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大型會議密集場景解決方案_第1頁
室內大型會議密集場景解決方案_第2頁
室內大型會議密集場景解決方案_第3頁
室內大型會議密集場景解決方案_第4頁
室內大型會議密集場景解決方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室內大型會議密集場景解決方案

1高密度網絡的快速響應內部開放密集的覆蓋場景通常具有覆蓋范圍不確定、隔離少、應用場景用戶密度大、網絡交叉流量大等特點。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網絡優化,網絡就容易崩潰,用戶無法訪問網絡并獲取ip地址。在高流量密集的地方應用已經成為一個難題。高密集型會議場景的特點,需要我們從網絡覆蓋、容量、干擾等方面提出綜合的解決方案,本文通過分析廣州花都九龍公主酒店V區國際宴會廳、廣東電信廣場7樓會議廳的成功應用案例,總結Wi-Fi在廣州琶洲手機交易會場景應用中的問題經驗,務求探索一套Wi-Fi在室內大型會議密集場景的整體解決方案。2會議材料廣州花都九龍公主酒店V區國際宴會廳是一個長方形會議廳,寬約15m,長約40m,2010年12月召開會議,與會人數約200人,且會務方要求需盡可能使用ChinaNet的SSID上網并登錄服務器瀏覽會議材料。2.1.2解決方案由于本次會議級別較高,且數據需求突發性強,為做好此次保障,擬采取以下手段。ap覆蓋單元目前AP分為胖、瘦AP兩種,僅瘦AP支持用戶漫游功能,而AP上聯接入方式主要分為光接入、LAN接入、AD接入3種,其中光接入速率高且穩定度最好,為保證會場內外的用戶感知,在高密集的會議場景使用光接入的瘦AP進行覆蓋,確保會場覆蓋及單AP上聯帶寬不小于30Mbit/s,同時考慮到支持5.8GHz頻段的室分系統器件沒有普及,會場采用室內純AP覆蓋。無線帶寬計算按照160個用戶,每用戶0.5Mbit/s帶寬需求,每AP提供20Mbit/s無線帶寬計算,需4個AP,但考慮單AP的承載能力,為確保用戶感知,建議平均每AP負載30個用戶,160人即需6個AP負載,前后兩者對比取AP最大需求值6個。基于ap間算法的負載均衡目前Wi-Fi可用的2.4GHz頻段只有3個非重疊信道,5.8GHz頻段有5個非重疊信道,共8個頻點。為了較少AP間的頻率干擾,有必要同時使用802.11g的2.4GHz頻段和802.11a的5.8GHz頻段進行雙波覆蓋,提高信道利用率,但考慮部分電腦終端不支持802.11a頻段,故按2個802.11g+4個802.11a模式,統一SSID為“ChinaNet”,開啟AP負載均衡功能,平衡AP用戶分擔。測試評估結果在同一SSID下,由于密集場景中各AP的信道場強相當,用戶接入的AP將帶有隨機性,不利于AP的均衡負載與提高信道利用率。通過SSID手工區分用戶接入標識及有效的用戶引導,使用戶連接到更合適的AP,從而使網絡達到一個更均衡的狀態。以下是單SSID及多SSID的測試評估結果。在廣州花都九龍湖宴會廳,各AP均選用5.8GHz的不同頻點,由28個用戶參與測試。方案1是將會場3個AP的SSID設置為ChinaNet,用戶連接ChinaNet,由終端自由選擇AP。方案2是將兩A分別設置為ChinaNet-1、ChinaNet-2,安排10個用戶連接在ChinaNet-1,18個用戶連接ChinaNet-2,使用gztool軟件在終端同時測速,對比兩方案各用戶的測試速率,評估用戶感知。由測試結果對比分析可發現,單SSID在突發數據時,不同用戶速率波動較大,而通過人為控制接入不同SSID,用戶速率波動較少,用戶感知比較穩定。因此使用不同SSID有利于平衡分配AP負荷,保證用戶感知。網絡參數設置會場四角安裝4個AP,1個配置802.11g頻段,設置SSID為ChinaNet-g,1個配置802.11a頻段,設置SSID為ChinaNet-a,當SSID為ChinaNet的網絡擁塞時,可協助用戶適度轉移到另外的SSID上,確保用戶感知,2個備用AP(關閉射頻),在AP出現故障時可緊急啟用,如圖1所示。2.1.3現場測試及管網流量統計數據會議期間,保障人員每小時在會場周邊進行速率測試,圖2是會議當天(8:00-17:00)的現場測試及網管流量統計數據。從測試速率來看,數據下載速率遠高于會前設定目標,測試感知良好,會議實現了零投訴的目標。本次會議是廣東電信首次使用Wi-Fi實現高密集型會議場景的成功應用案例,為日后Wi-Fi高密集會議場景的應用提供了一個實例參考。2.2廣東益美廣場會議應用案例廣東電信在電信廣場7樓禮堂舉行會議,參會人員400~500人,與會人員需通過手機登錄“會議云系統”在線瀏覽會議材料。2.2.1wi-fi接入及網絡改造建議由于目前絕大部分手機終端的Wi-Fi功能不支持802.11a協議,故AP無法使用雙波段覆蓋措施,可用頻點僅3個,按每個頻點支持60個速率為300kbit/s的用戶計算,3個頻點僅能支持180個,需多手段結合,解決容量難題。⑴Wi-Fi微蜂窩方式結合EV-DO網絡,聯合解決450個用戶無線數據問題。表1為會場Wi-Fi最大支持用戶數,由于使用同頻蜂窩式覆蓋,同頻干擾必然使支持接入用戶數大打折扣,同時單AP最大接入用戶數(以華三設備為例)僅124個,為確保Wi-Fi網絡用戶感知綜合估算,單AP設置最大用戶數為40人,Wi-Fi整個網絡支持200個用戶較為適合。將會議場所EV-DO全部擴容為最大容量配置5載波。擴容后無線寬帶容量由純Wi-Fi覆蓋的100Mbit/s帶寬,提升到C+W的118Mbit/s,提升約20%的容量。⑵合理布放AP,優化AP參數。首先明確各AP的覆蓋范圍,布放時盡可能遠離同頻AP,此外對主席臺的兩AP使用板狀天線,進一步優化AP覆蓋,減少同頻重疊范圍,同時設置AP接入用戶數不大于45個,優化AC的ideletimeout參數,由原3600s調整為300s,提高用戶關聯成功率及使用感知。⑶軟參數調整,提高信道承載能力。會議廳內環境空曠,信號覆蓋質量比較好,在合理規劃信道、調整功率的情況下,關閉低速率報文,將BEACON發送間隔由100ms提升到150ms,關閉probe報文回復,開啟二層隔離的功能,盡可能避免過多空中接口資源的開銷。⑷把無線網絡使用指引寫進與會手冊。在與會手冊上寫明智能手機在同時開啟Wi-Fi和EV-DO功能時會優先選用Wi-Fi網絡,當Wi-Fi網絡使用出現擁塞時,建議關閉Wi-Fi功能,使用EV-DO上網。通過與會手冊說明,可有效引導用戶使用合適網絡。2.2.2wi-fi在覆蓋smit/s下的穩定性會議期間每半小時在會場及周邊進行速率測試,數據顯示速率均在3Mbit/s以上,用戶感知良好,且通過Wi-Fi網與EV-DO的峰值流量發現,C+W的聯合覆蓋,使無線網絡容量得到合理分配及有效的提升。2.3廣州沙洲手機交易會議“無法獲得ip地址”的優化案例2.3.11.2重點展覽2011年CDMA世界論壇暨天翼3G互聯網手機交易會在琶洲會展中心的9.2、10.2和11.2三個場館內舉行,本屆展會規模盛大,展區面積達3萬平方米,單場館約1萬平米,包括國內外運營商代表、近200家CDMA廠商、新聞媒體等12000余人參加,會議期間與會者需要使用Wi-Fi網絡進互聯網訪問。2.3.2微植物fi用戶由于本次交易會人數眾多,根據每展館4000人,Wi-Fi激活用戶比例為20%估算,采取以下措施:●布放20個AP,每AP用戶數設置為40個,支持同時800Wi-Fi用戶上網;●采取802.11g+802.11a雙頻段微蜂窩覆蓋,調整AP功率,降低同頻覆蓋重疊;●增加BRASIP-Pool到8個C,支持2000個用戶的IP地址獲取;●AC上設計AP上每用戶速率為2Mbit/s,同時將BEACON發送間隔由100ms提升到150ms,關閉probe報文回復,開啟二層隔離的功能,盡可能避免過多空中接口資源的開銷。2.3.3wi-fi、ap、roo網絡現存問題本屆展會規模盛大,手機交易會開幕當天到場人數高達5萬人,此時手機交易展區的較多終端出現了“無法獲取IP地址”的現象,甚至出現無法使用Wi-Fi的情況。針對手機交易會所發現的情況,經過全面的現場和網管環節分析,Wi-Fi網絡可能存在以下問題:●AP設置了用戶限制數為40個,且AC上對用戶無流量下線時間為3600s,無流量用戶駐留AP時間過長,不利于AP用戶資源的循環使用;●電信廣場AP上聯LAN設備的端口可能存在單板MAC地址數量的限制;●IP-Pool不足,同時可能是IP地址續租周期過長,當在用戶使用數量增加時,出現“無法獲取IP地址”或“無連接或網絡受限”的現象。根據上述情況,參數調整見表2。2.3.4執行效果參數修改后,無法獲取IP地址的現象大幅下降,關聯成功率得到顯著上升,現場測試率得到較好改善。3wi-fi在制度總結中的應用及效果室內大型會議無線應用通常有著用戶集中度高,數據量需求量大、突發性強等特點,是目前Wi-Fi應用場景中一大難題,本文針通過Wi-Fi在廣州花都九龍湖國際宴會廳、廣東電信廣場7樓會議廳、廣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