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題答題的規范表述_第1頁
化學實驗題答題的規范表述_第2頁
化學實驗題答題的規范表述_第3頁
化學實驗題答題的規范表述_第4頁
化學實驗題答題的規范表述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實驗題答題的規范表述傅孟兒(北侖明港高級中學浙江寧波315800)摘要:化學實驗題是高考化學試題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陌生情景的試題中,學生思路往往受阻,得分率低。本文從常見儀器及規范使用、實驗基本操作、實驗流程設計目的等三類化學實驗題答題進行了歸納,期望能為學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保駕護航。關鍵詞:實驗題規范表述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高考試題中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征。在以往的高考中,實驗題一直作為各省市高考的必考試題,雖然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是實驗題的比重有增無減,特別是新課程改革以來,進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科學素養的提高有更深層次要求的時代,實驗的地位越來越高,它能充分考察學生對實驗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的掌握、實驗綜合分析和應用能力。縱觀近幾年的各省市高考試題,重點考查內容相近,基本以物質的制備、分離與提純、性質的探究、定性和定量分析等為主,以簡答題、選擇題的考查形式出現。如近三年的浙江省理綜卷中的第28題:表1:2012年—2014年浙江省高考理綜卷第28題(實驗題)的考查內容年份題號2012年2013年2014年(1)裝置名稱和用途裝置名稱儀器選擇和使用、試劑的替代與優化(2)實驗條件控制實驗操作流程流程試劑作用(3)原料混合要求實驗流程設計目的分離條件控制(4)實驗流程目的、萃取劑的選擇要求實驗操作原理實驗流程設計目的(5)儀器的規范操作定量計算和溶液配制的儀器選擇洗滌劑的選擇(6)實驗操作的基本原理實驗誤差分析分析這三道實驗題,均以物質制備實驗為載體,試題涉及面廣、綜合度高、問題的設計可難可易、區分度較大,有效調控試卷的難度系數,廣受命題專家青睞。在相對陌生背景下的實驗題,學生得分率較低。表2:2012年—2014年浙江省高考理綜卷第28題(實驗題)的平均得分(含零分卷)2012年2013年2014年試題總分141414平均得分6.237.665.7從日常的試題批改和批閱高考試卷的教師反映,學生失分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題干陌生,導致緊張、思路混亂,出現詞不達意、不規范、語言描述不精練、條理不清、含糊其辭、表達不完整等現象。據此,筆者結合近幾年的高考真題和模擬試題,歸納總結常見的實驗題中答題的規范表述,為高考增分。一、常見儀器及規范使用1、儀器名稱表述化學儀器是化學專業術語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一定要避免寫錯別字,如坩堝,切勿寫成“鉗”鍋;也要避免根據自己的意愿寫,如蒸餾燒瓶,盡量不要寫成具支燒瓶或帶支管的圓底燒瓶;如吸濾瓶,不要寫成具支錐形瓶;如將三口(三頸)燒瓶寫成“三頭、三嘴、三井、三勁”燒瓶。2、常考儀器的規范使用(1)密封性檢查①檢漏表3:常見儀器檢漏操作的文字表述儀器操作的規范文字表述容量瓶加入少量水,塞緊玻璃塞,將容量瓶倒轉,觀察是否有水滴流出,再正放將玻璃塞旋轉180°,再倒轉觀察是否漏水滴定管關閉開關,加入約為3-5mL水,靜置觀察是否有水滴滴下分液漏斗關閉開關,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的水,垂直放置,觀察是否有水滴流出(玻璃旋塞的檢漏);然后將漏斗倒轉,觀察是否有水滴流出,再正放將玻璃塞旋轉180°,再倒轉觀察是否漏水(玻璃塞的檢漏)②氣密性檢查:先形成封閉系統(如關閉活塞、導氣管插入水中等),后操作(如手捂、用酒精燈微熱、加水等),現象描述(如導管末端出現氣泡且冷卻后形成一段水柱、漏斗的導管中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時間后不下落等),最后結論(一般為:則氣密性良好)。在實際答題中學生往往只答操作,表達不完整。(2)滴定管的使用①檢漏(見表3)②洗滌、潤洗(見二中的2、洗滌)③裝液:從上口注入溶液至滴定管“0”刻度以上2-3mL,用滴定管夾固定;④調整液面:輕輕轉動酸式滴定管的活塞或輕輕擠壓堿式滴定管的玻璃球,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無氣泡,調整液面至“0“刻度或以下;【酸式滴定管開大開關,使水快速流出;堿式滴定管將橡皮管向上彎曲,輕輕擠壓玻璃球,使水緩慢流出(見圖1)】⑤滴定:用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搖晃錐形瓶,眼睛注意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如圖2、圖3)⑥滴定終點的判斷:滴入最后一滴,溶液由……色突變為……色,且半分鐘不變色。(3)試紙的使用:①pH試紙:用鑷子夾取pH試紙于干燥的表面皿(玻璃片、點滴板)上,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于試紙上,待變色穩定后,與標準比色卡對比②其他試紙:基本操作相同,但有些試紙先要潤濕。二、實驗的基本操作1、物質的檢驗在物質的檢驗中,學生非常容易失分,往往只看到“加……試劑,現象……”,少了幾個關鍵點。正確的表述為:(1)某種微粒的檢查:取少量樣品,滴加……試劑,如看到……現象,則結論……(如果是固體,一般要加水或……溶解后再檢驗);(一般用沉淀法、顯色法等靈敏度高的方法)(2)沉淀是否完全:靜置,取少量上層清液,滴加……試劑,如看到……現象,則結論……;(3)沉淀是否洗滌干凈: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滴加……試劑,如看到……現象,則結論……;(一般用沉淀法、顯色法等靈敏度高的方法,盡量不用氣體法、焰色反應等低靈敏度的方法)(4)固體質量變化的恒重表述:最后兩次稱量質量之差小于0.1g。2、洗滌(1)普通過濾后洗滌:沿玻璃棒往漏斗中加蒸餾水(或其他洗滌劑)至沒過濾渣,等水自然流完后重復2-3次。學生中會出現“將濾渣取下放入燒杯中,加水洗滌”或“加水洗滌”等答案,都是表述錯誤或不規范的。(2)減壓過濾后洗滌:①關小水龍頭,往布氏漏斗中加洗滌劑至沒過濾渣,讓洗滌劑緩慢通過濾渣,等洗滌劑流完后,重復2-3次;②粘在布氏漏斗上的物質:用濾液沖洗;(3)溶液配制中的洗滌:用蒸餾水沖洗燒杯和玻璃棒;(4)滴定管的洗滌或潤洗:從滴定管上口裝入3-5mL的水或所裝溶液,慢慢傾斜轉動滴定管,使洗滌液潤濕內壁,然后豎直從下口放出洗滌液,重復2-3次。3、萃取、分液:重要操作步驟的文字表述(1)檢漏(見表3)(2)振蕩:右手壓住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左手握住旋塞,將分液漏斗倒轉過來,用力振蕩;(3)放氣:將分液漏斗的瓶身傾斜,導管朝上,左手握住旋塞,用拇指和食指旋開旋塞放氣(見圖4);(4)分液:①操作的規范表述:將分液漏斗口上的玻璃塞打開或是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對準漏斗口上的小孔,使漏斗內外空氣相通;打開旋塞,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待下層液體完全流出后,關閉旋塞,將上層液體從漏斗口上口倒出。②萃取劑的選擇:互不相溶,互不反應,溶質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遠遠大于在原溶劑中的溶解度。4、減壓過濾(抽濾或吸濾):重要操作步驟的文字表述(1)濾紙的選擇:一般選擇比布氏漏斗內徑略小又能將全部小孔蓋住的濾紙;(2)布氏漏斗:布氏漏斗的頸口斜面應與吸濾瓶的支管口相對;(3)安全瓶:導管應短進長出或短進短出;(4)相關操作:①濾紙潤濕:用蒸餾水潤濕濾紙,微開水龍頭,抽氣使濾紙緊貼在漏斗瓷板上;②轉移:用傾析法轉移溶液,溶液量不超過漏斗容量的2/3,開大水龍頭,待溶液快流盡時再轉移沉淀;③濾液的取出:當吸濾瓶內濾液高度快達到支管口時,應拔掉吸濾瓶上的橡皮管,從吸濾瓶的上口倒出溶液;(不能從支管口倒出)④吸濾完畢或中途停止:先拆下連接抽氣泵和吸濾瓶間的橡皮管,后關閉水龍頭,以防倒吸;5、焰色反應實驗操作的文字表述用潔凈的鉑絲(鐵絲、鉻絲)蘸取待測物于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觀察火焰焰色,火焰為……色,則含有……。(鉀元素的焰色觀察必須透過藍色的鈷玻璃)6、結晶操作的規范表述(1)蒸發結晶:加熱到有大量晶體析出。(2)冷卻結晶:①現象表述:加熱到溶液表面有晶膜出現;②冷卻結晶的基本流程表述: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三、實驗流程設計目的或作用1、過濾后洗滌濾渣的目的(1)水洗:去除固體表面……可溶性雜質。(2)冰水洗滌:①去除表面的雜質;②減少溶解而損耗。(3)乙醇洗滌:①去除表面的雜質(包括水);②減少溶解而損耗。③乙醇易揮發,可以得到較干燥的晶體(但雜質只有水時,只答②③);2、某些實驗溫度控制的目的(1)一般控溫的目的:控制反應溫度,防止……(如某物質的分解、發生副反應等);(2)保持恒溫的目的:提高反應物的轉化率,加快反應速率;(3)反應溫度不易過高的可能目的:①防止……物質分解;②防止……物質脫去水等;③防止……物質發生副反應(主要用于有機)等;(4)水浴/油浴/沙浴加熱的優點:①受熱均勻;②易控制溫度。(5)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及使用目的①制乙烯:混合液的液面下,測反應液的溫度;②蒸餾(或分餾):蒸餾燒瓶的支管口略偏下,測餾分既出去的氣體的溫度;③水浴/油浴/沙浴加熱:水/油/沙中,測水/油/沙的溫度。3、趁熱過濾的目的(1)除去……晶體;(2)防止目標產物晶體的析出。4、有機化學中制備反應后經常加無機鹽(如乙酸乙酯中加飽和Na2CO3、皂化反應后加NaCl)的目的:(1)可能降低有機物的溶解度,便于分層析出(鹽析法);(2)可能與某些物質反應,從而與其他物質分離(如阿司匹林的制備中加NaHCO3,將阿司匹林反應變成可溶性的鹽,與聚合物分離)。5、恒壓漏斗(連通管)的作用(見圖5):平衡氣壓,使溶液順利滴下。6、冷凝管的使用目的:(1)作用:橫放——冷凝;豎放——冷凝回流,提高反應物的利用率;(2)冷卻水:冷凝水應下進上出,目的為增強冷凝效果。7、固體粉碎的目的: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且使反應更完全(或提高反應物的轉化率),而學生往往只敘述使反應完全,表述不完整。8、玻璃棒攪拌的作用:(1)稀釋:加快散熱;(2)溶解:加快溶解;(3)蒸發:加快散熱,防止飛濺;(4)反應中攪拌: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使反應充分。9、無水操作的目的:防止……水解或防止……吸水,失去……的性質。10、有機等反應中加一種液體(不參與反應)的作用:一般為溶劑,促進……的溶解。11、實驗題中的分水器的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