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參賽孔乙己孫彩霞_第1頁
教育部參賽孔乙己孫彩霞_第2頁
教育部參賽孔乙己孫彩霞_第3頁
教育部參賽孔乙己孫彩霞_第4頁
教育部參賽孔乙己孫彩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孔乙己》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采取重點突破、以點帶面的方法,用一課時完成對課文的分析。2.重點分析課文中人物的幾個片斷,從外貌、動作、語言等方面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小說的深刻思想內涵。3.引導學生學習運用比較手法進行文學作品閱讀和欣賞。(二)教學重點1.通過對孔乙己外貌的描寫,鮮明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生遭遇。2.典型片斷的描寫,具體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3.《孔乙己》是對封建科舉罪惡的揭露,是對當時社會人們麻木愚昧的抨擊。(三)教學難點本課的難點是關于孔乙己的思想性格。教學過程由《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引出,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孔乙己》的背景和主題,也是引導學生對魯迅作品思想脈絡的整理。學習名家作品,最好是點面結合,比較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種聯系,正是語文課應該教給學生的讀書方法。1.導入課文七年級的時候,我們就學過魯迅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深刻批判了封建教育、封建文化對兒童身心發展的束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魯迅著名小說《孔乙己》,塑造了一個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身心受到嚴重摧殘、最終走向末路的悲劇性人物。通過學習,我們將對已經離我們十分遙遠的那個社會有一種更為真切的了解。2.課文教讀通過預習,我們對《孔乙己》這篇課文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提問:小說主人公———孔乙己長什么樣?根據課文中的外貌描寫說說孔乙己有怎樣的遭遇、怎樣的性格。[多媒體鏡頭]身體高大:體質好,有力氣臉色青白:營養不良和不肯勞動臉上有傷痕:偷東西被打,也是他走向沒落的標志胡子亂蓬蓬、花白:50開外年紀,精神萎靡頹唐長衫臟破:窮酸潦倒、好吃懶做分析:這一外貌描寫準確地抓住人物肖像的特征,做到“寥寥幾筆,而神情畢肖”。外貌描寫是為一定的思想內容服務的,因而課文中的外貌描寫可以說又是句句都有言外之意,處處透露人物的遭遇和性格特征。提問:在對孔乙己的外貌描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小說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分析課文直接從人物的肖像入手,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孔乙己》的外貌描寫,是課文的經典之筆。人物身份、遭遇、思想性格等都集中在此,成為全文總綱。用一課時完片斷一:不回答——遭受羞辱——強作爭辯片斷二:不屑置辯——遭受羞辱——欲辯無詞明確:兩個片斷中,作者對孔乙己的神態描寫,筆法相同,但用力不同。相同處表現為孔乙己一開始總是表現出讀書人的清高,然后又在遭到酒客的嘲弄后表現得十分狼狽。兩個片斷用力不同,這是在用詞不同上表現出來的。“不屑置辯”顯然比“不回答”更深入地刻畫了孔乙己自命清高的神態。而在遭到羞辱后的狼狽狀,片斷二又顯然比片斷一更有過之。“孔乙己你怎么連半個秀才都沒撈到”,對一心追求功名的孔乙己來說傷害更大。3.學生自讀:前兩個片斷的比較,可以說是由老師帶著進行比較,下兩個片斷則是讓學生自己進行比較分析。在分組討論中,學生自己尋找比較的點,自己進行分析,自己來得出結論,體現課堂上的學生主體作用。對學生可能涉及的問題,教師要作一些事先的準備,以便能夠作出及時的反應。[多媒體鏡頭]片斷三時間:孔乙己一再遭到羞辱后。事情:孔乙己教小伙計寫“茴”字。片斷四時間:鄰居孩子聽到笑聲后。事情:孔乙己給孩子們吃茴香豆。學生運用比較法自讀課文,小組討論。[分析要點](1)孔乙己對酒客的態度和對孩子的態度明顯不同,這是為什么?孔乙己用不屑置辯的神氣對待酒客,說明他是以讀書人自居,自命清高,要在短衣幫面前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地位,同時也是為了對抗酒客的取笑,以掩飾自己的窘態。而孩子不同,他們畢竟還比較單純,所以孔乙己在遭到一再的羞辱后,便指望在孩子身上找到一點自身的價值,其態度變得熱情而誠懇。比如“做掌柜……”說明孔乙己受到科舉影響,向上爬的思想意識根深蒂固,盡管自己已是窮途末路,但還要在孩子們面前炫耀毫無用處的所謂學問和本領。當然這也表現了孔乙己性格的另一面———善良,以喚起讀者對孔乙己遭遇的同情。(2)孔乙己的態度和小伙計的態度有什么不同?說明什么?這一段描寫對比鮮明。一方面是小伙計的愛理不理,一方面是孔乙己的越說越起勁。相形之下,更顯出孔乙己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的低下,顯示出這個社會對不幸者的冷酷,即使是酒店的小伙計都難免污染。(3)四個片斷中都有刻畫人物比較細致的地方,如“青筋條條綻出”等,文中兩次提到“指甲”有什么作用?從細微處寫出孔乙己曾是個讀書人,同時也突出他的懶。(4)幾個片斷中都有“之乎者也”之類的東西,即使對孩子也是這樣,說明了什么?說明孔乙己死讀書,讀死書,中毒太深。雖然孔乙己已經是胡子花白的人了,科舉的途程對他來說已經毫無希望,但他仍然滿口“之乎者也”,實在是畫餅充饑,聊以自慰,他的迂腐麻木也可見其一斑了。(5)通過四個片斷的比較分析,我們了解了孔乙己是怎樣一個人物?孔乙己是一個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自命清高、好喝懶做,但心地善良終至于窮困潦倒的舊時代的讀書人。(6)孔乙己所處的社會是怎樣的一個社會?孔乙己所處的社會是一個被封建統治和封建科舉制度毒化了的勢利、麻木、毫無同情心的社會。(7)四個片斷中所寫之事,是偶然發生的還是經常發生的?是經常發生的,孔乙己一再遭到心靈和肉體上的折磨,成為封建科舉制度的犧牲品。從寫作手法上看屬于泛敘。與《阿Q正傳》影片的比較,是本課運用比較閱讀的第三個層面。阿Q與孔乙己兩個人物的比較,目的是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孔乙己這個人物。兩個人物出于同一作者之手,又具有同一文化背景,酒店、喝酒、酒客的嘲弄以及考科舉等,有許多的相似之處,這樣就具有了可比性。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反復比較,人物的性格特征就更加明顯。不同中的相同,相同中的不同,這樣的比較旨在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時也有利于訓練學生縱橫貫穿和拓展的能力。阿Q的滑稽可笑正好襯托了孔乙己的悲涼。讓學生從非常直觀的影片鏡頭中走出來,重新回到課文最悲涼的一段文字中,去感悟孔乙己悲涼沉重的命運。學生在朗讀中,會從那些文字中捕捉到絲絲的涼意,更會激發起對封建科舉制度的痛恨和對孔乙己這樣的不幸者的同情。4.拓展閱讀[多媒體鏡頭]《阿Q正傳》電影片斷提問:看了這個電影片斷后,同學們把它和我們所學的課文再作一次比較,看看還能悟出些什么呢?明確:比較相同點,所處環境都是在酒店,主人公都是被嘲弄的對象等。比較不同點,孔乙己:不屑一顧,顯出讀書人的清高。阿Q:好吹牛,好虛榮。孔乙己:面對旁人的戲弄:極力爭辯,“之乎者也”,又惱又羞。阿Q:面對旁人的戲弄,依然洋洋得意,自以為是,是所謂的“精神勝利法”。提問:注意一個細節,在《阿Q正傳》電影中,阿Q也有一個取錢買酒的動作,這和課文中的“排”有什么不同?明確:兩個人物付錢買酒動作的不同,和人物性格有很大的關系。影片中的阿Q是拿出錢來往柜臺上覆手一拍,顯出虛張聲勢、洋洋自得的樣子。孔乙己則是一副讀書人的派頭,卻又手頭拮據,于是來了一個斯斯文文的“排”。提問:孔乙己被恥笑后,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在看了《阿Q正傳》的影片后,能否給遭到恥笑后的阿Q也來一段神態描寫呢?明確:阿Q臉上現出了勝利者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