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生行為管理規則_第1頁
中學學生行為管理規則_第2頁
中學學生行為管理規則_第3頁
中學學生行為管理規則_第4頁
中學學生行為管理規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XX中學學生行為管理規則

為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及生活秩序,保障學校依法管理學生,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根據《中小學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9號)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規則。第一部分

校規校紀一、儀容規范

1.注重個人衛生。每天洗漱,定時洗澡、洗頭;衣著干凈整潔,樸素大方,養成勤洗換衣服的習慣;按照學校要求或在重大活動期間統一規范穿著學生裝。2.規范個人形象。不穿奇裝異服;不佩戴戒指、手鏈、腳鏈、項鏈、耳環等;不化妝,不留怪發,不染發、燙發;男生不留長發,不剃光頭。3.重視個人防護。疫情期間注意保持社交距離1米以上,規范佩戴口罩。4.慣用禮貌用語。見到老師、外人主動問好;對他人提出要求時說“請”、“麻煩你”。二、入學離校規范5.按時到校。在規定時間內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6.有序行走。有秩序地自覺成縱隊穿過測溫門入校,不勾肩搭背;在樓道、樓梯、教室行走時,慢步輕聲,主動給教師和有需要的人讓路。7.文明守紀。不得攜帶手機、管制刀具、火種、化學品、玩具槍、激光筆、鞭炮等違禁物品入校園;不帶、吃零食,發現學校周圍的不安全隱患及時報告學校或老師。8.站隊離校。周五放學后,關好教室內電燈、門窗,在教學樓前按校車車次站隊;在老師的帶領下有秩序地離開校園走向所乘坐的校車;服從值日教師的指揮,不亂隊、不搶道、不打鬧,不追爬機動車輛,不中途離隊辦私事。9.注意交通安全。不乘坐農用三輪車,不乘坐“三無”車輛,不坐超員車及報廢車,不讓父母酒后駕車;不騎電動車上學;步行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并行不超過三人。三、上課規范10.做好課前準備。課前要預習功課,教室內保持安靜,提前準備好上課需用的學習用品,整齊擺放在指定位置;體育課要穿運動服和運動鞋。11.注意課堂禮儀。課上專心聽講,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課上準備提問或回答問題要先舉手;未經老師允許,不隨意離開自己的座位、教室。12.愛護公共財物。保護好課桌凳,不亂動電源開關、電教設備,嚴格遵守圖書館等各特種用室的管理制度,借用公物要按時歸還。13.保持室內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不在課桌上亂涂亂畫,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四、課間規范14.保持教室安靜。下課后,先整理書桌,準備好下節課的學習用品,后有秩序地離開教室;離開自己座位時,要將凳子輕輕放到桌下。15.維護樓道秩序。上下樓梯禮讓為先,自覺靠右行走;二人以上行走時要自覺前后排列,不擁擠,不推搡,不勾肩搭背;不在走廊、樓梯、臺階等地奔跑追逐或做出危險的舉動;不在走廊、樓梯處喧嘩、追逐打鬧。16.安全有序活動。不追逐打鬧,不提倡劇烈運動;不緊挨教學樓窗下活動,防止高空墜物;不欺負弱小同學,與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時,應告知老師;不擅自操作電器設備、消防器材等各類設施設備,僅在緊急情況下才能觸發報警裝置。五、集體活動規范17.嚴肅升國旗儀式。積極參加每周一的升國旗儀式,列隊整齊,不交談、走動或做其他動作;要面向國旗,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神情嚴肅莊重,直至升旗完畢。18文明集會。觀看演出、參加會議要整隊入場,不遲到,不早退;坐姿端正;尊重表演者或演講者,做文明觀眾,適時適度鼓掌;退場時,遵守秩序,對他人謙讓、禮貌。19.規范兩操。眼保健操做到坐姿端正、穴位準、手法對,用力適當;按要求參加大課間活動,集合做到快、靜、齊,隊列中要聽從口令,做操要動作到位。20.樂于活動。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學校特長訓練隊、校園公益勞動和綜合實踐活動。聽從指揮,規范行為,維護學校及個人形象。若有安全問題,及時向老師反映。21.體現素養。自覺保持公共場所的環境整潔,不亂扔紙屑廢物,不在座椅、墻壁上亂涂亂畫或留下污印,如腳印、球印等。六、宿舍規范22.遵守紀律。晚自習后按時到宿舍,不遲到,不隨便外出;熄燈后按時就寢,不說話;夜起時要慢行輕聲,避免影響他人休息;不早起床。23.講究衛生。晚睡前要刷牙、洗臉洗腳;床單、枕巾每兩周帶回家洗干凈;值日生要及時打掃好室內外衛生。24.整理內務。起床后快速疊好被子,平整床面,擺放自己的物品;在無風的晴天舍長要開窗通風;發現不安全隱患及時報告老師。25.團結友愛。同學間相互幫助,不打架,不侮辱他人;有矛盾及時找值班老師協調處理。第二部分

懲戒規則第一條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保障和規范學校、教師依法履行教育教學和管理職責,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根據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則。第二條學校及教師在教育教學和管理過程中對學生實施教育懲戒,適用本規則。本規則所稱教育懲戒,是指學校、教師基于教育目的,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第三條學校、教師應當遵循教育規律,依法履行職責,通過積極管教和教育懲戒的實施,及時糾正學生錯誤言行,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責任意識。第四條實施教育懲戒應當符合教育規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則,做到客觀公正;選擇適當措施,與學生過錯程度相適應。第五條學校結合學生特點,依法依規制定、完善校規校紀,明確學生行為規范,健全實施教育懲戒的具體情形和規則。本規則通過校會、年級會、家長會、線上、線下、微信群等方式向學生和家長宣講本懲戒規則。校長辦公會審議通過后施行,并報縣教體局備案。學校成立工作小組:校長任組長,副組長由副校長、工會主席擔任,成員由行政干部、年級主任、班主任、家委會代表擔任,負責解釋和實施本規則。第六條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學校及其教師應當予以制止并進行批評教育,確有必要的,可以實施教育懲戒:(一)故意不完成教學任務要求或者不服從教育、管理的;(二)擾亂課堂秩序、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三)吸煙、飲酒,或者言行失范違反學生守則的;(四)實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險行為的;(五)打罵同學、老師,欺凌同學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六)故意破壞校園內公物的;(七)無正當理由一周內故意不完成作業累計3次以上的;(八)違反學校文明禮儀、社會公德且存在不服從教師課堂管理的;(九)其他違反校規校紀的行為;學生實施屬于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的,學校、教師應當予以制止并實施教育懲戒,加強管教;構成違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第七條學生入校、課堂、課間休息、兩操、課外活動、就餐、晚睡、各種集會、值日值周、考試、儀容儀表、入廁、離校等過程中應該履行學生職責,即在校園內的行為習慣有違反學生守則規范的,情節較為輕微的學生,教師可以當場實施以下教育懲戒:(一)點名批評;(二)責令賠禮道歉、做口頭或者書面檢討;(三)適當增加額外的教學或者班級公益服務任務;(四)一節課堂教學時間內的教室內站立;(五)課后教導;(六)學校校規校紀或者班規、班級公約規定的其他適當措施。教師對學生實施前款措施后,可以以適當方式告知學生家長。第八條學生違反校規校紀,多次使用第七條懲戒措施仍未見成效,情節較重或者經當場教育懲戒拒不改正的,學校可以實施以下教育懲戒,并應當及時告知家長:(一)由學校政教處予以訓導;(二)承擔校內公益服務任務;(三)安排接受專門的校規校紀、行為規則教育;(四)暫停或者限制學生參加游覽、校外集體活動以及其他外出集體活動;(五)學校校規校紀規定的其他適當措施。第九條學生違規違紀情節嚴重或者影響惡劣的,學校可以實施以下教育懲戒,并應當事先告知家長:(一)給予不超過一周的停課或者停學,要求家長在家進行教育、管教;(二)由法治副校長或者法治輔導員予以訓誡;(三)安排專門的課程或者教育場所,由社會工作者或者其他專業人員進行心理輔導、行為干預。對違規違紀情節嚴重,或者經多次教育懲戒仍不改正的學生,學校可以給予警告、嚴重警告、記過或者留校察看的紀律處分。對有嚴重不良行為的學生,學校可以按照法定程序,配合家長、有關部門將其轉入專門學校教育矯治。第十條學生故意違反課堂常規、擾亂課堂或者教育教學秩序,影響他人或者可能對自己及他人造成傷害的,教師可以采取必要措施,將學生帶離教室或者教學現場,并予以教育管理。教師、學校發現學生攜帶、使用違規物品或者行為具有危險性的,應當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發現學生藏匿違法、危險物品的,應當責令學生交出并可以對可能藏匿物品的課桌、儲物柜等進行檢查。教師、學校對學生的違規物品可以予以暫扣并妥善保管,在適當時候交還學生家長;屬于違法、危險物品的,應當及時報告公安機關、應急管理部門等有關部門依法處理。第十一條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實施教育懲戒過程中,不得有下列行為:(一)以擊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體痛苦的體罰;(二)超過正常限度的罰站、反復抄寫,強制做不適的動作或者姿勢,以及刻意孤立等間接傷害身體、心理的變相體罰;(三)辱罵或者以歧視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學生人格尊嚴;(四)因個人或者少數人違規違紀行為而懲罰全體學生;(五)因學業成績而教育懲戒學生;(六)因個人情緒、好惡實施或者選擇性實施教育懲戒;(七)指派學生對其他學生實施教育懲戒;(八)其他侵害學生權利的。第十二條教師對學生實施教育懲戒后,應當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和幫扶,對改正錯誤的學生及時予以表揚、鼓勵。學校可以根據實際和需要,建立學生教育保護輔導工作機制,由學校分管負責人、政教處主任、教師以及法治副校長(輔導員)、法律以及心理、社會工作等方面的專業人員組成輔導小組,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專門的心理輔導、行為矯治。第十三條學校擬對學生實施本規則第九條所列教育懲戒和紀律處分的,應當聽取學生對事件事實的陳述和申辯。學生或者家長申請聽證的,學校應當組織聽證。學生受到教育懲戒或者紀律處分后,能夠誠懇認錯、積極改正的,可以提前解除教育懲戒或者紀律處分。第十四條學校應當支持、監督教師正當履行職務。教師因實施教育懲戒與學生及其家長發生糾紛,學校應當及時進行處理,教師無過錯的,不得因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而給予其處分或者其他不利處理。教師違反本規則第十一條,情節輕微的,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應當暫停履行職責或者依法依規給予處分;給學生身心造成傷害,構成違法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第十五條學校、教師應當重視家校協作,積極與家長溝通,使家長理解、支持和配合實施教育懲戒,形成合力。家長應當履行對子女的教育職責,尊重教師的教育權利,配合教師、學校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教。家長對教師實施的教育懲戒有異議或者認為教師行為違反本規則第十一條規定的,可以向學校或者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投訴、舉報。學校、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師德師風建設管理的有關要求,及時予以調查、處理。家長威脅、侮辱、傷害教師的,學校、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依法保護教師人身安全、維護教師合法權益;情形嚴重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并配合公安機關、司法機關追究責任。第十六條學生及其家長對學校依據本規則第十條實施的教育懲戒或者給予的紀律處分不服的,可以在教育懲戒或者紀律處分作出后15個工作日內向學校提起申訴。學校應當成立由學校相關負責人、教師、學生以及家長、法治副校長等校外有關方面代表組成的學生申訴委員會,受理申訴申請,組織復查。學校應當明確學生申訴委員會的人員構成、受理范圍及處理程序等并向學生及家長公布。學生申訴委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