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三課人的本質與利己利他【教學目的】1、知識目的:理解自然屬性是人存在的基礎,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明確公與私、義與利的內涵。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公與私、義與利的關系,利己和利他的關系。2、能力目的:能運用所學知識在生活中對的解決好個人、集體與社會的關系,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對的進行人生選擇。3、情感目的:把握人的本質,主動融入社會。對的解決人生中碰到的矛盾和挫折,形成對的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學重點】1、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2、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問題。3、對的解決公與私、義與利的關系。【教學難點】1、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2、如何看待個人成才的社會條件。3、明白“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道理。【教學辦法】情境討論法、案例教學法。【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教學。【學時安排】2學時。【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司芬克斯之謎”希臘神話中,人面獅身的司芬克斯向路過他面前的每個行人,都說出同樣的謎語:上午用四只腳走路,中午用兩只腳走路,晚上用三只腳走路的東西是什么?行人能答出,就放其過去,反之,則將其吃掉。思考問題:這個出名的司芬克斯之謎的謎底是什么?為什么?引出課題:這表明希臘人是從什么角度在對人進行思考?(從人生過程中的外部特性角度)司芬克斯人面獅身的形象本身就闡明了,人類已經認識到了自己與什么的區別與聯系呢?(人與動物)那么,人與動物有哪些聯系?有哪些區別?他本身有哪些屬性呢?這就是本節課所要回答的問題。「講授新課」人的本質含有社會歷史性自然屬性是人生存發展的生理基礎。(1)人的自然屬性之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界;(2)人的自然屬性之二:人要在自然界生存和發展,總是受到自然規律的制約;(3)人的自然屬性之三:人與其它動物同樣,也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2、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1)人的社會屬性之一:人是社會的人。(2)人的社會屬性之二:人的生產活動含有社會性。(3)人的社會屬性之三:人的生活含有社會性。閱讀材料:教材134頁“狼孩兒”并談談對人的本質含有社會歷史性的理解。3、人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4、把握人的本質,主動融入社會。(1)分析例子:“兩個人的世界有多好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的一種繁華的村莊里,有一種年輕的小伙子,覺得這世界太繁華、太喧鬧。一天夜里,他躺在床上想入非非,自言自語地說:“這世界上如果只留下我和一種美麗的姑娘做我的妻子,那該多好啊!”他剛說完,忽然間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大風過后,只有他和一種美麗的姑娘面對面地站著,其它的一切都消失了。這時那姑娘說道:“哎!我說夫君啊!你要世界只留下咱倆人,那我們靠啥過活啊!”小伙子聽了覺得有道理,就說道:“我的賢妻啊,你想得真是太周到了,那就出現某些田地和農夫吧。”話音剛落,他的眼前便出現了某些田地和農夫,農夫們便開始在田地里耕作了。這時,他的妻子又跺跺腳說:“夫君啊!你真是太糊涂了,光有谷,沒有水和柴,谷子不輾成米,如何煮飯吃啊!”小伙子聽了拍了拍腦袋說:“那就留下山林、水井、樵夫和風車吧!”說著,這些東西就都來了。可是,姑娘又低頭想了想,著急地說:“不行,不行,沒有鍋,我們如何燒飯,沒有床、被子、枕頭,我們如何睡覺呢?要有床,就要有木工,要有被子、枕頭,就必須有種棉、紡紗和織布的人……”小伙子聽了姑娘的話,又要來了木工、種棉人、紡紗和織布的人……就這樣,姑娘點同樣,小伙子就要同樣,不到一會兒功夫,世界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小伙子心里一驚,醒來了,原來是一場夢。(2)思考問題:你與否有過類似的想象?離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個人能否孤立地生存和發展?當碰到困難、挫折時,你與否想過逃避現實,找一種“世外桃園”去享有人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強調張揚個性,發揮特長,這無疑是對的的。但有的人卻把個人和社會對立起來,過分夸張個人的需要,個人的意志,片面地認為張揚個性就不需要盡社會責任,像上面那位小伙子同樣,只想建立以我為中心的兩人世界,這樣的夢能成真嗎?二、個人與社會密不可分1、要對的解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1)個人與社會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2)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存在著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關系。第一、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影響。當個人活動符合社會的發展規律,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時,就能對社會的發展進步起主動的推動作用;反之,就會妨礙社會的發展。第二、個人活動受到社會發展的制約。任何人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一定社會的生產力狀況和生產關系的性質、社會的政治制度、社會的科學文化發展程度和傳統文化等條件,都對人的活動產生影響和制約作用。要對的解決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多媒體展示:“神舟七號”精彩瞬間。對的解決個人、集體與社會的關系。要對的解決個人和別人的關系。第一,要尊重人。第二,要主動關心人。第三,要尊重別人的正當利益。多媒體展示:有位捕鳥師在湖澤上張開了羅網,撒下了食餌。不一會兒,成群的鳥雀飛來。鳥師一拉網,全部的鳥兒都網在了網內。這時有一只大鳥撐開翅膀,全部的鳥雀都奮力齊飛,便帶著網一起飛上了天空。鳥師抬著頭,緊追著鳥網。有人對他說:“鳥在天上飛,你憑著兩條腿,怎么能追得上啊?”鳥師答道:“日暮時分,這些鳥兒都要各自回窠,方向一亂,鳥網就一定會掉下來。”說罷,他仍緊追不舍。太陽下山了,網中之鳥有的要飛歸樹林,有的想回到山崖,有的往東,有的朝西,翻飛爭競,鬧成一團,不一會會,整個鳥網當空落下。鳥師連忙上去,全部這些鳥兒都被捕獲。這則寓言闡明了什么哲學道理?(2)要顧全大局,反對小團體主義。小團體主義重要體現在脫離實際,急功近利,只從本地區、本部門的利益出發,為了眼前的局部利益而犧牲久遠的全局的利益。小團體主義危害:使國家有限的建設資金分散,科研力量分散,建設布局分散,造成基本建設戰線過長,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但生產集中率低,經濟效益低,各個公司的競爭力削弱。小團體主義實質:極端狹隘的個人主義。(3)要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
集體主義的基本內容之一,就是要把國家利益與社會、集體利益放在首位,把個人利益與國家、集體利益結合起來,這就是說集體主義從內容上看,是與個人主義根本對立的,水火不容的,因此堅持集體主義就必須反對個人主義。
個人主義是以個人為中心,一切從個人利益出發,為了滿足個人私欲而不惜損害社會和別人利益的思想體系。個人主義的危害性:
第一,從出發點看,個人主義以自我為中心,片面強調個人、家庭的利益,而不顧別人、集體和社會的利益。
第二,從成果看,個人主義把個性解放、個性自由作為人生追求的唯一價值目的。
第三,個人主義片面強調個人愛好、愛好的至上性,造成人們對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的信仰危機,我行我素,乃至違法犯罪而不能自拔。三、對的解決公與私、義與利的關系1、對的解決公與私的關系。(1)創設情境:《揚州晚報》曾報道過這樣一種消息:17日清晨,揚州一位老太太不小心摔了一跤,一位小伙見狀趕快上前攙扶起老人,但小伙的伙伴卻嚷道:“你趕快松手,老太太要是說是你撞倒的,你麻煩可就大了!”小伙立刻松手跑掉,老太太再次摔倒在地,傷勢變得嚴重了,股骨頭跌碎、胳膊和腿都骨折了。
消息快速被各大網站轉載,成為網友們討論的大熱點。大家都在問這樣一種問題:世道人心終究怎么了?難道我們真的面臨嚴重的社會道德危機了嗎?(2)思考問題:如果你是文中的小伙子會怎么做?為什么?在解決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關系的時候,我們應當注意哪些問題?(3)總結:所謂的公,就是社會或社會利益;所謂的私就是個人或個人利益。公和私是對立統一的。其對立體現在,它反映了不同的利益對象及其規定。其統一體現在,對全局而言為私的利益,在一種局部就是公的利益;對局部而言為公的利益,在全局就是為私的利益。(4)對的看待公與私的關系要走出拜金主義的誤區。對的看待公與私的關系還要走出享樂主義的誤區。2、對的解決義與利的關系。所謂的義是指道德原則、道義等;所謂的利是指利益、金錢。義和利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它們能夠統一在公共關系上,公共利益既是利益財富,又是道德目的,在這里金錢和道德得到統一;兩者又有對立的一面:有的時候、有的狀況下,義與利不能兼得。(1)分析例子:“英雄永生,大愛長存”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以身殉職的邱光華、李月、王懷遠、陳林、張鵬,5名機組人員來自成都軍區某陸航團。51歲的機長邱光華,即將退休的他其實本可不參加這次救災的飛行。地震發生后,團黨委決定讓他負責地面指揮。但他果斷規定到救災第一線,他說:“這一帶地形復雜,我經驗比較豐富,應當到最前線去,并且,我還能多帶帶年輕同志,讓年輕的飛行員們盡快成長起來。”年輕的飛行員李月和空中機械師陳林,也都是主動請求執行這次飛行的。就在失事前,他們分別執行了11個和44個架次的救災任務,不僅承當著副駕駛和機械師的職責,并且要照顧傷員、觀察地形,每一次飛行結束,都疲勞得倒頭就睡。李月說:“看到一架直升機裝不下多少名傷員,我心里特別難受,恨不得從早到晚不停歇地飛行。”邱光華的妻子李弟燕在得知丈夫犧牲的消息后說:“我能接受這個事實,他是為了抗震救災、為了救別人的性命犧牲的,我感到很光榮……”(2)總結:義和利之間,國家、集體、個人之間也會有矛盾和對立,因此要堅持集體主義原則,解決好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關系,反對把個人利益置于集體利益之上。四、對的解決利己與利他的關系1、利己和利他的關系。利己與利他是人生中經常碰到的一對矛盾。它們既是對立的,體現為有時候堅持“利己”就不能“利他”,或者相反;它們又是統一的,對于同一件事,能夠在“利己”的同時,也“利他”,它們還因所擬定的范疇不同而互相轉化。2、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對的解決利己和利他的關系?——互利雙贏(1)分析例子:“職場利他主義——制售套鞋(膠制的雨靴)亞當?斯密的觀點能夠借助于很生動的事例來理解。我曾經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農村生活過,那個時候,哪個農民如果有一雙套鞋(膠制的雨靴),就是值得炫耀一番的財富,亞當?斯密的利己增進公益最大化的理論,能夠借助于套鞋來理解。
張三因看到全國9億農民沒幾個人穿套鞋,投資將有大錢可賺,于是,建了一種年產10萬雙套鞋的工廠,假設他每雙賣10元錢——10元錢在那個年代可是個了不起的大數目,就能凈賺5元。這樣,9億農民中只要有10萬人能買得起,他一年毛收入100萬,凈賺50萬。不用說,發了。李四見張三做套鞋能賺這樣多錢,就也建了一種套鞋廠,也能年產10萬雙。但全國9億農民中只有10萬人出得起10元錢買這種鞋,假定市場兩人均分,這樣,兩人就各有5萬雙賣不出去。賣不出去怎么辦呢?只有降價。降到8元左右吧,成果20萬雙全賣出去了。即使張三李四從每雙鞋上賺的少了,但利潤還是相稱可觀。為了賺更多的錢,僅僅這個極端自私的目的,兩人就又擴大了再生產,把套鞋的產量各自增加到100萬雙,同時,王麻子也來建套鞋廠,尚有其它的人也擁進這個市場,全國的套鞋年產量很快達成1億雙。為了把倉庫里的鞋子都賣出去,價格不得不一降再降,降到4元表面上看,跌破了原來的成本價,雖說每雙的價格下降了六成,但規模大了,成本也跟著降了,同時,由于市場前景廣闊,使套鞋的生產技術不停進步,成本由原來的每雙5元下降到每雙2元。張三原明年產10萬雙,凈賺50萬,現在年產100萬雙,能賺到200萬元。對于產商來說,他充足滿足了一己之私。隨著價格持續下降,全國現在有1億農民買得起4元錢一雙的套鞋了。這樣,張三等人從極端自私的目的做出的投機行為,就造福了億萬貧苦的農民。試想一想,如果不允許和激勵張三們滿足一己之私,農民們是不是仍然會把套鞋當成珍視的財產?(2)總結:個人從自私自利角度出發做出的種種努力,最后增進了社會公益的總體提高,個人越是為實現自己愿望努力得多,社會從他的行為中間接的利益也越多,這,就是亞當?斯密的利己主義理論的精髓。也是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之因此能增進繁華的奧妙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天津市河西區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第二次四校聯考物理試題含解析
- 江西省鷹潭市2025屆第二學期高三4月綜合測試(二)英語試題試卷含解析
- 寧波市鎮海區重點中學2025年初三中考熱身練習試題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蘭州工業學院《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重點中學2025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診斷性測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客戶關系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阜新二中2025年高三畢業生復習統一檢測試題生物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濟寧市市中學區2025屆初三下第二次測試(化學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中考沖刺預測卷(六)生物試題含解析
- 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教學評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個人所得稅申報實操講解課件
- 2023年六安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學校食堂廉政風險責任書
- 施工方案審批意見及修改回復單
- 紫外線消毒燈使用登記表
- 新浙教版七年級上冊初中科學 第2節 質量的測量 教學課件
-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PPT)
- 統編版四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8課《這些東西哪里來》精美課件(含視頻)
- 停車場應急預案
- 手術質量與安全分析報告模板
- 研究生在讀證明.docx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