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質文物修復與保護》課件-30古籍的版式_第1頁
《紙質文物修復與保護》課件-30古籍的版式_第2頁
《紙質文物修復與保護》課件-30古籍的版式_第3頁
《紙質文物修復與保護》課件-30古籍的版式_第4頁
《紙質文物修復與保護》課件-30古籍的版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籍版式自印刷術發明以來,古籍的版面有了比較固定的樣式,古籍的版面樣式通常是怎樣的?古籍版式:即古籍每一印頁的格式一塊刻版(一張書葉)四周欄線內的面積謂之版面。一、

版面古籍版面四周由上下左右邊欄相接所形成的、用以框隔板面上刻字與非刻字區域的框界謂之版框,亦稱“欄”或“框廓”。版框大小不同,量計書之版框,主要用以揭示原書版刻情況和區分不同版本。二、版框邊欄是古籍版面四周的界線,亦稱“欄線”。

四周印一道線的稱“單欄”或“單邊欄”,印兩道線的稱“雙欄”或“雙邊欄”。雙欄又分左右雙欄和四周雙欄,一般是外線粗重里線細窄,又稱“文武邊欄”(文武線)。

為了美化版面,還有將邊欄刻印成卍字欄、竹節欄、花欄或博古欄(用各種古樂器圖紋組成的圖案)的,總稱為“花邊”。

抄本書有的有欄線,有的無欄線,無欄者名為素紙抄本。三、邊欄邊欄內分行的直線稱為界行,或單稱為“行”或“界”,亦稱“邊準”“絲欄”。紅色印制的,稱“朱絲欄”,黑色印制的,稱“烏絲欄”,沿用古代帛書中的朱絲欄、烏絲欄的稱謂。四、界行半頁十二行二十五字指版面正文的行數和每行的字數,亦稱“行格”。不同時期、不同刻家所刻印的本子,行款字數往往不同,故行款也是鑒定版本,特別是宋、元舊刻本的重要依據之一。五、行款

是指版面正中介于左右兩半葉之間窄長的細行,亦稱“中縫”“版口”“葉心”。版心處所刻黑線、魚尾等,可作為書葉對折、戳齊的參照標記。版心處所刻書名、卷次、葉次、刻工姓名、本葉字數以及刻工、補刻記錄等有關事項,是鑒別版本、考訂版本源流的重要依據之一。六、版心

古籍版心中,距上欄四分之一版高處所刻印的魚尾等形狀的圖案,用以作為對折書葉的標準,緣其分作二歧,故稱為“魚尾”,亦稱“燕尾”。魚尾根據方向、數量、線條、虛實的不同又有順魚尾、對魚尾、單魚尾、雙魚尾、三魚尾、黑魚尾、白魚尾、線魚尾、花魚尾之分。七、魚尾

古籍版心正中上下魚尾到版框之間的部分,如象鼻下垂,故而得名。象鼻中有黑線者為“黑口”,無黑線者為“白口”。其中刻有文字的稱“口題”,也有人稱為“花口”。關于象鼻,還有兩種不同說法:一說象鼻是黑口本上魚尾以上、下魚尾以下到邊欄的黑線;一說將黑口和魚尾連起來看像大象的鼻子,故二者合稱為象鼻。八、象鼻書腦是指線裝書葉左右邊欄外的空白部分,為錐眼訂線之處。如書葉大、版面小,則書腦寬闊;書腦寬闊,則天地頭也相對高廣。如書中被扯去幾葉,留在訂線處的余紙,稱為殘腦。

九、書腦天頭是指書葉上欄線以上的空白部分,亦稱“書眉”,與地腳相對。一般天頭較地腳大一倍。書眉上加有批語的,謂之“眉批”,又叫書眉,版框上端的白邊,供眉批之用。十、天頭地腳是指書葉下欄線以下的空白部分,亦稱“下腳”,與天頭相對。十一、地腳有些宋元古籍,在書葉左(或右)邊欄的外側靠上方處有一個長方形或方形小格,用以記識篇名、書名簡稱或君號小題等標志,稱為“書耳”,亦稱“耳子”“掛耳”或“耳格”。在左側者稱左耳題,在右側者稱右耳題。宋、元時期的古籍為蝴蝶裝式,其版心向內,故加刻書耳,以便翻檢書籍內容。十二、書耳版口、魚尾、象鼻、版心、天頭、地腳、書耳這些形象而頗具人體感觀特征的稱呼,使我們在觸摸及修復殘破古籍時,如同觸摸并挽救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所謂“醫者仁心”,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