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死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_第1頁
腦梗死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_第2頁
腦梗死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_第3頁
腦梗死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_第4頁
腦梗死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腦梗死恢復期康復臨床途徑(20版)一、腦梗死恢復期康復臨床途徑原則住院流程(一)合用對象:第一診療為腦梗死(ICD-10:I63。900)(二)診療根據: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臨床診療指南-神經病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1。臨床體現:意識障礙運動功效障礙感覺功效障礙言語功效障礙吞咽功效障礙認知功效障礙精神、情感、心理障礙膀胱及直腸功效障礙日常生活功效障礙腦神經麻痹2、影像學檢查:CT、MRI發現得對應腦病病變(三)康復評定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康復醫學(第5版)》(人民衛生出版社)1.普通狀況、涉及生命體征,睡眠與大小便等基本狀況,注意評定患者得意識狀態、理解患者總體治療狀況。2.康復專科評定、分別于入院后1~3天進行早期康復評定,入院后10~14天進行中期康復評定,出院邁進行末期康復評定,評定具體內容以下:意識障礙得評定運動功效得評定感覺功效得評定言語功效得評定吞咽功效得評定認知功效得評定精神、情感、心理狀態得評定膀胱及直腸功效得評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得評定(四)治療方案得選擇。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康復醫學(第5版)》(人民衛生出版社)1、臨床常規治療。2、康復治療、(1)體位擺放與解決(2)意識障礙解決(3)運動治療(4)作業治療(5)物理因子治療(6)認知功效訓練(7)言語治療(8)吞咽治療(9)矯形器具及其她輔助器具裝配與訓練(10)心理行為治療(11)中醫治療(12)痙攣解決3、常見并發癥得解決感染得治療深靜脈血栓得治療壓瘡得治療異位骨化得治療(5)其她:如骨質疏松、關節攣縮等。(五)臨床途徑原則住院日為21—28天。(六)進入途徑原則。1、第一診療必須符合ICD-10:I63、900腦梗死疾病編碼。2、當患者同時含有其她疾病診療,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解決也不影響第一診療得臨床途徑流程實施時,能夠進入途徑。3。患者生命體征穩定,神經科臨床解決已結束,且存在需要康復治療得功效障礙。(七)住院后檢查得項目。1.必需得檢查項目:(1)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2)肝腎功效、電解質、血糖、血脂、凝血功效、同型半胱氨酸、(3)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4)心電圖檢查。2.根據具體狀況可選擇得檢查項目:頭顱MRI,CTA、MRA或DSA心、肺功效檢查超聲檢查:心臟、血管、腹部等(八)出院原則。1。已達成預期康復目的,功效已進入平臺期2.無嚴重并發癥或并發癥已得到有效控制。(九)變異及因素分析。1、合并腦梗死后出血或其她嚴重疾病而影響第一診療者需退出途徑。2、輔助檢查成果異常,需要其她有關專業解決,或因此造成住院時間延長與住院費用增加。3.住院期間病情加重,出現并發癥,需要其她有關專業診治,造成住院時間延長與住院費用增加。4、既往合并有其她系統疾病,腦梗死后可能造成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療,造成住院時間延長與住院費用增加。

二、腦梗死恢復期康復臨床途徑表單合用對象:第一診療為腦梗死(ICD-10:I63.900)患者姓名:性別:年紀:門診號:住院號: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原則住院日21—28天時間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主要診療工作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入院康復評定、預后評定完畢病歷書寫初步擬定診療及治療方案醫患溝通,交待病情、治療方案及注意事項上級醫師查房:根據病情及檢查成果調節治療方案入院病情評定防治并發癥上級醫師查房:根據病情調節治療方案早期康復評定形成個體化二級防止方案重點醫囑長久醫囑: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二級護理基礎疾病用藥神經營養藥品運動療法吞咽治療針灸治療認知與言語治療促醒治療(昏迷患者)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酌情進行認知功效評定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腎功、血糖、血脂、血生化、心電圖、凝血功效長久醫囑: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分級護理基礎疾病用藥神經營養藥品運動療法吞咽治療針灸治療認知與言語治療促醒治療(昏迷患者)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根據病情需要下達其她特殊醫囑長久醫囑: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分級護理基礎疾病用藥神經營養藥品運動療法吞咽治療針灸治療認知與言語治療促醒治療(昏迷患者)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根據病情需要下達其她特殊醫囑重要護理工作入院宣傳教育及護理評定對的執行醫囑對的體位擺放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生活與心理護理健康宣傳教育對的執行醫囑對的體位擺放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生活與心理護理健康宣傳教育對的執行醫囑對的體位擺放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生活與心理護理病情變異統計□無□有,因素:1、2、□無□有,因素:1。2、□無□有,因素:1、2.護士簽名醫師簽名時間住院第4—19天住院第20—27天(出院前日)住院第21—28天(出院日)主要診療工作根據病情調節治療方案康復效果評定完畢上級醫師查房統計中期康復評定形成個體化二級防止方案告知患者及其家眷明天出院末期康復評定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項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統計”中闡明因素與繼續治療得方案再次向患者及家眷介紹出院或轉院注意事項患者辦理出院手續重點醫囑長久醫囑: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分級護理基礎疾病用藥神經營養藥品運動療法吞咽治療針灸治療認知與言語治療促醒治療(昏迷患者)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異常檢查復查根據病情需要下達其她特殊醫囑長久醫囑: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分級護理基礎疾病用藥神經營養藥品運動療法吞咽治療針灸治療認知與言語治療促醒治療(昏迷患者)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明日出院、末期康復評定出院前康復指導出院醫囑:告知出院根據病情予以出院帶藥及建議予以出院康復指導重要護理工作對的體位擺放對的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