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 1-4 莖和葉 教學課件_第1頁
新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 1-4 莖和葉 教學課件_第2頁
新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 1-4 莖和葉 教學課件_第3頁
新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 1-4 莖和葉 教學課件_第4頁
新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 1-4 莖和葉 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學教科版

四年級下冊莖和葉是植物的營養器官。不同環境中植物的莖、葉外部形態不同。莖具有支撐植物以及運輸水分和養分的作用。學習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23葉能吸收陽光制造養分,維持植物生存。葉能蒸騰水分調節體溫,維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動。45能基于觀察描述鳳仙花葉在莖上分布的樣子,發現其生長規律。能夠基于觀察及已有認知推測莖與葉的功能。能夠利用實驗收集證據、驗證推測,得出結論??茖W探究目標123對莖與葉的作用表現出探究的興趣。尊重事實,能依據事實調整自己的想法。12意識到環境會影響植物生長,具有保護環境的意識。1科學態度目標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種子幼苗成長從種子到幼苗到成株,鳳仙花的莖和葉發生了什么變化?莖是直直的、圓柱的;葉長在莖的上面,葉是細長的。莖葉溫故知新

破土而出的鳳仙花,莖越長越高,葉也越來越多。莖和葉對植物生存分別有什么作用呢?1從小組成員栽培的鳳仙花中選擇生長狀況最好的一株,觀察它的形態特征。觀察目的:觀察鳳仙花莖和葉的形態特征。觀察材料:長勢良好的鳳仙花全株、軟尺。觀察步驟:1.測量鳳仙花植株的高度。2.數一數一株鳳仙花上葉片的數量。3.從不同角度觀察鳳仙花葉在莖上的分布情況。4.畫出鳳仙花葉在莖上分布的樣子。觀察記錄植株的高度12厘米葉片的數量10對葉的分布情況葉子平展,交叉生長葉片的大小平均6*1.8厘米莖的顏色上部淺綠色,靠近根部呈棕色莖的粗細周長約4厘米

觀察葉在莖上的分布情況,將我們觀察的結果用圖畫記錄下來。觀察分析:

隨著莖的長高,植物的葉也越來越多。鳳仙花的葉在莖上生長的方式是互生,從上往下看可以發現每一層葉子交叉排列,這樣的生長情況有利于植物葉最大面積地吸收太陽光。觀察結果:

鳳仙花莖的顏色變深了,變得更高更粗了;葉子的數量變多了,葉片平展、交叉生長。詞匯科學莖葉

運輸蒸騰

縱切橫切2推測莖和葉分別有什么作用。莖的作用有些植物的莖可以長高變粗,葉可以長大變多,那么促使它們成長的養分是怎么來的呢?從這些現象,我推測莖有運輸水分的作用。2推測莖和葉分別有什么作用。葉的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有些植物的葉還可以用來繁殖1.實驗探究植物莖的作用實驗目的:探究植物莖的作用。實驗猜想:莖具有運輸水分的作用。實驗材料:一段切除根部的鳳仙花的莖、紅色水、杯子、小刀。3想辦法證明我們的想法是否正確實驗步驟:(1)取一段去掉根的鳳仙花莖和裝有紅色水的杯子。(2)將鳳仙花的莖放入杯中。(3)觀察鳳仙花莖外部的變化。(4)一段時間后,將鳳仙花莖分別縱切開、橫切開,觀察它的縱切面和橫切面。

縱切橫切實驗現象:

鳳仙花的莖由綠色慢慢變紅,它的葉脈也變紅了,整個葉片都有些紅了。實驗分析:

鳳仙花縱切莖有一條條的紅線,莖的橫切面有紅色點狀液體,說明鳳仙花把紅色的水吸入莖中,證明鳳仙花的莖中有管狀結構。實驗結論:

植物的莖可以運輸水分。探究植物莖的作用視頻演示2.實驗探究植物葉的作用實驗目的:探究植物葉的作用。實驗猜想:植物葉具有吸收陽光和蒸騰水分的作用。實驗材料:一株鳳仙花、一株葉片較大的植物、黑色紙、干燥的塑料袋。實驗現象:(1)3天后,用黑色紙遮住的葉子的顏色比之前要淺了許多,有點發黃。(2)一段時間后,套在葉子上的干燥塑料袋的內壁上出現了小水珠。實驗分析:

葉子顏色變淺并發黃,是因為黑色紙遮住了陽光,葉子無法照射到陽光;塑料袋內壁上出現水珠,是因為水分通過葉片表面以水蒸氣的狀態散到空氣中,遇到塑料袋凝結形成的。實驗結論:

植物的葉具有吸收陽光和蒸騰水分的作用。探索植物葉的作用視頻演示1.植物的葉子平展且在莖上交叉生長有什么好處?

植物的葉子平展且在莖上交叉生長,增大了植物的葉子與陽光的接觸面積,能更大限度地接受陽光。另外,植物的蒸騰作用也是通過葉片來進行的,在陽光的照射下,葉片的蒸騰作用會比沒有陽光時要快,這有利于植物體內的水分調節和溫度調節。2.植物莖、葉對植物生存有什么作用?

植物的莖有支撐植物及運輸水分和養分的作用。植物的莖能從下往上將根吸收的水和礦物質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還能從上往下將綠葉制造的養料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植物的葉能吸收陽光,通過光合作用為植物提供生長所需要的養料;還能通過蒸騰作用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避免植物因氣溫過高而被灼傷。3.根據植物根、莖、葉的特征,推測適合植物生活的環境。浮萍香蕉樹仙人掌胡楊生活在河流、湖泊等水體表面浮萍漂浮在水面上生活在降水量大的環境中香蕉樹的葉子很大,能蒸騰大量的水生活在降水量小的沙漠、戈壁等環境中仙人掌的葉子退化為刺,減弱了蒸騰作用,能適應干旱的環境生活在降水量小的沙漠、戈壁環境中胡楊的根系發達,能深入地下找到水源,能適應干旱的環境收集更多奇特的莖和葉的圖片,了解這些植物分別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不同形態的葉仙人掌葉退化成刺狀松樹針狀葉香蕉樹寬大的闊葉水稻平行葉脈葉的種類視頻演示

不同形態的莖直立莖纏繞莖攀緣莖不同形態的莖匍匐莖變態莖莖的種類視頻演示×

斷不同植物的莖生長方式也不同,像南瓜的莖屬于纏繞莖。(

)2.植物的莖具有支撐植物及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

)3.植物的莖不能夠儲藏營養物質。(

)4.綠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氣。(

)5.蒸騰作用的主體是葉子。(

)√√×√課堂達標

選擇1.植物的葉可以為人類制造()。A.二氧化碳B.氧氣C.氫氣2.植物的葉所需的養料是由()來完成運輸的。A.花B.莖C.葉BB課堂達標3.根據收集到的鳳仙花植株生長高度的變化的數據可知,鳳仙花開花后莖的生長速度()。A.加快B.減慢C.不變4.鳳仙花的葉是()。A.嫩綠色,橢圓形,兩頭有點凹進去B.深綠色,兩頭有點凹進去,邊緣時齒輪狀C.深綠色,頂端尖尖的,邊緣是齒輪狀CB選擇總結莖的作用葉的分布交叉平展吸收陽光蒸騰水分葉的作用吸收陽光支撐植物運輸作用植物的生長變化莖葉水分養分4莖和葉第一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

觀察并描述鳳仙花的葉在莖上的分布情況,發現其生長規律,能推測莖與葉的功能。知道不同環境中植物莖、葉的外部形態不同,了解莖和葉的作用。

一、填空題。1.莖在植物的

?和

?之間。

2.莖有

支撐

?植物以及運輸

水分

?和

養分

?的作用。

3.綠色植物中的葉綠體吸收

陽光

?,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養料,并釋放

氧氣

?。所以,植物的

光合作用

?制造了植物生長所需的“食物”——養料。

根葉支撐水分養分陽光氧氣光合作用4.由于各地水分、氣溫等生長環境的不同,植物演化出了形態各異的葉以適應不同的環境。熱帶植物葉片比較大,可以更好地

散熱

?;而寒帶植物的葉較小,可以很好地保持植物的

體溫

?;沙漠地區植物的葉片更小,主要是為了減少

水分蒸發

?,保持體內的水分以維持生存。

5.根據形態的不同,植物的莖分為

直立莖

?、

纏繞莖

?、

攀緣莖

?、

匍匐莖

?等。

散熱體溫水分蒸發直立莖纏繞莖攀緣莖匍匐莖二、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鳳仙花制造“養料”的器官是(

C

)。A.根B.莖C.葉2.將鳳仙花植株上的一片葉用黑色紙遮住,使它見不到陽光。3天后,這片葉子會(

C

)。A.沒有變化B.變得更綠C.變枯黃CC3.鳳仙花的葉片交叉生長,是為了(

A

)。A.最大限度地接受陽光B.長得更加好看C.更好地蒸騰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植物能自己制造養料的過程是蒸騰作用B.樹干和樹枝都屬于植物的莖C.植物的營養器官只有根和莖AB三、判斷題。(對的畫“√”,錯的畫“?”)1.將一只小老鼠和一盆植物放在密封的透明鐘罩下,小老鼠仍然活了下來,因為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釋放了氧氣。

(?

)2.爬山虎的莖是纏繞莖。

)3.植物只能生長在土壤里,干旱的地方不能生長植物。

)√??

四、連線題。根據莖的形態連一連。五、探究題。1.我們種植的鳳仙花,已經長得越來越高,葉也越來越多。讓我們觀察它的形態特征,用畫圖的方式記錄鳳仙花的葉在莖上的分布。從側面看到的鳳仙花從上面看到的鳳仙花畫圖略2.實驗研究植物莖的作用。剪取一段鳳仙花的莖,莖上有葉,把它插入有紅色水的杯子中,過一段時間,你會看到

莖和葉脈變紅了

?。將鳳仙花的莖橫切、縱切觀察,我們發現莖的內部有

導管,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