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培優篇)20222023學年下學期高中語文人教部編高二年級同步分層作業1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培優篇)2022-2023學年下學期高中語文人教部編版高二年級同步分層作業1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
一.選擇題(共4小題)
1.下列各組詞語中,注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虔誠(qián)奴婢(bì)純萃多愁善感
B.闡述(chǎn)壓軸(zhóu)制約歸根到底
C.編纂(zuǎn)斟酌(zhēn)障礙疲憊軟弱
D.奴役(yù)崇高(chóng)獨裁精疲力竭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嚴重威脅全人類的健康與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上的短板,推進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改革的必要性。
B.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自從首次飛行任務展開以來,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團結拼搏,經歷嚴峻考驗,克服重重困難,獲得了最后的勝利。
C.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新思路,各地廣泛開展的網絡扶貧活動,讓扶貧工作受益范圍更廣,使更多的群眾有了存在感。
D.汽車影院以停車空間為電影放映場地,通常設置超大銀幕,觀眾坐在私家車內就可以看到大銀幕上清晰穩定的圖象和車內收音機上接收的電影原聲。
3.下列選項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在本次座談會上,大部分專家認為,對現代詩歌的欣賞不要過分地字斟句酌,否則就破壞了詩歌的意境美,而使文學欣賞變得像動物解剖。
B.他們挖空心思,想用漂亮的言辭掩蓋罪惡的行徑,然而,卻總是欲蓋彌彰,弄巧成拙。
C.從以往考古文博專業畢業生就業的情況來看,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真正從事考古工作的可謂鳳毛麟角。
D.在國內外市場深刻變化,特別是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走低的背景下,繼續實施國家收儲政策是曲突徒薪,反而會導致市場機制失靈。
4.下列各句表述得體的一項是()
A.王明肯定李昊的寫作水平:“您的文章寫得真好,本世紀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張磊過生日,接受朋友的禮物:“既然你這么客氣,又這么真誠,那我就笑納了。”
C.劉娟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活動中,采訪抗日女英雄時問:“老奶奶,請問您芳齡。”
D.75歲高齡的前院長說:“好吧,既然諸位如此客氣,那么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二.現代文閱讀(共2小題)
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我國法治進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一件大事。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國家治理要達成現代化的轉向,依法治理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方面。其中,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一角色意義,不僅在于民法典構建了內容集中、體系分明、價值統一的統一法典,更在于民法典契合了中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命題。
一方面,民法典在國家治理體系中位置重要。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離不開法律制度、法律體系以及法治體系的現代化。作為保障個人權益的最重要法律之一,民法典事關每一個社會個體的方方面面,它以對人的保護為核心,以權利為本位,系統全面地規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在民事活動中享有的各種人身、財產權益。
民法是萬法之母。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說:“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民事立法不斷進步,但是民法體系仍有待完善。與單行法不同,民法典全面規范民事關系,具有系統性、層次性、科學性的特點,集中體現民法的價值、理念和原則,是民事司法的基本依據和行為準則。在這個意義上,制定、頒布和實施民法典,是中國法治健全完善的重要標識,更是我國國家治理體系的制度布局。
另一方面,民法典與國家治理能力密切相關。依法治國和依憲治國是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徑。民法是憲法精神的具體化,體系化的民法典則消彌了單行民事立法之間的疏漏、重復和沖突,充分保護了人們在社會中生存發展的民事權利,保證了民事司法的統一、公正、高效和權威,自然也賦予了國家治理能力在民事領域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要求。
從社會層面看,民法典全面、準確、系統確認和保護民事權利,為規范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提供基本準則,自然也會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權利觀念、法治意識和道德共識,這也將大大降低國家治理的成本付出,達到國家治理強制約束與規范自律相結合的目標,提升國家治理效率,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注入強大動力,為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明確科學定位。
世界民事立法史表明,民法典是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是法治發展的里程碑。法國、德國等具有全世界影響性的民法典,都是在民族復興、社會轉型、國家崛起的關鍵時期制定出來的。當下的中國,正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亟需法治發揮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治理作用,民法典恰逢其時。
“法者,治之端也”。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法治是最重要的邏輯起點之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民法典蘊含了民事權利保障、法律義務強化、社會秩序穩定等多重價值,是以良法推進善治的重要抓手,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證。
(摘編自蔡斐《民法典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證》)
(1)下列關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事關每一個社會個體的方方面面,是保障個人權益的最重要法律。
B.民法典構建了內容集中、體系分明、價值統一的統一法典,契合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命題。
C.民法典全面規范民事關系,集中體現民法的價值、理念和原則,是民事司法的基本依據和行為準則。
D.法治是重要的國家治理手段,民法典蘊含了多重價值,以良法推進善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證。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引論部分簡潔明了,直入主題,揭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于我國法治建設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性。
B.文章采用總分總式的論證結構,邏輯清晰,層次分明,從不同層面論證了民法典對社會和個人的重要作用。
C.文章引用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的名言,意在表明民法是萬法之母,對每一個社會成員都非常重要。
D.文章例舉法國、德國的民法典,說明當下中國的民法典是在關鍵時期制定出來的,也會對世界立法史產生深遠影響。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治理國家的重要依托。實現依法治理,就能完成國家治理的現代化轉向。
B.民法典是憲法精神的具體化,消弭了單行民事立法之間的疏漏、重復和沖突,提高了國家在民事領域的治理能力。
C.民法典是人民權利的宣言書,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民法典都是在國家發展的關鍵時期制定出的。
D.為提高社會成員的權利觀念、法治意識和道德意識,民法典為規范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提供了基本準則,也使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得益彰。
6.閱讀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各題。
①我們視之為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的經濟關系,是指一定社會的人們生產生活資料和彼此交換產品(在有分工的條件下)的方式。因此,這里包括生產和運輸的全部技術。這種技術,照我們的觀點看來,也決定著產品的交換方式以及分配方式,從而在氏族社會解體后也決定著階級的劃分,決定著統治關系和奴役關系,決定著國家、政治、法等等。此外,在經濟關系中還包括這些關系賴以發展的地理基礎和事實上由過去沿襲下來的先前各經濟發展階段的殘余(這些殘余往往只是由于傳統或惰性才繼續保存著),當然還包括圍繞著這一社會形式的外部環境。
②我們把經濟條件看作歸根到底制約著歷史發展的東西。而種族本身就是一種經濟因素。不過這里有兩點不應當忽視:
(a)政治、法、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都互相作用并對經濟基礎發生作用。這并不是說,只有經濟狀況才是原因,才是積極的,其余一切都不過是消極的結果,而是說,這是在歸根到底不斷為自己開辟道路的經濟必然性的基礎上的相互作用。例如,國家就是通過保護關稅、自由貿易、好的或者壞的財政制度發生作用的,甚至德國庸人的那種從1648—1830年德國經濟的可憐狀況中產生的致命的疲憊和軟弱(最初表現為虔誠主義,而后表現為多愁善感和對諸侯貴族的奴顏婢膝),也不是沒有對經濟起過作用。這曾是重新振興的最大障礙之一,而這一障礙只是由于革命戰爭和拿破侖戰爭把慢性的窮困變成了急性的窮困才動搖了。所以,并不像人們有時不加思考地想象的那樣是經濟狀況自動發生作用,而是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他們是在既定的、制約著他們的環境中,是在現有的現實關系的基礎上進行創造的,在這些現實關系中,經濟關系不管受到其他關系——政治的和意識形態的——多大影響,歸根到底還是具有決定意義的,它構成一條貫穿始終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紅線。
(b)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到現在為止,他們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據一個共同的計劃,甚至不是在一個有明確界限的既定社會內來創造自己的歷史。他們的意向是相互交錯的,正因為如此,在所有這樣的社會里,都是那種以偶然性為其補充和表現形式的必然性占統治地位。在這里通過各種偶然性來為自己開辟道路的必然性,歸根到底仍然是經濟的必然性。這里我們就來談談所謂偉大人物問題。恰巧某個偉大人物在一定時間出現于某一國家,這當然純粹是一種偶然現象。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個人去掉,那時就會需要有另外一個人來代替他,并且這個代替者是會出現的,不論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終總是會出現的。恰巧拿破侖這個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戰爭弄得精疲力竭的法蘭西共和國所需要的軍事獨裁者,這是個偶然現象。但是,假如沒有拿破侖這個人,他的角色就會由另一個人來扮演。這一點可以由下面的事實來證明:每當需要有這樣一個人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如凱撒、奧古斯都、克倫威爾等等。
(1)下面對經濟關系的分析和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經濟關系是社會歷史的基礎,是指一定社會的人們生產生活資料和彼此交換產品(在有分工的條件下)的方式。
B.經濟關系包括生產和運輸的全部技術,科學技術也包括在內。
C.經濟關系決定著產品的交換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也決定著社會階級的劃分。
D.在經濟關系中還包括它賴以發展的地理基礎和由歷史沿襲下來的各經濟發展階段的殘余,以及圍繞著這一社會形式的外部環境。
(2)下面分析和表述,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恩格斯強調經濟因素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批判了把馬克思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當作“經濟唯物主義”的謬論。
B.為了說清楚“反作用”是一種什么樣的作用,恩格斯舉例指出了上層建筑諸因素產生的方式和方法。
C.恩格斯從廣義上考察經濟關系,把“一定社會的人們生產生活資料和彼此交換產品(在有分工的條件下)的方式”都看作是經濟關系,這樣地理環境、種族和一定社會的外部環境等都屬于經濟關系的范疇。
D.恩格斯強調要把歷史唯物主義當作研究社會歷史問題的指南,不能簡單化、教條化、庸俗化。
(3)恩格斯為何要“談談所謂偉大人物問題”?
三.語言文字應用(共3小題)
7.下面是某校文學社為征文活動草擬的一篇應用文初稿,在用語、標點及格式方面有五處不恰當,請找出并作修改。
征稿啟示
今年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馬克思出生200周年,為紀念無產階級偉大導師,鼓勵學生探究馬克思思想理論,我校涅槃文學社決定,在5月4日舉辦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新時代》為主題的征文活動。特向全體同學征集文章,歡迎廣大同學踴躍投稿。具體要求如下:
一、根據征文目的選定角度、題目自擬,以議論文為主,必須原創,字數在5000字以內。
二、稿件請送至涅槃文學社編輯部,來稿請注明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和“征稿”字樣。由于人手有限,未錄用的稿件,概不退還,敬請諒解!
三、投稿截止時間4月20日,對于采用的稿件,本社團有斧正的權力。
2018年3月5日
涅槃文學社
8.下面是關于文化作用的框架圖,請把這個框架圖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100個字。
答:。
9.在《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一文中,恩格斯運用了大量的例子進行事實論證,從而有力地支撐了自己的觀點,增強了說服力。下面是某同學的一篇習作《保持你的本真》的節選部分(注意:題目即論點),請根據提示在橫線上填寫內容,使文段更加完整。每段話不少于100字。
保持你的本真
山雞披上孔雀的羽毛,也永遠成不了百鳥之王;鴨子學百靈的嗓音,也永遠成不了歌王……忸怩作態,魅力盡失;裝模作樣,丑態畢現,究其一點,失去了自己的本真!
縱然世界如此燦爛,我只守候一方土地。蕓蕓眾生,又有幾人能做到?有些人做到了!王繼才、王仕花夫婦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30多年。這份維護祖國海防事業的赤子本真,深深地感動著我們的心。誠然,美酒勝過瓶子,真情優于謊言,真實強過面具,靈魂重于皮囊。保持你的本真,此乃第一要務。
(本段用事例論證保持自我、維持本真才能有所成就。)
①
比賽的輸贏,事業的成敗,名利的得失,時常會困擾著我們。但若一個人的信念足夠堅定,內在力量足夠強大,本真便不會消失,靈魂便依然存在。蓮“出淤泥而不染”,即此矣。
(本段用事例論證要做自己,不受外界的干擾,追求自己的事業。)
②
(培優篇)2022-2023學年下學期高中語文人教部編版高二年級同步分層作業1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
參考解析與試題解答
一.選擇題(共4小題)
1.下列各組詞語中,注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虔誠(qián)奴婢(bì)純萃多愁善感
B.闡述(chǎn)壓軸(zhóu)制約歸根到底
C.編纂(zuǎn)斟酌(zhēn)障礙疲憊軟弱
D.奴役(yù)崇高(chóng)獨裁精疲力竭
A.“純萃”中“萃”應改為“粹”;
B.“壓軸”中的“軸”應讀作“zhòu”;
C.全部正確;
D.“奴役”中的“役”應讀作“yì”。
故選:C。
此類題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時會因為作動詞和作名詞的不同,讀音也不同。形似字按照意義的不同,讀音也不一樣。在分析思考時,要注意聲調、韻母是否正確。沒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時省力。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嚴重威脅全人類的健康與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上的短板,推進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改革的必要性。
B.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自從首次飛行任務展開以來,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團結拼搏,經歷嚴峻考驗,克服重重困難,獲得了最后的勝利。
C.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新思路,各地廣泛開展的網絡扶貧活動,讓扶貧工作受益范圍更廣,使更多的群眾有了存在感。
D.汽車影院以停車空間為電影放映場地,通常設置超大銀幕,觀眾坐在私家車內就可以看到大銀幕上清晰穩定的圖象和車內收音機上接收的電影原聲。
A.成分殘缺;“推進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改革的必要性”一句中,“必要性”缺乏謂語搭配,應在該句前面加上“凸顯”。
B.結構混亂,中途易轍;“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自從首次飛行任務展開以來”主語是“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此句沒有說完,后面又說“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團結拼搏”。可將“自從”調整到句子最前面,讓“自從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展開以來”做狀語。
D.搭配不當,“看到……電影原聲”搭配不當,可在“和”字后面加“收聽到”。
故選:C。
辨識搭配不當“六關注”
1.關注并列短語。出現了并列短語,可能有搭配不當的語病。如:有關部門對甕安事件中極少數不明真相的群眾沖擊市委市政府的事件,及時進行了批評教育和嚴肅處理。(“事件”不可以“批評教育”)
2.關注長賓語。如:現在,我又看到了那闊別多年的鄉親,那我從小就住慣了的山區所特有的石頭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嶇的街道,那熟悉的可愛的鄉音。(“看到”與“鄉音”不搭配)
3.關注介詞。如:他們在災后重建遇到困難的時候,并沒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賴和關懷中得到了力量,樹立了克服困難的信心。(“在……中”應為“從……中”,固定搭配)
4.關注關聯詞。如:只有從根本上解決房價問題,就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關聯詞搭配不當,本句應為必要條件,用“只有……才……”)
5.關注“的”字短語。如:2008年8月8日晚,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了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當晚整個鳥巢的燈火輝煌,更顯得雄偉壯麗。(誤用“的”字,偷換主語,造成“燈火”與“雄偉壯麗”搭配不當,應刪去“的”字)
6.關注兩面判斷。含有兩面判斷的句子,可能會出現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的語病。如:我們能不能培養出“四有”新人,是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也是教育戰線的根本任務。(句子中“能不能”是兩面詞,而“根本任務”,就只能正確照應“能”)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看到兩面判斷的句子,決不能僅憑直覺找其前后有無照應的兩面詞,有時需要從句意本身考慮,比如,上句中,第一個分句和第二個分句就是搭配的。因為“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本身就包含多種可能性。
3.下列選項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在本次座談會上,大部分專家認為,對現代詩歌的欣賞不要過分地字斟句酌,否則就破壞了詩歌的意境美,而使文學欣賞變得像動物解剖。
B.他們挖空心思,想用漂亮的言辭掩蓋罪惡的行徑,然而,卻總是欲蓋彌彰,弄巧成拙。
C.從以往考古文博專業畢業生就業的情況來看,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真正從事考古工作的可謂鳳毛麟角。
D.在國內外市場深刻變化,特別是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走低的背景下,繼續實施國家收儲政策是曲突徒薪,反而會導致市場機制失靈。
A.字斟句酌:對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細推敲,形容說話或寫作的態度慎重。不能用于形容“欣賞”,錯誤。
B.欲蓋彌彰:想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卻暴露得更加明顯。正確。
C.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物。句意強調“人少”,但是并無“珍貴”之意,錯誤。
D.曲突徒薪:比喻消除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因素,防患于未然。句意“反而是導致市場機制失靈”,錯誤。
故選:B。
正確運用成語,要弄清楚以下幾種類型的錯誤:
一、看成語含義與前后文的修飾限制成分是否協調。
二、看成語意思與所處的語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詞小用或小詞大用。
三、看成語的褒貶感彩是否適合所在的語境。
四、看成語適用的對象、范圍和場合是否造成張冠李戴。
五、看成語運用是否因望文生義而誤用。
六、看成語是否因畫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內容重復。
4.下列各句表述得體的一項是()
A.王明肯定李昊的寫作水平:“您的文章寫得真好,本世紀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張磊過生日,接受朋友的禮物:“既然你這么客氣,又這么真誠,那我就笑納了。”
C.劉娟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活動中,采訪抗日女英雄時問:“老奶奶,請問您芳齡。”
D.75歲高齡的前院長說:“好吧,既然諸位如此客氣,那么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A.“忝列”是謙詞,有愧于排列在其中。不能用在別人身上;
B.“笑納”是請人接受饋贈時說的套語。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C.“芳齡”就是女子的年齡。一般用于年輕女子。用在“老奶奶”身上不合適;
D.正確,“老朽”就是衰老陳腐,常喻無用,老人自謙之詞。用在75歲高齡的前院長身上和得體;
故選:D。
語言得體就是根據語境條件使用語言,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語言表述適合形式的特點和需要
(2)語言符合表述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
(3)語言表述能符合特定的場合、目的需要
(4)語言表述有分寸感
二.現代文閱讀(共2小題)
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我國法治進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一件大事。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國家治理要達成現代化的轉向,依法治理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方面。其中,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一角色意義,不僅在于民法典構建了內容集中、體系分明、價值統一的統一法典,更在于民法典契合了中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命題。
一方面,民法典在國家治理體系中位置重要。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離不開法律制度、法律體系以及法治體系的現代化。作為保障個人權益的最重要法律之一,民法典事關每一個社會個體的方方面面,它以對人的保護為核心,以權利為本位,系統全面地規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在民事活動中享有的各種人身、財產權益。
民法是萬法之母。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說:“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民事立法不斷進步,但是民法體系仍有待完善。與單行法不同,民法典全面規范民事關系,具有系統性、層次性、科學性的特點,集中體現民法的價值、理念和原則,是民事司法的基本依據和行為準則。在這個意義上,制定、頒布和實施民法典,是中國法治健全完善的重要標識,更是我國國家治理體系的制度布局。
另一方面,民法典與國家治理能力密切相關。依法治國和依憲治國是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徑。民法是憲法精神的具體化,體系化的民法典則消彌了單行民事立法之間的疏漏、重復和沖突,充分保護了人們在社會中生存發展的民事權利,保證了民事司法的統一、公正、高效和權威,自然也賦予了國家治理能力在民事領域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要求。
從社會層面看,民法典全面、準確、系統確認和保護民事權利,為規范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提供基本準則,自然也會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權利觀念、法治意識和道德共識,這也將大大降低國家治理的成本付出,達到國家治理強制約束與規范自律相結合的目標,提升國家治理效率,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注入強大動力,為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明確科學定位。
世界民事立法史表明,民法典是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是法治發展的里程碑。法國、德國等具有全世界影響性的民法典,都是在民族復興、社會轉型、國家崛起的關鍵時期制定出來的。當下的中國,正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亟需法治發揮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治理作用,民法典恰逢其時。
“法者,治之端也”。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法治是最重要的邏輯起點之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民法典蘊含了民事權利保障、法律義務強化、社會秩序穩定等多重價值,是以良法推進善治的重要抓手,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證。
(摘編自蔡斐《民法典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證》)
(1)下列關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A.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事關每一個社會個體的方方面面,是保障個人權益的最重要法律。
B.民法典構建了內容集中、體系分明、價值統一的統一法典,契合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命題。
C.民法典全面規范民事關系,集中體現民法的價值、理念和原則,是民事司法的基本依據和行為準則。
D.法治是重要的國家治理手段,民法典蘊含了多重價值,以良法推進善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證。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
A.文章引論部分簡潔明了,直入主題,揭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于我國法治建設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性。
B.文章采用總分總式的論證結構,邏輯清晰,層次分明,從不同層面論證了民法典對社會和個人的重要作用。
C.文章引用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的名言,意在表明民法是萬法之母,對每一個社會成員都非常重要。
D.文章例舉法國、德國的民法典,說明當下中國的民法典是在關鍵時期制定出來的,也會對世界立法史產生深遠影響。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B
A.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治理國家的重要依托。實現依法治理,就能完成國家治理的現代化轉向。
B.民法典是憲法精神的具體化,消弭了單行民事立法之間的疏漏、重復和沖突,提高了國家在民事領域的治理能力。
C.民法典是人民權利的宣言書,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民法典都是在國家發展的關鍵時期制定出的。
D.為提高社會成員的權利觀念、法治意識和道德意識,民法典為規范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提供了基本準則,也使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得益彰。
(1)A.“是保障個人權益的最重要法律”錯誤,文中第三段表述為“作為保障個人權益的最重要法律之一,民法典事關每一個社會個體的方方面面,它以對人的保護為核心,以權利為本位,系統全面地規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在民事活動中享有的各種人身、財產權益”,這表明民法典只是“最重要的法律之一”。
(2)D.“也會對世界立法史產生深遠影響”錯誤,無中生有,根據文本內容,文中例舉德國和法國的民法典只說明了立法時期的關鍵性,并未說明影響性。
(3)A.“實現依法治理,就能完成國家治理的現代化轉向”錯誤,變必要條件為充分條件。原文第二段是說“國家治理要達成現代化的轉向,依法治理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方面”;C.“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民法典都是在國家發展的關鍵時期制定出的”錯誤,以偏概全,擴大范圍,原文第七段“法國、德國等具有全世界影響性的民法典,都是在民族復興、社會轉型、國家崛起的關鍵時期制定出來的”,可知不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民法典”。D.由原文第六段“自然也會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權利觀念、法治意識和道德共識”可知,“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權利觀念、法治意識和道德共識”是自然產生的結果,而非最初目的。“也使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得益彰”錯誤,原文第六段只是說“為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明確科學定位”。
解析:
(1)A
(2)D
(3)B
信息篩選題的答題步驟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內容,從整體和局部找出表明觀點的語句,形成整體印象,尤其要注意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題干,確定答題區間;③將選項信息與原文語句內容進行對應比較。選項信息的語言與原文語句內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區別,命題者常通過改變敘述的方式來設置一些干擾項,解答時要認真核對,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
6.閱讀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各題。
①我們視之為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的經濟關系,是指一定社會的人們生產生活資料和彼此交換產品(在有分工的條件下)的方式。因此,這里包括生產和運輸的全部技術。這種技術,照我們的觀點看來,也決定著產品的交換方式以及分配方式,從而在氏族社會解體后也決定著階級的劃分,決定著統治關系和奴役關系,決定著國家、政治、法等等。此外,在經濟關系中還包括這些關系賴以發展的地理基礎和事實上由過去沿襲下來的先前各經濟發展階段的殘余(這些殘余往往只是由于傳統或惰性才繼續保存著),當然還包括圍繞著這一社會形式的外部環境。
②我們把經濟條件看作歸根到底制約著歷史發展的東西。而種族本身就是一種經濟因素。不過這里有兩點不應當忽視:
(a)政治、法、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都互相作用并對經濟基礎發生作用。這并不是說,只有經濟狀況才是原因,才是積極的,其余一切都不過是消極的結果,而是說,這是在歸根到底不斷為自己開辟道路的經濟必然性的基礎上的相互作用。例如,國家就是通過保護關稅、自由貿易、好的或者壞的財政制度發生作用的,甚至德國庸人的那種從1648—1830年德國經濟的可憐狀況中產生的致命的疲憊和軟弱(最初表現為虔誠主義,而后表現為多愁善感和對諸侯貴族的奴顏婢膝),也不是沒有對經濟起過作用。這曾是重新振興的最大障礙之一,而這一障礙只是由于革命戰爭和拿破侖戰爭把慢性的窮困變成了急性的窮困才動搖了。所以,并不像人們有時不加思考地想象的那樣是經濟狀況自動發生作用,而是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他們是在既定的、制約著他們的環境中,是在現有的現實關系的基礎上進行創造的,在這些現實關系中,經濟關系不管受到其他關系——政治的和意識形態的——多大影響,歸根到底還是具有決定意義的,它構成一條貫穿始終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紅線。
(b)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到現在為止,他們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據一個共同的計劃,甚至不是在一個有明確界限的既定社會內來創造自己的歷史。他們的意向是相互交錯的,正因為如此,在所有這樣的社會里,都是那種以偶然性為其補充和表現形式的必然性占統治地位。在這里通過各種偶然性來為自己開辟道路的必然性,歸根到底仍然是經濟的必然性。這里我們就來談談所謂偉大人物問題。恰巧某個偉大人物在一定時間出現于某一國家,這當然純粹是一種偶然現象。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個人去掉,那時就會需要有另外一個人來代替他,并且這個代替者是會出現的,不論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終總是會出現的。恰巧拿破侖這個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戰爭弄得精疲力竭的法蘭西共和國所需要的軍事獨裁者,這是個偶然現象。但是,假如沒有拿破侖這個人,他的角色就會由另一個人來扮演。這一點可以由下面的事實來證明:每當需要有這樣一個人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如凱撒、奧古斯都、克倫威爾等等。
(1)下面對經濟關系的分析和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C
A.經濟關系是社會歷史的基礎,是指一定社會的人們生產生活資料和彼此交換產品(在有分工的條件下)的方式。
B.經濟關系包括生產和運輸的全部技術,科學技術也包括在內。
C.經濟關系決定著產品的交換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也決定著社會階級的劃分。
D.在經濟關系中還包括它賴以發展的地理基礎和由歷史沿襲下來的各經濟發展階段的殘余,以及圍繞著這一社會形式的外部環境。
(2)下面分析和表述,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C
A.恩格斯強調經濟因素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批判了把馬克思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當作“經濟唯物主義”的謬論。
B.為了說清楚“反作用”是一種什么樣的作用,恩格斯舉例指出了上層建筑諸因素產生的方式和方法。
C.恩格斯從廣義上考察經濟關系,把“一定社會的人們生產生活資料和彼此交換產品(在有分工的條件下)的方式”都看作是經濟關系,這樣地理環境、種族和一定社會的外部環境等都屬于經濟關系的范疇。
D.恩格斯強調要把歷史唯物主義當作研究社會歷史問題的指南,不能簡單化、教條化、庸俗化。
(3)恩格斯為何要“談談所謂偉大人物問題”?
(1)C.文本第一段說道“這種技術,照我們的觀點看來,也決定著產品的交換方式以及分配方式,從而在氏族社會解體后也決定著階級的劃分”,可見“決定著產品的交換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也決定著社會階級的劃分”的是生產和運輸的全部技術,而不是經濟關系。故C錯。
(2)C.文本第一段說道“在經濟關系中還包括這些關系賴以發展的地理基礎和事實上由過去沿襲下來的先前各經濟發展階段的殘余(這些殘余往往只是由于傳統或惰性才繼續保存著),當然還包括圍繞著這一社會形式的外部環境”,可見地理基礎是這些關系賴以發展的地理基礎,種族是由過去沿襲下來的先前各經濟發展階段的種族,有修飾限定的范圍,而不是所有的地理基礎和種族。故C錯。
(3)文本說道“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到現在為止,他們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據一個共同的計劃,甚至不是在一個有明確界限的既定社會內來創造自己的歷史。他們的意向是相互交錯的,正因為如此,在所有這樣的社會里,都是那種以偶然性為其補充和表現形式的必然性占統治地位。在這里通過各種偶然性來為自己開辟道路的必然性,歸根到底仍然是經濟的必然性”,這是恩格斯提及大人物的前提,文中又說“恰巧某個偉大人物在一定時間出現于某一國家,這當然純粹是一種偶然現象。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個人去掉,那時就會需要有另外一個人來代替他,并且這個代替者是會出現的,不論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終總是會出現的”,可見大人物的出現,是偶然的,但最終又是必然的。
解析:
(1)C
(2)C
(3)所謂偉大人物,是指為著完成某種歷史任務而出現的、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的杰出者。偉大人物的出現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統一。所以恩格斯談所謂偉大人物問題,是想由此論述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統一。
論述類文本解題技巧:
1.精讀。不是“精細”地讀,而是“精明”地讀。所謂“精明”地讀,就是該讀的讀,抓緊勿松,讀得精確;不該讀的不讀,置之不理,棄得堅決。應讀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確把握;不該讀的是次要信息,要置之不理。分割兩類信息,是解決所有閱讀題目的根本方法。
2、審題。審題干時先要明確選“正確的一項”還是“不正確、錯誤的一項”,再比較選項和題干,看是否答非所問。有的選項本身符合原文的意思,但卻不是題干所問的問題。
3.定位。依據選項的“關鍵詞”定位選項的對應句。在選項中擇定“定位”的關鍵詞語,在文中擇出與之“對應”的詞語,據此確定選項的對應句。
4.對照。逐一對照選項和對應句,判定與原文信息是否相符。比較選項和對應句,找到與二者有差異的表述并相互對照。
5.選取。比較選項,選出正確的或錯誤的一項。其間需通過聯想、推斷,自覺調動知識和能力積累,快速而準確地判定選項正誤。在做該類文章閱讀題時,如果不僅讀懂了所給的材料,而且明白命題意圖,清楚題目所設的陷阱有哪些,那就能很容易識破陷阱,輕而易舉地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解析。
三.語言文字應用(共3小題)
7.下面是某校文學社為征文活動草擬的一篇應用文初稿,在用語、標點及格式方面有五處不恰當,請找出并作修改。
征稿啟示
今年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馬克思出生200周年,為紀念無產階級偉大導師,鼓勵學生探究馬克思思想理論,我校涅槃文學社決定,在5月4日舉辦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新時代》為主題的征文活動。特向全體同學征集文章,歡迎廣大同學踴躍投稿。具體要求如下:
一、根據征文目的選定角度、題目自擬,以議論文為主,必須原創,字數在5000字以內。
二、稿件請送至涅槃文學社編輯部,來稿請注明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和“征稿”字樣。由于人手有限,未錄用的稿件,概不退還,敬請諒解!
三、投稿截止時間4月20日,對于采用的稿件,本社團有斧正的權力。
2018年3月5日
涅槃文學社
(1)啟示:啟發使領悟。使用錯誤。應改為“啟事”;
(2)“出生”為口語,應用書面語,改為“誕辰”;
(3)斧正:敬辭,請人修改文章。放在這里不合適,改為“修改”;
(4)“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新時代”是征文活動的主題,不應該用書名號,改為雙引號;
(5)落款日期與主辦單位不符合格式,應互換位置。
解析:
(1)“啟示”改為“啟事”;
(2)“出生”改為“誕辰”;
(3)“斧正”改為“修改”;
(4)《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新時代》改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新時代”;
(5)落款日期與主辦單位互換位置。
語言表述應注意:
①文明得體。應根據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體的用語。
②有內容。要摒除不合實際的空話、套話或含糊不清的語言,力求清楚、明白。
③說話有合理的順序。要注意事物內在的聯系及因果關系,力求意明句暢。
④語言簡明。要滿足試題的要求,簡明作答,字數適中,標點恰當。
8.下面是關于文化作用的框架圖,請把這個框架圖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100個字。
答:文化作為精神力量,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潛移默化地對人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可以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入的全面發展;并對社會經濟、政治領域產生影響,進而增強綜合國力。
解答要仔細觀察這一框架圖,特別要注意箭頭的指向,文化的作用分別指向對人,對社會,作為精神力量,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要弄清幾者的關聯,左右兩邊分別是對人產生的影響和對社會影響的方面,抓住處于核心位置的文化的作用,然后對左右兩邊進行介紹。注意題干要求,要點應完整。
解析:
文化作為精神力量,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潛移默化地對人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可以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入的全面發展;并對社會經濟、政治領域產生影響,進而增強綜合國力。(如果學生回答“對社會經濟、政治和綜合國力產生重大影響”也可)
流程圖做題方法:
1、看清楚題目要求,明確陳述對象是什么;
2、把握概念間的關系,方框里的詞語屬于關鍵概念,是流程中的關鍵環節,(不能遺漏),帶箭頭的橫線展示著事件發展的趨勢或動作行為的走向,橫線上的詞語,屬于概念間(環節間)發生關系的方式,起過渡和連貫作用;
3、分析幾個概念在整個事件或行為過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其間的關系,看是否屬于因果、條件、遞進、并列、轉折、承接等,根據此來選定過渡詞語或關聯詞語實施連綴。
9.在《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一文中,恩格斯運用了大量的例子進行事實論證,從而有力地支撐了自己的觀點,增強了說服力。下面是某同學的一篇習作《保持你的本真》的節選部分(注意:題目即論點),請根據提示在橫線上填寫內容,使文段更加完整。每段話不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師范大學《文創產品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原著選讀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三明學院《過程分子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文娛產業融資考核試卷
- 醫療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應用考核試卷
- 木片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特殊應用考核試卷
- 文具行業法律法規解讀考核試卷
- 電子專用膠粘劑與密封材料考核試卷
- 煤炭批發企業品牌形象塑造考核試卷
- 電纜線路施工中的環境保護與綠色施工技術考核試卷
- 志愿服務證明(多模板)
- 妊娠期的高血壓疾病培訓課件
- 急性胰腺炎護理業務學習課件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導論》完整版課件(全)
- 《槍炮、病菌與鋼鐵》-基于地理視角的歷史解釋(沐風學堂)
- 壓電陶瓷精品課件
- 教學課件·植物組織培養
-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識字8-人之初市級優質課課件
- 基于仿真的軸承動力學分析設計畢業設計說明書
- 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二級下Eek,Spider 教學設計
- (高清正版)JJF 1908-2021 雙金屬溫度計校準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