而固化態的氯離子在酸溶的條件下才會釋放,因而對水溶性氯離子含量和酸溶性氯離子含量分別提出了要求。根據廣東省的環境條件,并與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相銜接,同時也與國際標準《混凝土中鋼筋的防腐保護指南》ACI222-2019接軌,分別提出水溶性和酸溶性4.3.2針對地鐵工程、大型橋梁等設計年限100年的混凝土結構,提出更嚴格的硬化混凝土氯離子最大含量要求,同時與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要求相協調。可以根據工程需要選擇水溶性氯離子含量或酸溶性氯離子含量,但均不得大于0.06%。5.1原材料質量控制5.1.1混凝土氯離子含量均由其原材料引入,因此混凝土所有原材料在進場時均應嚴格控制氯離子含量。混凝土生產用回收水在經過試驗驗證對混凝土及鋼筋性能無影響時方可作為混凝土拌5.1.2混凝土配合比中使用海砂時,其將成為混凝土氯離子的主要來源,因此一般情況下,不宜采用海砂作為建設用砂。當使用海砂時,應經過淡化處理,符合建設用砂的標準。國內外有關標準中,對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氯離子總量限制最為嚴格。《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GB/T50476-2019的有關條文說明提出:重要結構的混凝土不得使用海砂配制。而預應力混凝土一般屬于重要結構。國內工程中,預應力混凝土也很少采用海砂。因此,本著確保結構安全的原則,本標準規定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不5.2混凝土質量控制5.2.1通過配合比計算混凝土氯離子含量理論值,是除了原材料以外的第二種質量控制手段,也是混凝土氯離子含量事前控制的關鍵環節;對混凝土的氯離子含量進行檢驗與驗收時,用氯離子總含量計算值替代。當氯離子總含量計算值不符合本標準表4.2.1的規定時,應分析原因,并重新調整原材料或配合比5.2.2為了減少外界有害物質對混凝土質量的影響,在混凝土(1)攪拌機、運輸車等設備清洗銹跡時可能引入的稀鹽酸;(2)粵北地區冬期施工可能引入的氯鹽類早強劑;(3)為了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等而增加的各種未經驗(4)回收水用于生產等。并根據混凝土應用所處的環境和設計要求對其進行評定,有助于為了加強混凝土氯離子對質量影響的控制,考慮到實際操作可行性,建議將混凝土拌合物氯離子含量快速檢測引入混凝土生產企業作為質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為了對混凝土中氯離子進行從嚴控制,須在配合比設計和施工過程等關鍵環節對拌合物氯離子含量進行控制,本條規定了在施工過程應由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混凝土拌合物中氯離子含量進行5.2.4混凝土原材料的調整對質量有較大影響,調整過程應有技術方案,但此處調整僅限于對混凝土工作性有影響的改善性調5.2.7對于海水或海風環境的鋼筋混凝土,因環境條件引入的氯離子含量較高,為保證鋼筋不被腐蝕,建議采用雙控模式,即6.1原材料中氯離子含量6.1.1現行國家標準《水泥化學分析方法》GB/T176中增加了水泥氯離子測定的自動電位滴定法,簡便易操作,在檢測過程中6.1.2現行行業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和現行國家標準《建設用砂》GB/T14684中砂氯離子含量檢測的取樣數量和結果修約稍有不同,在此引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6.1.3對存在氯鹽侵蝕風險且非封閉存儲的混凝土用石須進行氯離子含量檢測,檢測方法參照現行行業標準《鐵路混凝土》6.2混凝土拌合物中氯離子含量6.2.1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樣檢測應充分保證所取樣品的均勻性和代表性,應盡量在同一車混凝土的卸料量達到一半的時候進行取樣。本條考慮到不同強度等級、不同黏度混凝土過篩過程的可操作性,為保證取樣的代表性,規定了混凝土取樣量不少于大,將影響試驗的可操作性和結果的準確性,結合工程實際運送6.2.2混凝土拌合物取樣時應記錄的關鍵信息,其中取樣時間應注明加水攪拌的時間。按照氯離子檢測標準測出來的氯離子含量為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氯離子質量,為了按照評定標準對結果進行評定,需將其換算成占水泥質量的百分比,因此在現氣離子含量測試值(%)氣離子含量測試值(%)6.2.3現行行業標準中關于混凝土拌合物水溶性氯離子含量的快速測定方法主要有《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檢測技術規程》JGJ/T322和《水運工程混凝土試驗檢測技術規范》JTS/T236,均采用氯離子選擇電極法,不同之處在于樣品處理過程的差異。本標準編制組分別按照《水運工程混凝土試驗檢測技術規范》JTS/T236-2019和《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檢測技術規程》JGJ/T322-2013附錄A及附錄B(滴定法)進行混凝土拌合物氯離子含量測試(圖2),采用內摻氯化鈉的方式對混凝土引入氯離子,混凝土中氯離子理論含量分別控制為0.06%、0.1%、0.2%和0.3%,結果表明:在混凝土拌合物氯離子含量不大于0.1%的范圍內,按照JGJ/T322附錄B的實測值與理論值偏差最小,宜作為仲裁法。同時,編制組經過對JGJ/T322-2013附錄A和JTS/T236-2019兩種拌合物快速測試方法的比較,綜合考慮到準確性和可操作性,結合目前市場上普遍采用氯離子快速測定儀進行拌合物氯離子檢測的現狀,提出了本標準附錄A混凝土拌合物中水6.3硬化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6.3.1本條對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檢測試件的要求進行了6.3.2為了研究測試齡期對混凝土氯離子含量測試的影響,編制組按照不同標準對不同強度等級、不同齡期硬化混凝土進行氯離子含量檢測,結果表明:分別采用國家標準《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50344-2019和行業標準《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檢級混凝土中硬化氯離子含量進行測試時(圖3),在14d齡期前氯離子含量波動較大,28d后氯離子含量逐漸降低并趨于穩定。這是由于水化早期混凝土中的氯離子存在擴散、遷移、吸附和固化等現象,混凝土孔隙溶液中的自由氯離子尚未穩定,隨著齡期的延長,混凝土微觀結構逐漸形成,孔溶液中的自由氯離子逐漸趨于穩定。為保證測試結果的穩定性,結合工程實際需要,規定進行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檢測的混凝土試樣齡期宜為28d,不應早于14d。6.3.3本條規定了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檢測試塊的制作要求,可專門制作試樣用于檢測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也可采用抗壓6.3.5本條規定了硬化混凝土氯離子含量檢測取樣時應記錄的關鍵信息,包括試件制作的時間、養護條件、工程部位等,為進行氯離子含量檢測結果的換算,還需要在工程現場獲得混凝土配氯離子含量(%)氣離子含量(%)氯離子含量(%)氣離子含量(%)6.3.6針對同一硬化混凝土試樣,對比研究砂漿粉末不過篩、過0.08mm篩和過0.16mm篩混凝土水溶性氯離子含量的差異(圖4),結果表明,過篩方式對硬化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測試結果的影響較小。考慮到試驗的可操作性,本條將研磨過篩用篩孔大小定為0.16mm,方便粉體制備。本條提出取樣時要戴上一次性聚乙烯手套,主要考慮手上汗液可能帶入的氯離子會影響測試結果。試件破型時,檢驗人員如6.3.7關于硬化混凝土水溶性氯離子含量的檢測方法有國家標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準《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50344-2019附錄C電位滴定法和《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檢測技術規程》JGJ/T322-2013本標準編制組按照GB/T50344附錄H電位滴定法和JGJ/T322附錄C硝酸銀滴定法,對含不同理論氯離子含量的硬化混凝離子含量均隨齡期的延長逐漸降低,且利用兩種方法測定相同齡期的硬化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檢測結果差異較小(圖5)。兩種方法原理不同,樣品處理過程也不同,從實用性來看,GB/T50344電位滴定法的可操作性和穩定性更好。為了規范自動電位滴定法中自動電位滴定儀的要求以及該方法的操作流程,在對國家標準《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50344-2019電位滴定法試驗條件進行優化的基礎上,本標準附錄B提出了硬化混凝土水6.3.9硬化混凝土中酸溶性氯離子含量為混凝土中氯離子總含量,當存在爭議時,應以酸溶性氯離子含量作為最終結果進行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6.4既有結構或預制構件中氯離子含量6.4.1為避免因抽芯對結構造成的損傷,既有結構或預制構件中的氯離子含量檢測應盡量采用同條件養護試件。當缺少同條件養護試件時,既有結構或預制構件混凝土的氯離子含量檢測試件可利用測試抗壓強度后的破損芯樣,在降低對結構損傷的同時,減少工作量,提高可操作性。本條規定的預制構件包括裝配式混6.4.2考慮到測試齡期對混凝土氯離子含量的影響,在對既有結構和預制構件氯離子含量進行檢測時,分別提出同條件養護試6.4.4當結構部位出現鋼筋銹蝕、順筋裂縫等劣化現象時,說明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超標的風險較大,應對該部位進行加倍取6.4.6本條規定了既有結構或預制構件混凝土氯離子含量檢測取樣時應記錄的關鍵信息,包括取樣時間、工程部位和樣品數量等,為進行氯離子含量檢測結果的換算,還需要在工程現場獲得6.4.7本條規定了既有結構或預制構件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檢6.4.8既有結構或預制構件混凝土中水溶性氯離子含量的檢測方法與本標準第6.3.7條硬化混凝土中水溶性氯離子含量檢測方6.4.9既有結構或預制構件混凝土中酸溶性氯離子含量的檢測方法與本標準第6.3.8條硬化混凝土中酸溶性氯離子含量檢測方7.1原材料中氯離子含量檢驗7.1.1混凝土原材料是氯離子的主要來源,因此各種原材料質量證明文件(如出廠檢驗報告、型式檢驗報告)中均應包括氯1目前混凝土用砂多數從原材料中間商處采購,很難根據其外觀分清砂的產地與來源,因此本標準直接采用控制砂氯離子含量來達到質量控制的目的,而不需事先清楚砂的產地與來源。考慮到南方地區的機制砂主要采用濕法工藝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存在因洗砂而引入氯離子的風險,因此機制砂及混合砂同樣需進2此處提及的受氯鹽侵蝕影響是指受海水、海風或巖石本3每批水泥、粉煤灰、礦渣粉等膠凝材料進場時,應首先查驗其出廠檢驗報告或型式檢驗報告中氯離子含量。有檢測條件的企業,可對每批進行氯離子含量測試;無檢測條件的企業,應對同廠家、同品牌、同品種材料每年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不少于1次氯離子含量檢驗。4混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