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竹詩蘊含的哲學道理_第1頁
畫竹詩蘊含的哲學道理_第2頁
畫竹詩蘊含的哲學道理_第3頁
畫竹詩蘊含的哲學道理_第4頁
畫竹詩蘊含的哲學道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畫竹詩蘊含的哲學道理《鄭燮·畫竹》中外哲理詩賞析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鄭板橋是位以畫竹聞名于世的詩人兼畫家。他的竹畫爐火純青,倍受人們的贊譽,并非偶然,而是他于此道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這起首二句即寫詩人為畫竹而付出的代價。“四十年”,是寫畫竹時間之長。“畫竹枝”,寫精力之集中。化費如許長的時間,集中如許多的精力,全部用來畫竹,付出之多,不言自明。“日間”句是對“四十年來畫竹枝”的具體說明。作者的投入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揮寫”,二是“思”考。“日間”與“夜間”,互文見義。作者的投入,并不單單是揮寫練習,還包括作者對畫竹實踐的思索總結,二者缺一不可。“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這是作者“四十年來畫竹枝”的藝術經驗的總結。“冗繁”,即多余繁雜。“清瘦”,清逸瘦勁。如果刪去多余繁雜,保留清逸瘦勁的風神;那么,畫到自感陌生之時也恰恰是爐火純青的嫻熟之時。藝術上應當追求“熟”,即培養和鍛煉自己嫻熟的藝術技巧,使自己具有揮灑自如的技能。但是,藝術上更應當追求“生”,即努力去發現要表現的對象的新特點,獲得超越常人和自己的新的認識,然后再運用前人未曾使用過的新的表現手法去表現客觀對象,這就是一位成熟的藝術家的“熟”與“生”的和諧統一。"沉繁削盡留請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體現的哲學道理:1、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變。2、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出自鄭板橋晚年時畫的《竹石圖》原文: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去掉沉繁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圖中一瘦石兀然而立,幾竿修竹傍石而生,竹身清秀挺拔,竹葉疏密錯落.全幅畫雖不著色,卻使人感到青翠的秀色和超然的風韻.畫家自己為這幅畫題詩:"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意思是自己畫了40年竹子,白天作畫,晚上思考,終于悟出去掉繁雜提煉精髓才能畫成功的道理,才能在十分的熟練中創造出不同凡響的新風貌.詩人一生畫竹、寫竹,回顧自己的經歷,感慨良深.前兩句是說繪畫寫作,要精進用心才能成功.“冗繁削盡留清瘦”,則說寫詩作畫,其實都是和做人一樣,到了能夠刪繁就簡的時候,才算是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畫到生時是熟時”,則寓含了一個更深的道理,其實就是藝術追求的三個階段:生、熟、生.他曾有畫竹三境界的說辭:“眼中有竹、胸中有竹、胸中無竹.”當然,他這是借用了禪家“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三境界說.畫竹如此,做人難道不也是一樣的道理么?因此,有人就說,文如人,畫亦如人.知識拓展:鄭板橋哲理詩三首《畫竹》《題竹》《題畫竹》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后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蘭竹芳馨圖》《甘谷菊泉圖》《叢蘭荊棘圖》等,著有《鄭板橋集》。畫竹清·鄭燮兩枝修竹出重霄,幾葉新篁倒掛梢。本是同根復同氣,有何卑下有何高。這首詩表面上看似是在寫畫竹的經驗,實際上作者是在借此闡釋他對社會人生的獨到見解。詩歌的首聯描寫畫面上兩枝直沖云霄的竹子,這兩根竹子的竿頭倒掛著幾片新鮮的竹葉,顯得生機勃勃。作者根據竹子的生長特性闡述了一個平凡而深刻的哲理:相同本質的事物并不存在區別,即使二者外在表現形態有所差異,只要屬于相同種屬,具有相似的特性,那么它們就屬于同一事物。詩歌中所表現出的平等觀念與作者的身世密切相關。鄭燮出身貧寒,幼年家中常常缺米少糧,幾近斷炊。詩人認為人與人之間即使身份上存在差異,但本質并不存在不同,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不應有高低貴賤之分。題竹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是鄭板橋作品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一首,是作者獨立人格的體現。“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一聯說明竹子的生長環境不是一帆風順的,即使它破開巖石,扎根生長已經非常不易,外界還是會以凄風苦雨來折磨它的枝葉,摧毀它的根莖。正是因為有了種種考驗,竹子才能更加堅韌,“千磨萬擊”的過程使它練就了一身銅頭鐵臂,可以抵抗風霜的侵襲。沒有這樣的試煉過程就無法顯示“任爾東西南北風”的自信與瀟灑。竹子在與自然界的惡劣環境斗爭中成長,人也能夠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煉自身。堅韌的性格、獨立的品德,這些都不是生而有之的,而是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通過自身不斷努力得來的。這就是本詩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原詩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緊緊地咬定青山一點也不放松,它的原根深深地扎根石縫中。經歷無數的磨難與打擊身骨仍然堅韌挺拔堅勁,無論你刮的是東西風還是南北風(都經受得住)。寫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話說是“畫竹子以慰天下勞人”。所以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境中,戰勝困難,面對現實,像巖竹一樣剛強勇敢,體現了愛國者的情懷。題畫竹清·鄭燮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四十年來畫竹的心得體會,闡述了他對藝術創作規律問題的看法。“四十年來畫竹枝”表明了他創作時間之長,是他藝術實踐的真實寫照。這其中的甘苦只有作者自己知曉,“日間揮寫夜間思”,他白天創作,晚上總結經驗,正是由于勤練苦思,二者相互結合,才使他筆下的竹子日復一日地進步,漸漸變得有靈性起來。第三句“冗繁削盡留清瘦”正是創作法則的體現,是他經驗總結的成果。刪繁就簡必須具備高度的藝術概括能力,在簡約的筆調中表現豐富的內涵和深邃的精神,這是常人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