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人肥胖食養指南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一、前言 1二、疾病特點與分型 2(一)肥胖定義與判定 2(二)中醫對肥胖的認識及分型 3三、食養原則和建議 4(一)控制總能量攝入,保持合理膳食 5(二)少吃高能量食物,飲食清淡,限制飲酒 6(三)糾正不良飲食行為,科學進餐 7(四)多動少靜,睡眠充足,作息規律 8(五)食養有道,合理選擇食藥物質 9(六)安全減重,達到并保持健康體重 9附錄1成人肥胖患者的食物選擇 11附錄2常見食物交換表 15附錄3不同地區食譜示例 20一、東北地區 20二、西北地區 26三、華北地區 32四、華東地區 38五、華中地區 44六、西南地區 50七、華南地區 55附錄4成人肥胖患者食養方舉例 61附錄5成人肥胖判定標準 66附錄6常見身體活動強度系數 671成人肥胖食養指南一、前言肥胖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近些年來,全球超重和肥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別為34.3%、44歲、45~59歲和60歲及以上居民肥胖率分別為16.4%、18.3%和13.6%,我國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趨勢。肥胖不但導致較高的過早死亡風險,還與各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相關,包括2型糖尿病、腦卒中、冠心病、高血壓、呼吸系統疾病、骨關節炎和膽結石等。肥胖甚至還與多種腫瘤的發生相關。2019年全國11.98%的心血管疾病死亡歸因于高體質指數(BMI死亡人數為54.95萬。肥胖的流行以其高昂的醫療費用為國民經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有研究預測,到2030年我國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達65.3%,歸因于超重肥胖的醫療費用可能為4180億元人民幣,約占全國醫療費用總額的21.5%,未來中國城鄉居民超重肥胖率及其所造成的經濟負擔將呈上升趨勢。因此,肥胖防控已刻不容緩。肥胖的發生雖然受遺傳、環境和社會文化等因素共同影響,但根本原因是機體的能量攝入大于能量消耗,從而導致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體內貯存。膳食營養和身體活動是肥胖防治的兩大重要影響因素。減肥關鍵三分靠動,七分靠吃。以“辨證施膳”為核心的中醫食養是在中醫辨證施治2指導下的非藥物調養方法,強調根據體質、病因、病機、證候,給予不同食養方案,具有調和氣血、平衡人體陰陽、輔助疾病防治的作用。針對肥胖患者的不同體質,選取不同特性的食物或食藥物質,有助于達到減重效果,維持健康體重。為預防和控制我國人群肥胖的發生發展,改善肥胖患者的體重,調整日常膳食結構,提高居民營養健康水平,發展傳統食養服務,根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和本指南以食養為基礎,依據現代營養學理論和相關證據,以及我國傳統醫學的理論和調養方案,提出具有多學科優勢互補的成人肥胖患者食養基本原則和食譜示例。本指南主要面向基層衛生工作者(包括營養指導人員)、無合并癥和并發癥的成人肥胖患者,為肥胖防控提供食養指導。肥胖合并其他急性或慢性病的患者或有并發癥者,在醫生或營養指導人員等專業人員的指導下,也可參考本指南,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設計個性化食養方案。二、疾病特點與分型肥胖是人體脂肪積聚過多達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是因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或機體代謝改變而導致體重過度增長的一種狀態。根據肥胖病因及發病機制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無明顯內分泌、代謝病病因可尋者為單純性肥胖;繼發于神經-內分泌-代謝紊亂基礎上的肥胖癥為繼發性肥胖。體質指數(BMI)和腰圍(WC)是3常用判斷超重和肥胖程度的指標。我國健康成年人的BMI正≤成年女性WC<85cm可判斷為中心型肥胖前期;成年男性WC≥90cm,成年女性WC≥85cm可判斷為中心型肥胖。(二)中醫對肥胖的認識及分型。瘦分為“有肥、有膏、有肉”,肥胖病因多與年齡、體質、飲食、情志、勞逸因素有關。中醫認為,肥胖屬本虛標實證,辨證涉及痰、濕、熱等病理因素,常兼夾痰濕、血瘀、氣郁等標實之證,其病位多在脾胃,與腎氣虛關系密切,并可涉及五臟。常見辨證分型及臨床表現如下:胃熱火郁證:肥胖多食,消谷善饑,大便不爽,甚或干結,尿黃,或有口干口苦,喜飲水,舌質紅,苔黃,脈數。痰濕內盛證:形體肥胖,身體沉重,肢體困倦,脘痞胸滿,可伴頭暈,口干而不欲飲,大便黏滯不爽,嗜食肥甘醇酒,喜臥懶動,舌質淡胖或大,苔白膩或白滑,脈滑。肢端色澤不鮮,甚或青紫,可伴便干,失眠,男子性欲下降甚至陽痿,女子月經不調、量少甚或閉經,經血色暗或有血塊,舌質暗或有瘀斑瘀點,舌苔薄,脈弦或澀。脾虛不運證:肥胖臃腫,神疲乏力,身體困重,脘腹痞4悶,或有四肢輕度浮腫,晨輕暮重,勞則尤甚,飲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飲暴食史,小便不利,大便溏或便秘,舌質淡胖,邊有齒印,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細。脾腎陽虛證:形體肥胖,易于疲勞,四肢不溫,甚或四肢厥冷,喜食熱飲,小便清長,舌淡胖,舌苔薄白,脈沉細。三、食養原則和建議根據營養科學理論、中醫理論和目前膳食相關肥胖科學研究文獻證據,在專家組共同討論、建立共識的基礎上,對成人肥胖患者的日常食養提出6條原則和建議。包括:1.控制總能量攝入,保持合理膳食。2.少吃高能量食物,飲食清淡,限制飲酒。3.糾正不良飲食行為,科學進餐。4.多動少靜,睡眠充足,作息規律。5.食養有道,合理選擇食藥物質。6.安全減重,達到并保持健康體重。5(一)控制總能量攝入,保持合理膳食。控制總能量攝入和保持合理膳食是體重管理的關鍵。控制總能量攝入,可基于不同人群每天的能量需要量(表1或推薦每日能量攝入男性1200~1500kcal、女性1000~1200kcal的限能量平衡膳食;另一方面也可根據不同個體基礎代謝率和身體活動相應的實際能量需要量,分別給予超重和肥胖個體85%和80%的攝入標準,以達到能量負平衡,同時能滿足能量攝入高于人體基礎代謝率的基本需求,幫助減重、減少體脂。臨床上還可根據身高(cm)-105計算出理想體重(kg再乘以能量系數15~35kcal/kg(一般臥床者15kcal/kg、輕身體活動者20~25kcal/kg、中身體活動者30kcal/kg、重身體活動者35kcal/kg計算成人個體化的6一日能量。以上方法可根據實際需要任選其一用來指導超重肥胖患者膳食,達到控制總能量攝入的目標。合理膳食應在控制總能量攝入的同時保障食物攝入多樣化和平衡膳食,保證營養素的充足攝入,必要時補充復合營養素補充劑。三大宏量營養素的供能比分別為脂肪20%~理分配飲食,推薦早中晚三餐供能比為3:4:3。鼓勵主食以全谷物為主,至少占谷物的一半,適當增加粗糧并減少精白米面攝入;保障足量的新鮮蔬果攝入,蔬菜水果品種多樣化,但要減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攝入;動物性食物應優先選擇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雞胸應優先選擇低脂或脫脂奶類。必要時,可在醫生或營養指導人員等專業人員指導下,選用高蛋白膳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間歇式斷食膳食或營養代餐等其他膳食減重干預措施,具體方法可參考《中國超重/肥胖醫學營養治療指南(2021)》及《中國居民肥胖防治高能量食物通常是指提供400kcal/100g以上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點、糖果、肥肉等;全谷物、7蔬菜和水果一般為低能量食物。經常攝入高能量食物與體重增加及肥胖有關,減少高能量食物攝入有助于控制膳食總能量。因此,減重期間應少吃高能量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全谷物食物、蔬菜等。減重期間飲食要清淡,嚴格控制脂肪/油、鹽、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g,烹調油不超過20~25g,添加糖的攝入量最好控制25g以下。首先,應減少烹飪過程中烹調油、鹽、糖用量,多選用蒸、煮、熘及水滑等烹調方式,少油煎炸,并減少高脂肪食物用量。其次,采購時主動閱讀食品的營養標簽,選擇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或)糖、鈉含量低的食物,盡量不選或少選油炸食品、加工肉制品、含糖烘焙糕點、蜜餞、糖果、冰淇淋及含糖飲料等。每克酒精可產生約7kcal能量,遠高于同質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產生的能量值。酒精除可以帶來能量以外,其他對人體有用的營養素含量極少。因此,在減重期間應嚴格科學選擇,進餐規律,定時定量,養成良好飲食行為是維持健康體重的基礎。在控制總能量攝入的基礎上保持一日三餐的時間相對固定,定時定量規律進餐,可避免過度饑餓引起的飽食中樞反應遲緩而導致進食過量。重視早餐,不漏餐,晚餐勿過晚進食,建議在17:00~19:00進食晚餐,晚餐后不宜再進食任何食物,但可以飲水。如飲水后仍饑餓難忍或有低血糖風險者,可以適當選擇進食少許低能量高膳食8纖維食物。不暴飲暴食,控制隨意進食零食、飲料,避免夜宵。不論在家或在外就餐,都應根據個人的生理條件和身體活動量,力求做到飲食有節制、科學搭配,進行標準化、定量的營養配餐,合理計劃每日餐次和能量分配來安排全天膳食。進餐宜細嚼慢咽,攝入同樣食物,細嚼慢咽有利于減少總食量。另外,減緩進餐速度可以增加飽腹感,降低饑餓感。適當改變進餐順序也是一種簡單、易行、有效的減重方法。按照蔬菜-肉類-主食的順序進餐,也有助于減少高能量食物的進食身體活動不足或缺乏和久坐的靜態生活方式是肥胖發生的重要原因。身體活動通過增加能量消耗,調節機體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代謝,養成不易發胖的體質等途徑達到減重效果。肥胖患者減重的運動原則是中低強度有氧運動為主,抗阻運動為輔。每周進行150~30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2000kcal或以上。減重過程是重塑良好生活方式的過程。首先要培養興趣,把運動變為習慣。應當認識到運動是一個減重、改善健康的機會,而不是浪費時間。通過增加日常身體活動、有計劃安排運動,循序漸進,逐漸增進運動量,達到每周的建議量。運動減重貴在堅持,選擇和培養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持之以恒,把天天運動融入日常生活。盡可能減9少靜坐和被動視屏時間,每天靜坐和被動視屏時間要控制在2~4小時以內。對于長期靜坐或伏案工作者,每小時要起來經常熬夜、睡眠不足、作息無規律可引起內分泌紊亂,脂肪代謝異常,增加肥胖風險,導致“過勞肥”。肥胖患者應按晝夜生物節律,保證每日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建議在夜里11點之前上床睡覺。(五)食養有道,合理選擇食藥物質。遵循“藥食同源”理論,結合中醫辨證分型論治,胃熱火郁證采用具有清胃熱、消導滯作用的食藥物質,如鐵皮石斛、麥芽等;痰濕內盛證采用化痰消滯作用的食藥物質,如薏苡仁、橘皮、砂仁等;氣郁血瘀證采用理氣化瘀作用的食藥物質,如橘皮、山楂、當歸等;脾虛不運證采用健脾益氣作用的食藥物質,如茯苓、山藥、蓮子等;脾腎陽虛證采用溫陽補虛作用的食藥物質,如小茴香、山藥、肉桂等。科學減重需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大腦思維、體脂肪、肌肉和各個器官適應新能量狀態,逐步達到新平衡。減重速度并非越快越好,過快的減重速度易對機體器官組織造成損傷,甚至危及生命。短期內快速減重,體重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機體水分的丟失而非脂肪組織的減少,一旦恢復正常飲食,身體為了維持正常運作,將重新補充水分,體重會快速反彈。孕婦、乳母、老年人及患有慢性代謝性疾病的人群,應在醫生或營養指導人員等專業人員的指導下科學減重,避免不合理的減重對健康造成損害。較為理想的減重目標應該是6個月內減少當前體重的5%~10%,合理的減重速度為每月減2~4kg。減重速度因人而異,一般分為3種情況:第一種是體重平穩下降,每周減之后體重才開始下降,而且下降速度較快;第三種是體重最初下降較快,可達每周下降1~2kg,隨后體重停止下降,進入為期數周甚至數月的平臺期,突破平臺期后體重繼續下降。為避免減重速度過快對機體造成損害,同時也增加減重者的信心,建議在減重初始時設立體重減輕約每周0.5kg的目標,但隨著機體非脂肪組織的減少,機體對能量變化的反應減弱,需要增加能量消耗或進一步限制能量攝入來繼續減輕體重。在減重過程中應注意自我監測,不僅包括對體重變化的監測,還應包含食物攝入量以及身體活動情況的監測。自我監測可以提高減重者對減重行為的自我意識,從而有助于減重計劃的維持和成功。同時,減重的過程中不只要關注體重的變化,更要關注體脂率和肌肉量的變化,做到減少肌肉的流失,維持機體的肌肉量和基礎代謝率。減重者應清楚地了解減重的過程和機體正常的生理變化,循序漸進,逐步減至正常體重。成人肥胖患者的食物選擇一、食物選擇科學合理選擇食物,對于成功減重來說至關重要。減重過程中在控制總能量攝入的基礎上,應注意食物選擇的多樣化與合理化,保證平衡膳食。谷薯類對于機體健康而言至關重要,建議每日總攝入量在150~300g。全谷物是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增加全谷物攝入有助于維持正常體重,延緩體重增長,還可降低全因死亡、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結直腸癌等的風險。全谷類和雜豆可以提供更多的B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對控制肥胖具有重要作用。建議肥胖患者每日攝入全谷物和雜豆50~150g,如營養素密度較高的黑米、玉米等。在主食的選擇上要粗細搭配,避免長期單純地攝入粗糧或細糧。薯類含有豐富的淀粉、膳食纖維,并含有維生素和礦物質,建議肥胖患者每天攝入薯減重人群應增加每日新鮮蔬菜攝入量,要保證300~500g(生重)甚至更多,其中深色蔬菜的攝入量應占1/2以上。深色蔬菜指深綠色、橘紅色和紫紅色蔬菜等,具有營養優勢,尤其是其富含的β-胡蘿卜素,是膳食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深綠色蔬菜有菠菜、油菜等;橘紅色蔬菜如胡蘿卜、西紅柿;紫紅色菜如紫甘藍、紅莧菜等。蔬菜的種類有上千種,含有的營養素和植物化學物種類也各不相同,因此挑選和購買蔬菜時要多變換,每天至少達到3~5種。建議每天食用水果宜在200g左右,同時減少高糖分水果的食用,如榴蓮、香蕉、荔枝、鮮棗等,且不宜飲用果汁。減重期間適宜選擇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類和水產品。作為優質蛋白質來源的魚蝦蟹貝等水產品的脂肪含量較低,且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建議每周至少食用2次或者一周總量吃夠280~525g,相當于每天攝入量為40~75g。以豬牛羊雞為代表的畜禽肉,建議每周不要超過500g,大概每天不超過70g。豬、牛、羊肉要選擇純瘦肉。建議不要完全不吃紅肉,避免發生貧血。蛋類攝入量要保證每周280~350g推薦減重期間每天喝低脂或脫脂牛奶300~500mL。有乳糖不耐受的減重者可以選擇無添加糖的低脂酸奶或無乳糖產品。如飲奶不足,注意增加優質蛋白質和鈣的攝入。減重期間適宜選擇豆腐、不加糖的豆漿和豆腐腦等豆制品,每天攝入大豆15~25g,避免選擇油炸類以及含鹽較高(五)堅果類的選擇。堅果屬于高能量食物,但含有較高水平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等營養素,故適量攝入有益健康,但其能量應該計入一日三餐的總能量之中。推薦每周平均50~70g(平均每天10g左右首選原味堅果。如果攝入過多,應減少一日三餐中其他食物攝入量。此外,減重人群還要警惕食物中那些“看不見”的脂肪。很多人認為烹調用油是膳食脂肪的唯一來源,其實日常食用的很多食物中都含有脂肪,卻常常容易被忽視。肉類、動物內臟、堅果中均含有較多“看不見”的脂肪。這些“看不見”的脂肪容易導致膳食脂肪過量攝入,進而造成肥胖。總之,減重期間應注意選擇適宜的食物,控制不利于減重且有損健康的食物攝入,最終實現既維護機體健康,又能將體重減至理想水平的目標。精白米面類、粉絲、年高油烹飪及加工的谷薯部分高淀粉含量的蔬含糖量比較高的水果,如冬棗、山楂、榴蓮、香蕉、荔枝、甘蔗、龍畜類脂肪含量低的部少脂禽類,如胸脯肉、畜類脂肪含量相對高的部位,如牛排、小排、肩部肉等;帶皮禽類;較多油、鹽、糖烹飪及牛腩等;富含油脂的內絕大部分清蒸或水煮較多油、鹽、糖等烹飪的水產類,如煎帶魚、脂肪和膽固醇的水產部添加少量糖和(或)油少油煎蛋、含少量添加含有大量添加糖的乳制品料添加少量油、鹽、糖調二、不同證型食藥物質推薦和劑量內作為食藥2.食用方法請咨詢3.t僅作為香辛料和常見食物交換表表2.1~2.6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食物交換份》(T/CNSS020—2023列舉了6類食物的換算量,使用者可參考食物交換表和食譜示例,相互交換、合理搭配。等鮮干),類等葡萄、石榴、柿子、),脯肉)等等),類花生仁、西瓜子、附錄3不同地區食譜示例成人肥胖患者適用的全天食譜(除括號內除特殊標明外,均以可食部生重計算按照成人肥胖食養指南的基本原則,結合各地食物資源和人群膳食特點進行設計。每個地區、每個季節分別提供了1200kcal、1400kcal、1600kcal三個能量水平的食譜。使用者可參照食養原則和建議,結合食物交換表,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合理搭配。本示例食譜僅作為舉例說明和參考,具體到每個個體可根據身高、體重及身體活動水平計算并調整,患者可尋求醫生或營養指導人員等專業人員進行指導。一、東北地區東北地區居民飲食以米面、畜禽肉及奶類(牧區)為主,烹飪方式以燉菜為主,肥厚實在,味重色濃。本系列食譜遵循成人肥胖患者食養原則,合理搭配東北地區特色食材,尊重本地區傳統飲食文化,保留特色飲食,并控制油、鹽、糖使用量。東北地區四季食譜示例見表3.1。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64g,碳水化合物203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76g,碳水化合物231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65g,碳水化合物170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65g,碳水化合物205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73g,碳水化合物226g及脂肪桂圓紅棗小米粥(桂圓【干】*10g,大棗*10g,鮮山藥*50g,小米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55g,碳水化合物181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62g,碳水化合物221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65g,碳水化合物224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56g,碳水化合物167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75g,碳水化合物206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74g,碳水化合物217g及脂肪二、西北地區西北居民喜食面食,主食以小麥、玉米和其它雜糧為主,肉類以牛、羊肉為主,瓜果豐富,綠葉蔬菜相對較少。居民夏季喜清淡素食,冬季喜酸辣咸厚味食品。較多居民日常飲水量不足,對于肥胖人群尤其應保障充足日常飲水量。本系列食譜在遵循肥胖患者食養原則的基礎上,采用食物交換份法,合理搭配西北地區各季特色食材編制而成。西北地區四季食譜示例三、華北地區華北地區多數地方喜面食及畜禽肉,蔬菜和水產類攝入不多,厚重咸口菜品居多。本系列食譜遵循肥胖患者食養原則,合理搭配華北地區各季特色食材,尊重本地區傳統飲食文化,保留特色飲食,增加了蔬菜及水產品的攝入,按照四季分明的特點強調了應季食物的選擇,并控制油、鹽、糖使用量。華北地區四季食譜示例見表3.3。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77g,碳水化合物227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59g,碳水化合物156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68g,碳水化合物186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78g,碳水化合物231g及脂肪四、華東地區華東大部分地區主食以大米為主,有較豐富的湖鮮、河鮮等水產品,口味偏清淡,具有東方健康膳食模式的特點。本系列食譜遵循成人肥胖患者食養原則,合理搭配華東地區特色食材,尊重本地區傳統飲食文化,保留特色飲食,并控制油、鹽、糖使用量。華東地區四季食譜示例見表3.4。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62g,碳水化合物167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71g,碳水化合物195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81g,碳水化合物218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60g,碳水化合物182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71g,碳水化合物216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82g,碳水化合物237g及脂肪桃膠銀耳牛奶羹(桃膠【干】5g,銀耳【干】5g,蓮子*【干】5g,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60g,碳水化合物180g及脂肪玉竹老鴨湯(玉竹【干】*5g,老鴨40g,橘皮*3g,生姜*5g,大棗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71g,碳水化合物190g及脂肪田園小炒(白果【干】*20g,荷蘭豆40g,胡蘿卜15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80g,碳水化合物221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59g,碳水化合物173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69g,碳水化合物200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83g,碳水化合物219g及脂肪五、華中地區華中地區居民主食以米面為主,蔬菜種類多樣,水果豐富,飲食口味偏辣、油鹽重。本系列食譜遵循成人肥胖患者食養原則,合理搭配華中地區特色食材,尊重本地區傳統飲食文化,保留特色飲食,并控制油、鹽、糖使用量。華中地區四季食譜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72g,碳水化合物207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79g,碳水化合物216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65g,碳水化合物184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74g,碳水化合物204g及脂肪銀耳蓮子湯(銀耳【干】15g,大棗*6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82g,碳水化合物214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62g,碳水化合物144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72g,碳水化合物209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80g,碳水化合物216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60g,碳水化合物178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72g,碳水化合物184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81g,碳水化合物231g及脂肪六、西南地區西南地區居民主要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肉類以禽畜肉為主,口味重,大多喜辣、麻、酸。本系列食譜遵循成人肥胖患者食養原則,合理搭配西南地區特色食材,尊重本地區傳統飲食文化,保留特色飲食,并控制油、鹽、糖使用量。西南地區四季食譜示例見表3.6。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65g,碳水化合物188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79g,碳水化合物210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59g,碳水化合物175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68g,碳水化合物189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73g,碳水化合物206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62g,碳水化合物150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71g,碳水化合物185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82g,碳水化合物215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60g,碳水化合物166g及脂肪蘿卜羊肉湯(白蘿卜200g,羊前腿肉【帶骨】50g,香菜10g,小蔥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71g,碳水化合物196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81g,碳水化合物206g及脂肪七、華南地區華南地區居民主食以大米為主,有喝湯的習慣,常吃新鮮蔬菜、水產品,口味偏向于清淡,部分地區嗜好辛辣。本系列食譜遵循成人肥胖患者食養原則,合理搭配華南地區特色食材,尊重本地區傳統飲食文化,保留特色飲食,并控制油、鹽、糖使用量。華南地區四季食譜示例見表3.7。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55g,碳水化合物170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62g,碳水化合物202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69g,碳水化合物230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54g,碳水化合物177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62g,碳水化合物203g及脂肪決明子昆布綠豆粥(決明子*3g,綠豆【干】5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81g,碳水化合物242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50g,碳水化合物175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66g,碳水化合物206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75g,碳水化合物231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200kcal,其中蛋白質55g,碳水化合物174g及脂肪萊菔子桃仁杏仁骨頭湯(萊菔子【干】*10g,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400kcal,其中蛋白質62g,碳水化合物199g及脂肪注:1.本食譜提供能量約為1600kcal,其中蛋白質70g,碳水化合物236g及脂肪成人肥胖患者食養方舉例一、胃熱火郁證主要材料:豬瘦肉60g,鐵皮石斛10g,玉竹10g。制作方法:所有食材洗凈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大火煲沸后,改為小火煲1小時,放入精鹽適量。用法用量:可佐餐食用,溫服。酌情每日或隔日食用1次。主要材料:赤小豆15g、黑豆15g、綠豆15g、生甘草5g。制作方法:所有食材洗凈,加水適量,煮至豆熟爛即可。用法用量:可代替部分主食,溫服,吃豆喝湯。每日2次,主要材料:鮮蘆根100g或干品50g。制作方法:蘆根洗凈,煮水10~15分鐘(干品可煮20分二、痰濕內盛證制作方法:所有食材洗凈,白蘿卜削皮后與柚子皮均切成小塊。牛尾骨切段,放入冷水中浸泡,再放入沸水中焯水,將上述食材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為小火煮1小時,放入適量精鹽調味。用法用量:可佐餐食用,溫服。每日1次。主要材料:冬瓜300g、薏苡仁20g。制作方法:將冬瓜去皮去瓤,切1cm厚、4cm長冬瓜片備用。生姜切片,蔥切段備用。將薏苡仁洗凈,置于燉鍋內,加轉大火煮開,小火繼續煮約15分鐘,加鹽少量調味即可(不加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父母宅基地繼承協議書(30篇)
- 2025項目外包合同范本
- 信息咨詢電子合同樣本
-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工作期末總結
- 2025年油底殼項目合作計劃書
- 擔保公司抵押借款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協議離婚手續辦理程序
- 二零二五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勞務派遣協議
- 聘用指導員合同書模板二零二五年
- 全新夫妻債務承擔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API618標準學習》課件
- 清明節的中醫養生和保健方法
- 新生兒頭部護理課件
- 如何培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社交技能和人際交往能力
- 全科醫學培養的病例討論教學
- 智慧數字博物館建設方案
- 2020年ISH國際高血壓實踐指南
- 《體育保健學》課件-第三章 運動性病癥
- ACS患者救治總流程圖
- 防爆檢查五十條
- 23秋國家開放大學《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形考任務1-5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