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縣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規劃設計報告PAGE30目錄第1頁目錄TOC\o"1-4"\h\z\t"1.1.1段,4"1適用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23.1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Teatreeseedlingbreedingbase/FarmofWell-bredSpeciesTea 23.2茶樹種質資源保存圃Teatreegermplasmresourcesconservationnursery 23.3原種母本園Breeder’sSeedGarden 23.4良種繁育苗圃Teatreeclonalseedlingsbreedingnursery 33.5茶樹引種試驗IntroductionExperimentofTea-plantVarieties 33.6茶樹品種比較試驗ComparisonExperimentonNew
Tea-plantVarieties 34總則 35基地類型 55.1基地要求 55.2基地規模與品種 56基地選址與用地 66.1基地選址 66.2基地環境 67工藝與技術 67.1工藝流程 67.2關鍵技術及要求 78項目構成及規模 108.1項目構成 108.2種源培育區 108.3種苗培育區 118.4綜合管理區 119建設內容 129.1種源培育區建設內容 129.2種苗培育區建設內容 149.3綜合管理區建設內容 159.4農機具與儀器設備 179.5其他建設內容 1710主要技術及經濟指標 1910.1投資估算 1910.2勞動定員 25正文第25頁共25頁1適用范圍本標準是政府投資建設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項目決策的重要依據,可作為編制、評估、審批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項目規劃、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建設標準,也可作為有關部門評審、批復此類項目初步設計文件和開展項目監督、檢查工作的參考標準。其他社會投資建設的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茶葉品種示范場等茶葉品種培育、生產項目可參照執行。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引用成為本文件的條款。凡是注明年份的引用文件,僅所注年份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未注明年份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文件。1、《茶樹種苗》(GB11767)2、《無公害食品茶葉加工技術規程》(NY/T5019)3、《無公害食品茶葉產地環境條件》(NY5020)4、《無公害食品茶葉》(NY/T5244)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7、《農用灌溉水質量標準》(GB5084)8、《保護農作物的大氣污染物最高允許濃度》(GB9137)9、《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8321.1-7)10、《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11、《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規范》(GB/T50363)12、《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01)13、《溫室通風降溫設計規范》(GB/T18621)14、《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15、《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16、《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1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18、《連棟溫室建設標準》(NYJ/T60)19、《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20、《農村防火規范》(GB50039)3術語和定義3.1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Teatreeseedlingbreedingbase/FarmofWell-bredSpeciesTea可年繁育茶樹良種苗木10-15萬株/畝,主要承擔區域茶樹良種苗木的繁育和供應任務的地區,一般由種源培育區、種苗培育區、綜合管理區以及農機具與儀器設備組成。3.2茶樹種質資源保存圃Teatreegermplasmresourcesconservationnursery用于野生茶樹、栽培品種、引進品種、單株和近緣植物等茶樹種質資源活體保存和鑒定評價的園地。3.3原種母本園Breeder’sSeedGarden培育生產用種的種源(扦插繁育用的穗條)以滿足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自身繁育和周邊育苗場(戶)的種源需求,并對外進行品種展示的園地。3.4良種繁育苗圃Teatreeclonalseedlingsbreedingnursery采用傳統的短穗扦插育苗技術進行茶樹良種種苗繁育的園地。3.5茶樹引種試驗IntroductionExperimentofTea-plantVarieties在茶樹新品種推廣過程中,以當地同齡主栽品種或標準對照種為對照,在相同栽培條件下對新品種在引種地區的生物學特性、經濟性狀和抗逆能力等進行多年重復比較鑒定研究,以確定該品種在引種地區的潛在經濟價值和適應性。3.6茶樹品種比較試驗ComparisonExperimentonNew
Tea-plantVarieties簡稱茶樹品比試驗。在育種過程中,以同齡的標準品種為對照,在相同栽培條件下對育成的茶樹新品系的生物學特性、經濟性狀和抗逆能力等進行多年重復比較鑒定研究,以確定新育成品系的生產應用價值。4總則4.1為了規范政府投資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項目建設,統一項目建設內容,合理確定建設規模,正確把握建設水平,科學估算建設投資,推動技術進步,提高政府投資效益和工程建設質量,制定本建設標準。4.2茶樹良種苗木繁育是茶產業發展的基礎,是提升茶葉產量和品質的關鍵。隨著現代農業發展,茶產業市場需求不斷擴大,迫切需要推廣茶樹優良品種,應加快建設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4.3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項目建設,應緊緊圍繞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以服務茶農為宗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立足本地特色茶樹資源,注重引進適宜品種,優化品種結構,努力增加單產,改善茶葉品質,促進茶樹良種苗木生產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和集約化。充分發揮建設項目的輻射帶動作用,提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全面推動茶業產業與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4.4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建設應貫徹國家關于茶產業發展的各項方針,并遵循以下總體原則:4.4.1因地制宜,優化品種;4.4.2先進合理,安全適用;4.4.3工藝可靠,方案科學;4.4.4標準生產,規模適度;4.4.5科技先導,推廣示范;4.4.6公益為主,良性循環;4.4.7茶農增收,經濟發展。4.5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建設應做到節約用地、用水、用電、用藥、用肥,以及保護環境和防止污染。各項建設內容和規模標準的確定應圍繞基地茶樹良種苗木繁育的主要功能,滿足生產、管理需要,符合國家、行業相關建設標準。4.6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可以一次投入一次建成,也可以在原有基地基礎上改造完善或分期建設。改造完善或分期建設時,后續項目應遵循填平補齊的原則確定建設內容,應保證與前期建設內容有機結合,形成綜合生產能力,有利于使整體項目形成更合理和更完善的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功能。4.7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建設除執行本文件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規范、規程、定額或指標,應嚴格執行建筑、結構、供水、供電、采暖、通風、消防、安防等專業各類強制性標準。4.7.1基地生產加工茶葉的感官指標、理化指標、安全指標、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產品標識等應符合《無公害食品茶葉》(NY/T5244)規定。4.7.2基地栽培的大葉、中小葉無性系茶樹品種穗條和苗木的質量分級指標、檢驗方法、檢測規則、包裝和運輸等方面要求應符合《茶樹種苗》(GB11767)規定。4.7.3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生產過程使用農藥應符合《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8321.1-7)規定。5基地類型5.1基地要求5.1.15.2基地規模與品種5.2.1基地面積不宜少于500畝,年產良種茶苗不宜少于1500萬株,適宜推廣、使用的品種宜保持在10個以上。(基地面積確定原則寫入編制說明中)5.2.2基地主要栽培品種應選擇經省級或省級以上品種審定機構審定(鑒定或認定)、優質豐產、市場前景好的良種。5.2.3引進的原種種苗質量應符合《茶樹種苗》(GB11767)的要求,禁止調入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種苗。6基地選址與用地6.1基地選址6.1.1基地應建設在交通方便、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易于排灌的平地和緩坡丘陵地。遠離公路干線200m以上,與其他作物地塊間建有隔離帶。6.1.2茶園應為平地或緩坡,坡度在25°以下,其中坡度15°-25°的茶園需建立等高梯級園地。6.1.3年平均溫度13°C以上,年活動積溫在5000°C以上。6.1.4年降水量1000mm以上,生長期間月降水量約100—200mm。6.2基地環境6.2.1土壤土層有效深度1m以上,土壤疏松、土層深厚、地力肥沃,通透性良好,具備較好排灌條件。同一地塊,不宜連年用作苗圃。6.2.2礫巖、頁巖、花崗巖、片麻巖和千枚巖風化物所形成的砂壤土或壤土適宜種茶,土壤pH值在4.5~6.5之間。6.2.3土壤、空氣、灌溉水質量應符合《無公害食品茶葉產地環境條件》(NY5020)、《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農用灌溉水質量標準》(GB5084)、《保護農作物的大氣污染物最高允許濃度》(GB9137)。7工藝與技術7.1工藝流程7.1.17.1.2具有技術創新研究能力的科研、教學機構建立的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可采用國內、外國前沿的工藝技術。7.2關鍵技術及要求7.2.1種質資源保存與研究7.2.1.1種質資源是茶樹品種選育的物質基礎,開展地方資源的保護與發掘是推動茶樹良種化的基礎性工作。7.2.1.2鼓勵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建立一定規模的種質資源保存設施,對本地資源進行保護與研究。7.2.1.3資源保存圃要求水源條件好,土壤深厚肥沃,具備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7.2.2引種試驗7.2.2.1引種試驗是確定適合當地繁育推廣品種的關鍵環節,良種苗木繁育基地應持續開展引種試驗,不斷篩選適宜本地區推廣的茶樹良種。7.2.2.2引種試驗用地應土地平整,條件基本一致,具有較好的灌溉條件,適合機械化耕作和機修、機采。7.2.3原種母本培育7.2.3.1原種母本的品種純度要求達到100%茶樹良種繁育基地應持續開展原種母本園建設和品種的更新。7.2.3.2原種母本培育需要優良的土壤地力條件土壤深厚,有效土層應達到100cm以上;土壤肥力水平高,有效營養供應達到豐產茶園要求,其中有機質含量達1.5-2.0%,全氮(N)含量為0.10-0.13%,有效氮(堿解N)含量為100-150mg/kg,速效磷(稀鹽酸浸提P2O5)含量為10-20mg/kg,速效鉀(醋酸銨浸提K2O)含量為80-150mg/kg。7.2.3.3原種母本園選址和建設標準應高于一般生產茶園,應具有良好的水源、完備的排灌設施和便利的道路交通條件。茶園操作道、行間距和土地平整度應適合機耕、機修、機采等機械化作業,并滿足插穗運輸要求。7.2.3.4原種母本培育需要良好的日常管護條件,應配備修剪、培肥、病蟲害防治等設施設備,保證插穗質量。成園前對缺株、斷行進行補苗時,應補種苗齡一致的苗木。7.2.47.2.4.1良種種苗繁育是茶樹良種苗木生產的主要階段,包括插穗培育、扦插育苗和種苗生產三個環節。良種繁育苗圃的設施設備應滿足良種苗木繁育基地生產能力的要求。7.2.4.2良種種苗繁育應具備良好的土地條件。應土地平整,具備機耕作業條件;土質疏松肥沃,酸堿度pH值4.5-5.5;周邊有充足的心土資源,能滿足苗床鋪心土需求。7.2.4.3良種種苗繁育應具備良好的灌排設施和道路交通條件。應水源充足,灌排系統完備;并建立完善內部道路系統,與周邊的交通干線相接,便于種苗運輸車輛通行。7.2.4.4按地域和氣候條件選擇適當的育苗方式,并配備適宜的設施設備。南方氣候條件較好的茶區采用露天育苗,苗圃需宜建立1.8-2.0m高的高平棚式遮陽設施和簡易越冬設施;北方茶區和高海拔茶區宜采用設施育苗,建立育苗鋼架結構的溫室或溫棚,提高扦插苗越冬成活率。7.2.4.5苗床的設置應滿足良種種苗繁育要求。苗床宜采用東西走向,長度一般在30-40m,寬度1.2m,畦溝寬度宜為0.3m,深度宜為0.15-0.2m,畦溝橫斷面應呈上寬下窄梯形,溝底平整。畦溝沿長度方向宜兩頭低中間高,坡度為3%,便于雨季排水。苗床上應鋪心土,心土壓實后厚度為3~5cm。8項目構成及規模8.1項目構成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建設項目由種源培育區、種苗培育區、綜合管理區,以及農機具與儀器設備組成。根據地形地貌和植被情況,將園區通過道路、水系按種源培育、種苗培育、綜合管理配套等功能進行區域劃分。各功能區相對獨立,便于發揮項目的生產、展示、培訓、研究的功能,通過道路互聯互通,利于日常生產管理。8.2種源培育區種源培育區包括種質資源保存圃、引種試驗園、原種母本園,總面積不宜小于300畝。8.2.1種質資源保存圃重點對項目所在地的地方種質資源進行保護和開發性研究,同時引進、保存部分國內外茶樹種質資源;種質資源保存圃面積不宜少于30畝,最大可保存1000份茶樹種質資源。8.2.2引種試驗園主要功能是承擔國內、外茶樹品種的引種試驗,研究確定引進品種在當地的適應性;引種試驗園總面積不宜少于20畝,可承擔100個品種的引種試驗。8.2.3原種母本園主要功能是培育生產用種種源(扦插繁育用的穗條),以滿足良種繁育場自身繁育和周邊育苗場(戶)的種源需求,兼有品種示范功能,可對外進行品種展示。原種母本園總面積不宜少于250畝,主栽品種不少于10個。8.3種苗培育區主要由良種繁育苗圃組成,也可以根據項目單位業務職能需要和建設條件設置工廠化育苗車間。8.3.1良種繁育苗圃采用傳統的短穗扦插育苗技術進行茶樹良種種苗的繁育;良種繁育苗圃實際育苗面積不宜低于100畝(未考慮輪作因素),年產良種茶苗不宜少于1500萬株。良種繁育苗圃實際育苗面積按下式計算:S=Q/qS良種繁育苗圃實際育苗面積Q年產良種茶苗數量q每畝年繁育茶樹良種苗木數量,10-15萬株8.3.2工廠化育苗車間用于專業性研究機構開展茶樹種苗繁育新技術的研究和熟化,一般由組培室、智能溫室、煉苗場等組成;工廠化育苗車間的規模應根據功能和工藝技術確定。8.4綜合管理區由技術研究與質量管理部門、茶葉初制加工部門、管理與保障部門組成。總占地規模20畝,總建筑面積2600m2。其中技術研究與質量管理用房700m2,初制加工用房1000m2,管理與保障用房900m2。8.4.1管理與保障部門負責整個項目的經營和日常管理工作和園區運行所需各項物資、生活服務保障。8.4.2技術研究與質量管理部門主要負責項目的技術管理、技術研究、培訓推廣和產品(種苗、茶葉)質量控制等工作;8.4.3茶葉初制加工部門負責種源培育區生產的鮮葉的初制加工。8.5農機具與儀器設備主要包括檢驗檢測設備、生產機具、植保設備、茶葉加工設備、其他設備等。9建設內容9.1種源培育區建設內容9.1.1園地深翻平整、開挖種植溝、施基肥根據園地的地形地貌分類進行土地深翻平整,深度應達到80cm。按照確定的種植規格開挖種植溝,并施用基肥。9.1.1.1對于坡度小于15度的緩坡地和平地,直接對土壤進行深翻平整;對于坡度大于15度的地塊,應結合深翻土地建設梯級茶園。9.1.1.2種植溝深度應達到30~40cm,寬度應達到40cm。(對種植溝工程量提出要求)江南茶區、江北茶區、西南和華南大部中、小葉種茶區宜采用雙行雙株種植,大行距1.6m,小行距0.3m,株距0.3m;西南和華南大葉種紅茶區宜采用單行單株種植,行距1.6m,株距0.3m。9.1.1.3施基肥應以農家肥或餅肥為主,農家肥的用量為45000kg/ha,餅肥的用量為4500~7500kg/ha。9.1.1.4園地深翻平整、開挖種植溝、施基肥其他相關技術要求按《無公害食品茶葉生產技術規程》(NY/T5018-2001)執行。9.1.2種質資源保存圃建設9.1.2.1采用單株無性繁殖方式進行資源擴繁,每份資源的保存量不少于20m(茶行長度)。9.1.2.2觀察鑒定區,主要供產量、品質、抗性、植物學、生物學等性狀鑒定研究,每份材料種10—15株,單株種植,行株距1.5*0.33米;自然生長區,單株種植,行株距2*2米。9.1.3引種試驗園建設9.1.3.1引種試驗園建設應參照茶樹品種區域性試驗有關要求進行規劃設計,滿足“三次重復,隨機排列”原則開展引種試驗。9.1.3.2引種試驗園四周空曠,地勢較平坦,土壤結構良好,土層深厚,肥力中等,同一試驗區肥力一致,pH4.0~6.0。試驗地附近有水源,排水良好。9.1.3.3園區長度7-9m,應設保護行。種植溝寬60cm、深50cm。雙行單株條栽,大行距150cm,小行距33cm,株距33cm。9.1.4原種母本園建設9.1.4.1從育種單位引進國家或省級品種的原種種苗,品種純度為100%。品種個數不少于15個,每個品種的面積不少于10畝。9.1.4.2不同品種或與一般生產茶園同時建園時必須有道路隔離。母本園的行株距可比一般采葉茶園適當放大。9.1.4.3原種母本園應土層深厚、土質肥沃、地勢平緩、陽光充足、排灌條件好。9.1.5種質資源保存圃、引種試驗園、原種母本園建設內容主要是開展灌溉、排水、道路、供電等工程建設,具體要求詳見本章“其他建設內容”部分。9.2種苗培育區建設內容9.2.1土地平整對種苗培育區進行全園土地平整,為露天育苗及設施育苗建設創造條件。每一塊苗圃要相對水平,并保證雨季不積水。9.2.2溫室大棚建設在北方茶區和高海拔茶區,冬季常出現長時低溫冰凍天氣,對扦插苗越冬常造成致命的影響,建設溫室大棚是提高育苗成活率和育苗效益的關鍵技術措施。9.2.2.1溫室大棚宜采用連棟式,每棟跨度可采用6m或8m,肩高宜≥1.8m,頂高3~4.5m,長度宜在50m以內。9.2.2.2覆蓋材料宜采用雙層薄膜或PVC中空板。PVC的透光度≥80%。9.2.2.3應設置內、外雙遮陽系統。外遮陽宜采用遮光度為70%黑色塑料遮陽網,內遮陽宜采用薄膜-鍍鋁內遮陽保溫幕。遮陽系統宜采用電動控制。9.2.2.4應設置濕簾-風機降溫、側通風和頂通風系統。設計標準按《溫室通風降溫設計規范》(GB/T18621)執行。9.2.2.5應設置自動噴霧灌溉-施肥系統。9.2.3育苗網室建設9.2.3.1網室骨架宜采用熱浸鍍鋅鋼架結構或砼柱-鋼架混合結構。網室頂宜為平頂,高1.8-2m。網室寬度宜為1.5m的整數倍,長度不宜超過50m。9.2.3.2網室遮陽系統可采用電動或手動開閉系統,遮陽材料宜采用遮光度為70%黑色塑料遮陽網。9.2.3.3網室保溫宜采用室內活動式塑料拱棚保溫。骨架材料可為鍍鋅鋼管或竹材。9.2.3.4網室宜采用自動噴霧灌溉-施肥系統。9.2.3.5網室內種植區域苗床建設應符合7.2.4.5工藝要求。9.2.4種苗培育區其他建設內容,詳見本章“其他建設內容”部分。9.3綜合管理區建設內容9.3.1技術研究與質量管理用房由種質資源研究試驗室、引種試驗室、種苗繁育與質量控制試驗室、茶葉質量檢驗試驗室、培訓中心和辦公室組成。9.3.1.1房屋結構宜采用磚混結構或鋼筋砼框架結構,按照普通實驗室進行裝修。9.3.1.2建筑面積700m2。9.3.1.3種質資源研究、引種、種苗繁育與質量控制、茶葉質量檢驗等實驗室應配備實驗臺、實驗用品柜、實驗儀器設備。9.3.1.4培訓和辦公用房可根據需要設置培訓室桌椅和辦公家具。9.3.2茶葉初制加工用房由鮮葉攤青車間、產品加工車間、產品倉儲室組成。9.3.2.1茶葉初制加工用房結構可采用磚混結構、輕型鋼結構、鋼結構。建筑工程應符合按國家、行業相關標準。9.3.2.2茶葉初制加工應按照《無公害食品茶葉加工技術規程》(NY/T5019)執行,并應符合茶葉企業質量認證有關要求。9.3.2.3茶葉初制加工用房規模不宜小于1000m2。9.3.2.4鮮葉攤青車間、產品加工車間按產品要求采用相關成套設備。產品倉儲應采用冷庫儲藏。9.3.3管理與保障用房包括行政管理、后勤管理、倉儲、生活保障等用房。 9.3.3.1房屋結構宜采用磚混結構或鋼筋砼框架結構,按照普通辦公用房、倉儲用房、后勤用房進行裝修。9.3.3.2建筑面積按照行政、后勤管理人員定編數量計算,建筑面積標準為20m2/人,總建筑面積不應超過600m2。按照普通辦公用房設置辦公設施。9.3.3.3倉儲用房規模根據原材料、工器具數量,考慮存儲滿足一個生產季節所需要的基本規模,總建筑面積不宜小于300m2。9.3.4綜合管理區建筑物應執行的相關標準和規范9.3.4.1建筑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為二級。應符合《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的規定。9.3.4.2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標準設防類,簡稱丙類。應符合《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的規定。9.3.4.3鮮葉攤青車間和產品加工車間生產的火災危險性類別為丙類,車間的耐火等級應不低于三級。產品倉儲室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類別為丙類,倉儲室的耐火等級宜為二級。技術研究與質量管理用房和管理與保障用房的耐火等級宜為二級。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規定。9.3.4.4應按《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或地方節能標準的規定,進行建筑節能設計。9.4農機具與儀器設備9.4.1檢驗、檢測設備檢驗檢測設備主要包括土壤養分速測儀、土壤水分速測儀、光學顯微鏡、電子天平、恒溫干燥箱、農殘速測儀、超凈工作臺以及茶葉水份監測儀、農殘速測儀、碎末茶測定計等。9.4.2生產機具生產機具主要包括空氣增濕器、插穗儲藏設施等茶樹穗條前處理工具,以及修剪機、移動式噴灌設備、中耕機、采茶機、旋耕機、施肥機等,各類機具數量不宜少于2套。(根據需要確定配置數量。)9.4.3植保設備植保設備主要包括智能型蟲情測報燈、頻振式殺蟲燈、機動彌霧器機、自動誘蛾器、病蟲害遠程監控系統、戴維期小型氣象站等。9.4.4茶葉加工設備茶葉加工設備包括茶葉初加工生產線、抽氣充氮包裝封口機、干評臺、濕評臺、樣品柜、評茶盤、杯、匙等。9.4.5其他設備包括電腦、打印機、數碼相機等必要辦公設備和生產運輸車輛,根據工作需要確定配置數量。9.5其他建設內容9.5.1道路工程基地道路分為主干道、支道和操作道。9.5.1.1主干道:道路寬6m,應與基地外道交通線相連,通達基地各主要功能區,可行駛長度9m以上貨運車輛。路面采用混凝土或瀝青鋪設,建設標準按《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01-2003)執行。9.5.1.2支道:道路寬3.5m,應與主干道相連,通達各區塊,可行駛農用車運輸車輛。路面采用混凝土或瀝青鋪設,建設標準按“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01-2003)”執行。9.5.1.3操作道:道路寬2m,應與支干道相連,可供茶園機具行駛。采用泥夾石路面,下鋪20cm厚塊石作底層,上鋪10cm厚碎石作面層,路面石料不低于IV級。9.5.2灌溉排水工程主要包括水源工程、蓄水池、灌排設施等。9.5.2.1水源工程。應保障園區有充足水源用于生產灌溉,可采用建設蓄水池或自備水井保證有效供水。新建水井工程應符合項目所在地有關政策、法規。9.5.2.2蓄水池。形狀與大小根據需要確定,在良種場范圍內均勻布置,墻體為M8.5砂漿紅磚,底板為C18砼護底,池內設磚砌梯步。蓄水池要與水源通過管、渠進行有效聯通。9.5.2.3灌排設施。由主水渠、支渠,以及固定式或移動式噴灌系統組成。主水渠、支渠宜采用U型防滲渠建設。灌排設施應形成整體,各系統、區域有效銜接,確保旱能灌、澇能排。9.5.2.4灌溉排水工程規劃設計宜符合《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規范》(GB/T50363)規定。9.5.3積肥池、垃圾收集池根據需要設置,底部應采用15cm厚防滲混凝土,四周池墻宜采用防滲混凝土結構。當采用磚墻時,應用防水砂漿砌筑,并采用防水砂漿做法抹灰。各類池體上應設置蓋板,確保車輛、人員安全。9.5.4防護林網工程根據園區自然條件在適宜區域設置防護林,防護林網規劃必須與道路、水利系統相結合,且不妨礙實施茶園機械化管理。9.5.5變配電與消防工程9.5.5.1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供電電源宜由當地供電網絡引入10kV電源,建設變配電室或箱式變電站,并根據當地供電情況設置自備電源。自備電源供電容量不低于全場用電負荷的二分之一。9.5.5.2基地場區宜設路燈照明系統、電話與網絡系統。9.5.5.3基地電氣設計應符合《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的規定。9.5.5.4消防設施按《農村防火規范》(GB50039)的規定執行。9.5.6附屬工程設施包括圍墻(含金屬圍網)、大門、監控、鍋爐房設施等,根據需要確定具體建設內容。10主要技術及經濟指標10.1投資估算10.1.1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建設項目投資估算應依據建設地點現行造價定額及造價信息文件,并與當地的建設水平相一致。10.1.2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建設項目應在滿足茶樹苗木生產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控制建設投資,合理使用資金,以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10.1.3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種源培育區、種苗培育區、綜合管理區、農機具與儀器設備及其他建設內容和規模應與苗木繁育基地建設規模相匹配,相應的建設投資參照相關標準確定,并納入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工程項目的總投資。10.1.4項目建設內容設置應遵循填平補齊的原則。10.1.5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建設投資包括建安工費、田間工程費、儀器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工程建設其他費和預備費五部分。10.1.6建安及田間工程建安及田間工程功能區建設內容數量單位參考單價(元)備注綜合管理區實驗、檢驗室及配套用房700m21000規模根據實際情況增減,鋼筋砼框架結構加工及倉儲用房1000m21200規模根據實際情況增減,輕型鋼結構、鋼結構后勤行政管理用房900m21000規模根據實際情況增減,磚混結構種源培育區土地平整實際需求畝400種植溝實際需求米50種苗培育區土地平整實際需求畝400溫室實際需求m2800輕鋼結構、PC板維護大棚實際需求m280鍍鋅鋼管、塑料薄膜育苗網室實際需求m2100熱浸鍍鋅鋼架結構或砼柱-鋼架混合結構,遮陽網、霧噴系統其他建設內容主干道道路實際需求米180寬6m,砼或瀝青路面支道道路實際需求米110寬3.5m,砼或瀝青路面操作道道路實際需求米40寬2m,泥夾石路面,下鋪20cm厚塊石作底層,上鋪10cm厚碎石作面層水源工程1項100000機井、水塘或泵房主渠實際需求米100U型防滲渠支渠實際需求米70U型防滲渠噴滴灌實際需求畝3000含首部、管道、噴滴嘴積肥池實際需求立方米600底部15cm厚防滲砼,四周池墻防滲砼結構垃圾收集池4立方米600防護林網實際需求米50坡改梯畝4000工具房100m2600磚混場區工程1項100000
10.1.7儀器設備及農機具儀器設備及農機具序號名稱主要功能參考價格(一)檢驗檢測設備1土壤養分速測儀快速測定土壤的養分100002土壤水分速測儀快速測定土壤水分含量99003土壤PH值速測儀快速測定土壤的pH值6504PCR儀進行茶樹分子生物學研究500005光學顯微鏡及成像設備進行顯微攝像300006恒溫水浴振蕩器用于茶葉內含物提取、分子生物學試驗78007磁力加熱攪拌器用于粘稠度不是很大的液體或者固液混合物,可根據要求控制并維持樣本溫度。7008制片機用于組織切片制作9凝膠成像儀用于電泳結果的拍照11000010水平電泳槽瓊脂糖凝膠制備,樣品分離470011電子天平用于精確稱量300012高壓滅菌鍋用于組培試驗室和生物學研究的培養基和器械用具滅菌用滅菌1260013熒光化學發光成像系統用于分子生物學和蛋白質電泳結果的9500014純水/超純水系統制備純水和超純水1880015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玻璃器皿及樣品的干燥處理568016低溫冰箱用于樣品保存3120017酸度計用于測定樣品的pH值,精度為0.118超凈工作臺用于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學試驗880019光照培養箱光照度和溫度可控的培養箱生化儀器,用于分子生物學和組培試驗20水浴搖床作生物、生化、細胞、菌種等各種液態、固態化合物的振蕩培養、制備生物樣品的生化儀器1680021臺式離心機用于固、液分離純化5000022火焰光度計用K、Na等元素的定量分析1050023實驗臺具有防火、防水、防腐蝕能力2000元/米24藥品柜、標本柜貯存試驗藥品或生物標準800元/米25水份監測儀用于茶葉水分的快速檢測3500026農殘速測儀用于鮮葉中農殘的快速測定1600027碎末茶測定計用于產品中碎末茶的含量測定(二)生產機具28移動噴灌設備用于園區的移動式噴灌2000029茶樹單人修剪機單人茶樹修剪500030茶樹雙人修剪機雙人茶樹修剪800031茶園深耕機茶園土壤的翻耕32茶園耕作機茶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汽車買賣合同正規版本范文
- 魚菜共生系統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寧夏大學
- 202x手繪畢業答辯模板
- 2025《合同管理規程》聯合簽署
- 2025街頭小吃攤位租賃合同
- 2025汽車銷售代理合同示范文本格式
- 2024年清遠市公安局選調事業編制人員真題
- 女方非婚生子撫養協議(2025年版)
- 深圳注冊公司合同范本
- 2024年福建寧德職業技術學院招聘真題
- 《化工園區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預警體系技術規范》
- 小班安全教案玩具不放嘴巴
- 冷鏈倉儲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
- 2024AHA心肺復蘇指南解讀
- 2025年4月自考03009精神障礙護理學押題及答案
- 兩輪電動車行業風險分析
- 物業承接查驗方案樣本
- 建筑工程《擬投入本項目的主要施工設備表及試驗檢測儀器設備表》
- 品牌牛仔褲委托加工合同
- 糜爛性胃炎的護理查房
- 新生兒口腔運動干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