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中考歷史試卷(word版含答案)_第1頁
江蘇省南通市中考歷史試卷(word版含答案)_第2頁
江蘇省南通市中考歷史試卷(word版含答案)_第3頁
江蘇省南通市中考歷史試卷(word版含答案)_第4頁
江蘇省南通市中考歷史試卷(word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通市2015年中考歷史試卷第Ⅰ卷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

符合題間的。

1.北朝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獻。該文獻主要介紹了

()

A.江南的手工業技術B.全國江河水道系統

C.戰國到五代的歷史D.北方農業生產經驗1.D2.兩宋時期形成民族政權并立的格局。下面反映遼與北宋對峙形勢的示意地圖是()2.C3.宋朝是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為加強對海外貿易的管理,宋朝政府

()

A.發行交子B.設中書省

C.設立市舶司D.引進占城稻3.C4.紅軍領導人王稼祥在一次會議上說:“李德同志不適宜再領導軍事了,應撤銷他軍

事上的指揮權,讓毛澤東同志參與軍事指揮。”這次會議應是()

A.中共一大B.遵義會議

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4.B5.右圖是南通大生第三紡織公司的股權憑證。作為實物史料,它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A.美國利用北約遏制蘇聯

B.“一超多強”的格局形成

C.世界多極化趨勢受到挑戰

D.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建立14.C15.第三次科技革命改變了世界面貌,給人類的日常生活帶來巨大變化。此次科技革命

中()

A.內燃機得以問世B.鐵路交通業誕生

C.網絡技術產生發展D.航空運輸開始出現15.C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16.(10分)古代和近代東西方的文明交往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請回答:

(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圖一所示發明何時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這一發明與圖二所示事件的內在聯系。(3分)(2)近代以來,兩次工業革命促進了本文工業文明的發展。請指出率先開發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國家。從生產力發展角度看,兩次工業革命將人類社會相繼帶入了什么時代?(3分)(3)在西方工業文明沖擊下,中國近代化起步。請結合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歷史舉一例并加以說明。如果據此進一步探究學習,你準備通過哪些途徑來查找和收集史料?(4分)16.(1)南宋;指南針的發明為歐洲航海家開辟新航路創造了條件。

(2)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

(3)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上網搜索、查閱報刊、查閱書籍等。17.(10分)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請回答:

(1)盧溝橋事變后,國共兩黨共赴國難,中國開始全民族抗戰。請列舉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重大戰役各一例。(4分)

(2)抗日戰爭時期,南通地區是敵后戰場的組成部分,軍民頑強抗戰。閱讀下列材料:

1938年3月,愛國青年瞿犢收集民間槍支,在啟東組成了有數十人參加的抗日游擊隊。1938年4月28日,國民黨武裝組織了一次圍攻南通城日軍的戰斗。

19401940年11月,經劉少奇、陳毅指導,各抗日階層代表參加的蘇北臨時參議會在海安召開。1945年8月至9月,南通各地區相繼獲得解放。

回答:根據上述南通抗戰時期歷史事件,分析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4分)(3)回眸抗日戰爭,讓我們重讀抗戰書信,緬懷民族英雄。

第33集團軍總懷念張息忠出戰前致信將士們:只要敵來犯,兄即到河東與弟等共同去犧牲。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決不半點改變。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給母親的信中說:不管怎樣,我們要堅持到底。不管敵人怎樣進

攻,我們準備不回到黃河南岸來。

回答:請你談談張息忠和左權兩位將軍的抗戰快體現了怎樣的民族精神?(2分)17.(1)正面戰場:臺兒莊戰役;敵后戰場:百團大戰。

(2)國共合作,齊心協力,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了全民族的抗戰;中國廣大人民群眾自發的進行抗日活動;國民黨的軍隊英勇作戰,為抗戰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