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門診、急診管理制度門診工作制度1.門診主任在主管院長領導下,負責門診的醫療、行政管理、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各科室的門診工作,各科主任、副主任應加強對本科門診的業務技術指導和考核,各科應擬定一位主治醫師或副主任擔任門診組長,協調科主任做好本科門診管理工作。2.門診各科室應準時應診,節假日期間由醫務科安排有關科室在規定時間應診。各科排班表報門診部。3.各科室參加門診工作的醫務人員,在門診部統一領導下進行工作,人員調換時應與門診部共同商議。4.門診醫護人員應派有一定經驗的醫師、護士擔任。5.科主任、主任醫師每七天最少出門診一次,解決疑難病例,副主任醫師每七天不少于兩次門診。6.對病人要進行認真檢查,按《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規定認真書寫病歷,處方及門診日志。科主任或門診負責醫師應定時檢查門診醫療質量。7.各科醫師嚴格執行診療證明書書寫管理規定。8.門診檢查、放射等多個檢查成果,必須做到精確、及時。門診手術應根據條件規定手術范疇。一是要加強對換藥室、治療室的檢查指導,必要時要親自操作。對病情不適合門診處置的病人,要收入院或轉院治療。9.充足運用當代檢查手段,近早明確診療。對不能確診的陰暗重病人或二次復診仍不能確診者,應及時請上級醫師珍視。10.各科門診固定人員與病房加強聯系,方便根據病床使用及病員出院狀況,有計劃的接受病人住院治療。11.專科、專病門診必須準時出診,以確保病人順利就醫。12.加強檢診,做好分診工作,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避免交叉感染。各傳染病診室應做好疫情報告。13.門診嚴禁吸煙,保持清潔整潔,改善候診環境,加強候診教育,宣傳衛生、防病、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知識。14.門診工作人員要做到關心、體貼病院,態度和藹、有禮貌、耐心解答問題。盡量簡化手續,有計劃的安排病人就診。15.門診醫師應科學用藥、合理用藥,盡量的減輕病員的負擔。16.對基層或外地轉診病人要認真診治,在轉回基層或原地時要提出診治意見,需轉外診治的病人應由臨床正、副主任醫師或科主任簽字。17.對青年醫師和進修醫師來門診工作時,門診組長負責對其介紹普通狀況和有關門診工作的規章制度,并在業務技術上負責把關。18.加強進修實習人員的管理,確保良好的一角秩序。門診部工作制度1.醫院應有一名副院長分工負責領導門診工作。各科主任、副主任應加強對本科門診的業務技術領導。各科(特別是內、外、婦產、小兒等科)應擬定一位主治醫師或高年住院醫師協助科主任領導本科的門診工作。2.各科室參加門診工作的醫務人員,在醫療護理管理部門統一領導下進行工作。人員調換時,應與醫療護理管理部門共同商議,上崗邁進行門診病歷書寫規范的培訓。3.門診的醫護人員應是含有一定臨床經驗的執業醫師、注冊護士擔任,實施醫師兼管門診和病房的醫院和科室,必須安排好人力。實習人員及未授權的進修人員應在上級人員指導下工作,不得獨立執業。4.對疑難重病員不能確診,病員兩次復診仍不能確診者,應及時請上級醫師診視。科主任、主任醫師應定時出門診,解決疑難病例。對某些慢性病員和專科病員,應根據醫院具體狀況設立專科門診。5.對高燒病員、重病員、60歲以上老人及來自遠地的病員,應優先安排門診。6.對病員要進行認真檢查,簡要扼要精確地記載病歷。主治醫師應定時檢查門診醫療質量。7.門診檢查、放射等多個檢查成果,必須做到精確及時。門診手術應根據條件規定一定范疇。醫師要加強對換藥室、治療室的檢查指導,必要時,要親自操作。8.門診各科與住院處及病房應加強聯系,方便根據病床使用及病員狀況,有計劃地收容病員住院治療。9.加強檢診與分診工作,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避免交叉感染。小兒科、內科應建立傳染病診室,做好疫情報告。10.門診標示清晰明白,設有導診服務工作人員,要做到關心體貼病員,態度和藹,有禮貌,耐心地解答問題。盡量簡化手續,有計劃地安排病員就診。11.門診應經常保持清潔整潔,改善候診環境,加強候診教育,宣傳衛生防病、計劃生育和優生學知識,有飲水設施及服務項目收費原則公示欄。12.門診醫師要采用確保療效,經濟適宜的診療辦法,合理檢查、合理用藥,盡量減輕病員的負擔。13.對基層或外地轉診病人,要認真診治。在轉回基層或原地時要提出診治意見。門診部護理工作制度1.建立健全日常清潔、消毒制度。檢查整頓診室,保持整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必要時開診前用紫外線消毒。2.預檢分診,熱情主動接待就診病人,扼要詢問病史,觀察病情后作出初步診療。3.安排候診,根據病情需要,及時給病人測體溫、血壓等生命體征,并統計于門診病歷上。隨時觀察候診病人病情,遇呼吸困難、精神異常、年老體弱及疑有病情變化者等應提前安排就診,必要時由醫護人員護送到急診室。4.各診室要有流動水洗手設備。5.發現傳染病人,立刻送隔離病房或聯系轉院,避免交叉感染。6.傳染科門診、肝炎腸道門診等應做到診室、人員、時間、器械固定。掛號、候診、取藥、病歷、采血及化驗與普通門診分開,腸道門診必須設立專用廁所。7.需要在門診進行的治療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確保安全有效。8.男女病人應盡量做到分室檢查。檢查乳房、腹部、外陰部時,需用屏風遮擋,并應由女護士陪伴檢查。9.較復雜檢查或手術后,應讓病人適宜休息,經觀察后方可拜別,以免發生意外。10.檢查或治療前后,對病人進行必要指導,如注意事項、飲食及休養規定、復診時間等。11.用過的物品、器械應及時清洗干凈及消毒,敷料等物品及時解決。12.認真做好各項登記,填寫各類表格,統計好工作量。門診注射室制度1.多個注射應按病歷執行,凡需做過敏實驗的藥品均應按規定于注射前做過敏實驗。2.嚴格執行核對制度,對有疑問的病歷,值班護士退交經治醫師或上級醫師復核后執行。3.工作人員應理解慣用注射藥的藥理作用、毒性反映和藥品過敏反映的緊急解決,并含有純熟的技術、高度的無菌觀念和責任心。4.親密觀察注射后的狀況,對輸液病人應定時巡視。如發生反映或意外,應立刻進行解決,并報告上級醫師。5.注射室內應保持整潔衛生、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地面先拖后掃,每日2次用0.2%過氧乙酸和紫外線空氣消毒,以減少污染。每月做空氣培養一次,并做好監測登記。6.著裝整潔,戴好帽子、口罩,并做好注射治療器材和物品的準備工作,向病人做好必要解釋。7.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注射部位精確,避開瘢痕、硬結及皮膚患處,掌握無痛注射法,純熟基本技術操作,減輕病人痛苦。8.各類器材、藥品定點放置,專人負責保管并定時清點,及時兌換與補充,每七天大消毒一次,確保無菌物品的及時供應和絕對無菌。9.對使用過的注射器等一次性物品,應進行消毒毀形解決后更換,對每一種病人治療前均應先洗手,后操作,避免交叉感染。10.室內應備有急救車及急救藥品器械,備有氧氣、吸痰器等,以備急救用。11.無菌持物鉗(鑷)、消毒罐配套加蓋,每七天消毒兩次并及時更換消毒液,貯物槽及敷料罐每天消毒一次。12.每日統計注射量,每月上報統計室。門診換藥室制度1.換藥室內應保持清潔、整潔、光線明亮,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入室。2.每天用紫外線消毒空氣2次,地面保持無血跡、膿跡。污敷料及時傾倒,用過物品及時解決,地面用%過氧乙酸消毒每日2次,每月空氣培養一次,進行監測。3.工作人員應戴口罩、帽子,每次換藥前均應徹底洗手,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4.認真檢查病人傷口狀況,發現異常,立刻報告醫師并做對應解決。5.嚴格恪守無菌技術,換藥時做到一人一碗(盤)兩鉗及一件無菌物品。先換無菌傷口,后換感染傷口,特殊感染者不得在換藥室換藥。6.嚴格分辨清潔區、半清潔區與污染區,各類物品不得混放,每日檢查、補充,更換、消毒。7.特殊感染傷口換藥時,應戴手套,用過的敷料要全部焚燒,其它用品應先消毒后清洗。8.建立定時消毒制度。多個無菌敷料、紗布、棉球由容器內取出后不可再放回原處。污染或已用過的敷料須放入桶內,不得隨意亂扔。污物桶應及時更換,每七天五過氧乙酸擦拭消毒1次。9.經浸泡使用的銳利器械應嚴格計時,浸泡30分鐘以上方可使用。未用完的多個敷料、敷料桶、油紗條、棉球罐應重新高壓滅菌,并更換鹽水、酒精棉球。10.室內物品應由專人負責保管,定時清點、維修,及時補充。11.換藥碗、罐、彎盤、持物鉗每日高壓滅菌一次,放置無菌鉗(鑷)的無菌罐每七天高壓滅菌兩次,消毒液每七天更換兩次(一次性用品解決參考門診注射室有關條款)。門診掛號室工作制度1.門診患者,應先掛號后診病(危重急救例外),對出診的科室的各級醫師有公示欄。2.掛號室分科掛號,開診前半小時即應掛號。3.掛號室工作人員要態度和藹,初診病歷要填齊首頁上端各欄,涉及姓名、性別、年紀、職業、籍貫、住址、就診日期,由醫院建檔的應復寫入檔或將信息輸入掛卡。復診病員憑掛號證,找出病歷,分別送至就診科室。4.復診病員遺失掛號證者,應代為查閱卡片,找到門診號碼,抽出病案,送至就診科室。5.同時就診兩個科室或轉科病員,重新掛號,會診例外。6.掛號診病當天一次有效,繼續就診應重新掛號。7.初診、復診病歷,均應直接送至就診科室,不能由病員攜帶。8.下班前取回當天就診病歷,依次整頓上架歸檔,自行保管者將門診病歷交至患者本人。9.按病案號及時將多個檢查報告貼到病歷頁上。門診手術室工作制度1.手術室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恪守無菌原則,保持室內整潔、肅靜,進手術室時必須穿戴手術室的鞋、帽、隔離衣及口罩。2.手術室的藥品、器材、敷料均由專人負責保管,放在固定位置,定時檢查,手術室物品普通不外借,如外借時須經護士長同意。麻醉藥與劇毒藥應有明顯標志,加鎖保管。根據醫囑,并核對方可使用。3.無菌手術與有菌手術應分別進行,先作無菌手術,后作有菌手術。手術前后護士應具體清點敷料器械等數目。將手術后被血液污染的輔料、棉球、注射器及其它物品分類放置,統一按現行消毒滅菌工作制度解決。4.手術室對施行手術的病員應作具體登記,按月統計上報,若發現手術感染,應及時研究感染因素,并隨時糾正。5.手術室應每日作紫外線消毒并登記,定時檢測紫外線消毒效果。每月徹底清掃一次,每月空氣培養一次,如有傳染病患者手術后,房間應徹底滅菌解決。6.凡需施行門診手術的病員,術前要完畢必要的檢查,如血常規,出、凝血時間,血小板等普通及其它必要的檢查。7.手術前應認真核對病人姓名、性別、年紀、手術名稱及部位,避免差錯。手術室護士負責保存和送驗手術采集的標本,手術前須征得病人同意后方可手術。8.進修醫師和實習醫師手術時,必須由本院醫師在場指導,由本院醫師對病員負完全責任,術者必須服從上級醫師指導。門診針灸科工作制度1.醫師必須穿戴工作衣帽,佩戴胸卡準時開診,熱情服務認真診治,不停提高療效。2.醫師在對病情作出必要地診查并開出針灸處方后,要及時書寫針灸病歷。3.每位針灸醫師在治療前須嚴格做好一切準備工作。熟悉病情,挑選針具,按現行規定消毒后方可施術。施術時動作要盡量柔和。做到一種病人一套針具,以防交叉感染,按醫院控制感染規定,每日定時隊針灸及火罐集中消毒滅菌解決。4.針灸時要根據患者病情適時酌情加用電針,拔火罐,艾灸等療法。為每位病人建立門診病歷,認真填寫治療統計,規范書寫病歷內容。針灸醫師須純熟掌握運用針灸的多個針法。針數要精益求精,嚴肅醫風,提高醫德,增強療效。5.凡疑難病例,持續治療一種療程以上不見效者,要及時請上級醫師會診或予轉科治療,以免耽擱病情。6.治療時間,醫師不得離開診室,要認真觀察治療狀況,出現意外狀況需及時解決,以免造成事故。7.起針時須細心檢查以免漏針未起,給患者造成痛苦甚至意外事故;拔火罐時要注意火候適宜,留罐時間不適宜過長,以防意外事故發生。8.進修、實習醫師不得獨立針灸操作,須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工作。針灸使用后的污染棉球、廢棄針具、注射器按規定分類放置,集中解決。門診推拿科工作制度1.規定醫師須衣帽整潔準時開診,熱情服務,認真診治。2.認真執行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醫療技術,嚴防差錯發生。3.按照衛生部、國家中醫管理局頒布的《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規定,認真書寫門診病歷、填寫治療統計。4.推拿治療中做到一人一巾,嚴防交叉感染。5.上班時間不能干私事,要堅守崗位嚴禁脫崗。6.醫師要純熟掌握推拿手法進行治療、辯證論治,不停提高療效。7.凡疑難病例在治一種療程不見效、或未見顯著效果邀請上級醫師會診或轉科治療。8.工作中不準抽煙、嬉笑。9.室內保持整潔、衛生、肅靜,物品要定位。門診理療科工作制度1.凡需理療者,由醫師對病情和臨床診療進行必要的診察后寫出理療病歷,開出理療處方。2.治療前向病人交待注意事項,詢問應有的感覺,檢查體位與否對的、舒適。治療中應經常觀察病人反映,如有異常狀況及時解決。治療后查看病人局部反映。3.嚴格執行核對制度和操作常規,開機前機器調節至“O”。治療中工作人員不能離開治療室,要嚴密觀察病人的反映和機器有無端障,以免發生意外。4.進行高頻治療時,應除去病人身上一切金屬物,注意地面與病人的隔離,病人和操作者在進行治療時切勿與磚墻、水管或潮溫地板接觸;全部高頻機器應避免與地面接觸。超高頻治療器材,電療前必須檢查導線與否完善,極板有無裂紋、破損,否則不能使用。大型超短波禁用單極法,治療中病人不得觸摸機器。5.治療后填寫治療統計,預約下次治療時間和療程。療程結束后,要及時做小結,需持續治療時應及時填寫病程統計和理療單。6.理療病人要按療程治療,凡中斷治療一周以上者應按出診手續解決。7.理療室工作人員要熟悉掌握中醫外治法,做好診療前一切準備工作,嚴格操作規程。8.理療室工作人員要認真負責,盡量做到專人專機,方便熟悉病情,提高療效。9.愛惜理療儀器,做到使用前檢查,使用后擦拭,定時檢查維修,要避免震動損壞電子管和紫外線燈管。理療機每次治療后應有數分鐘的休息,室內應保持清潔、肅靜,物品要定位,專人保管。10.理療室工作人員必須恪守國家和醫院的安全用電規則,應掌握基本用電常識,每日下班前應把機器管好,拉下電源總閘,并做好安全檢查。急診科工作制度1.在院長領導下,負責醫院門、急診病人的急救、觀察和治療工作。2.凡屬危重癥病人,不分市內外,有無就診手續,都必須先實施急救,然后補辦手續。3.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凡遇有重大急救,須立刻報告科主任、醫務科和主管院長。參加急救人員要聽從指揮,及時精確的完畢指定工作。4.凡不能收容住院的急診病人,經急診醫師擬定可留急診室觀察,普通不超出三天。對觀察病人應按規定書寫病歷,視同住院病人進行診療、治療和護理。醫護人員要親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有效地采用診治方法。急診死亡病人的病歷,由急診科登記交病案室保存備查,同時填寫死亡證明書,上報醫務科。5.急診科的急救常規要張貼上墻,各類急救藥品和器材,要確保功效良好。一切設備要有固定位置,保持原則數量,要有明顯標記,定時檢查,專人管理,不得任意挪用或外借。全部藥品和器材應隨時檢查補充,更行消毒,以確保急救工作的需要。6.對危重不適宜搬動的病人,應在急診室就地組織急救,待病情穩定后再護送到病房。對需立刻行手術的病人,及時與有關科室聯系,需轉院時,要護送到所去醫院。7.凡涉及法律就糾紛的病人在主動救治的同時,要向有關部門報告。8.急診科醫護人員,必須純熟掌握急救藥品、醫療器械監護儀器設備的性能、使用辦法、操作技術、分析判斷物理、生化檢測數據以及當代急救醫學知識和急救技術,能對急、危、重病人及時作出診療及急救解決。護士要有過硬的基本功,能及時對急救病人進行處置。9.急診科實施24小時值班制,24小時內醫務人員輪流值班,由科主任和護士長做好排班。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診室內),隨時準備急救病人,不許擅離崗位。10.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急診科醫師接班應提前十五分鐘到崗。交班時要清點物品、器械、藥品,搞好衛生。本班的工作要在下班前解決完畢,如病人做檢查,成果尚未報告時,須向接班醫護人員交待清晰。11.行政班的交接班提前十五分鐘上班,接物品和急救器材等。12.負責觀察室及急救室、走廊留觀病人的診療、解決、病情統計。13.普通病人每日寫兩次查房統計,重危病人隨時觀察病情,并寫好統計。14.午休時間由中班負責急診室一切工作(醫療、管理)。15.留觀病人的會診、急救等均由代班主治醫師主持提出,并負責組織查房。每七天二、四、六代班主治醫師查房。16.負責留觀病人登記和填寫留觀病人一覽表。17.必須恪守上下班時間,不遲到、早退、擅離崗位。在接班的醫師尚未接班之前,本班醫師不能私自離崗,有特殊狀況需請示上級領導解決。18.中班的交接班提前十五分鐘上班,接好物品、鑰匙體溫計、診療書、手電筒、血壓計等。19.負責門診病人的診療、解決,并寫好門診病歷。20.對需留觀的病人要寫好門診病歷解決后交給行政班。21.負責門診病人的急救解決。22.下班前徹底去除衛生。夜班負責統計上報日門診量。23.值班意識要堅守崗位,推行職責、確保診療。24.值班醫師普通問題要自行解決,如遇疑難問題,一定要請示上級醫師。25夜班交接班提前十五分鐘上班,接好中班所用物品。26.負責門診與觀察病人的全部醫療工作(涉及急救)及急診室的管理。27下班前報工作量及門診量。28.交班前清掃地面、并保持桌面整潔。29.下班前與行政班交接好物品及病人狀況。30.夜里出現普通問提,要自行解決,重大問題需報上級醫師或總值班解決。31.如需會診及出診的,可根據狀況解決。如果脫離不開,可請示總值班解決。急救工作細則1.急診設急救室,急診急救室規定設備齊全、制度嚴格,要有多個常見急癥的急救程序,醫務人員要有過硬的急救基本功,做到能隨時參加急救工作。在急救中需要多個支持時,必須及時予以確保,病人須轉入各科病房時,要及時收容,嚴禁推諉。2.一切急救物品實施四固定(定數量、定位置、定人管理、定時檢查)準時消毒,定時維修,各類急救設備要確保功效良好,避免急救時出現故障,急救室物品一律不外借,值班護士要做好交接,并作統計。3.參加急救的醫護人員要嚴肅認真、緊張而有序的工作。由值班醫師和護士長組織急救,必要時由科主任組織急救,對群體性事故病員(即一種或多個病人),要由業務院長、醫務科、急救科主任共同急救,院級急救小構組員聽到呼喊應及時達成指定地點,各級人員要服從統一指揮,既要分工明確,又要親密配合。4.參加急救人員必須穿工作衣、戴帽子、口罩,非急救人員,未經負責人允許不準進入急救室。5.急救中遇有診療、治療、技術操作等方面困難時,應及時上報,快速予以解決,一切急救工作要做好統計,規定精確、清晰、扼要、完整,并且必須注明執行時間。6.醫護要親密配合,完畢各自所負擔的任務,在緊急狀況下可執行口頭醫囑,但必須規定清晰、精確。如藥名、劑量、給藥途徑、時間等,護士要復述一遍,避免有誤,并及時做好統計、補開處方。7.多個急救藥品的安瓿、輸液空瓶、輸液空袋等用完后集中在一起,方便統計與核對,避免醫療差錯。8.病人經急救后,如病情穩定,需要繼續治療的病人,應由護士送到病房,病情不允許搬動者,應留下繼續觀察與治療,設專人看護或經常巡視。9.急救室的物品用完要及時償還原位,用過的藥品要及時清理補充,并保持清潔整潔。院前急救工作制度1.急診科(室)值班人員必須準時接班,并熟悉上一班救護狀況。2.認真做好院外急救的準備工作,急救箱及慣用急救器材(市、區綜合醫院需配備簡易呼吸機、除顫儀、吸痰器、心電圖機等設備)完好率必須確保達成100%,并經常保持救護車車廂內的衛生。3.值班人員接到呼救電話后立刻告知出診醫生、護士和司機必須在3分鐘內出診。4.值班人員應堅守崗位,不得擅離職守。達成現場應立刻檢查病人,動作快速,解決果斷。對病人及家眷要態度熱情,文明禮貌。5.根據病人狀況可就地急救,待病情允許搬運后再送到醫院治療。若病情允許應盡快將病人護送回醫院進行急救,回院途中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隨時采用救治方法。6.出診醫生達成現場后,對病人的生命指征立刻進行檢查并具體統計。如病人確已臨床死亡,應具體詢問病人家眷或在場人員,理解發病狀況及既往病史,做好統計,并明確告知其家眷或在場人員。院外非正常死亡,應由公安部門出具驗尸證明后,方能開具死亡證明。7.急救出診途中不準私自變化救護對象,若有新出現的救護對象病情確實危急,須經120指揮中心同意后,方可變化。遇有救護車輛損壞或交通事故不能行使時,應及時向120指揮中心報告,請求另派救護車。8.轉送過程中,出診人員應在病人身旁親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如遇危急狀況時,可送就近醫院急救,任何醫院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收病人。9.急診科醫護人員出診后,由院內對應科室當班醫生負責增援急診。人員安排有困難時,白天報醫務科、夜間報院總值班,安排有關科室醫護人員增援急診。10.將病人送轉醫院急診室后應作具體交接。并具體書寫院外急救病歷及已完畢急救解決的方法,病歷要完整、清晰、精確、扼要。完畢急救出車任務后及時向120指揮中心報告。返回后及時做好補充急救藥品、更換物品等工作。11.若遇突發性災害事故(如集體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災等其它災害時),院、科領導應組織足夠力量親臨組織急救,并及時將現場狀況報告120指揮中心,告知有關醫院做好接診準備,或請求現場增援。并與公安、消防和防疫等部門進行聯系,極力完畢院外救護任務。急診急救工作制度1.在醫院急救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完善多個急危重癥的急救程序,做到隨時能投入急救工作。2.普通狀況下,急救工作可由急診科在場的最高職稱醫師參加及指導急救,急救工作中遇有診療、治療、技術操作等困難時,應及時請示上級醫師快速予以解決。3.重大急救由急診科主任或副主任參加,或由對應專科副主任醫師以上者指導急救,必要時由醫務科組織有關人員共同急救。有關科室和人員必須主動、及時地予以配合。4.碰到特大或群體傷害時,急救由院急救領導小組指揮。急診科主任、護士長或參加急救人員必須及時向醫務科及主管院長報告。各級人員應聽從指揮,明確分工,按崗定位,親密協作,遵照多個疾病急救常規程序,忙中不亂,急中有序地進行工作。5.醫護人員要親密配合,口頭醫囑規定精確、清晰,護士在執行口頭醫囑時必須重復一遍,并及時統計。凡經急救的病人,應有具體病案及急救統計。6.急救室是危重病人急救的場合,設備要齊全,制度要健全,一切急救用品必須實施四固定:定數量,定地點,定人管理,定時檢查、消毒及維修,確保各類儀器材料性能良好。值班護士要具體交接班,并做好統計。7.急救中急救藥品的安瓿、輸液空瓶、輸血空瓶等要集中寄存,方便統計與核對。8.病人經急救后,如病情穩定或允許移動時,應快速送入病房、監護室或手術室繼續治療。若需繼續急救或進行手術者,應預先告知病房或手術室做好準備。病情不允許搬動者,應留在原地急救治療。9.急救室物品使用后,要及時償還原處,清理補充,并保持清潔整潔。10.凡涉及法律、糾紛的病人,在主動急救的同時,要做好多個統計、登記,涉及具體地址,家眷及陪伴人員的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聯系電話,病人發病的時間、地點,周邊環境及人證、物證、旁證等,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急診首診負責制度1.首診醫師對患者的檢查、診療、治療、急救、轉院和轉科等工作負責。對非本科室范疇或邊沿性疾病患者,首診醫師均不得拒診。對非本科室疾病患者,應具體詢問病史,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認真書寫急診病歷,并耐心向患者介紹其病種及應去就診科室。對邊沿疾病患者,首診醫師應負責診療,對診療尚未明確的患者應在對癥治療的同時,及時請上級醫師或有關科室醫師會診,不得互相推諉。2.重危患者如非本科室范疇,首診醫師應首先對患者進行普通急救,并立刻告知有關科室值班醫師會診,會診人員應在15分鐘內到位,在會診醫師到來后,向其具體介紹病情及急救方法。危重癥患者如需檢查、住院或轉院者,首診醫師應陪伴或安排醫務人員陪伴護送;如需轉院者,首診醫師應與所轉醫院聯系安排后再予轉院。3.首診醫師在解決患者,特別是急、危、重患者時,有組織有關人員會診、決定患者收住科室等醫療行為的決定權,任何科室、任何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或回絕。4.首診醫師下班前,應將患者移交接班醫師,把患者的病情及注意事項交代清晰,并認真做好交接班統計。急診醫師值班、交接班制度1.科室值班需有一、二線和三線值班人員。一線班為獲得醫師資格的住院醫師或經醫政辦公室同意值班的進修醫師,二線班為本院主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三線班為主任醫師(涉及離退返聘人員)。2.各科室均實施24小時值班制。值班醫師應準時接班,聽取前一班醫師有關值班狀況的介紹,接受前一班醫師交辦的醫療工作。交班時,要認真巡視病房。對于危重病員,值班醫師必須做好床前交接班。3.各科室醫師在下班前,應將危重病員的病情和全部應當解決事項,向值班醫師交待清晰,雙方進行責任交接班簽字,并注明日期時間。接班醫師一經簽字,所轄區域的醫療工作即由接班醫生全方面負責。4.值班醫師要作好危重病員病程統計和醫療方法統計。值班醫師負責各項臨時性醫療工作和病員臨時狀況的解決;遇有需經主管醫師協同解決的特殊問題時,主管醫師必須主動配合;對急診入院的病員應及時檢查、書寫病歷并予以必要的醫療解決。一線值班人員在診療活動中碰到困難或疑問時應及時向二線值班醫師請示,二線值班醫師應及時解決。二線班醫師不能解決的困難,應請三線班醫師指導解決。遇有需要行政領導解決的問題時,應及時報告醫院總值班或醫政辦公室。5.一、二線值班醫師夜間必須在值班室留宿,不得私自離開,碰到需要解決的狀況時應立刻前往診治。如有急診急救、會診等醫療行為需要離開本病區時,必須向值班護士闡明去向、時間及聯系辦法。三線值班醫師可住家中,但須留聯系方式,接到請求電話應立刻前往。6.接班醫師未屆時,交班醫師不得離開病房,可及時報告科主任進行安排和解決。值班人員應盡量合理安排,避開手術和值班的沖突,必須上手術時,應有備班替補。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空崗或脫崗。7.值班醫師普通不脫離日常工作,如因急救病員未能休息時,可酌情適宜補休,但不能影響查房、手術等必須的業務工作。8.每日晨會,值班醫師須將病員狀況重點向病區醫護人員報告,并向主管醫師介紹危重病員狀況及尚待解決的問題。9.科主任或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原則上不值夜班。急診會診制度1.凡需會診的危重疑難病例,經治醫師要及時申請上級醫師或專科醫師會診。急危重病人可直接電話聯系申請會診,后補寫會診申請單。院內緊急會診必須在15分鐘內到位。2.經治醫師做好會診前的準備,介紹病史及急救治療通過與有關輔助檢查,并認真做好會診統計,簽全名。3.會診醫師明確提出會診意見,對危重病例同急診科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一起會診,共同協商制訂急救治療方案并向值班醫師交代有關急救事宜。4.經治醫師或值班醫師根據會診意見盡快予以實施。5.凡病情復雜診療不清,涉及多科的急診病例,均應由各科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會診,各科都應本著對病人極端負責的態度,團結協作、爭分奪秒、主動急救治療,決不允許互相推諉,延誤診療及急救。6.科內大會診原則上每七天一次,特殊狀況普通由主治醫師提出,征得科主任許可并組織科內有關人員參加。7.院內大會診普通由副主任或主任醫師提出,由總住院醫師填寫好會診告知單,科主任簽字同意后報醫務處,由醫務處告知有關科室派人參加并派員主持大會診。申請科室應作好會診前的各項準備并具體統計會診意見和建議。當各科室在會診后對病人歸屬有分歧時,由急診科或醫務處作出裁決,有關科室必須服從。無主病人急診急救登記報告制度1.對無主急診急救病人,急診科應按規定填寫《無主病例急診急救記錄表》并及時上報醫務科或院總值班。2.醫務科或院總值班接到有關無主病人的報告后,應協助科室進行主動救治,并告知院保衛科協助急診值班人員快速查明病人身份狀況,告知病人家眷來院。3.對護送無主病人的人員,應具體登記其姓名、工作單位、地址、聯系電話等,以備查詢無主病人的狀況。4.無主病人的多個檢查申請單、處方、治療單,應由醫院總值班或醫務科簽字后方可生效,其欠費由急診科統一登記,報財務科。急診觀察室工作制度1.觀察患者是指病情復雜診療不明、需住院診治而臨時無病床或需要在醫院作短暫治療者。2.值班醫生和護士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開好醫囑并填好觀察病歷,隨時統計病情通過及解決方法,認真做好交接班。3.急診觀察室醫師早晚各查房一次,重癥病人隨時查看。主治醫師每天查房一次,隨時修訂診療計劃。4.急診觀察室值班護士要隨時主動巡視患者的病情、輸液、給氧等狀況。發現病情變化,立刻報告醫師并及時統計。5.加強基礎護理,防止褥瘡、肺部感染等狀況的發生。6.留觀察患者只許留一人陪伴(特殊狀況除外)。7.留觀時間普通不超出2天。急診病歷書寫制度1.病歷書寫質量的高低,能體現醫務人員的責任心和素質,病歷書寫的過程是培養和提高臨床醫務人員診治疾病的對的思維辦法的過程,也是臨床醫務人員的職責和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2.完整住院病歷由實習醫師、進修醫師、住院醫師和主治醫師書寫。住院醫師每月書寫10份,主治醫師每月書寫5份。3.病歷書寫應當客觀、真實、精確、及時、完整。病歷書寫應當文字工整,筆跡清晰,表述精確,語句通順,標點對的。書寫過程中出現錯字時,應當用雙線劃在錯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辦法掩蓋或去除原來的筆跡。病歷應當按照規定的內容書寫,并由對應醫務人員簽名。實習醫務人員、試用期醫務人員書寫的病歷,應當通過在本院正當執業的醫務人員審視、修改并簽名。進修醫務人員應當由我院根據其勝任本專業工作的實際狀況認定后書寫病歷。4.上級醫務人員有審查修改下級醫務人員書寫的病歷的責任。修改時,應當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員簽名,并保持原統計清晰、可辨。5.因急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時書寫病歷的,有關醫務人員應當在急救結束后6小時內據實補記,并加以注明。對按照有關規定需獲得患者書面同意方可進行的醫療活動(如特殊檢查、特殊治療、手術、實驗性臨床醫療等),應當由患者本人訂立同意書。患者不含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時,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簽字;患者因病無法簽字時,應當由其近親屬簽字,沒有近親屬的,由其關系人簽字;為急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親屬、關系人無法及時簽字的狀況下,可由我院負責人或者被授權的負責人簽字。6.急診門診病歷內容首頁內容應當涉及患者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狀況、職業、工作單位、住址、藥品過敏史等項目。分為初診病歷統計和復診病歷統計。初診病歷統計書寫內容應當涉及就診時間、科別、主訴、現病史、既往史,陽性體征、必要的陰性體征和輔助檢查成果、診療及治療意見和醫師簽名等。復診病歷統計書寫內容應當涉及就診時間、科別、主訴、病史、必要的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成果、診療、治療解決意見和醫師簽名等。急診病歷書寫就診時間應當具體到分鐘。急診門診病歷統計應當由接診醫師在患者就診時及時完畢。7.急救危重患者時,應當書寫急救統計。對收入急診觀察室的患者,應當書寫留觀期間的觀察統計。8.入院統計、再次或多次入院統計應當于患者入院后24小時內完畢;24小時內入出院統計應當于患者出院后24小時內完畢,24小時內入院死亡統計應當于患者死亡后24小時內完畢。初次病程統計應當在患者入院8小時內完畢。日常病程統計由醫師書寫,也能夠由實習醫務人員或試用期醫務人員書寫。書寫日常病程統計時,首先標明統計日期,另起一行統計具體內容。對病危患者應當根據病情變化隨時書寫病程統計,每天最少1次,統計時間應當具體到分鐘。對病重患者,最少2天統計一次病程統計。對病情穩定的患者,最少3天統計一次病程統計。對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最少5天統計一次病程統計。9.上級醫師查房統計是指上級醫師查房時對患者病情、診療、鑒別診療、現在治療方法療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診療意見等的統計。要及時統計疑難病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低壓電器 課件 單元二 項目二 任務四 主令電器的使用
-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金融信托與租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動物微生物與免疫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省師宗縣2025年中考最后沖刺模擬(一)語文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浙江省臺州市坦頭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中考模擬訓練(五)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醫學圖像處理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返校數學試題含解析
- 上海市嘉定區封浜高中2024-2025學年高三入學檢測試題生物試題含解析
- 寧波財經學院《教師職業理念與師德修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經營”英語競爭力講座
- 教學方法導論教師培訓課件
- TCALC 003-2023 手術室患者人文關懷管理規范
- 網絡傳播概論(第5版) 課件 第4-6章 網絡傳播形式之短視頻傳播、網絡傳播中的群體互動、網絡傳播與“議程設置”
- 物業客戶服務主要觸點及基本要求
- 老年癡呆的護理課件
- 中藥熱奄包在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研究
- 2024年企業戰略與決策培訓資料
- 小學英語學科項目化學習案例-
- (40)-第四章 網絡層-知識點9-VPN和NAT計算機網絡
- 互聯網視覺設計-電商視覺設計
- 客房服務員國家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