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加氣站建設項目結論與建議_第1頁
天然氣加氣站建設項目結論與建議_第2頁
天然氣加氣站建設項目結論與建議_第3頁
天然氣加氣站建設項目結論與建議_第4頁
天然氣加氣站建設項目結論與建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然氣加氣站建設項目結論與建議一、結論1、項目概況XXXXX某天然氣銷售有限公司在XXXXX縣XXXXXX建設XXXXX某天然氣加氣站建設項目。本項目為CNG與LNG加氣合建站,總投資700萬元,占地面積2939m2,建筑面積為882m2。建成后CNG設計加氣能力為0.5×104Nm3/d,LNG設計加氣能力為0.5×104Nm4/d,CNG主要服務對象為出租車、公交車輛及其他營運車輛,LNG主要服務對象為長途客車及貨運車輛等。2、產業政策要求本項目屬于機動車燃料零售類項目,根據國家發改委2011年第9號令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3年本)》,本項目產品不屬于國家鼓勵類項目,也不屬于國家限制類、淘汰類項目,視為允許類項目。因此,本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本項目為CNG與LNG加氣合建站,CNG主要服務對象為出租車、公交車輛及其他營運車輛,LNG主要服務對象為長途客車及貨運車輛等,符合國家發改委發布2012年12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的《天然氣利用政策》第一類優先類中第3項“天然氣汽車(尤其是雙燃料及液化天然氣汽車),包括城市公交車、出租車、物流配送車、載客汽車、環衛車及載貨汽車等以天然氣為燃料的運輸車輛”,本項目符合天然氣利用政策。3、規劃合理性分析本項目為CNG與LNG加氣合建站,CNG主要服務對象為出租車、公交車輛及其他營運車輛,LNG主要服務對象為長途客車及貨運車輛等,符合國家及地方相關規劃。4、選址合理性分析本項目位于XXXXX縣XXXXXX,現狀用地為耕地,暫不符合土地規劃,XXXXX縣國土資源局對本項目用地情況進行了說明,準備將本項目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中,待規劃完善后符合用地要求;評價范圍內無自然保護區、風景旅游點和文物古跡等需要特殊保護的環境敏感對象;項目最近居民為項目西北側59m處劉家街居民,經計算本項目可不設置大氣防護距離;項目噪聲,廢水及固廢按本評價污染控制措施治理后對外環境影響較小;項目東側為304國道及303省道,交通條件便利;故從環保角度分析本項目選址合理。項目選址符合《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2012)(2014年修訂),《液化天然氣(LNG)汽車加氣站技術規范》(NB/T1001-2011)選址要求,各設備與站外建(構)筑物的安全間距符合規范要求項目與周邊建(構)筑物安全距離符合規范要求。5、平面布局合理性本項目建筑及設施布局均滿足《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2012)(2014修訂)中相關要求,功能分區合理,生產安全,管理方便,工藝裝置之間的間隔滿足防火距離要求,站區管線走向通暢。各功能區相對獨立,減少了彼此的干擾,既方便了管理又減少了安全隱患。項目所在地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站房位于加氣罩棚的側風向,儲罐區的上風向,故本項目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對其影響較小。本項目平面布置合理。6、污染物排放總量本項目加氣過程中無需用水,無場地沖洗水,產生的廢水主要為職工產生的生活污水。項目用水量為219t/a,排水為175.2t/a,產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廠區旱廁,由農戶定期對其清掏,外運作為農家肥。故本項目總量控制指標為:COD:0t/a;氨氮:0t/a。7、環境質量評價結論=1\*GB3①環境空氣中的TSP、SO2、NO2日均值、SO2、NO2小時均值均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要求,5月14日PM10日均值略有超標,為地面揚塵所致;非甲烷總烴小時濃度范圍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詳解》中相關標準要求。②本項目所處區域地表水體為地河,最終匯入養息牧河,養息牧門斷面水質中各污染物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5\*ROMANV類標準要求。③本項目南、西、北廠界及劉家街晝、夜間噪聲值均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類標準要求,東廠界晝間部分時段略微超標,其余滿足4a類標準,超標是由于車流量較大導致的。。8、環境影響分析及防治對策8.1廢氣運營期大氣污染物主要為放散廢氣、逸漏廢氣及站內進出車輛產生的汽車尾氣等。8.1.1放散廢氣本項目LNG加氣系統放散廢氣產生的非甲烷總烴的產生量約為0.9kg/a,CNG加氣系統放散廢氣非甲烷總烴的產生量約為0.03kg/a,通過放散管集中排放。由于天然氣比重較輕,放散的天然氣會迅速進入大氣,不會形成聚集,不會對周邊環境構成明顯危害,不會對周邊大氣產生明顯污染影響。8.1.2逸漏廢氣本項目儲罐、傳輸和加氣過程由管道進行連接,連接處和閥門處可能有微量氣體逸漏,逸漏的天然氣設置可燃氣體報警系統,同時由于天然氣基本不含有毒物質,比重輕,且屬間斷、無規律性排放,其泄漏的少量天然氣很快擴散,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甚微。8.1.3汽車尾氣各車輛加氣過程將產生一定量的汽車尾氣,機動車排放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是CO、THC、NOx等。各種污染物排放總量較少,汽車尾氣排放屬于無組織排放。合理規劃站內人流、車流,避免高峰時期站內車輛擁堵,盡量減少站內因車輛怠速而排放的汽車尾氣。因此,汽車尾氣對周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較小。8.2廢水本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為職工產生的生活污水,年消耗新鮮水219t,年排放生活污水175.2t。項目廢水進入旱廁,由農戶定期對其清掏,外運作為農家肥。8.3噪聲劉家街居民晝、夜間噪聲值均能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類標準要求。8.4固廢本項目建成投入營運后,固體廢棄物主要為職工產生的生活垃圾及設備檢修時產生的廢機油,生活垃圾年排放量為5.84t。生活垃圾統一清運至環衛部門指定的排放場所,廢機油定期交由有資質的處置單位處理。固體廢物均可得到有效處置,對環境影響較小。9、清潔生產結論本項目在生產工藝與裝備、原材料、物耗、能耗等各方面積極推行清潔生產,類比同行業其它建設項目,本項目滿足清潔生產要求,達到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10、風險結論本項目存在一定的環境風險隱患,但只要該站員工嚴格遵照國家有關規定生產、操作,發生危害事故的幾率是很小的。發生事故時如能嚴格落實本報告提出的各項防止環境污染的措施和要求,采取緊急的工程應急措施和社會應急措施,事故產生的影響是可以控制的。本項目可能發生事故的類型主要有:天然氣大量泄漏、火災、爆炸事故。在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并加強管理后預計本項目發生各類事故的機率很小,環境風險影響屬可接受水平。11、評價總結論綜上所述,本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選址合理;在落實報告表中采取的污水、廢氣、固廢、噪聲等治理措施,并確保各類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的前提下,本項目的建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不大,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本項目的建設可行。二、建議(一)項目固體廢物需落實分類處理,做到去向明確。(二)建議項目實施廠區綠化工作,保護環境、美化環境。預審意見:公章經辦人:年月日下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意見:公章經辦人:年月日審批意見:公章經辦人:年月日注釋一、本報告表應附以下附件、附圖:附件1委托書附件2關于XXXXX某天然氣加氣站建設項目有關問題的復函附件3營業執照附件4土地證附件5監測報告附圖1平面布置圖附圖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