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高考語文總復習考案24模塊滾動訓練周測卷二十文言文閱讀+詩歌閱讀+名句默寫+語言文字運用+寫作_第1頁
新教材2023年高考語文總復習考案24模塊滾動訓練周測卷二十文言文閱讀+詩歌閱讀+名句默寫+語言文字運用+寫作_第2頁
新教材2023年高考語文總復習考案24模塊滾動訓練周測卷二十文言文閱讀+詩歌閱讀+名句默寫+語言文字運用+寫作_第3頁
新教材2023年高考語文總復習考案24模塊滾動訓練周測卷二十文言文閱讀+詩歌閱讀+名句默寫+語言文字運用+寫作_第4頁
新教材2023年高考語文總復習考案24模塊滾動訓練周測卷二十文言文閱讀+詩歌閱讀+名句默寫+語言文字運用+寫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案[二十四]模塊滾動訓練周測卷(二十)文言文閱讀+詩歌閱讀+名句默寫+語言文字運用+寫作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2023·鹽城市響水中學開學檢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绔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梨園,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故稱之以富貴人可,稱之以貧賤人亦可;稱之以智慧人可,稱之以愚蠢人亦可;稱之以強項人可,稱之以柔弱人亦可;稱之以卞急人可,稱之以懶散人亦可。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學節義不成,學文章不成,學仙學佛,學農學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為敗家子,為廢物,為頑民,為鈍秀才,為瞌睡漢,為死老魅也已矣。初字宗子,人稱石公,即字石公。好著書,其所成者有《石匱書》《張氏家譜》《義烈傳》《瑯嬛文集》諸文行世。幼多痰疾養于外大母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云谷公宦兩廣藏生牛黃丸盈數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歲食盡之而厥疾始瘳。六歲時,大父雨若翁攜余之武林,遇眉公①先生跨一角鹿,為錢塘游客,對大父曰:“聞文孫善屬對,吾面試之。”指屏上李白騎鯨圖曰:“太白騎鯨,采石江邊撈夜月。”余應曰:“眉公跨鹿,錢塘縣里打秋風。”眉公大笑起躍曰:“那得靈雋若此?吾小友也。”欲進余以千秋之業,豈料余之一事無成也哉?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覓死,又不能聊生,白發婆娑,猶視息人世。恐一旦溘先朝露,與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王無功、陶靖節、徐文長皆自作墓銘,余亦效顰為之。甫構思,覺人與文俱不佳,輟筆者再。雖然,第言吾之癖錯,則亦可傳也已。明年,年躋七十,死與葬,其日月尚不知也,故不書。(選自張岱《自為墓志銘》,有刪節)【注】①眉公: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明代的文學家、書畫家。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C)A.幼多痰疾養于外/大母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云谷公宦兩廣/藏生牛黃丸盈數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歲食盡之而厥疾始瘳B.幼多痰疾/養于外大母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云谷公宦兩廣/藏生牛黃丸盈數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歲食盡之/而厥疾始瘳C.幼多痰疾/養于外大母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云谷公宦兩廣/藏生牛黃丸盈數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歲/食盡之而厥疾始瘳D.幼多痰疾養于外/大母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云谷公宦兩廣/藏生牛黃丸盈數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歲食盡之/而厥疾始瘳【解析】“外太祖”是一個詞,指外曾祖父,中間不宜斷開,排除A項。“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歲”表時間段,中間不宜斷開,在前后斷開,排除B、D兩項。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B)A.梨園,相傳唐明皇選樂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園,故其成為古代對戲曲班子的別稱。B.折鼎,文中喻沒有能力。鼎是古代三足兩耳用于烹煮的器物,后比喻王位、帝業。C.甲申,為明崇禎十七年的干支紀年。此年李自成率起義軍攻進北京,明王朝覆滅。D.靖節,即靖節先生,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謚號。陶淵明死后,被人們私謚“靖節”。【解析】B.“折鼎,文中喻沒有能力”說法錯誤,折鼎,文中指斷足的銅鼎。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A.張岱少年享受榮華富貴,晚年卻因國破家亡而生活困窘,所以感慨人生恍如隔世。B.張岱自認為自己無用,而諸多書籍流行于世,其寫“無用”只是表達憤激之情。C.張岱六歲跟隨伯父來到武林,遇到眉公先生,因對對工整得到眉公先生的贊賞。D.本文運用自嘲、反諷的藝術手法,流露出作者張狂的個性和內心的苦悶、憤懣。【解析】C.“張岱六歲跟隨伯父來到武林”錯誤,“大父”應為祖父,根據“聞文孫善屬對”可推知。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欲進余以千秋之業,豈料余之一事無成也哉?他想用建立偉大的功業規勸我,哪里料到我一事無成呢?(2)雖然,第言吾之癖錯,則亦可傳也已。即使這樣,只談我的癖好缺點,那也是可以記載的啊。【解析】(1)重點詞句:“進”,規勸;“欲進余以千秋之業”,狀語后置,正常語序為“欲以千秋之業進余”,他想用建立偉大的功業規勸我;“料”,料想。(2)重點詞句:“雖然”,即使這樣;“第”,只;“傳”,記載。5.根據最后一段文意,請簡要概括作者寫“自為墓志銘”的原因。(3分)答:①國破家亡,自己只是茍活于世;②人生已老,擔心突然離世;③思慕古人,效仿而作。【解析】由“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可知國破家亡,自己只是茍活于世;由“恐一旦溘先朝露,與草木同腐”可知人生已老,擔心突然離世;由“因思古人如王無功、陶靖節、徐文長皆自作墓銘,余亦效顰為之”可知思慕古人,效仿而作。【參考譯文】蜀人張岱,號陶庵。年少時候是紈绔子弟,十分愛繁華的場所,喜歡住漂亮的房子,愛穿鮮艷華麗的衣裳,經常吃美食,騎駿馬,喜歡唱戲,蒔花養鳥,并且沉溺于喝茶下棋,對作詩讀書著魔,忙忙碌碌大半生,全部都成了泡影成了夢幻。五十歲的時候,國破家亡,隱居在山里躲避戰亂,所剩下的只有爛床、破茶幾、斷足的鼎、彈不了的琴,和幾本殘舊不堪的書、缺角的硯一塊而已。穿麻布衣吃素食,經常斷糧。想想二十年前,簡直就是兩個世界一樣。所以稱為富貴之人也可以,稱為貧賤之人也行;稱為聰明人可以,稱為愚蠢人也行;稱為剛正的人可以,稱為柔弱的人也行;稱為勤奮的人可以,稱為懶散的人也行。學文,學武,學禮節,學寫文章,求仙向佛,學農活學種花全都沒有成功,任世人說我是個敗家子,是廢物,是頑民,是蠢秀才,是瞌睡漢,是老鬼物等罷了。我起初字宗子,人稱為石公,就自己取字石公。我喜歡撰寫著作,所寫成的書有《石匱書》《張氏家譜》《義烈傳》《瑯嬛文集》等,流行于世。幼時多次患有痰疾,被外祖母馬太夫人養育了十年。外曾祖父云谷公在兩廣做官,收藏生牛黃丸數竹筐,從我學會在地上爬,直到16歲,吃光了這藥,病才痊愈。六歲時,祖父雨若公帶著我到了杭州,遇到眉公先生騎著一只馴鹿,在錢塘游玩。他對祖父說:“我聽說你的孫子擅長對對,我當面考考他。”他指著屏上的《李白騎鯨圖》說道:“太白騎鯨,采石江邊撈夜月。”我回答道:“眉公跨鹿,錢塘縣里打秋風。”眉公先生大笑,起身跳下來,說道:“哪里能找到像這樣聰明并且才智出眾的(孩子),(你)是我的小友了。”他想用建立偉大的功業規勸我,哪里料到我一事無成呢?甲申年(1644)之后,我神志恍惚,既不能尋死,又不能維持生活,白發盤繞,像只有一點氣息存留人世間。只怕突然去逝,與草木一起腐爛,于是想到古人如王績、陶潛、徐渭都自己寫作墓志銘,我也仿效他們寫下墓志銘。剛想構思,覺得自己為人與文筆都不好,再次停筆。即使這樣,只說我的癖好缺點,那也是可以記載的啊。明年,我七十歲了,去世與下葬的日期還不知道,因此暫不記載。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2023·重慶市8月質量檢測)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6~7題。聞武均州①報已復西京陸游白發將軍亦壯哉,西京昨夜捷書來。胡兒敢作千年計,天意寧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興赦令疾風雷。懸知寒食朝陵使②,驛路梨花處處開。【注】①武均州:即武巨。當時武巨任果州團練使,知均州,兼管內安撫使,節度忠義軍。西京:指洛陽。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復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掃。6.下列關于這首詩的賞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A.首聯寫詩人得知武巨收復西京的壯舉,興奮不已,感嘆自己雖然年老白發仍舊壯心不已,雄心猶存。B.頷聯用“千年計”和“一日回”進行對比,強調天道正義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統治中原的計謀終成迷夢,一朝破滅。C.頸聯“深雨露”“疾風雷”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大宋列圣仁澤深如雨露普降,國家中興的赦令快似疾風迅雷。D.本詩語言風格整體雄渾豪放,抒發了詩人的政治抱負,貫穿了詩人一貫的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解析】A.“白發將軍”指的是武巨。首聯寫得知捷報后興奮不已,揮筆喜賦此詩,歌頌白發將軍武巨收復西京的壯舉,感佩武將軍老當益壯,雄心猶存。7.詩的尾聯廣受后人稱道,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賞析這一聯的精妙之處。(6分)答:①運用了想象(或虛寫)的手法。詩人想象收復西京后,在來年的寒食節朝廷派出的祭掃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將通過梨花盛開的驛道而到達洛陽,含蓄表達了收復失地的快意。②用了以景結情(或情景交融)的手法。“驛路梨花處處開”畫面優美,充滿詩意,形象而細膩地表達了詩人對收復失地、恢復中原的喜悅之情,令人回味無窮。【解析】尾聯“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是說料想明朝寒食祭掃陵墓,一路春風處處梨花盛開。首先這是還未發生之事,是詩人想象的寒食節掃墓的情景,所以是想象的手法。結合注釋可知,本聯是詩人想象收復西京后,朝廷派朝陵使前往西京祭掃北宋諸代皇帝的陵墓,在趕往陵墓的路上,一路梨花盛開的情景,含蓄表達了收復失地的快意。“驛路梨花處處開”是寫景,處在詩歌的末端,所以是“以景結情”。想象梨花處處開的盛景,畫面美好,字里行間中流露出詩人想象收復山河、恢復故土后的欣喜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8.(2023·湖北騰云聯盟高三聯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習總書記教導我們:“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屈原在《離騷》中表明自己擁有堅定的信仰,寧死也不會做出丑態的兩句是:“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2)古人求學重視老師的引導,如《師說》中韓愈認為老師的作用是“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同時也重視個人努力,如《勸學》中荀子認為君子經過不斷學習領悟,才能夠“(則)知明而行無過(矣)”。(3)在邊疆建功立業是不少人的理想。古詩文中就有不少描寫戰爭場景的詩句,它們或壯懷激越,或悲愴凄涼……如:“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或_相看白刃血紛紛__,_死節從來豈顧勛__或_馬作的盧飛快__,_弓如霹靂弦驚__)四、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2023·湖北名校聯盟測評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題。目前,中國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問題,睡不著、睡不好、睡不醒、不想睡……晚上熬夜似乎已成為公眾生活的常態。調查顯示,接近半數以上人群經常熬夜,每周有4天及以上晚于23點入睡,而在熬夜的原因中,①________:一方面,時間大多被手機屏幕霸占,主動或被動地選擇娛樂來消磨時間;另一方面,迫于高強度的職場壓力,熬夜工作。熬夜帶來的健康問題也讓很多人惴惴不安。大家的擔憂既有“內在”方面,如免疫力下降、“三高”、猝死等;②________,如脫發、皮膚變差、衰老和肥胖等。熬夜導致的健康損傷中,猝死、“三高”及心律加快等問題均與心臟問題相關,熬夜人群中45.3%的人擔心會傷害心臟。健康的“健”,本義是強壯有力,也暗喻著律動。律,既是自然規律、生物節律,也包括③________;我們應倡導全民規律作息、不熬夜的輕松哲學,不斷喚醒和提升全社會對于睡眠健康的重視。9.以下四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C)A.晚上熬夜似乎已成為公眾生活的常態。B.調查顯示,接近半數以上人群經常熬夜。C.猝死、“三高”及心律加快等問題均與心臟問題相關。D.不斷喚醒和提升全社會對于睡眠健康的重視。【解析】A.“晚上熬夜”,重復贅余,刪掉“晚上”。B.“接近”和“半數以上”矛盾,可刪掉“接近”。D.“喚醒”的是人,“提升”的是水平,而不應是“重視”,動賓搭配不當。1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答:①玩手機和工作是兩大頑疾__②也有“外在”方面__③規律作息的生活自律【解析】第一空,由“:”可知,空缺處是下文兩方面的總起,可以從后文捕捉到“玩手機”和“工作”的關鍵信息,因此填寫“玩手機和工作是兩大頑疾”一類的句子。第二空,前后兩句是分號,為并列關系,前文說“大家的擔憂既有‘內’在方面”,呼應前文,可以推斷出“外在”這一信息,因此填寫“也有‘外在’方面”一類的句子。第三空,“瞻前”可以推知所填內容與自然節律相對應,“顧后”可以發現“規律作息”這一要點,因此填寫“規律作息的生活自律”一類的句子。五、作文審題(10分)11.(2023·江蘇高三開學摸底考二)閱讀下面作文題目,寫出你的立意。(10分)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這是木桶理論,也稱為短板效應。文學創作與之相反,限定一個作家高度的,往往不是最短的板,而是最長的那塊板。有一塊長板,就可能脫穎而出;有幾塊長板,則可能成為大作家。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寫作指導】這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作文由兩段材料組成。第一段闡釋木桶理論,盛水的木桶是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