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課件歷史八年級上冊_第1頁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課件歷史八年級上冊_第2頁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課件歷史八年級上冊_第3頁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課件歷史八年級上冊_第4頁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課件歷史八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7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合作探究·培素養自主預習·認新知銜接導入素養目標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總而言之,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毛澤東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分別宣告、宣傳和播種了什么?2022課標:認識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地位;通過了解長征途中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等艱難歷程的史事,感悟長征精神。歷史解釋:通過閱讀課文和相關材料,知道紅軍長征、遵義會議等。時空觀念:通過觀察《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了解紅軍長征的艱難歷程,深刻感悟偉大的長征精神。家國情懷:通過學習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艱苦過程,體會先烈們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勇于獻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自主預習·認新知【問題導學】1.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的原因是什么?2.遵義會議的召開具有怎樣的必要性?3.思考遵義會議的主要內容及歷史意義。(重點)4.結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敘述長征的主要過程。(重點)5.簡述長征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重點)6.長征是一種偉大精神的象征,試總結你感悟到的長征精神。(難點)一、戰略轉移與遵義會議1.戰略轉移:(1)背景: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指揮上“____”的錯誤,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2)開始:1934年10月。(3)初期路線:突圍西進,開始長征(8萬多人)→沖破敵人____________→渡過______(只剩3萬多人)→進軍貴州,強渡烏江→攻克______。左四道封鎖線湘江遵義2.遵義會議:遵義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時間:______年1月地點:貴州遵義內容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________的正確軍事主張,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意義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__________的轉折點1935毛澤東生死攸關二、遵義會議后的軍事行動: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過雪山草地→突破臘子口→________會師(1935年10月)。三、長征的勝利1.標志:______年10月,紅二、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______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2.意義:(1)歷史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__________。(2)現實意義: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__________,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吳起鎮1936會寧轉危為安長征精神合作探究·培素養【史料實證——戰略轉移踏征程】材料一今天天氣陰沉,讓人悶得發慌,正如我們的心情。老蔣在對我們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四次“圍剿”沒賺到什么便宜后,接著又發動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圍剿”。但這次,同志們仗雖打得辛苦,堅持了一年,卻未打退敵人。看著身邊同志一個個倒下,我們都很難過。為什么這場仗這么難打,我們會勝利嗎?我們前途在哪里?——《戰地日記》1934年9月6日陰(1)“這場仗這么難打”的原因是什么?最終結果如何?答:原因:客觀原因:敵人勢力強大;主觀原因:中國共產黨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和軍事顧問李德等人在軍事指揮上“左”的錯誤。結果: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黨中央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歷史解釋——偉大轉折定航向】材料二長征出發前,由于黨內“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面對亂云飛渡、驚濤駭浪,我們黨表現出無所畏懼的偉大實踐精神,表現出浴火重生的偉大創造精神,在血與火中趟出了一條走向新生、走向勝利的革命道路。——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我們黨從“失敗”到“走向新生、走向勝利”的轉折點是什么?用一句話概括其重要的意義。答:遵義會議。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家國情懷——勝利會師開新局】材料三長征勝利啟示我們:黨的領導是黨和人民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毛澤東同志指出: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3)哪三大紅軍主力的會師,宣告了“長征勝利”?“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是什么?答: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4)“偉大長征精神”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其內涵是多方面的。請根據你的理解,列舉出兩個方面。答: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艱苦奮斗、團結互助的精神;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對革命事業無限忠誠、為正義事業獻身的精神。【歷史解釋】紅軍長征簡圖【圖像史料】在長征的過程中,紅軍戰士展現的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勇于獻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永不言敗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被稱為長征精神。【易錯易混】1.紅軍長征勝利的標志是1936年的甘肅會寧會師,而不是1935年的陜北吳起鎮會師。2.遵義會議的召開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紅軍長征的勝利,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思維構建】

【課堂演練】1.毛澤東說:“從1921年黨成立到1934年,我們吃了先生的虧。綱領由先生起草,中央全會的決定也由先生起草,特別是1934年,使我們遭受了很大的損失,從那以后,我們就懂得了要自己想問題。”材料中的“很大的損失”()A.宣告了攻打中心城市計劃的破產

B.證實了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失敗C.導致紅軍被迫開始戰略轉移

D.由于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C2.(2023?深圳南山期中)西方學者曾這樣描述某一歷史事件:“一切都變了,這是分水嶺。……這二十幾個人在這里開會,是為了正式確定長征的領導和方向的徹底改變。……后來很多人都說,這是整個中國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個事件。”該事件()A.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

變B.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的總方針C.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D.為奪取抗戰的最后勝利奠定了基礎C3.某校準備利用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重走長征路”,請你為他們設計一條適合的路線()A.瑞金—遵義—吳起鎮—會寧 B.上海—瑞金—遵義—會寧C.上海—瑞金—遵義—吳起鎮 D.井岡山—瑞金—遵義—會寧4.在某種意義上講,這次大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