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后處理對不同品種火龍果皂苷v含量的影響_第1頁
采后處理對不同品種火龍果皂苷v含量的影響_第2頁
采后處理對不同品種火龍果皂苷v含量的影響_第3頁
采后處理對不同品種火龍果皂苷v含量的影響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采后處理對不同品種火龍果皂苷v含量的影響

動脈支架是一種傳統的藥物食品源植物,在廣西人民的醫療歷史已有300多年。羅漢果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暑、潤肺止渴作用,被譽為“東方神果”,深受國際市場歡迎。近期的研究表明,羅漢果皂苷(Mogroside)是羅漢果的主要活性成分[1-4]。七十年代以來,國外學者相繼開展了對羅漢果皂苷的研究。迄今已從羅漢果果實中分離鑒定了11種葫蘆烷三萜苷類化合物,其中羅漢果皂苷Ⅴ在羅漢果果實中的含量以及甜度均較大,是主要的皂苷成分[5-6]。羅漢果皂苷作為一類高甜度、低卡路里的理想天然甜味劑,比蔗糖甜300倍,且食用安全無毒、沒有異味、熱穩定性好、水溶性好[1,7-8]。已被批準作為一種甜味劑添加到食品中,同時也是高血壓、肥胖癥、糖尿病患者的優良甜味劑和保健品[1,9-11]。目前關于羅漢果皂苷穩定性的研究主要是針對羅漢果皂苷提取物,發現羅漢果總皂苷具有較好的熱穩定性,受酸堿的影響較小,但對于其主要皂苷組分穩定性的研究報道較少[12]。羅漢果常以干果的形式保藏,傳統的加工方法是將羅漢果鮮果與室溫通風處后熟至果皮變黃后,于50℃溫度下烘干[13],但該方法缺乏有效的科學依據。盧來鳳等研究表明,采用不同干燥溫度處理可引起羅漢果指紋圖譜的變化,可能造成羅漢果皂苷含量的降低[14]。而關于羅漢果不同后熟處理方式對主要皂苷含量的影響尚未見有關報道。隨著羅漢果應用領域的拓寬及市場需求量的增大,羅漢果的種植面積及品種也日益增多,果實品質差別較大,為了獲得高品質的產品,本文研究了不同的后熟及干燥處理方法對羅漢果中主要皂苷成分的影響及其穩定性,為羅漢果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1材料和方法1.1試劑與儀器羅漢果鮮果于2012年11月初采自廣西省永福縣,并經華中農業大學姜玲教授鑒定為羅漢果青皮果和白毛果;羅漢果粗提物由桂林萊茵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羅漢果皂苷V對照品(質量分數≥98%)上海同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濃硫酸、香蘭素等均為分析純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乙腈為色譜級購自FisherChemAlertCo.,USA;色譜柱購自大連依利特科學儀器有限公司。Varian2700MitchellDrive高效液相分析儀VarianCo.,USA;Christ真空冷凍干燥機ChristCo.,Germany。1.2分析方法及結果1.2.1羅漢果總皂苷的分光光度法分析樣品制備:稱取8.0000g的羅漢果鮮果,用50%的酒精在70~80℃水浴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將提取液抽濾,合并濾液,濃縮后定容至25mL。分析方法:取上述提取液0.5mL,加10%香草醛乙醇溶液0.5mL,搖勻,在冰浴下加75%硫酸5mL,搖勻,于50℃水浴中加熱20min,立即放在冰浴中冷卻10min,在600nm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值,再根據經驗公式計算出羅漢果總皂苷的含量[10]:A=K×C式中:A-吸光值,K-經驗系數即1.0635,C-羅漢果皂苷濃度(mg/mL)1.2.2羅漢果皂苷Ⅴ的HPLC法分析樣品制備:稱取一定量的羅漢果鮮果和干果,采用1.2.1中樣品制備的方法。色譜條件:色譜柱:250×4.6mm(I.D),5μm;流動相:乙腈∶水=23∶77(v/v);溫度:室溫;流速:0.5mL/min;檢測波長:210nm;靈敏度:0.04AUFS;進樣量:10μL。以保留時間進行定性,以峰面積計算樣品中羅漢果皂苷Ⅴ含量[11]。1.2.3不同后熟處理方法對羅漢果中羅漢果皂苷V含量的影響羅漢果采收后,對不同品種的鮮果進行如下后熟處理:室內后熟一周(室溫20~25℃,空氣相對濕度60%~80%)、室內后熟二周(室溫20~25℃,空氣相對濕度60%~80%)、室內后熟40d(室溫20~25℃,空氣相對濕度60%~80%)、冷藏保存40d(5℃),然后將后熟處理的樣品進行HPLC分析。1.2.5羅漢果皂苷V穩定性的研究加熱溫度的影響:稱取一定量的羅漢果皂苷粗提物溶于蒸餾水,分別在20、40、60、80、100℃溫度下加熱30min,冷卻后測定樣品中羅漢果皂苷V含量。加熱時間的影響:稱取一定量的羅漢果皂苷粗提物溶于蒸餾水,在100℃溫度下加熱不同時間,冷卻后測定樣品中羅漢果皂苷V含量。放置時間的影響:稱取一定量的羅漢果皂苷粗提物溶于蒸餾水,在室溫條件(20~25℃)下放置不同時間,觀察羅漢果皂苷V含量的變化。pH的影響:稱取一定量的羅漢果皂苷粗提物,用稀鹽酸和氫氧化鈉調至不同的pH,在室溫條件(25℃)下放置3h,觀察羅漢果皂苷V含量的變化。1.2.6數據處理實驗數據用X=x珋±SD表示,用SAS專用軟件進行分析,觀察其顯著性。p<0.05為差異顯著,p>0.05為差異不顯著。2結果與分析2.1品種和部位對羅漢果主要皂苷及其皂苷v含量的影響羅漢果的品種很多,本文選取了兩種主要的羅漢果品種:青皮果和白毛果,并對其羅漢果皂苷V含量進行分析,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羅漢果總皂苷及羅漢果皂苷V的含量隨羅漢果品種和存在部位的不同而不同,果皮中羅漢果總皂苷及其皂苷V的含量均遠遠低于果肉,而青皮果果皮及果肉中羅漢果總皂苷及其皂苷V的含量均高于白毛果,表明羅漢果中主要活性成分皂苷及其皂苷V的含量與品種和部位有一定關系。而羅漢果皂苷V是羅漢果皂苷中主要的組份,其含量高低常常是評價羅漢果甙類產品的重要質量指標,說明青皮果果實品質較好,其總甙和甙V含量均較高。2.2不同采后處理對蘋果果皮和蘋果果酒中羅漢果皂苷v含量的影響由圖1可知,同未處理的鮮果相比,后熟處理方式對羅漢果中羅漢果皂苷V含量的影響很大。經不同后熟處理后,白毛果的果皮中羅漢果皂苷V的含量均有所下降;而白毛果的果肉中羅漢果皂苷V的含量除冷藏保存40d的采后處理方式外,其他的采后處理方式均比未處理鮮果低;對于青皮果,經不同采后處理后,其果皮中的羅漢果皂苷V含量除室內后熟40d的比鮮果低,其他的采后處理方式都有所增加,其中以室內后熟兩周的效果最好;而果肉中羅漢果皂苷V含量均比未處理的鮮果低。由此可知,不同品種的羅漢果受后熟處理方式的影響不同,白毛果和青皮果的最佳后熟處理方式分別為冷藏保存40d及室內后熟兩周。2.3不同微生物的量變化不同的干燥處理方式對采收后的鮮果中羅漢果皂苷V含量的影響見圖2。由圖2可知,經過不同干燥方法處理后,羅漢果中羅漢果皂苷V的含量變化很大。白毛果的果皮采用微波中火烘干時,其羅漢果皂苷Ⅴ的含量最高;而經過真空冷凍干燥的果肉中羅漢果皂苷Ⅴ的含量最大;對于青皮果而言,經直接烘干的果皮中羅漢果皂苷Ⅴ的含量最大;而果肉則是采用微波中火烘干的羅漢果中羅漢果皂苷Ⅴ的含量最高。總之,為了避免羅漢果在干燥過程中羅漢果皂苷的損失,同時考慮到生產成本,白毛果和青皮果最佳干燥處理方式分別為微波中火干燥及直接烘干。2.4熱反應對皂苷v含量的影響在其他條件一直的情況下,探討了加熱溫度、加熱時間、貯藏時間以及pH的變化對羅漢果皂苷V含量的影響,結果見圖3~圖6。實驗表明,羅漢果皂苷V的穩定性較好。隨著加熱溫度的增加以及加熱時間的延長,羅漢果皂苷V的含量有所下降,但是變化幅度不大。表明羅漢果皂苷V的熱穩定性較好。此外,pH以及放置時間對羅漢果皂苷V含量的影響也不顯著。3后熟方式和干燥方式對羅漢果中皂苷v含量的影響分析表明,羅漢果皂苷提取物中皂苷V的穩定性較好,其含量受加熱溫度、加熱時間、pH以及放置時間的影響不大。羅漢果總皂苷及羅漢果皂苷V的含量隨羅漢果品種和存在部位的不同而不同,青皮果中羅漢果皂苷的含量高于白毛果,果皮中的羅漢果皂苷含量低于果肉。羅漢果皂苷V是羅漢果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控制羅漢果質量的重要指標。而后熟處理方式和干燥方式對羅漢果中皂苷V的含量影響較大,白毛果和青皮果的最佳后熟處理方式為冷藏保存40d及室內后熟兩周;其最佳干燥方式分別為中火的微波干燥及50℃直接烘干。這是由于羅漢果中不同皂苷的含量隨生長期的變化而變化,而甜甙Ⅴ的含量一般隨生長周期增加而增加,且在果實成熟后有一個較長的甜甙積累過程[15]。本實驗表明,不同品種羅漢果在后熟過程中其皂苷成分轉化的規律有所不同。因此,為了提高產品質量,應根據羅漢果品種的不同,采用相應的加工工藝條件并嚴格控制加工過程,這對于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