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新業績考核評價方法解讀EVA評價法_第1頁
央企新業績考核評價方法解讀EVA評價法_第2頁
央企新業績考核評價方法解讀EVA評價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央企新業績考核評價方法解讀EVA評價法

一、eva和傳統a、c、e的指標比較自2010年以來,國資委正式評估了中央企業及其子公司負責人的經營成果。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以“中國石化企(2009)565號”文件明確了對所屬單位及其負責人的業績考評辦法。565號文頒布的EVA考核方案與以往考核方案最大的區別只有一個——用EVA指標取代凈資產收益率指標。那么,為什么要用EVA指標取代凈資產收益率指標,這種改變到底出于何種動因呢?EVA和凈資產收益率的共同點和區別。EVA=稅后凈營業利潤-資本成本凈資產收益率也叫凈值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該指標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另一種是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報告期凈利潤/期末凈資產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報告期凈利潤/平均凈資產從上述計算公式可以看出,EVA和凈資產收益率都是和凈利潤緊密關聯的指標,都屬于回報性質的指標,這是兩種指標的共同點。雖同屬于回報類的指標,但它們的區別也是十分明顯的。主要區別有三點:一是EVA是通過做減法的辦法,取得的是一個絕對數額的回報;凈資產收益率是通過做除法的方法,取得的是一個相對數的回報;二是EVA將考核者對回報目標的要求已經進行了鎖定,EVA指標能在最大程度上服務于考核者既定目標的實施和實現,而且操作簡單、容易實施;凈資產收益率則能在最大程度上受被考核者左右,特別是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指標,由于凈資產是一個時點數,容易給被考核者“靈活調控”提供便利,不利于考核者掌控回報目標;三是EVA是一個以行業標桿水平來鎖定回報籌碼的工具,而且它還是一個動態的可變的指標。而凈資產收益率則是一個只可以和自己歷史進行縱向對比的指標,只能用于被考核者總結自己的工作成績,考核者無法對其優劣進行評說。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得出結論認為:實施EVA考核的動因有三條:一是從絕對數額上鎖定作為國有股東自身收益的需要;二是增強國有股東對下屬公司企業掌控力的需要;三是完善對所屬公司企業激勵約束和優勝劣汰機制的需要。二、比較評估方法與相關評價方法的比較1.eva與資本市場的聯系在第一個問題的分析中,我們已經知道EVA評價法與一二任期央企業績評價法的最大不同是用EVA指標取代了凈資產收益率指標。這兩種評價法的區別除了計算公式所能反映出的區別外,還有一個計算公式無法反映的區別。這就是:EVA是一個與資本市場聯系起來的指標,EVA指標在考核指標體系中所占的權重以及計算EVA所采用的資本成本率的指標值決定與資本市場的掛鉤緊密程度。而一二任期央企業績評價法是與資本市場完全脫節,沒有聯系的。2.從評定內容看,這4年11屆12屆是其內容圍繞資本市場的一種評價法(1)中證百強公司評選活動及中證百強公司評價體系簡介。中證百強公司評選活動是由中國證券報社組織,得到中國證監會首肯的一項全國最具權威性且持續了12年的活動,金榜題名的公司是中國最具影響力和最先進,最優秀的代表。自1998年開始這項評選活動以來,至今已經歷時12年,舉辦12屆。12年來,評選活動不斷創新,內容不斷豐富,但有一項幾乎是12年一貫不變的堅持了下來,這就是它的評選指標體系,一直采用的是四項指標:“主營業務收入、A股總市值、近三年主營業務收入及利潤增幅、近三年股東整體回報率”,而且四項指標的權重也基本保持了平穩不變。(2)EVA評價法與中證百強公司評價法的主要聯系和區別。主要聯系:兩種評價法都與資本市場有直接掛鉤。主要區別:第一,與資本市場的掛鉤程度不同。EVA評價法與資本市場的掛鉤程度在13%左右,而中證百強公司評價法與資本市場掛鉤程度在50%左右;第二,應用領域和服務對象不同。EVA評價法主要應用在央企實體經濟領域,主要服務于央企上級單位和部門負責人對下級單位和部門負責人的工作業績考核,中證百強公司評價法則主要應用于對A股市場上市公司綜合競爭實力的評判,主要服務于A股市場各類投資資金進行二級市場股票資產的配置。三、對中國企業經營管理的微觀分析自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開始,我國市場化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加強。中石油、中石化兩大上下游一體化石油公司的組建及其先后在國內外三地上市,打破了新中國成立50年來國家獨資經營石油石化產品的局面。時逢世紀之交召開的黨的十六大,在總結改革開放20年巨大變化和成績的基礎上,又提出了“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和經濟增長方式”的總方針。2003年,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使得占國民經濟70%的國有企業出資人長期缺位的問題得到了解決。2004年深交所開辦中小板,開通了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平臺。2005年,國務院頒發《國務院關于200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對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作出具體部署,特別是把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提到了重要議事日程。具有中國資本市場里程碑意義的股權分置改革在2005年成功啟動,在新老劃斷的總原則下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三家金融大鱷也先后成功登陸A股市場。2009年籌備10年的創業板也成功推出。上述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總共歷時10年時間,其中許多的舉措對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然而,由于占國民經濟70%的中央企業限售和不能流通的股本占了絕對統治地位,通過資本市場實現“調結構”的目標既缺乏有利的時機,也缺乏靈活可操作的配套技術措施和手段。因此,在2010年之前10年左右的時間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舉措,我們認為只是完成了國有經濟戰略布局和結構調整在宏觀層面的理論指引,政策梳理,中觀層面的資本市場搭臺這樣一些準備工作。因此,在企業經營管理這個微觀層面來講,原有的業績考核辦法和薪酬激勵方法并不需要與歷史過往的辦法有本質的區別,以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作為主要考核指標(兩項指標權重70%),以上級考核下級,上級和下級各算各的賬,最后總是年復一年地重復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級算不過下級的故事。依靠上項目,爭投資的方式實現企業發展的模式也年復一年地繼續上演著。進入2010年,則和前10年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2010年是中國A股市場迎來全流通的收官之年,融資融券(3月31日試點開通)、股指期貨(4月16日正式推出)這些輔助國資戰略性進退的工具已經先后成功推出,這樣,大家耳熟能詳的“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和增長方式”就具備了可操作的條件,隨著一大批“中字頭”公司從2010年底起已經陸續大規模全可流通,國有資本通過滬深交易所進進出出不僅成為一種常態,而且進進出出的規模也會越來越大,這樣一來,國有資本在股票市場的風險投資(機會)收益的數據就可以從操盤者那里直接獲得,從而使計算EVA值的平均資本成本率有了實際數據可參考,EVA考核方案根據市場狀況靈活調整也變得有理有據還容易。綜上所述,用EVA取代凈資產收益率不是簡單的一個考核指標的調整,而是央企大股東真正準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