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漢魏晉南北朝的醫學與醫藥(1)——張仲景及其醫學成就
古詩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古詩十九首之六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古詩十九首之四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無為守貧賤,坎軻長苦辛。古詩十九首之十三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送,賢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古詩十九首之十四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古詩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后世嗤。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古詩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昔為娼家女,今為蕩子夫。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古詩十九首之十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愛情詩古詩十九首之十八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古詩十九首之十九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漢樂府詩:《十五從軍征》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蒿里行》曹操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一、漢魏晉南北朝的社會狀況—戰爭導致疾疫流行西漢(前202年-9年)、東漢(25年-220年)東漢末年,是我國歷史上政治最不穩定時期。宦官、外戚、士族官僚爭斗激烈,土地兼并日益加劇,農民生活極度貧困。公元184年,爆發36萬人的黃巾起義,公元190年,朝廷內部又有“董卓之亂”,政局極不穩定。黃河流域,戰亂頻繁。東漢后期的七八十年間,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蕩不安,小規模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連綿不斷。當時有一首民謠說:“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崔寔《政論》)它生動地表現了農民誓死反抗東漢統治者的決心。俗話說,“大兵之后,必有災年”。東漢末年,戰亂頻繁,不斷的戰爭導致瘟疫流行。建安年間,瘟疫大流行,前后達5次之多,使很多人喪生,一些市鎮變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于傷寒病的人最多。
古代中國瘟疫暴發高峰期一是東西漢之間至東漢時期(公元1—3世紀);另一是明末至清初(公元16—17世紀)。這兩段時期都是處在地理環境的突變時期。氣候變遷異常激烈,導至生物圈和人類智慧圈的失調及震蕩,氣候遽冷,氣溫寒冷,造成饑荒。此間一些奇怪的病癥、瘟疫就會預想不到地突然出現。東漢末年從公元204年至219年(建安九年至建安二十四年)中原地區流行瘟疫兇猛。
瘟疫在中國史料中早有記載。如《周禮·天官·冢宰》記載:“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呂氏春秋·季春紀》記載:“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說明當時對瘟疫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認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發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時令之氣的不正常,是由“非時之氣”造成的。
現存最早的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也有記載。如《素問·刺法論》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素問·本能病》篇:“厥陰不退位,即大風早舉,時雨不降,濕令不化,民病溫疫,疵廢。風生,民病皆肢節痛、頭目痛,伏熱內煩,咽喉干引飲。”指出溫疫具有傳染性、流行性、臨床表現相似、發病與氣候有關等特點,并認為只要“正氣存內”,就能“避其毒氣”。西漢疫病主要集中在文景時期,漢文帝時,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如冬季氣候轉暖、春季大旱,之后又有水災發生。造成疫病流行,如大旱之年,蝗災流行,民眾大批死亡。地震、自然災害導致疫病流行,進而使民眾大量斃命。
東漢末年,又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瘟疫時代。關于瘟疫的起源,據說是源自兩漢征討外族的戰爭。《漢書》中記載了一名匈奴俘虜的話:“聞漢軍當來,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諸道及水上以詛軍。單于遺天子馬裘,常使巫祝之。縛馬者,詛軍事也。”今人認為,這一記錄反映了匈奴用病死的動物,向漢軍傳播傳染病的情況。據史書記載,東漢桓帝時大疫三次,靈帝時大疫五次,獻帝建安年間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萬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難。其中尤以東漢靈帝(公元168一188年)時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幾次的疾病流行規模最大。南陽地區當時也接連發生瘟疫大流行,許多人因此喪生。張仲景的家族本來是個大族,人口多達二百余人。自從建安初年以來,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癥而死亡,其中死于傷寒者竟占十分之七。
曹植《說疫氣》記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癘氣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描繪了當疫病流行的慘狀,并明確指出:“癘氣流行”,并非“鬼神所作”,而是“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所致。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七哀詩》中也記載:“……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是當時凄涼情景的真實寫照。
據史料記載,從漢桓帝劉志,至漢獻帝劉協的七十余年中,記載有疫病流行17次。疫情連年,民不聊生,即使是士大夫們也未能幸免。如文學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陳琳、應玚、劉楨也一時俱逝。其慘狀可見一斑。普通人深感生命脆弱,命在旦夕,產生深刻的生命憂患意識。渴望保全生命,延年益壽。醫家則努力探索診治疾疫的辦法,醫學成就斐然。晉朝葛洪《肘后備急方》對溫疫有論述,認為“傷寒、時行、溫疫,三名同一種。……其年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注,名為溫病。”并立“治瘴氣疫癘溫毒諸方”一章,記載了辟瘟疫藥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溫病散等治療、預防溫疫的方劑。二名醫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漢族,東漢南陽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后人尊稱為醫圣。他10歲左右時,就拜同郡醫生張伯祖為師,學習醫術。他曾仔細研讀過《素問》、《靈樞》、《難經》、《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古代醫書。其中《素問》對他的影響最大。《素問》說:“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又說“人之傷于寒也,則為病熱”。張仲景根據自己的實踐對這個理論作了發展。他認為傷寒是一切熱病的總名稱,也就是一切因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傷寒”。他還對前人留下來的“辨證論治”的治病原則,認真地加以研究,從而提出了“六經論傷寒”的新見解。張仲景故事仲景承襲家門,在靈帝時(約公元168~188年),被州郡舉為孝廉,進入官場。在建安年間(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指派為長沙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醫術,為百姓解除病痛。
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觸百姓,就不能為他們治療,自己的醫術也就不能長進。于是張仲景想了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百姓進來,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個地仔細為群眾診治。他讓衙役貼出安民告示,告訴老百姓這一消息。時間久了便形成了慣例。每逢農歷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門前便聚集了來自各方求醫看病的群眾,甚至有些人帶著行李遠道而來。東漢王朝動蕩不安,為了避亂,張仲景辭官來到嶺南隱居,專心研究醫學,撰寫醫書。他除了“勤求古訓”,還“博采眾方”,廣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藥,甚至民間驗方也盡力搜集。他對民間喜用針刺、灸烙、溫熨、藥摩、坐藥、洗浴、潤導、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藥,人工呼吸等多種具體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廣積資料。經過幾十年的奮斗,到建安十五年,終于寫成了劃時代的臨床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又名《傷寒卒病論》)。這部著作在公元205年左右寫成而“大行于世”。到了晉代,名醫王叔和加以整理。到了宋代,才漸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二書。《金匱要略》就是該書的雜病部分。《傷寒雜病論》系統地概括了“辨證施治”的理論,為我國中醫病因學說和方劑學說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后來該書被奉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譽為“經方大師”。三、《傷寒雜病論》的主要內容傷寒是一切外感疾病的總稱,是中醫學基礎之一。文中的“傷寒”,除了指外感熱病外,還包括了當時的烈性傳染病。張仲景把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癥狀,根據病邪入侵經絡、臟腑的深淺程度,患者體質的強弱,正氣的盛衰,以及病勢的進退緩急和有無宿疾(其它舊病)等情況,加以綜合分析,尋找發病的規律,以確定不同情況下的治療原則。這樣就發展和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
他創造性地把外感熱性病的所有癥狀,歸納為六個證候群(即六個層次)和八個辨證綱領,以六經(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來分析歸納疾病在發展過程中的,演變和轉歸,以八綱(陰陽、表里、寒熱、虛實)來辨別疾病的屬性、病位、邪正消長和病態表現。由于確立了分析病情、認識證候及臨床治療的法度,因此辨證論治為診療一切外感熱病提出了綱領性的法則。書中提出的治則以整體觀念為指導,調整陰陽,扶正驅邪,還有汗、吐、下、和、溫、清、消、補諸法,并在此基礎上創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劑。據統計,《傷寒論》載方113個,《金匱要略》載方262個。《傷寒雜病論》對針刺、灸烙、溫熨、藥摩、吹耳等治療方法也有許多闡述。另對許多急救方法也有收集,如對自縊、食物中毒等的救治就頗有特色。其中對自縊的解救,,很近似現代的人工呼吸法。《傷寒雜病論》是集秦漢以來醫藥理論之大成,并廣泛應用于醫療實踐的專書,是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治療學方面的巨著。《傷寒雜病論》的歷史地位四、《傷寒雜病論》序賞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沒有簽勞動合同補償協議
- 合同協議寫作
- 社團合作合同范本
- 工地合同解除協議
- 勞動合同和就業協議書
- 集裝箱碼頭服務協議合同
- 車有事故怎么寫合同協議
- 個體聯營協議合同
- 廣告協議委托合同范本
- 醫藥銷售合同協議
- 2025年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測試題庫及答案(歷年真題)
- 《基于PLC的交通信號燈控制系統的設計》5400字【論文】
- 2024年河南南陽師范學院開招聘筆試真題
- 手術部位標識國家標準(2023版)
- 數字政府建設發展研究報告(2024年)
- 華為DSTE戰略管理體系課程
- 電動車充電樁運維方案
- Unit 4 Hobbies Lesson 1(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新起點版英語四年級下冊
- 2025年勞務合同范本(2篇)
- 汽車零部件質量培訓
- 壓力管道設計與審批人員考試題電子版-5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