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高二生物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右圖表示某二倍體生物的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該細胞是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B.該細胞中1與2,3與4是同源染色體C.該細胞中有兩個染色體組,1與2為一組,3與4為一組D.該細胞中,如果1是Y染色體,則2也是Y染色體,3與4為常染色體2.下列關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原核生物細胞不含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細胞只進行有絲分裂,原核生物細胞只進行無絲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D.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細胞都具有生物膜,有利于細胞代謝有序進行3.大腸桿菌中發現的RNaseP(一種酶)是由蛋白質和RNA組成的復合體,某實驗小組提取其核心組件M1(可催化tRNA加工過程),經蛋白酶處理后的M,仍然具有催化功能,而經RNA水解酶處理后的M1不再具備催化功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RNaseP中能催化tRNA加工的物質是蛋白質B.M1能為tRNA的體外加工提供反應所需活化能C.RNA水解酶可將RNaseP的組成物質都水解成單體D.核心組件M1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專一性等特點4.下列關于孟德爾探索遺傳規律“假說一演繹”法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一對相對性狀遺傳實驗中F2出現3:1性狀分離比”屬于假說的內容B.“F1(Aa)能產生數量相等的2種配子(A:a=1:1)”屬于推理內容C.“決定相對性狀的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屬于假說的內容D.“測交實驗”是為了對推理過程及結果進行的驗證過程5.鯉春病毒病是一種由彈狀病毒引起,常在鯉科魚類中流行且春季爆發的疾病。該彈狀病毒有一層囊膜,內含一條單鏈RNA(由M個核苷酸縮合而成)和依賴于RNA的RNA聚合酶等物質。下列相關敘述或推理,不合理的是A.該彈狀病毒的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N、PB.該彈狀病毒的RNA聚合酶可催化脫氧核苷酸鏈的形成C.鯉科魚類的遺傳物質與該彈狀病毒的遺傳物質不同D.合成第一個子代彈狀病毒的RNA至少需要2M個核苷酸6.下圖為合成抗體的全過程,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抗體是由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的B.圖中①、②、③分別表示內質網、高爾基體和囊泡C.④代表的結構是線粒體D.漿細胞、記憶細胞都通過該過程合成抗體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下圖表示遺傳信息的傳遞規律,根據下圖回答問題:(1)圖中標號①表示________過程;需要tRNA和核糖體同時參與的過程是________(用圖中的標號回答)。(2)如果DNA分子一條鏈(a鏈)的堿基排列順序是……ACGGAT……,那么在進行①過程中,以a鏈為模板形成的子鏈的堿基順序是________;在進行②過程中,以a鏈為模板形成的mRNA的堿基順序是________;轉運這段mRNA所編碼的氨基酸需要________個tRNA。(3)在正常人體的胰島B細胞中會進行________過程(用圖中的標號回答)(4)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有兩條途徑:一是通過控制________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二是通過控制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8.(10分)某高等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下圖甲是其兩個不同時期的細胞分裂圖像,圖乙表示細胞分裂時有關物質和結構數量變化的相關曲線片段,請據圖回答:(1)圖甲中①細胞中染色體組的數目為________。(2)在無突變和交叉互換情況下,圖甲中②產生的生殖細胞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__。(3)若圖乙曲線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染色體數目變化的部分過程,則n等于___________,若曲線表示有絲分裂中染色體組數目變化的部分過程,則n等于_________。(4)若圖乙中E點以后發生著絲點分裂,則圖乙進行的細胞增殖過程與圖甲中的_______對應。9.(10分)通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可以快速繁殖、生產藥物及培育無病毒的植物等。據圖甲表乙回答問題:A組B組C組D組E組吲哚乙酸03ppm3ppm0.03ppm0細胞分裂素00.2ppm0.002ppm1.0ppm0.2ppm花芽生長狀況仍是組織切塊形成愈傷組織愈傷組織分化出根愈傷組織分化出嫩芽稍生長表乙:植物的花芽分別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細胞分裂素的培養基中的生長狀況(1)植物細胞表現全能性的條件______________、一定的營養物質、激素、無菌、適宜的溫度等。(2)用植物組織培養方法誘導離體的植物組織形成具有生根發芽能力的胚狀體結構,若包裹上人造種皮,制成人工種子,可以解決有些作物品種繁殖能力差、結子困難或發芽率低等問題。胚狀體的形成過程中要經過的生理變化是圖甲中[]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程。(3)應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培養莖尖或根尖組織可獲得無病毒植株,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例用體細胞克隆的靈長類動物--猴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研究所誕生。克隆猴模型將為研究人的腦疾病、免疫缺陷、腫瘤和代謝紊亂等的新療法和藥物開發方面提供有效工具。請回答下列問題:(1)用體細胞克隆動物是通過核移植來實現的,哺乳動物核移植包括體細胞核移植和___________,前者核移植的難度明顯髙于后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體細胞核移植的過程中,需要將采集到的卵母細胞在體外培養到________________期時,用微型吸管將___________吸出。再通過電刺激使兩細胞融合,以構建重組胚胎。為使胚胎在移植前后所處的生理環境保持一致,需要對供、受體母猴用激素進行___________處理。(3)為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技術,操作時一般選用發育至___________期的胚胎進行分割。分割后的胚胎經培養、移植后能發育成多個新個體,這是因為內細胞團的細胞在發育上具有___________。11.(15分)我國科學家屠呦呦領導的團隊從黃花蒿植物中提取出了青蒿素。研究發現,青蒿素在治療瘧疾、系統性紅斑狼瘡、腫瘤等疾病方面有顯著的作用。青蒿素易溶于有機溶劑,不溶于水,不易揮發,60℃以上易分解。回答下列問題:(1)提取青蒿素時不宜使用水蒸氣蒸餾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青蒿素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可采用有機溶劑萃取的方法,現有四氯化碳(沸點76.5℃)和乙醚(沸點34.5℃)兩種溶劑,應選用_________________作為萃取劑。(2)萃取青蒿素的過程應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加熱;加熱時常在加熱瓶口安裝回流冷凝裝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圖為對青蒿素提取液(待測樣品)的鑒定結果,檢測待測樣品的方法是________,①中物質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_______②中的物質。檢測結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D【解題分析】
A、據圖分析,細胞沒有同源染色體,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且細胞質均等分裂,因此該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是次級精母細胞或第一極體,A錯誤;B、該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B錯誤;C、該細胞中有兩個染色體組,1與3為一組,2與4為一組,C錯誤;D、該細胞中如果1是Y染色體,則2也是Y染色體,3與4為常染色體,D正確。故選D。2、D【解題分析】
解答本題需從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細胞結構的異同點、代謝類型、細胞分裂方式、遺傳物質等方面著手考慮,并且原核生物細胞中除核糖體外無其他細胞器,所以也無生物膜系統,真核生物則有。【題目詳解】A、原核生物中沒有線粒體,但是其細胞質中含有有氧呼吸所需的酶類,所以也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如大腸桿菌等,錯誤;B、真核細胞增殖的方式有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如人的生殖細胞等)和無絲分裂(如蛙的紅細胞等),原核細胞主要有二分裂(如細菌等)等增殖方式,錯誤;C、所有的細胞結構的生物(包括真核和原核)都是以DNA為遺傳物質的;病毒為非細胞結構生物,遺傳物質為DNA或RNA,錯誤;D、原核生物有細胞膜,是細胞的邊界;真核生物細胞中細胞器膜、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生物膜系統,細胞內生物膜將各細胞器分開,保證各化學反應互不干擾,從而有利于細胞代謝有序進行,正確;故選D。3、D【解題分析】
根據題意,核心組件M1經蛋白酶處理后的M1仍然具有催化功能,而經RNA水解酶處理后的M1不再具備催化功能,表明M1是具有催化功能的是RNA。【題目詳解】A、通過題干信息可知,RNaseP中能催化tRNA加工的物質是RNA,A錯誤;B、M1具有催化功能,原理是可以降低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B錯誤;C、RNA水解酶只能將RNaseP的組成物質中的RNA,不能水解其中的蛋白質,C錯誤;D、核心組件M1具有催化功能,也具有高效性、專一性和作用條件溫和的特點,D正確。故選D。4、A【解題分析】
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得出結論.①提出問題(在實驗基礎上提出問題);②做出假設(生物的性狀是由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配子中的遺傳因子成單存在;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③演繹推理(如果這個假說是正確的,這樣F1會產生兩種數量相等的配子,這樣測交后代應該會產生兩種數量相等的類型);④實驗驗證(測交實驗驗證,測交后代確實產生了兩種數量相等的類型);⑤得出結論(就是分離定律)。【題目詳解】“F2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是孟德爾根據幾組不同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得出的實驗結果,不屬于孟德爾假說的內容,A錯誤;“F1(Aa)能產生數量相等的2種配子(A:a=1:1)”屬于推理內容,B正確;“決定相對性狀的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屬于假說的內容,C正確;對推理(演繹)過程及結果進行的檢驗是通過測交實驗完成的,D正確。5、B【解題分析】
根據題意分析,該彈狀病毒含有囊膜、RNA和RNA聚合酶等,因此其組成元素肯定含有C、H、O、N、P,A正確;
RNA聚合酶催化合成的是RNA,而RNA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因此其可以催化核糖核苷酸鏈的形成,B錯誤;
鯉科魚類的遺傳物質是DNA,而該彈狀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C正確;
已知單鏈RNA含有M個核苷酸,且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才能合成子代彈狀病毒的RNA,因此合成第一個子代彈狀病毒的RNA至少需要2M個核苷酸,D正確。6、D【解題分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是:氨基酸先在核糖體上通過脫水縮合反應形成肽鏈,然后依次進入內質網和高爾基體進行加工,高爾基體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囊泡包裹著蛋白質運輸到細胞膜,由細胞膜分泌到細胞外,核糖體是不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蛋白質的合成和分泌過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題目詳解】A、抗體為分泌蛋白,由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A正確;
B、根據分析可知,圖中①、②、③分別表示內質網、高爾基體和囊泡,B正確;
C、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提供能量的結構④是線粒體,C正確;
D、抗體是由漿細胞合成并分泌的,記憶細胞不能合成抗體,D錯誤。
?故選D。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DNA復制⑤……TGCCTA…………UGCCUA……2②、⑤酶的合成蛋白質的結構【解題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為中心法則圖解,其中①為DNA分子復制過程;②為轉錄過程;⑤為翻譯過程;③為逆轉錄過程;④為RNA分子的復制過程,其中逆轉錄過程和RNA分子復制過程只發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細胞中。【題目詳解】(1)通過分析可知,圖中①表示DNA分子復制過程;需要tRNA和核糖體同時參與的過程是⑤翻譯。(2)如果DNA分子一條鏈(a鏈)的堿基順序是……ACGGAT……,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在DNA分子復制過程,以a鏈為模板形成的子鏈的堿基順序為……TGCCTA……;在轉錄過程中,以a鏈為模板形成的mRNA堿基順序是……UGCCUA……;mRNA上相鄰的3個堿基為一個密碼子,因此在這段mRNA中包含了2個密碼子,需要2個tRNA才能把所需要的氨基酸轉運到核糖體上。(3)在正常人體的胰島B細胞是高度分化的細胞,不會進行DNA復制,可以合成蛋白質,故正常人體的胰島B細胞會進行②⑤過程。(4)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有兩條途徑:①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②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題目點撥】本題考查基因的表達,考查對DNA復制和基因表達的轉錄、翻譯過程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可根據模板、原料或產物判斷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8、2aB22②【解題分析】
由圖可知,甲中①表示有絲分裂的中期,②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題目詳解】(1)圖甲中①細胞含有4條染色體,8個DNA分子,2個染色體組。(2)結合圖①根據染色體的顏色及基因可知,在無突變和交叉互換情況下,圖甲中②產生的生殖細胞即卵細胞中基因組成是aB。(3)根據模式圖可知,該生物體細胞中含有4條染色體,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含有4條染色體,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含有2條染色體,故若圖乙曲線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染色體數目變化的部分過程,則n等于2;若曲線表示有絲分裂中染色體組數目變化的部分過程,則2n表示有絲分裂的后期,應該有4個染色體組,則n等于2。(4)若圖乙中E點以后發生著絲點分裂,則該圖表示減數分裂過程中相關物質的含量變化,對應圖甲中的②。【題目點撥】該生物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目變化為:4→8→4;減數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的數目變化為:4→2→4→2。9、離體①脫分化過程②再分化過程植物的莖尖或根尖很少被病毒感染,甚至無病毒【解題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表示植物組織培養過程,其原理是細胞的全能性,圖中①表示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②表示再分化形成胚狀體。分析表格:圖表表示植物的花芽分別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細胞分裂素的培養基中的生長狀況,當細胞分裂素的濃度大于吲哚乙酸的濃度時,愈傷組織才能分化出嫩芽。【題目詳解】(1)植物細胞表現全能性的條件是離體、適當的營養物質、激素、無菌、適宜的溫度等;(2)由以上分析可知:①表示脫分化過程、②表示再分化過程;(3)植物的莖尖或根尖很少被病毒感染,甚至無病毒,故應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培養莖尖或根尖組織可獲得無病毒植株。【題目點撥】本題結合圖表,考查植物組織培養的相關知識,重點考查植物組織培養的過程和條件,要求考生識記相關知識點,能準確判斷圖中各過程的名稱;能分析表中數據,明確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濃度比例不同時的作用,再結合所學的知識規范答題。10、胚胎細胞核移植動物體細胞的分化程度高,恢復其全能性十分困難;動物胚胎細胞的分化程度低,恢復其全能性相對容易減數第二次分裂(MⅡ)中細胞核和第一極體同期發情桑葚胚或囊胚全能性【解題分析】分析:動物核移植是指將動物的一個細胞的細胞核移入一個去掉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使其重組并發育成一個新的胚胎,這個新的胚胎經過胚胎移植最終發育為動物個體;核移植得到的動物稱克隆動物。該過程中采用顯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母細胞中細胞核。詳解:(1)哺乳動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細胞核移植和體細胞核移植,由于動物體細胞的分化程度高,恢復其全能性十分困難,而動物胚胎細胞的分化程度低,恢復其全能性相對容易,所以動物體細胞核移植的難度明顯高于胚胎核移植。(2)在體細胞核移植的過程中,受體卵母細胞要在體外培養至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該時期卵母細胞核的位置靠近第一極體,可用微型吸管將之與細胞核一并吸出。胚胎移植前,應對供體和受體母猴進行同期發情處理,使它們的生理條件達到同步或一致,這樣才能使供體的胚胎移入受體后有相同或相似的生存條件,這是胚胎移植成功與否的關鍵。(3)胚胎分割時,一般采用發育良好、形態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由于內細胞團的細胞具有發育的全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語文上冊 重點課文 6 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4秋八年級英語上冊 Module 3 Sports Unit 3 Language in use教學設計(新版)外研版
- 13要下雨了(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一年級下冊統編版
- 2023六年級語文下冊 第二單元 6 騎鵝旅行記(節選)配套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Unit 5(第1課時 Section A 1a-1d)(教學設計)七年級英語上冊同步高效課堂(人教版2024)
- 10 的認識(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上冊數學滬教版
- 7《大小多少》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五四制)語文一年級上冊
- 個人酒店合作經營協議5篇
- Unit 5 Lesson 25 I Want to Be a Teacher2024-2025學年八年級英語上冊同步教學設計(冀教版)河北專版
- 七年級生物下冊 第二章 第一節 物質運輸的載體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新版)冀教版
- 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下冊 Unit1-Unit2檢測試題
- 2024小學語文教學及說課課件:二年級下冊《沙灘上的童話》
- 市政道路監理大綱34368
- 北京市智慧工地評價標準
- 2024版滴灌購銷合同滴灌合同
- 《紙質文物修復與保護》課件-30古籍的版式
- 計劃崗位工作規劃
- 《API618標準學習》課件
- 清明節的中醫養生和保健方法
- 自然常數e的意義與計算
- 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國家衛健委-20240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