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習題_第1頁
初一地理習題_第2頁
初一地理習題_第3頁
初一地理習題_第4頁
初一地理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11七下期中綜合復習檢測一

(45分鐘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下列關于亞洲及歐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與歐洲都地跨寒、溫、熱三帶,且三面臨海

B.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

C.亞洲及歐洲氣候復雜多樣,但亞洲氣候的海洋性特征比歐洲顯著

D.亞洲及歐洲的大多數河流落差小,水力資源較缺乏

2.下圖中三地氣候特征存在顯著差異,最主要的原因是()

A.緯度位置和太陽輻射不同

B.海陸位置不同

C.地形條件不同

D.植被狀況不同

3.某大洲自述“我在七兄弟中排行老二,與大哥和六弟比鄰而居”,則該洲()

A.東瀕大西洋,西臨印度洋

B.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

C.赤道橫貫其北部沙漠地區

D.西面與亞洲大陸相連

4.下列地形區與其分布組合正確的是()

A.落基山-南美洲

B.亞馬孫平原-北美洲

C.剛果盆地-非洲

D.阿爾卑斯山脈-亞洲

5.拉丁美洲是指()

A.巴西以南的美洲地區

B.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地區

C.巴拿馬運河以南的美洲地區

D.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

6.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

A.安第斯山脈B.落基山脈

C.喜馬拉雅山脈D.阿爾卑斯山脈

7.當泰國曼谷處于雨季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好望角附近炎熱干燥

B.北京寒冷干燥

C.羅馬炎熱干燥

D.倫敦高溫多雨

8.下列地區,地形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特點的是()

A.中南半島B.日本群島

C.印度半島D.馬來群島

9.世界上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是()

A.西亞B.南亞

C.東南亞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010年6月6日上午,連日陰雨的昆明天空放晴,陽光燦爛,第十八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

品交易會暨第三屆南亞國家商品展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據此,完成10?13題。

10.南亞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是()

A.巴基斯坦B.印度

C.斯里蘭卡D.孟加拉國

11.下列有關南亞氣候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

B.降水集中在6月至10月,此時水稻生長良好

C.東北部的乞拉朋齊降水較少

D.降水的年際變化很大,容易發生旱澇災害

12.對南亞的農業生產有重要意義的是()

A.東北季風B.西北季風

C.東南季風D.西南季風

13.發源于南亞的宗教是()

A.佛教B.伊斯蘭教

C.道教D.基督教

14.被稱為“西方的生命線”的海峽是()

A.甲圖B.乙圖C.丙圖D.丁圖

15.西亞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A.地中海沿岸

B.紅海及其沿岸地區

C.黑海及其沿岸地區

D.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16.阿拉伯人經常身穿白色長袍,這些長袍都是一次性服裝,臟了就扔掉。阿拉伯人不洗白

色長袍的原因與下列哪項關系最為密切()

A.地形以高原為主

B.生活富裕

C.水資源匱乏

D.石油豐富

17.歐盟各成員國的居民統一使用的貨幣是()

A.美元B.法郎C.歐元D.英鎊

18.下列歐洲國家,符合“工業大國”、“農牧業發達”、“著名旅游國”特征的是()

A.英國B.法國C.德國D.瑞士

19.關于南極地區與北極地區的比較,正確的是()

①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冷

②南極地區主要是大陸,北極地區主要是海洋

③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都生活著企鵝

④對南、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都以7、8月份為最佳時期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

20.南極洲的氣候特征是()

A.酷寒、烈風、干燥

B.寒冷、烈風、大雪

C.酷寒、風速小、干燥

D.嚴寒、大雪、風速不大

二、綜合題(共60分)

21.讀非洲圖和拉丁美洲圖,回答問題。(10分)

(1)寫出非洲地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3分)

①_____海,④灣,⑤_____山。

(2)寫出拉丁美洲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2分)

A洋,D高原。

(3)對比非洲與拉丁美洲,完成下表。(5分)

非洲拉丁美洲

緯度位置的相似處

河流之最

主要人種

22.西亞和東南亞是亞洲的兩個重要地區。閱讀有關地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西亞

東南亞

(1)西亞地處“五海三洲”之地,其中有海、海(寫出2個即可)。西亞豐富的石油

資源集中分布在____及其沿岸地區。(3分)

(2)東南亞位于(低、中、高)緯度地區。馬六甲海峽溝通太平洋和洋。東南亞各國

普遍種植的糧食作物是。(3分)

⑶讀圖,麥地那和新加坡兩地氣溫的共同特征是?試描述新加坡的氣候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4)以下三幅景觀圖,屬于西亞的是_____,屬于東南亞的是_____.(2分)

ABC

23.(2010?福建漳州)讀甲乙兩地地理位置示意圖和甲乙兩地年內氣溫與降水量變化圖,回

20°

降水量氣溫降水量氣溫

(mm)(七)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甲乙

(1)填表比較甲、乙兩地氣候特征及其差異的主要原因。(4分)

相同點

氣候特征

不同點

受不同季風影響,甲地夏季盛行西南

季風,乙地盛行季風;甲地因

氣候特征差異產生的主要原因

北部受高大的________山脈阻擋,

受冬季風影響小,全年高溫。

(2)分析甲地的氣候特征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影響。(4分)

有利影響:;

不利影響:。

(3)面對國際糧價上漲,請對乙地所在國提高糧食產量提出建議。(寫出兩點)(2分)

24.讀相關材料和地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材料2010年5月10日,“歐洲日”慶典活動在上海世博園舉行,這是首個在歐洲大陸

之外舉行的“歐洲日”活動,而坐落于上海世博園C片區的歐盟館也成為吸引參觀者的焦

點場館之一。

氣溫①降水£(赫)

(1)歐洲西部大多數國家按經濟發展水平劃分,屬于_____國家。(1分)

(2)歐洲地形以為主,北部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峽灣主要是受作用形成的。(2分)

(3)倫敦的氣候類型是氣候。羅馬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夏”或“冬”)季。(2

分)

(4)北京時間2010年5月10日,“歐洲日”慶典活動在上海世博園舉行,假設此時是北京

時間的上午10時,那么此時倫敦時間是o(2分)

(5)歐洲西部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發達。聞名世界的“鐘表王國”是。(1分)

2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

材料一2010年4月10日,歷經182天、3.2萬余海里的冰雪考驗,“雪龍”號極地考

察船載著完成各項任務的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隊順利泊岸,安全返回上海。

材料二兩極地區及氣溫比較圖

6020

33中站5

0°0°

西

180

0°西

東0°

西

35

-O

長2

60O0°

90

40

?一人體體溫(37七)

20

0一水的冰點(。七)

-20一北極地區平均氣溫(-18七)

-40

一南極地區平均氣溫(-50七)

-60

一北極地區最低氣溫(-66.7七)

80?

陟南極地區最低氣溫(-88.3tC)

(1)請在圖中用“A”標出昆侖站大體位置。(1分)

(2)我國在南極建考察站都選擇在2月份,其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由南北極地區氣溫比較可知,南極氣溫比北極氣溫低得多。你能解釋其原因嗎?(3分)

(4)煤是深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經過漫長的時間演化而形成的。現在人們在冰雪覆蓋的南

極地區發現有煤,你能解釋這一現象嗎?(3分)

(5)從20世紀20年代起,到南極進行科學考察的國家越來越多,試列舉極地的科考價值。

(3分)

26.(2010?山東威海)讀亞洲南部地區圖,回答問題。(8分)

、、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

Q太平洋

印度洋

(1)圖中①、②兩處都是世界重要的海上通道。①是海峽,②是_____運河。(2分)

⑵請你選擇①、②兩通道中的一個,說明該通道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2009年10月17日,印度洋島國

馬爾代夫召開世界首次“水下內閣

會議”,總統納希德及內閣成員在

水下簽署了一份“SOS”文件。在

世界氣候大會開幕前的本次“水下會議”,從會議形式到會議內容,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的

主題是(2分)()

A.對抗日益猖獗的索馬里海盜

B.呼吁各國減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C.消除種族歧視,促進世界和平

D.開發海底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

(4)圖中A半島西側沿海地區的降水量比東側的大,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答案

1、【解析】選B。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且三面臨海,歐洲三面臨海,地跨北溫帶、

北寒帶,沒有熱帶;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亞洲氣候復雜多

樣,但歐洲氣候的海洋性特征比亞洲顯著;亞洲地勢中高周低,河流落差大,歐洲大多數

河流落差小,但水力資源不缺乏。

2、【解析】選B,a、b、c三地距海由近到遠,受海洋影響越來越小,氣溫年較差越來越

大,降水越來越少。

3、【解析】選B。從自述中可知該大洲為非洲,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

4、【解析】選C。落基山位于北美洲;亞馬孫平原位于南美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

剛果盆地位于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阿爾卑斯山脈位于歐洲。

5、【解析】選D。拉丁美洲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峽、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全部,即美國以

南的地區稱為拉丁美洲。

6、【解析】選A。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高的山脈是亞洲的

喜馬拉雅山脈。

7、【解析】選C。泰國曼谷位于北半球,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雨季時好望角處于溫和多雨

的季節;北京是高溫多雨;倫敦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內降水均

勻。

8、【解析】選A。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其中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征是山

河相間、縱列分布;馬來群島的地形特征是地表崎嶇,山嶺多、平原少。

9、【解析】選C。東南亞是世界上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11>12、13【解析】10選B,11選C,12選D,13選A。印度是南亞經濟發展最快的國

家。南亞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在6月到10月,此時濕熱多雨,有利于

水稻生長;東北部的乞拉朋齊有“世界雨極”之稱;由于受西南季風影響,南亞容易發生

旱澇災害。佛教發源于南亞的古印度;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發源于西亞地區;道教是源于中

國本土的宗教。

14、【解析】選Ao西亞的大部分地區位于北緯30°以南的低緯度地區,從經度來看,位

于東半球。由此可判斷出,甲圖是霍爾木茲海峽,即波斯灣的惟一出口,被西方稱為“海

上生命線”;乙圖是直布羅陀海峽;丙圖是馬六甲海峽,它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線”;丁

圖是白令海峽。

15、【解析】選D。西亞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16、【解析】選C?西亞地區氣候干旱,水資源匱乏,生活用水不足,沒有多余的水洗衣

服。

17、【解析】選C。2002年1月1日,歐盟12個國家開始使用共同的貨幣——歐元。

18、【解析】選Bo歐洲西部的工業大國有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農牧業發達的國

家有法國、英國、荷蘭、丹麥,而歐洲三大著名旅游國為法國、西班牙、意大利,三項都

符合的只有法國。

19、【解析】選Co南極地區的代表動物是企鵝,北極地區的代表動物是北極熊;南極地

區的考察時間以11月至次年3月為最佳。

20、【解析】選Ao南極地區由于緯度高,氣溫非常低,蒸發量小,空氣干燥,風速大,

最大風速可達100米/秒。

21、【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非洲、拉丁美洲的有關知識,解題時學生需學會比較兩大洲的

某些地理特征,描述某一個大洲的海陸位置、經緯度位置、主要地形、河流等。第⑴題,

①是地中海,④是幾內亞灣,⑤是乞力馬扎羅山。第(2)題,A是太平洋,C是亞馬孫平原,

D是巴西高原。第(3)題,非洲和拉丁美洲都主要位于熱帶,最長河分別是尼羅河、亞馬孫

河,非洲北部以白色人種為主,中南部以黑色人種為主,拉丁美洲以混血人種為主。

答案:⑴地中幾內亞乞力馬扎羅

⑵太平巴西

(3)

非洲拉丁美洲

緯度位置赤道都穿過兩個大洲,大部分地區

的相似處都位于五帶中的熱帶

亞馬孫河是世

尼羅河是世界

界上流域面積

河流之最上流程最長的

最廣、水量最豐

河流

富的河流

北部:白色人種

混血人種比重

主要人種中部和南部:黑

較大

色人種

22、【解析】此題采用對比的方式考查西亞和東南亞的位置、氣候、物產及宗教信仰情況。

第(1)題,西亞地處“五海三洲”之地,從圖中任意找出兩海即可。從圖中石油符號集中區

域可知,石油集中分布于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第⑵題,觀察東南亞所處緯度可知其位于

低緯度,從圖中觀察可知馬六甲海峽東連太平洋,西連印度洋,而由于本區氣候炎熱多雨,

所以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第⑶題,讀麥地那和新加坡氣候資料圖可知兩地氣溫共同點為

終年高溫,新加坡為全年高溫多雨。第(4)題,西亞多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蘭教,所以

清真寺廣布,而東南亞是天然橡膠的最大產地,所以橡膠園眾多。

答案:⑴里阿拉伯紅地中黑(5個中寫出2個即可)波斯灣

⑵低印度水稻

(3)終年高溫終年高溫多雨

(4)BC

23、【解析】第⑴題,甲位于印度半島西側,為熱帶季風氣候,乙位于中國東部沿海,為

亞熱帶季風氣候,二者降水都集中在夏季,季節變化大;但甲比乙氣溫高,溫差小,降水

更集中,干濕季更明顯。雨季甲主要受西南季風的影響,乙主要受東南季風的影響,甲受

北部高山的阻擋,冬季比同緯度地區氣溫偏高。第⑵題,西南季風為農作物生長帶來豐富

降水,但由于西南季風到來的時間和強弱程度不同,導致降水的季節和年際變化大,容易

發生旱澇災害。第(3)題,面對國際糧價上漲,乙地應發展科技,提高單產,堅決杜絕亂占

耕地的行為,控制以糧食為原料的工業的發展等。

答案:(1)

①夏季高溫多雨;②降水

相同點

季節變化大

①中地全年氣溫高(或乙

氣候特征地氣溫年較差大或乙地

不同點冬溫低)

②甲地雨季短(或乙地兩

季長)

氣候特征差異產生

東南喜馬拉雅

的主要原因

(2)全年高溫,作物生長期長;降水豐富,利于作物生長(或雨熱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長)易受

旱、澇災害的影響

(3)發展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