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承接查驗方案樣本_第1頁
物業承接查驗方案樣本_第2頁
物業承接查驗方案樣本_第3頁
物業承接查驗方案樣本_第4頁
物業承接查驗方案樣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業接管驗收

目錄TOC\o"1-3"\f\h\z\u1. 總則 101.1. 目 101.2. 合用范疇 101.3. 術語 101.4. 引用原則 102. 物業前期接管工作流程 133. 物業接管工作準備 133.1. 物業驗收應具備條件 133.2. 物業接管前準備 143.3. 物業資料接管驗收 144. 物業設備設施接管驗收 154.1. 編制接管驗收工作籌劃 154.2. 接管驗收內容涉及 165. 強電各系統查驗方案 165.1. 查驗范疇,涉及但不限于項目范疇內如下設備設施: 165.2. 查驗組織 165.3. 圖紙資料查驗 165.4. 設備、設施查驗內容與規定 185.5. 電氣系統注意事項 216. 電梯接管查驗方案 226.1. 查驗范疇 226.2. 查驗組織 226.4. 電梯機房 236.5. 電梯井道 236.6. 電梯轎箱 236.7. 電梯底坑 246.8. 電氣裝置 246.9. 報警裝置 246.10. 試運轉 256.11. 自動扶梯設備查驗 277. 消防系統查驗方案 307.1. 查驗范疇 307.2. 查驗組織 307.3. 資料查驗 307.4. 消防系統查驗工作原則 307.5. 消防系統查驗工作方案 318. 安全防范系統查驗辦法 358.1. 查驗范疇 358.2. 查驗組織 358.3. 查驗規定 358.4. 安全防范系統綜合防范功能檢測規定 368.5. 電視監控系統檢測 368.6. 出入口控制(門禁)系統 378.7. 停車管理系統 388.8. 綜合管理系統 389. 樓宇自控系統查驗檢查辦法 419.1. 查驗范疇 419.2. 查驗組織 419.3. 檢測查驗規定 419.4. 系統查驗 439.5. 系統資料查驗 439.6. 系統檢測 449.7. 主控項目檢測辦法及原則 449.7.1. 空調與通風系統檢測 449.7.2. 變配電系統功能檢測 459.7.3. 照明系統功能檢測 459.7.4. 給排水系統功能檢測 459.7.5. 熱源和熱互換系統功能檢測 459.7.6. 冷凍和冷卻水系統功能檢測 469.7.7. 中央管理工作站與操作分站功能檢測 469.7.8. 現場設備安裝質量檢查 469.7.9. 現場設備性能測試 479.8. 普通項目檢測辦法及原則 479.9. 檢測結論解決和鑒定 4810. 綜合布線系統查驗辦法 4910.1. 查驗范疇 4910.2. 查驗組織 4910.3. 檢測查驗規定 4911. 空調各系統查驗辦法 5011.1. 驗收范疇 5011.2. 圖紙資料 5011.3. 檢測驗收規定 5011.3.1. 制冷系統 5011.3.2. 冷機 5011.3.3. 冷凍泵 5111.3.4. 軟化水設備安裝檢查 5111.3.5. 冷凍水系統管線、閥門檢查 5111.3.6. 冷卻泵 5211.3.7. 水解決器 5211.3.8. 冷卻塔 5211.3.9. 板式換熱器 5311.3.10. 采暖系統 5311.3.11. 新風機 5311.3.12. 空調機 5411.3.13. 進、排風機 5411.3.14. 風機盤管 5411.3.15. 鍋爐 5511.3.16. 消防正壓送風系統 5512. 給排水各系統查驗辦法 5612.1. 驗收范疇 5612.2. 圖紙資料查驗 5612.3. 檢測驗收規定 5612.3.1. 給水系統 5612.3.2. 排水系統 5712.3.3. 中水系統 5712.3.4. 消防水系統 5813. 房屋本體設施接管查驗辦法 5913.1. 查驗范疇 5913.2. 檢測查驗規定 5913.3. 圖紙資料 5913.4. 檢查查驗辦法 6114. 綠化工程驗收辦法 6315.附表64-71

總則目為保證建筑整體施工竣工后,物業項目可以順利投入使用,在發展商交付樓盤之前由受托物業服務公司對其公共區域設備、設施進行必要檢查(重要是從安全、使用、維修角度),以保證業主利益,為物業后期管理創造必要條件。合用范疇項目承辦查驗物業交付使用。術語物業驗收與接管:承辦物業接管驗收單位根據國家建設部及省市關于工程驗收技術規范與質量原則對已建成物業進行檢查,房地產開發公司向業主或受業主委托物業服務公司移送物業過程。物業公共區域重要涉及:設施涉及但不限于道路、綠化、車場設施、垃圾房等;設備涉及但不限于供電系統、電梯系統、供排水系統、供冷(暖)系統、消防系統、樓宇自控系統、車場系統、門禁系統、綜合布線、安全防范系統等。引用原則GB50015—《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7—《鋼構造設計規范》GB50019—《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45—9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52—95《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3—94《lOkV及如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4—95《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5—93《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8—92《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67—97《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8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J50092—96《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GBJ97—8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8—98()《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T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16—9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J133—90《民用建筑照明設計原則》GB50134—《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0—《建筑滅火器配備設計規范》GBJ149—9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母線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5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實驗原則》GB50166—9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7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旋轉電機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71—9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盤、柜及二次回路結線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72—9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蓄電池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98—94《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200—94《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203—《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混凝土構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鋼構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6—《木構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建筑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2—《建筑防腐蝕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36—98《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42—《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54—9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低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5—9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力變流設備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7—9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氣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3—《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97《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4—98《制冷設備、空氣分離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5—98《壓縮機、風機、泵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原則》GB50303—《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10-《電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12-《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GB/T50328—《建設工程文獻歸檔整頓規范》GB50339—《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43—《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T50344—《建筑構造檢測技術原則》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54—《建筑內部裝修防火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370—《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394—《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5—《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6—《出人口控制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10060-1993《電梯安裝驗收規范》GB10080-《空調用通風機安全規定》GB13495-1992《消防安全標志》GB14102-《防火卷簾》GB14561-《消火栓箱》GB15630-1995《消防安全標志設立規定》GB16899-1997《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GB17945-《消防應急燈具》GB19517-《國家電氣設備安全技術規范》GB5768.1-《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第1某些:總則》GB5768.2-《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第2某些:道路交通標志》GB5768.3-《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第3某些:道路交通標線》GB7588- 《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GB/T10058-1997 《電梯技術條件》GB/T10059-1997 《電梯實驗辦法》DBJ/T01-27-《高檔建筑裝飾工程質量驗收原則》DBJ01-51-《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J01-74-《細水霧滅火系統設計、施工及驗收規范》DBJ01-79-《住宅建筑門窗應用技術規范》DBJ/T01-81-《砌體構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DBJ01-82-《混凝土構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DBJ01-608-《北京市住宅及住宅安全防范設計原則》DBJ01-611-《消防安全疏散標志設立原則》DBJ01-615-《建筑智能化系統設計技術規程》DB11/367-《地下室防水施工技術規程》DBJ11-623-《自然排煙系統設計、施工及驗收規范》《房屋修繕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

物業前期接管工作流程工作流程管理內容有關文獻接口組建接管驗收小組組建接管驗收小組做好接管驗收前準備檢查核對進行資料移送整治補齊資料YN接業主/發展商進場告知接管接管N進行硬件設施、設備移送限時整治Y資料歸檔檢查驗收擬定與否具備條件組建新項目接管小組,任命組長/專業人員編制籌劃,與委托方接洽,現場摸底物業資料接受檢查核對與否齊全、完整、符合規定,符合接受/不符合補齊按原則/技術資料分組檢查建筑物及附屬設施合格接管/不合格整治,資料建檔保存合同/中標告知書房屋驗收原則/接管驗收規程工作籌劃/工作文獻/技術資料物業資料/交接記錄驗收記錄/移送清單檢查報告/安裝調試記錄/資料歸檔記錄委托方新項目管理單位/建設/施工單位同上項目管理單位

物業接管工作準備物業驗收應具備條件新建物業驗收應具備條件:建設工程施工所有完畢,已經竣工驗收合格;供電、采暖、供氣、給排水、衛生、道路等設施能正常使用;房屋幢、戶編號經關于部門確認。原有物業驗收應具備條件:房屋所有權、使用權清晰;土地使用范疇明確。物業接管前準備接管驗收前應做好如下準備工作:與開發商聯系好交接事項、交接日期、進度、驗收原則等;派出技術人員到現場摸底,以便有針對性地編制驗收籌劃;提前參加物業竣工驗收和機電設備安裝調試,做到心中有數;準備好接管驗收用登記表格接管小組組長擬定物業接管籌劃,物業接管籌劃應涉及如下內容:物業接管驗收項目清單;小組人員分工;接管日程安排;業主、施工方、物業接管小組三方施工質量整治工作協調會;其她(如提前介入在建工程驗收等)。物業資料接管驗收建設單位應向業主或業主大會移送資料普通涉及但不限于如下資料:項目批準文獻建設工程規劃允許證建設工程開工證建筑名稱核準證六圖兩書1/500比例尺總平面圖(現狀圖)規劃總平面圖道路規劃圖豎向規劃圖市政設施管網綜合規劃圖 綠地規劃圖環境影響審批表初步設計(規劃闡明書)規劃設計條件告知書用地批準文獻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允許證綜合竣工驗收資料全套竣工圖紙:總平面圖(涉及建筑、建筑小品、水景、照明、道路、綠化等)、建筑、構造、設備、附屬工程各專業竣工圖紙及地下管線綜合布置竣工圖(含社區規劃圖);建設工程竣工驗收證書;消防驗收合格證;公共配套設施綜合驗收合格證;供水合同;供電合同書、允許證;供氣合同書、允許證;有線電視合格證;通信設施合格證;電梯準用證;施工設計資料:地質報告書;全套設計圖紙;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告知單;工程預算報告書;重要施工會議記錄;沉降觀測記錄;其她也許影響將來管理原始記錄。機電設備資料機電設備出廠合格證;機電設備使用闡明書(中文);機電設備安裝、調試報告;設備保修卡、保修合同;業主資料(合用時)已購房業主姓名、位置、面積、聯系電話等。物業設備設施接管驗收編制接管驗收工作籌劃各專業組按照接管籌劃安排,對房屋主體構造、單元住宅、公共配套設施(水、電、機電設備、消防設施、道路、管線等)進行現場查驗,并填寫有關記錄;查驗采用感觀觀測和使用、實驗辦法進行。接管驗收內容涉及房屋本體接管驗收;房屋清單與鑰匙接管驗收;公共配套設施接管驗收;強電各系統查驗方案查驗范疇,涉及但不限于項目范疇內如下設備設施:變配電室設備設施(涉及:應急發電機系統設備、設施)。空調系統供電設備、設施。給排水系統供電設備、設施。樓宇自控系統供電設備、設施。消防系統供電設備、設施。安全防范系統供電設備、設施。照明系統設備、設施。辦公用電系統設備、設施。電梯系統供電設備、設施。查驗組織系統查驗工作,應由施工單位完畢各系統自檢,并提交自檢報告后進行。各系統查驗工作完畢后,由物業將存在問題進行匯總,并分別報送各關于單位。由施工單位對存在問題進行確認,由開發商組織開展完善與維修工作,完善、維修工作結束,由物業將整治狀況進行匯總并報送各關于單位。圖紙資料查驗關于供電部門圖紙資料:高壓供電方案批準書;供用電合同書;電費合同;供電部門批準設計施工圖紙;供電部門送電前配電室高壓及繼電保護實驗記錄;高壓電纜送電前實驗記錄;委托供電局代維合同;電纜分界室設備及設計資料;電氣系統初步設計方案,闡明書;負荷控制合同;安裝工程項目的書;訂貨合同書;設備售后服務合同書;電氣設計圖、竣工圖及設計闡明等圖紙資料:涉及但不限于如下圖紙。供電系統圖及線路途徑圖;配電室平面布置圖;配電設備裝配圖;配電設備電氣原理接線圖;高壓系統圖;低壓系統圖;操作模仿板圖;設備安裝圖;配電柜二次系統圖;動力平面圖;照明平面圖;用電設備布置圖;直流系統圖;隱蔽工程施工圖;電氣設計變更、洽商記錄;應急發電機及有關設計資料;設備廠家圖紙資料:高壓柜廠家接線圖紙及使用闡明書及開關調試記錄;配電室直流盤出廠實驗記錄接線圖及使用闡明書;低壓盤箱柜廠家接線圖紙及設備闡明書;變壓器出廠實驗記錄及使用闡明書;電容器柜廠家接線圖紙及設備闡明書;應急發電機使用闡明有關圖紙及受電設備廠家圖紙;接地裝置測試記錄;變頻器廠家闡明書及調試記錄;電動機出廠實驗記錄及使用闡明書;變配電室送電后運營狀況記錄:歷史運營狀況記錄(運營日記;事故及異常狀況記錄;)總電量及電費轉帳記錄檔案;設備檢修及故障記錄;技術資料設備產品樣本;出廠合格證明,出廠精度,性能檢查記錄;裝箱單、附件明細表;開箱查驗單;安裝調試記錄;安裝調試查驗記錄;設備操作手冊、使用闡明書;設備維修保養手冊與維修工藝規定;備件圖冊;安裝洽商記錄;進口設備技術資料原件及翻譯文本;配電設備耐壓實驗記錄;輔助器材實驗記錄;設備安裝質量保證資料變壓器安裝檢查記錄;電氣實驗報告;電動機傳動調節;避雷器實驗報告;電壓互感器實驗報告;電流互感器實驗報告;開關實驗報告,安裝調節記錄;電力電纜實驗報告;保護裝置整定記錄;絕緣電阻測試記錄;接地電阻測試記錄;電氣隱蔽工程記錄;電纜施工檢查記錄;成套開關柜安裝檢查記錄;計量儀表校正,精度檢查記錄;設備、設施查驗內容與規定高壓柜及直流屏檢查設備規格與否符合設計圖紙;檢查一次接線系統與否符合設計圖紙;檢查二次回路和接線與否符合廠家圖紙;設備標號、電力電纜、操作電纜標號與否齊全;分段安排停電;進行全面檢查、清掃、緊固、查線;變壓器檢查名牌數據符合設計規定;檢查通風及溫控系統工作正常;組織停電全面檢查緊固;低壓盤檢查設備規格與否符合設計圖紙;檢查一次接線系統與否符合設計圖紙;檢查二次回路和接線與否符合廠家圖紙;設備標號、電力電纜、操作電纜標號與否齊全;分段安排停電;進行全面檢查、清掃、緊固、查線;填寫低壓配線供電狀況表;地下電纜室檢查電纜敷設與否符合規范規定;檢查有無未封堵空洞;檢查有無滲漏、積水;檢查有無消防報警設施;其她檢查專用工具、操作手柄、小車聯鎖及鑰匙齊全;檢查房屋、土建構造;有無滲漏和未封堵空洞;檢查配電室消防報警與否敏捷;照明及通風系統檢查登錄;應急發電機系統檢查應急發電機與否符合設計規定;發電機受電設備接線及性能理解、元器件核對、登錄;實際開機、對外供電及停機操作;檢查實際運營油耗及供電性能與否符合顧客規定;(運營30分鐘;)公用動力設備供電系統涉及冷機供電、空調供電、風機供電、水泵供電、電梯供電等;各盤、箱、柜電源主供電源在低壓盤上開關編號;備用電源在低壓盤上開關編號;電源互投條件及有無優先;(作自投及復歸檢查;)兩路電源電纜截面、路由及大概長度參數登錄;配電箱接線系統與否符合設計;二次接線與否符合廠家圖紙;各元器件設備規范、運營電流登錄檔案;儀表、批示燈、控制切換開關、標記牌正常;電動機檢查名牌數據符合設計規定;運營聲音正常、溫度不高、振動不超標、電流正常;外觀、地線及接線部位檢查;電纜截面、路由及大概長度參數登錄;變頻器檢查名牌數據及接線系統符合設計規定;控制和自動調節系統工作正常;記錄運營電流、頻率正常變化范疇;設備成套供貨配電柜檢查元器件及接線系統符合廠家闡明書規定;控制和自動調節系統工作正常;記錄運營電流范疇;各元器件設備規范登錄檔案;公用區照明及動力供電系統封閉母線:供電電源在低壓盤上開關編號;電源電纜截面、路由及大概長度參數登錄;插接箱數量設備規范、運營電流登錄;插接母線接頭位置及數量登錄;電纜橋架:路由及電纜數量、走向與否符合設計;橋架吊架牢固、接地線齊全;電纜排列整潔、固定合理、公用區蓋板齊全;各盤、箱、柜電源主供電源在低壓盤上開關編號或來自其她盤、箱、柜;備用電源在低壓盤上開關編號或來自其她盤、箱、柜;電源互投條件及有無優先;(作自投及復歸檢查;)電源電纜截面、路由及大概長度參數登錄;照明配電箱及其她配電箱檢查接線系統、元器件符合設計規定;運營狀況正常、溫度不高、電流正常;二次接線與否符合廠家圖紙;外觀、地線及接線部位檢查;各元器件設備規范、運營電流登錄檔案;儀表、批示燈、控制切換開關、標記牌正常;供電范疇區域記錄;各層配電小室檢查接線系統、配電箱設立符合設計規定;登錄室內配電箱清單;登錄有無串層供電狀況;電氣系統注意事項各個電氣控制系統原理圖、接線圖及線路管線表要有一套完整竣工圖紙。復雜系統電氣資料和闡明書,保護電氣設備數據及設定值,有必要設備應做模似保護實驗。施工單位要講明各個電氣控制開關所控制范疇,在開關上標明用途,并實際操作運營,直至正常工作。查驗人員要檢查各系統接線與否牢固,線號應清晰、齊全。施工單位在實際施工中,難免由于設計不周,導致在施工中設備安裝位置以及電氣原理圖,所采用治商變更修改等,要和查驗人員講明,并在竣工圖紙上標清注明,以便日后維護。有些特殊系統,由廠家隨設備帶來專用工具、備品備件等,施工單位要移送清晰。電梯接管查驗方案查驗范疇項目范疇內所有電、扶梯設備設施,涉及竣工查驗資料及電梯機房、電梯轎箱、電梯井道、電梯底坑等部位機械裝置和電氣裝置。查驗組織成立電梯專業組,電梯構成員按電梯數量合理分工,按查驗內容及辦法進行詳細檢查。查驗人員將檢查過程中發現問題記錄在有關電梯接管查驗表中。專業組負責人將電梯接管查驗表中問題匯總。查驗人員按專業組負責人安排跟蹤、檢查問題整治狀況。接管查驗內容、規定及辦法資料查驗依照電梯運營需要,需將如下技術資料、圖紙交于物業公司。制造公司應提供資料和文獻:裝箱單;產品出廠合格證;機房井道布置圖;電氣原理圖、接線圖使用維護闡明書(應含電梯潤滑匯總圖表和電梯功能表);動力電路和安全電路電器線路示意圖及符號闡明;電器接線圖;部件安裝圖;安裝闡明書;安所有件:門鎖裝置、限速器、安全鉗及緩沖器式實驗報告結論副本,其中限速器與漸進式安全鉗還須有調試證書副本。安裝公司應提供資料和文獻:安裝自檢記錄;安裝過程中事故記錄與解決報告;由電梯使用單位提出經制造公司批準變更設計證明文獻。安全技術檢查報告書安全檢查合格證(銅牌)起重機械登記卡開工申請表土建布置圖(限速器)型式實驗報告結論副本竣工圖一套設備查驗依照電梯設備整體狀況及現場狀況,擬分幾某些對電梯設備進行查驗。電梯機房機房門窗、鎖具應齊全、牢固,門上應有“閑人免進”標記。曳引輪、飛輪(慣性輪)、限速器輪外側面應漆成黃色,制動器手動松閘扳手應漆成紅色,并掛在易接近墻上。在曳引機盤車手輪、曳引輪、限速器輪外應有明顯標出轎廂升降方向標志。驅動主機、驅動主機底座與承重梁安裝應符合產品設計規定。轎廂空載時,曳引輪垂直偏差0;5mm,導向輪端面與曳引輪端面平行度偏差不大于1mm。限速器繩輪、鋼帶輪、導向輪安裝必要牢固,轉動靈活,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mm。制動器動作應靈活,制動間隙調節應符合產品設計規定。在電梯正常運營時,傳動鋼絲繩不應觸及夾繩制動塊,且不應有死彎及斷絲現象。曳引鋼繩應在曳引機座上平面處用黃漆在鋼繩四周作出平層標記。鋼絲繩孔四周應做保護臺。電梯井道井道壁應光滑平整,無影響電梯運營異物。井道內布線應符合規范規定。導軌。導軌支架應安裝牢固,位置對的;導軌垂直度、接頭及相對內表面距離偏差應符合規范規定。鋼絲繩。鋼絲繩應擦拭干凈,禁止有死彎、松股、銹蝕、斷絲現象;各鋼絲繩張力互相差值不不不大于5%。補償繩、限速繩、鋼帶、曳引輪、隨行電纜及其他運動部件在運營中禁止與其他任何部位碰撞或摩擦。井道內對重裝置、轎廂地坎及門滑道端部與井壁安全距離禁止不大于20mm。電梯轎箱轎廂地坎與各側地坎間距偏差均禁止超過30mm每一轎廂地坎均需安裝護腳板。開門刀與各層廳門地坎以及各層門開門裝置滾輪與轎廂地坎間間隙均必要在5~10mm范疇內。轎廂牢固、干凈、無損傷。導靴壓力均勻、不傾斜。門扇平整、干凈、無損傷。啟閉輕快、平穩。中分式門關閉時上下部同步合攏,門縫一致。安全鉗楔塊面與導軌側面間隙應為3~4mm;安全鉗口與導軌頂面間隙不不大于3mm。檢查超載開關應在電梯額定載重量110%時動作。滿載開關應在電梯額定載重量時動作。電梯底坑電梯底坑無積水。對重越程距離應符合規范規定。對重在底坑安全柵欄底部距底坑地面應為500mm,安全柵欄頂部距底坑地面1700mm;同一井道有多臺電梯時,在底坑每臺電梯間設護柵隔離。緩沖器安裝牢固,位置精確,表面平整;油壓緩沖器油號符合規定,無滲油現象,并應設立在緩沖器被壓縮而未復位時使電梯不能運營電氣開關。電氣裝置各電器設備及部件規格、型號、質量應符合關于規定,各種開關動作靈活可靠;控制柜、勵磁柜應有出廠合格證。電氣裝置附件構架、電線管、電線槽等非帶電金屬某些應涂防腐漆或鍍鋅,安裝用緊固螺栓應有防松辦法。每臺電梯供電電源須專用開關單獨供應。每臺電梯分設動力開關和轎廂、井道照明開關。動力開關具備切斷電梯正常使用狀況下最大電流能力。但動力開關不應切斷下列供電電路:轎廂照明或通風轎頂電源插座機房和滑輪間照明機房內電源插座電梯井道照明報警裝置同一機房有數臺曳引機、應對曳引機、控制柜、電源開關、轎廂照明開關、井道照明開關、變壓器等設立配套編號標記,便于區別所相應電梯。電氣設備金屬外殼(轎廂、線管等)必要有易于辨認良好接地,接地電阻不不不大于4。用500兆歐表測量電氣設備絕緣強度,其絕緣電阻須不不大于1000/v,并且阻值不得不大于:動力電路和電氣安全裝置電路:0;5M其他電路(控制、照明、信號):0;25M各種安全保護開關(緩速開關、限位開關等)固定必要可靠,且不得采用焊接。在下列狀況下,安全開關必要可靠動作,電梯及時停止運營:選層器鋼帶松弛或張緊輪下落不不大于50mm。限速器夾住鋼繩,轎廂上安全拉桿動作時。電梯超速達到限速器動作速度95%時。電梯超過額定載重量10%時。任一廳門、轎門未關閉或鎖緊時。各開關、按鈕(急停、檢修、程序轉換)及各安全裝置(極限、限位、緩速、安全觸板、光電保護、關門力保護)動作必要靈活可靠。試運轉試運轉前應按下列規定進行檢查:機房溫度應保持在5到40度之間,在25度時環境相對溫度不應不不大于85%。機械和電氣設備安裝,應具備調節試車條件。電氣設備外露導電某些保護線連接應符合有關規定。電氣接線應對的,連接可靠,標志清晰。曳引機電動機過流、短路等保護裝置整定值應符合設計規定。繼電器、接觸器動作應對的可靠,接點接觸應良好。電氣設備導體間及導體與地間絕緣電阻值應符合下列規定:動力設備和安全裝置電路應不不大于0;5兆歐。低電壓控制回路不應不大于0;25兆歐。電氣安全保護裝置安裝與調節應符合有關原則規定。檢修速度調試運營應符合下列規定:掣動器調節規定。掣動器閘瓦在制動時應與掣動輪接觸嚴密,松閘時與掣動輪應無磨擦,且間隙平均值應不不不大于0;7毫米。檢修速度不應不不大于0;63m/s。自動門運營應平穩、無撞擊。平衡系數應接近額定速度,且不應超過額定速度5%。(加速段和減速段除外。)額定速度調試運營應符合下列規定:轎廂內置入平衡負載,單層、多層上下運營,重復調節,升至額定速度,起動、運營、減速應舒服可靠,平衡精確。調節上、下端站換速、限位和極限開關,使其位置對的,功能可靠。空載、半截和滿載實驗應符合設計規定。運轉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運轉功能應符合設計規定,指令、召喚、選層定向、程序轉換、起動運營、截車、減速、平層等裝置功能對的可靠,聲光信號顯示清晰對的。調節上、下端站換速、限位和極限開關,使其位置對的,功能可靠。空載、半截和滿載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在通電持續率為40%狀況下,來回升降各2h。電梯運營應無端障,起動應無明顯沖擊,停層應精確平穩。制動器運作應可靠。制動器線圈升溫不應超過60攝氏度。減速機油溫升不應超過60攝氏度,且溫度不得超過85攝氏度。超載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應在轎廂內置入110%額定負載,在通電持續率為40%狀況下,來回運營0;5h。電梯應安全可靠地起動、運營。減速機、曳引電動機應工作正常,制動器運作應可靠。平層精確度應符合下表規定:平層精確度電梯類別額定速度/(m/s)平層精確度/mm交直流調速<2;00±15交直流調速≤2;50±10技術性能測試應符合下列規定:電梯加速度和減速度最大值不應超過1;5m/s2。乘客電梯在運營中,水平方向振動加速度不應不不大于0;15m/s2,額定速度不不大于2m/s電梯,平均加速度和平均減速度不應不大于0;7m/s2乘客電梯在在運營中總噪聲應符合下列規定:機房噪聲不應不不大于80dB。轎廂內噪聲不應不不大于55dB。開關門過程中噪聲不應不不大于65dB。自動扶梯設備查驗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必要自動停止運營,且第4款至第11款狀況下開關斷開動作必要通過安全觸電或安全電路來完畢。無控制電壓;電路接地故障;過載;控制裝置在超速和運營方向非操縱逆轉下動作;附加制動器(如果有)動作;直接驅動梯級、踏板或膠帶部件(如鏈條或齒條)斷裂或過度伸長;驅動裝置與轉向裝置之間距離縮短;梯級、踏板或膠帶進入梳齒板處有異物夾住,且產生損壞、踏板或膠帶支撐構造;無中間出口持續安裝多臺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中一臺停止運營;扶手帶入口保護裝置動作;梯級或踏板下陷。應測量不同回路導線對地絕緣電阻。測量時,電子元件應斷開。導體之間和導體對地之間絕緣電阻應不不大于1000Ω/V,且其值必要不不大于:動力電路和電氣安全裝置電路0;5MΩ;其她電路(控制、照明、信號等)0;25MΩ。整機安裝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梯級、踏板、膠帶楞齒及梳齒板應完整、光滑;在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入口處應設立使用須知標牌;內蓋板、外蓋板、圍裙板、扶手支架、扶手導軌、護壁板接縫應平整。接縫處凸臺不應不不大于0;5MM;梳齒板梳齒與踏板面齒槽嚙合深度不應不不大于6MM;梳齒板梳齒與踏板面齒槽間隙不應不大于4MM;圍裙板與梯級、踏板或膠帶任何一側水平間隙不應不不大于4MM,兩邊間隙之和不應不不大于7MM。當自動人行道圍裙板設立在踏板或膠帶之上時,踏板表面與圍裙板下端之間垂直間隙不應不不大于4MM。當踏板或膠帶有橫向擺動時,踏板或膠帶側邊與圍裙板垂直投影之間不得產生間隙。梯級間或踏板間間隙在工作區段內任何位置,從踏面測得兩個相鄰梯級或兩個相鄰踏板之間間隙不應不不大于6MM。在自動人行道過渡曲線區段,踏板前緣和相鄰踏板后緣嚙合,其間隙不應不不大于8MM;護壁板之間空隙不應不不大于4MM。性能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在額定頻率和額定電壓下,梯級、踏板或膠帶沿運營方向空載是速度與額定速度之間容許偏差為±5%;扶手帶運營速度相對梯級、踏板或膠帶速度容許偏差為0~+2%。自動扶梯制動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應進行空載制動實驗,制停距離應符合表1規定。自動扶梯應進行有載制動載荷制停距離實驗(除非制停距離可以通過其她辦法檢查),制動載荷應符合表2規定,制停距離應符合表1規定;對自動人行道,制造商應提供按載有表2規定制動載荷計算制停距離,且制停距離應符合表1規表1制停距離額定速度(m/s)自動扶梯制停距離范疇(m)0;50;20~1;000;650;30~1;300;750;35~1;500;90—注:若速度在上述數值之間,制停距離用插入法計算。制停距離應從電氣制動裝置動作開始測量。表2制動載荷梯級、踏板或膠帶名義寬度(M)自動扶梯每個梯級上載荷(kg)z≤0;6600;6<z≤0;8900;8<z≤1;1120注:自動扶梯受載體積數量由提高高度除以最大可見梯級踢板高度求得,在實驗時容許將總制動載荷分布在所求得2/3梯級上;電氣裝置還應符合下列規定:主電源開關不應切斷電源插座、檢修和維護所必須照明電源。觀感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上行和下行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梯級、踏板或膠帶與圍裙板之間應無刮碰現象(梯級、踏板或膠帶上導向某些與圍裙板接觸除外),扶手帶外表面應無刮痕。對梯級(踏板或膠帶)、梳齒板、扶手帶、護壁板、圍裙板、內外蓋板、前沿板及活動蓋板等部位外表應進行清理。消防系統查驗方案查驗范疇火災自動報警裝置(涉及各種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區域報警控制器和集中報警控制器);防火卷簾門控制裝置(涉及現場啟動、聯合啟動、遠程啟動、緊急制動);通風空調,防煙排煙及電動防火閥等消防控制裝置(手動/聯動);滅火系統控制裝置(涉及消防泵、噴淋泵、加壓泵等滅火系統控制裝置);火災事故廣播、消防通訊、消防電源、消防電梯控制裝置;火災事故照明及疏散批示燈;查驗組織系統接管查驗工作,應由施工單位完畢各系統自檢,并提交自檢報告后進行。檢測需由開發商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關于專業技術、質量負責人和物業公司專業人員共同構成檢測小組,對各系統實行系統接管查驗。資料查驗設計圖、二次設計圖、竣工圖;所有樓層煙感、溫感、手動報警器、水流等報警元件詳細位置圖;每回路設計容量、實際用量,每一種回路包括哪些內容明細表;卷簾門/噴淋頭/防火閥/排煙閥/檢修閥/消防泵/噴淋泵/加壓泵等平面圖;中控臺使用闡明書;中控室內各種總線走向明細表,涉及室內電源箱;中控室操作柜浮現故障時緊急解決闡明;系統性能特點技術指標安裝技術記錄,開通調試報告;備品、工具、儀表清單;施工監理質量查驗報告;管線隱蔽查驗記錄;施工方提供重要產品檢查合格證書;施工遺留問題明細表;消防局對系統性能檢查闡明書和運營允許證書;消防系統查驗工作原則消防設施必要符合GB50166-92規定消防水泵,消防電梯等消防用電設備電源(涉及直流備用電源)自動切換裝置應進行3次切換實驗,每次均正常。火災探測器(涉及手動報警按鈕)和火災報警控制器,應分別按實際安裝數量5%~10%比例(不少于10只),進行模仿火災響應和故障報警實驗。條件容許狀況下,應對所有設備進行全面檢測。實驗時每個功能應重復1~2次。室內消火栓功能查驗應在出水壓力符合國家關于建筑防火規范條件下,進行下列功能抽檢:工作泵、備用泵轉換運營1~3次。消防室內操作啟、停泵1~3次。消火栓操作啟泵按鈕按5%~10%比例抽件、抽檢。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含濕式、干式、干濕試、雨淋、噴霧等)抽驗下列控制功能。工作泵、備用泵轉換運營1~3次。消防室內操作啟、停泵1~3次。水流批示器,閘閥關閉器及電動閥等按安裝數10%~30%比例進行未端放水實驗。固定滅火設備(鹵代烷1211、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按20%~30%比例抽查下列控制功能。人工啟動和緊急切斷實驗1~3次。與固定滅火設備聯動控制其她設備(涉及關閉防火門窗、停止空調風機、關閉防火閥、落下防火幕等),實驗1~3次。抽一種防護區瓶組進行噴放實驗(鹵代烷系列可用氧氣等介質代用)。電動防火門、防火卷簾門,通風空調和防排煙設備應按10%~20%比例抽查人工開、閉、聯動控制實驗。消防電梯應進行1~2次人工控制和自動控制功能查驗,在消防態勢下,應能消除轎內操作和轎外招呼信號,直返基站。火災事故廣播應按10%~20%比例進行如下功能實驗:在消防控制室選層廣播。共用揚聲器強行切換實驗。備用廣播機功能實驗。消防通訊設備進行通話功能實驗。消防系統查驗工作方案對消防互投電源箱進行測試:現場人為制造互投電源故障,檢查配電柜動作狀況。火災報警系統聯動功能狀況測試:將火災報警系統設立為自動狀態,按火災聯動報警設計規定,每個樓層選一處報警點,用吹煙測試儀點報感煙探測器,觀測消防聯動關系應正常,即:啟動消防送/排風機,打開報警層排煙風口,鳴響報警層及上下層消防警鈴,切斷報警層及上下層非消防電源,切斷配電室內非消防電源,切斷天然氣室燃氣閥門;)啟用火災應急廣播系統通報火警點;防火卷簾門測試:用吹煙測試儀、加溫測試儀分別點報感煙探測器、感溫探測器,觀測防火卷簾門分步降落與否正常。消防水泵(消火栓泵)使用功能狀況測試:對末端消火栓進行放水,觀測消火栓穩壓泵啟動與否正常。采用模仿信號測試消火栓穩壓泵輪換啟動功能。現場手動啟動消防泵,檢查水泵星/角轉換與否正常。由中控室遠程啟動消防水泵,按設計規定設立消防水泵自動停泵時間(此時間在試泵時可依照狀況自行調節,但實驗完畢后要恢復到原設計時間);在消防系統設立為自動狀態時,運用消火栓內部消火栓按扭啟動消防水泵;中控室執機人員用消防廣播系統向現場測試人員通報各設備啟動狀況;噴淋水泵使用功能狀況測試:現場手動開關噴淋水支路總水管和干、濕式報警上信號蝶閥,中控室觀測報警信號與否對的;現場手動啟動噴淋泵,檢查水泵星/角轉換與否正常;由中控室遠程啟動噴淋水泵,檢查水泵啟動與否正常;在消防系統設立為自動狀態時,對噴淋水系統進行未端放水,觀測穩壓水泵與否啟動,同步采用測試消火栓穩壓泵輪換啟動功能;在消防系統設立為自動狀態時,對噴淋水系統未端和濕式報警器同步進行放水,檢查噴淋水泵與否正常啟動;在消防系統設立為自動狀態時,對噴淋水干式系統進行未端放氣實驗,觀測穩壓氣泵與否正常啟動;在消防系統設立為自動狀態時,對噴淋水干式系統區域內感溫探測器進行加溫實驗,觀測迅速排氣閥與否打開,當干式報警器壓力開關報警后,噴淋水泵與否正常啟動;中控室執機人員用消防廣播系統向現場測試人員通報各設備啟動狀況;雨淋水泵使用功能狀況測試:現場手動開關噴淋水支路總水管和雨淋閥上信號蝶閥,中控室觀測報警信號與否對的;現場手動啟動雨淋泵,檢查水泵星/角轉換與否正常;由中控室遠程啟動雨淋水泵,檢查水泵啟動與否正常;在消防系統設立為自動狀態時,對雨淋水系統未端和濕式報警器同步進行放水,檢查噴淋水泵與否正常啟動;在消防系統設立為自動狀態時,對雨淋水系統區域內感溫探測器進行加溫實驗,觀測噴淋水泵與否正常啟動;中控室執機人員用消防廣播系統向現場測試人員通報各設備啟動狀況。消防風機測試:現場手動測試消防風機啟動功能與否正常;現場手動啟動消防風機,風機正常運轉后手動關閉風機管道上防火閥,觀測風機與否自動關停。將風機配電箱設為自動狀態,由消防中控室遠程進行消防風機啟/停實驗;將風機配電箱設為自動狀態,手動打開排煙風閥,觀測消防風機與否正常啟動;在消防系統設立為自動狀態時,從消防中控室發地址碼啟動排煙風閥,觀測消防風機與否正常啟動。中控室執機人員用消防廣播系統向現場測試人員通報各設備啟動狀況。氣體滅火系統聯動功能狀況測試:(七氟丙烷氣體滅火裝置)關閉7氯炳烷氣體滅火存貯罐,將氣體滅火控制器設為自動狀態,按下氣體滅火設施啟動開關。觀測氣體滅火裝置警報與否鳴響,在規定延時噴放時間內按下停止按扭,觀測氣體噴放程序與否解除。關閉7氯炳烷氣體滅火存貯罐,將氣體滅火控制器設為自動狀態,按下氣體滅火設施啟動開關。觀測氣體滅火裝置警報與否鳴響,檢查延時釋放系統工作與否正常(測試釋放繼電器與否動作),消防中控室與否報收到氣體釋放系統啟動警報。用其他氣體代替滅火存貯罐(如氧氣),將氣體滅火控制器設為手動狀態,手動啟動先導器,觀測氣體噴放系統與否正常噴放。用其他氣體代替滅火存貯罐(如氧氣),將氣體滅火控制器設為自動狀態,用吹煙測試儀、加溫測試儀分別點報感煙探測器、感溫探測器,消防中控室觀測報警信號與否正常,觀測氣體滅火裝置警報與否鳴響,延時后氣體噴放系統與否正常噴放。中控室執機人員用消防廣播系統向現場測試人員通報各設備啟動狀況。電梯消防功能檢測:用電梯鑰匙啟動電梯歸首開關,檢查轎內、外控制功能與否被取消,電梯與否回歸機站。采用電梯機房報警電話,電梯轎廂對講電話測試三方通話功能。消防通訊設備進行通話功能實驗:采用消防電話測試電梯機房、配電室、發電機房、制冷機房、熱力站、水泵房、樓層公共區域內消防插孔電話與中控室通訊功能。消防水箱檢測:測試低于消防水位時與否自動進行補水;水泵房內消防水箱水位批示與實際水位與否一致。

安全防范系統查驗辦法查驗范疇安全防范系統范疇涉及:電視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巡更系統、出入口控制(門禁)系統、停車管理系統等各子系統。查驗組織檢測由建設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系統集成商、設計單位關于專業技術、質量負責人和物業公司專業人員共同構成檢測小組,對各子系統實行系統檢測,并由有關專業監理工程師監督執行。檢測小組負責人應有有關專業高檔職稱,并且有3年以上實際工程經驗。各子系統工程完畢后,應由施工單位會同系統集成商自行組織關于人員進行檢測,并向建設單位提交工程自檢報告。查驗規定安全防范系統施工質量檢查,應依照系統設計方案、合同規定、施工圖紙來檢查工程實際施工狀況。對系統各類探測器、攝像機、云臺、護罩、控制器、輔助電源、電鎖、對講機等設備安裝部位、產品規格型號和安裝質量等進行檢查。對各類探測器、控制器、執行器等部件電性能和功能進行檢測。檢測應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系統集成商和施工單位參加,采用逐點通電形式進行檢測,檢測成果應填寫檢測登記表,并由各檢測方簽字。安全防范系統控制柜、箱、控制臺與機架、監視器等施工質量檢查應遵循GB50348第6章關于規定執行。安全防范系統施工質量檢查后,應有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系統集成商和施工單位簽字檢查查驗報告。在安全防范系統設備施工檢測完畢后可進行系統調試,系統調試完畢后,經建設方批準后可進入系統試運營。系統試運營時應做好試運營記錄。安全防范系統系統檢測是在設備施工檢測和試運營基本上,對系統性能和功能進行檢測。檢測以系統功能檢測和現場設備性能檢測為主,并結合檢查有關技術文獻和資料完整性、規范性。系統性能和功能檢測根據是:有關國家現行原則,工程技術文獻,產品資料等。工程技術文獻涉及:工程合同;工程設計文獻;工程設計變更闡明和洽商記錄。施工商應提供:設備器材進場檢查記錄;隱蔽工程檢查記錄;施工質量檢查記錄;設備功能檢測記錄;系統試運營記錄。安全防范系統進行系統檢測前,施工商應依照工程合同和設計文獻編制檢測大綱。安全防范系統綜合防范功能檢測規定防范范疇、重點防范部位和要害部門設防狀況、防范功能、以及技防設備運營與否達到設計規定,有無防范死角;開通穩定運營時間檢測;各種防范子系統之間聯動與否達到設計規定;監控中心系統記錄(涉及大廈監控圖像記錄和報警記錄)質量和保存時間與否達到設計規定等;對具備系統集成規定系統還應檢查系統接口、通信功能和傳播信息與否達到設計規定。電視監控系統檢測檢測內容系統功能檢測:攝像機防拆、防破壞等縱深防御功能檢測;云臺轉動、鏡頭、光圈調節、調焦、變倍,圖像切換、防護罩功能檢測。圖像質量檢測:在攝像機原則照度下進行,進行圖像清晰度、灰度、系統信噪比、電源干擾、單頻干擾、脈沖干擾等檢測。檢測辦法:系統功能檢測采用主觀評價法,檢測項目參見《電視監控系統質量主觀評價功能檢測表》。檢測成果按《彩色電視圖像質量主觀評價辦法》GB7401中五級損傷制評估,主觀評價應不低于四級。圖像質量檢測采用客觀測試,系統測試表參見《電視監控系統質量主觀評價功能檢測表》。若清晰度、灰度在客觀測試中已檢測為合乎規定,可對噪聲及各種干擾信號進行主觀評價。系統整體功能檢測依照系統設計方案進行功能檢測。涉及:電視監控系統監控范疇、現場設備接入率及完好率;開通穩定運營時間;矩陣監控主機切換、遙控、編程、巡檢、記錄等功能;系統跟蹤性能等。對數字視頻錄像式監控系統還應檢測主機記錄、圖像顯示和記錄速度、圖像質量、對前端設備控制功能、以及通信接口功能、遠端聯網功能等。對數字硬盤錄像監控系統除檢測其記錄速度外,還應檢測記錄檢索、查找等功能。系統聯動功能檢測對電視監控系統與安全防范系統其她子系統聯動功能進行檢測,涉及出入口管理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巡更系統、停車管理系統等聯動控制功能。電視監控系統工作站應保存至少1個月(或按合同規定)圖像記錄。攝像機抽檢數量應不低于10%,攝像機數量少于10臺時所有檢測。被抽檢設備合格率為90%時為合格。系統功能和聯動功能所有檢測,合格率為100%時為合格。出入口控制(門禁)系統檢測內容出入口控制(門禁)系統功能檢測系統主機在離線狀況下,出入口(門禁)控制器獨立工作精確性、實時性和儲存信息功能;系統主機與出入口(門禁)控制器在線控制時,出入口(門禁)控制器工作精確性、實時性和儲存信息功能;系統主機與出入口(門禁)控制器在線控制時,系統主機和出入口(門禁)控制器之間信息傳播及數據加密功能;檢測掉電后,系統啟用備用電源應急工作精確性、實時性和信息存儲和恢復能力;通過系統主機、出入口(門禁)控制器及其她控制終端,使用電子地圖實時監控出入控制點人員,并防止重復迂回出入功能及控制開閉功能;系統對非法強行入侵及時報警能力;系統對解決非法進入系統、非法操作、硬件失效等任何類型信息及時報警能力;檢測與本系統有關綜合安全防范管理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及消防系統報警時聯動功能;以及本系統報警時與電視監控系統聯動功能;現場設備接入率及完好率測試;出入口管理系統工作站應保存至少1個月(或按合同規定)存儲數據記錄。系統軟件檢測演示軟件所有功能,以證明軟件功能與任務書或合同書規定一致;依照需求闡明書中規定性能規定,涉及精度、時間、適應性、穩定性、安全性以及圖形化界面和諧限度,對所查驗軟件逐項進行測試,或檢查已有測試成果;對軟件系統操作安全性進行測試,涉及:系統操作人員分級授權、系統操作人員操作信息詳細只讀存儲記錄等;對所檢測查驗軟件按GJB-437-88中規定進行強度測試與降級測試;在軟件測試基本上,對被查驗軟件進行綜合評審,給出綜合評價,涉及:軟件設計與需求一致性、程序與軟件設計一致性、文檔(含培訓軟件、教材和闡明書)描述與程序一致性、完整性、精確性和原則化限度等。檢測原則出/入口控制器抽檢數量應不低于10%,數量少于10臺時所有檢測。被抽檢設備合格率為90%時為合格。系統功能和軟件所有檢測,合格率為100%時為合格。停車管理系統檢測內容停車管理系統功能檢測應分別對入口管理系統、出口管理系統和管理中心功能進行檢測。車輛探測器對出入車輛探測敏捷度檢測,抗干擾性能檢測;自動柵欄升降功能檢測,防砸車功能檢測;讀卡器功能檢測,對無效卡辨認功能;對非接觸IC卡讀卡器還應檢測讀卡距離和敏捷度與否與設計指標相符;發卡(票)器功能檢測,吐卡功能與否正常、入場日期、時間等記錄與否對的;滿位顯示屏功能與否正常;管理中心計費、顯示、收費、記錄、信息儲存等功能檢測;出/入口管理工作站及與管理中心站通訊與否正常;管理系統其她功能,如“防折返”功能檢測;對具備圖像辨認功能汽車庫管理系統應分別檢測出/入口車牌和車輛圖像記錄清晰度、調用圖像信息符合狀況;停車管理系統與入侵報警系統聯動控制功能檢測;電視監視系統攝像機對進出車庫車輛監視等;空車位及收費顯示;管理中心工作站應保存至少1個月(或按合同規定)車輛出入數據記錄。停車管理系統功能應所有檢測,合格率為100%時為合格。對車牌辨認率達98%時為合格。綜合管理系統檢測內容各子系統數據通訊接口:各子系統與綜合管理系統以數據通訊方式連接時,應能在綜合管理工作站上觀測到子系統工作狀態和報警信息,并和實際狀態核算,保證精確性和實時性;對具備控制功能子系統,應檢測從綜合管理工作站發送命令時,子系統響應狀況。綜合管理系統工作站:對綜合管理系統工作站軟、硬件功能檢測,涉及:檢測子系統監控站與綜合管理系統工作站對系統狀態和報警信息記錄一致性。綜合管理系統工作站對各類報警信息顯示、記錄、記錄等功能。綜合管理系統工作站數據報表打印、報警打印功能。綜合管理系統工作站操作以便性、人機界面和諧、漢化、圖形化。綜合管理系統功能應所有檢測,合格率為100%時為合格。檢測成果解決和鑒定對安全防范系統整體或單項(子系統)檢測成果,涉及施工質量和系統檢測,均應有完整檢測報告,并應有明確檢測結論。安全防范系統、或單項(子系統)檢測結論為:系統合格,系統不合格。符合安全防范系統或單項(子系統)所有規定系統、或子系統為系統合格。檢測成果中有任一項安全防范系統或單項(子系統)規定系統或子系統為系統不合格。對不合格系統必要限期整治,依照不合格項詳細狀況擬定整治期限,在整治后重新進行檢測,重新進行檢測時抽檢數量要加倍。系統查驗安全防范系統工程查驗條件依照安全防范系統工程設計文獻和合同技術文獻,安全防范系統有關設備已所有安裝調試完畢;現場敷線和設備安裝已通過施工質量檢查和設備功能檢查,并已提交建設、監理、施工及有關單位簽字檢查查驗報告。系統安裝調試、試運營后正常持續投運時間不不大于3個月。已進行了系統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培訓,并有培訓記錄,系統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已可以獨立工作。按原則進行了系統檢測,檢測結論為合格。文獻及記錄完整。系統查驗文獻及記錄應涉及如下內容:工程設計闡明,涉及系統選型論證,系統監控方案和規模容量闡明,系統功能闡明和性能指標等;技防系統建設方案審批報告;工程竣工圖紙,涉及系統構造圖、各子系統監控原理圖、施工平面圖、設備電氣端子接線圖、中央控制室設備布置圖、接線圖、設備清單等;系統產品闡明書、操作手冊和維護手冊。工程檢測記錄,涉及隱蔽工程檢測記錄、施工質量檢查記錄、設備功能檢查記錄、系統檢測報告等;其她文獻,涉及工程合同、系統設備出廠檢測報告和設備開箱查驗記錄、系統試運營記錄、有關工程質量事故報告、工程設計變更單、工程決算書等。系統竣工查驗應由工程建設、監理、設計、施工單位和本地區技術防范系統管理部門代表構成查驗小組,按竣工圖進行查驗。查驗時應做好記錄,訂立查驗證書,并應立卷、歸檔。工程查驗合格后,查驗小組應訂立查驗證書。安全防范系統在通過查驗后方可正式交付使用,未經竣工查驗安全防范系統不應投入使用。當查驗不合格時,應由工程承辦單位負責整治,在自檢合格后再組織查驗,直至查驗合格。

樓宇自控系統查驗檢查辦法查驗范疇樓宇自控系統監控范疇為空調與通風系統、變配電系統、照明系統、給排水系統、熱源和熱互換系統、冷凍和冷卻系統、電梯系統等各子系統。查驗組織檢測由建設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關于專業技術、質量負責人和物業公司專業人員共同構成檢測小組,對各系統實行系統接管查驗。系統接管查驗工作,應由施工單位完畢各系統自檢,并提交自檢報告后進行。檢測查驗規定智能建筑工程檢測和查驗,由施工單位按施工檢測、系統檢測及竣工查驗諸環節制定各子分部工程及整個分部工程檢測查驗大綱和查驗辦法。檢測大綱和查驗辦法應依照合同技術文獻和現場詳細狀況制定,其內容涉及檢測查驗目、檢測內容與辦法、測試所根據原則規范、測試工具與測試成果解決分析、測試結論及解決辦法、查驗結論等諸項。檢測查驗質量指標應明確,并保證不低于國家規范規定,檢測查驗大綱由合同簽定機構負責審定,總監理工程師批準。檢測查驗內容普通應涉及材料、重要設備及軟件檢測查驗,隨檢測查驗,系統檢測和竣工查驗,檢測查驗順序應按“先產品,后系統;先子系統,后集成系統”順序進行。隱蔽工程和工程觀感質量查驗、檢查抽樣方案擬定應符合GB50300第3;0;3、3;0;4和3;0;5規定。檢測查驗技術文獻應涉及:已審批所有設計文獻;工程合同;設計變更文獻;竣工圖紙:設計闡明;系統構造圖;各子系統控制原理圖;設備布置及管線平面圖;控制系統配電箱電氣原理圖;有關監控設備電氣端子接線圖;中央控制室設備布置圖;設備清單。系統設備產品闡明書。系統技術、操作和維護手冊。設備及系統測試記錄:系統功能檢查及測試記錄;系統聯動功能測試記錄;系統試運營記錄等。材料及重要設備檢測查驗規定:對材料和設備外觀、包裝及品種、數量等進行檢查;材料、設備中文質量合格證明文獻、規格、型號及性能檢測報告;材料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原則和設計規定;對材料、設備及軟件重要性能進行檢測時,某些特殊檢查應明確檢查辦法、檢查數量和指標;控制柜(屏、臺)等應有系統集成商自檢記錄。軟件檢測查驗規定:商業化軟件,如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軟件、組態軟件和網管軟件等應做好使用允許證及使用范疇查驗,并進行必要功能測試和系統測試;組態軟件、信息安全軟件和其他某些半商業化軟件,除按商業化軟件規定進行檢測查驗外,還需針對其在智能建筑工程中需求進行二次開發,其二次開發某些應按自編應用軟件規定檢測查驗;由系統集成商編制顧客應用軟件、顧客組態軟件及接口軟件等應用軟件,除進行功能測試和系統測試之外,還應依照需要進行容量、可用性、安全性、可恢復性、兼容性、自診斷等多項功能測試,并保證軟件可維護性;所有自編應用軟件均應提供完備齊全文檔(涉及軟件資料、程序構造闡明、安裝調試闡明、使用和維護闡明書等);系統集成商應提供必要調試檢測用軟件和開發工具。智能建筑工程所需專用工具、儀表、專用軟件和備品備件等,必要按工程合同所規定數量型號備齊。系統功能檢測查驗按照已批準檢測查驗大綱中系統功能逐項進行查驗。系統接口檢測查驗所有接口必要由施工方提交接口規范和接口測試大綱,接口規范和接口測試大綱應由合同簽定機構負責審定,總監理工程師批準。檢測查驗時應按接口測試大綱逐項檢測接口系統軟硬件,保證接口性能符合設計規定,能實現接口規范中規定各項功能,不發生兼容性及通訊瓶頸問題,并保證接口系統制造安裝質量。當前期工程不能通過查驗時,經建設部門批準,工程中有關項目也可進行檢測查驗,但應在分清責任基本上,對這某些尚未通過查驗前期工程及有關分項工程應在前期工程修改完畢后組織專項查驗。系統查驗系統查驗基本條件系統安裝調試、試運營后正常。進行了系統檢測,檢測結論合格,對其中不合格項已進行了整治,并有整治復驗報告。文獻和記錄應完整精確,涉及如下內容:系統資料查驗工程合同技術文獻;竣工圖紙:設計闡明;系統構造圖;各子系統控制原理圖;設備布置及管線平面圖;控制系統配電箱電氣原理圖;有關監控設備電氣端子接線圖;中央控制室設備布置圖;設備清單等。系統設備產品闡明書。系統技術、操作和維護手冊。設備及系統測試記錄:設備測試記錄;系統功能檢查及測試記錄;系統聯動功能測試記錄;系統試運營記錄等。其他文獻:系統設備出廠測試報告及進場查驗記錄;系統施工質量檢查記錄;有關工程質量事故報告表;工程設計變更單;各智能化子系統已進行了系統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培訓,并有培訓記錄,系統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已可以獨立工作。樓宇自控系統在通過工程查驗后方可正式交付使用,未經工程竣工查驗樓宇自控系統不應投入正式運營。當查驗不合格時,應由工程承辦單位整修返工,直至自檢合格后再組織查驗。系統檢測檢測以系統功能檢測為主,同步進行現場安裝質量檢查、設備性能檢測及工程實行過程中有關技術文獻資料完整性和規范性檢查,檢測前應編制系統檢測大綱。樓宇自控系統檢測技術文獻應根據:工程合同技術文獻;工程設計文獻;工程變更闡明文獻;設備及產品技術原則。樓宇自控系統檢測時應提供如下過程質量記錄:設備器材進場檢查記錄;隱蔽工程檢查記錄;施工質量檢查記錄;設備及系統測試記錄;主控項目檢測辦法及原則變配電系統功能檢測對變配電系統進行檢測時,應運用工作站數據讀取和現場測量辦法對電壓、電流、有功功率、功率因數、用電量等各項參數測量和記錄進行精確性和真實性檢查,顯示電力負荷及上述各參數動態圖形能比較精確反映參數變化狀況,并對報警信號進行驗證。抽檢數量應不低于20%,被檢參數合格率在90%以上時為檢測合格。對高低壓配電柜工作狀態、故障狀態,電力變壓器溫度,應急發電機組工作狀態、儲油罐液位及蓄電池組工作狀態進行檢測時,應為所有檢測,合格率為100%時為檢測合格。照明系統功能檢測對公共照明設備(公共區域、過道、園區)檢測時,應以光照度、時間表等為控制根據,模仿設立程序控制燈組開關,檢查控制動作對的性和節能運營狀況;并手動檢查開關狀態。檢測方式為抽檢,抽檢數量應不低于20%,被檢參數合格率100%時為檢測合格。給排水系統功能檢測對給水系統、排水系統和進行液位、壓力等參數檢測及水泵運營狀態監測、記錄、控制和報警檢測,應通過工作站參數設立或人為變化現場測控點狀態,來監視設備運營狀態,涉及自動調節水泵轉速、投運水泵切換狀況及故障狀態報警和保護狀況與否滿足設計規定。檢測方式為抽檢,抽檢數量應不低于20%,被檢參數合格率100%時為檢測合格。熱源和熱互換系統功能檢測對熱源和熱互換系統進行系統負荷調節、預定期間表自動啟停和節能優化控制功能進行檢測,通過工作站或現場控制器對熱源和熱互換系統設備控制、供水溫度、供回水平均溫度或供回水恒壓差自動控制狀況進行測試。通過工作站對熱源和熱互換設備運營參數、狀態、故障等監視、記錄與報警狀況進行檢查,并檢測設備運營狀態與參數控制狀況。對熱源和熱互換系統能耗計量與記錄進行核算,對節能效果進行確認。檢測方式為抽檢,抽檢數量應不低于20%,被檢參數合格率100%時為檢測合格。中央管理工作站與操作分站功能檢測對中央管理工作站與操作分站進行檢測時,重要檢測其監控和管理功能,檢測時應以中央管理工作站為主,對操作分站重要檢測其監控和管理權限以及數據與中央管理工作站一致性。檢測中央管理工作站記錄各種運營狀態信息、測量數據信息、故障報警信息實時性和精確性,對控制設備進行遠動控制和管理功能。中央管理工作站遠動控制功能測試為每類系統被控設備20%抽檢。測定遠動控制有效性、對的性和響應時間。檢測中央管理工作站數據存儲和記錄(涉及檢測數據、運營數據)、歷史數據趨勢圖顯示、報警存儲記錄(涉及各類參數報警、通訊報警和設備報警)狀況,中央管理工作站存儲歷史數據時間應不不大于三個月。檢測中央管理工作站數據報表生成及打印功能,故障報警打印功能。檢測中央管理工作站操作以便性,人機界面應符合和諧、漢化、圖形化規定,圖形切換流程清晰易懂,便于操作。對報警信息解決應直觀。對操作權限檢測,確認系統操作安全性。以上功能所有滿足設計規定期為檢測合格。樓宇自控系統與子系統(設備)間數據通訊接口功能檢測樓宇自控系統與帶有通訊接口各子系統以數據通訊方式相聯時,應在工作站觀測子系統運營參數(含工作狀態參數和報警信息),并和實際狀態核算,保證精確性和實時性,對可控功能子系統,應檢測發命令時系統響應狀態。數據通訊接口要所有檢測,檢測合格率100%時為檢測合格。現場設備安裝質量檢查現場設備安裝質量檢查按GB50306中關于章節和有關產品技術文獻執行。傳感器:每種類型傳感器抽檢10%,傳感器少于10支時所有檢查。執行器:每種類型執行器抽檢10%,執行器少于10臺時所有檢查。控制柜:各類控制柜抽檢20%,少于10臺時所有檢查。檢查合格率達到90%時為檢查合格。現場設備性能測試接入率及完好率測試,按照設計總數10%進行抽檢,少于10臺時所有檢測,合格率達到90%時為檢測合格。模仿信號通道檢測精度測試,按照設計總數10%進行抽測,少于10臺時所有檢測,合格率達到90%時為檢測合格。控制設備性能測試,涉及電動風閥、電動水閥、變頻器等。重要測定控制設備有效性、對的性和穩定性;測試核對電動調節閥和變頻器在20%、50%、80%行程處對控制指令一致性、響應速度和控制效果;測試成果應滿足合同技術文獻及控制工藝對設備性能規定。檢測為20%抽測,設備數量少于5個時所有測試,檢測合格率達到90%時為檢測合格。實時性能測試巡檢速度、開關信號反映速度應滿足合同技術文獻與設備工藝性能指標規定;抽檢10%,少于10臺時所有檢測,合格率90%時為檢測合格。報警信號反映速度應滿足合同技術文獻與設備工藝性能指標規定;抽檢20%,少于10臺時所有檢測,合格率100%時為檢測合格。維護功能檢測應用軟件在線編程和修改功能,在中央站或現場進行控制器或控制模塊應用軟件在線編程、參數修改及下載,所有功能得到驗證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設備、網絡通訊故障自檢測和報警功能,自檢測和報警必要批示出相應設備名稱和位置,在現場人為設立設備故障和網絡故障,在中央站觀測檢測和報警顯示,輸出成果對的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可靠性測試計算機在系統運營時,啟動或停止現場設備時,不應浮現數據錯誤或產生干擾,影響系統正常工作;人為啟動或停止現場設備,觀測中央站數據顯示和系統工作狀況,工作正常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切斷系統電網電源,轉為UPS供電時,系統數據不應丟失或浮現數據混亂;電源轉換時系統工作正常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普通項目檢測辦法及原則依照現場配備和運營狀況對如下項目做出評測:監控網絡和數據庫原則化、開放性;系統冗余配備,重要指控制網絡、工作站、服務器、數據庫和備用電源等;系統可擴充性,控制器I/O口備用量應符合合同技術文獻規定,機柜至少應留有10%卡件安裝空間和10%備用接線端子;節能狀況評價,空調設備優化控制、冷熱源能量自動調節、照明設備自動控制、風機變頻調速、水泵臺數與轉速控制、VAV變風量控制等。依照合同技術文獻規定,通過對系統數據庫記錄分析、現場控制效果測試和數據計算后作出與否滿足設計規定評價。檢測結論解決和鑒定樓宇自控系統檢測結束時應有完整檢測報告,檢測報告中要有明確檢測結論,樓宇自控系統檢測結論為系統合格和系統不合格。樓宇自控系統在檢測中發現不合格項,導致主控項目中1項-9項中系統功能檢測中一項不合格,則該系統檢測為不合格。主控項目中10項-14項現場檢測中,不合格項目等于或不不大于兩項,則該系統檢測為不合格。系統檢測結論為合格,但存在不合格項時,應盡快整治,并將整治成果作為檢測報告附件在系統查驗時提交。系統不合格必要限期整治,依照詳細狀況擬定整治時間,在整治后重新進行系統檢測;重新進行系統檢測時抽檢數量要加倍。

綜合布線系統查驗辦法查驗范疇項目范疇內語音、數據傳播設備、設施。查驗組織檢測由建設單位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關于專業技術、質量負責人和物業公司專業人員共同構成檢測小組,對各系統實行系統接管查驗。各系統查驗完畢后,由物管中心提出系統存在問題,由施工單位對存在問題進行確認,并向北京銀行提交交接查驗報告。系統接管查驗工作,應由施工單位完畢各系統自檢,并提交自檢報告后進行。檢測查驗規定文獻、資料設計闡明、原則系統圖、竣工圖施工洽商安裝記錄系統性能檢測記錄、參數配線表接地線檢測記錄操作配線記錄工具備件清單設備抽測安裝質量標記明確配線符合規范專用工具檢查清點接地點狀況良好安裝數量適當

空調各系統查驗辦法板式換熱器檢查閥門與否靈活,壓力表溫度計完整,讀數精確;管線連接處、閥門嚴密,無漏水;絲杠防腐辦法;檢測進出水溫度溫差檢查過濾器內過慮網狀況;管線保溫完整,無破損;采暖系統安裝正常;管線連接;自動控制正常;管線保溫;暖氣罩安裝牢固;暖氣罩與采暖器間隔距離、通風合理;暖氣罩與采暖器間清潔無雜物;加濕器工作正常;加濕器凝水排放正常;設備控制起、停正常;設備變頻控制轉速正常;設備自動控制聯動正常;盤管運轉無噪聲;消防正壓送風系統消防風機合格證;風機安裝正常;風道連接正常;風機設備、手動操作、聯動操作正常;

給排水各系統查驗辦法驗收范疇項目范疇內給水、排水、消防水、直飲水、熱水系統等。圖紙資料查驗竣工圖;設計洽商、變更;隱蔽工程記錄;訂貨合同及濕式報警器等重要設備闡明書和使用手冊;給水系統管道試壓沖洗及驗收記錄;消防系統試壓沖洗及驗收記錄;雨、排水系統通水實驗;衛生潔具實驗記錄;閥門實驗檢查記錄;管道設備焊接施工檢查記錄;室外給水管道試壓記錄;室外排水管道灌水實驗;檢測驗收規定給水系統生活冷水系統核算市政供水管線人孔井位置及管徑。對生活水箱進行清洗并檢查合格。符合都市居民生活用水原則,GB/T50331-。對生活水系統管線、控制閥門、分區閥門進行檢查。規定達到沖洗、試壓、使用原則。沖洗、試壓、檢查記錄齊全。對生活水泵系統進行檢查及試運營。檢查項目有:水泵表面與否清潔、管路閥門嚴密靈活好用、水泵運轉正常無震動無噪聲、水泵潤滑正常、單流閥使用正常不倒水、壓力罐儀表正常、運營調試記錄齊全,符合運營原則。對衛生間、浴室、清潔間用水設備進行檢查。檢查項目有:衛生間與否清潔、衛生間隔板與否齊全牢固、坐便下水與否暢通、小便器下水與否暢通、地漏下水與否暢通、淋浴器開關正常不漏水、龍頭開關正常不漏水,規定正常好用。生活熱水系統對生活熱水系統,高區、中區、低區管線、控制閥門進行檢查。規定達到沖洗、試壓、使用原則。沖洗、試壓、檢查記錄齊全。對生活熱水泵系統,高區、中區、低區別區進行檢查及試運營。檢查項目有:水泵表面與否清潔、管路閥門嚴密靈活好用、水泵運轉正常無震動無噪聲、水泵潤滑正常、運營調試記錄齊全,符合運營原則。對衛生間、浴室、清潔間用水設備進行檢查。檢查項目有:淋浴器開關正常不漏水、龍頭開關正常不漏水,規定正常好用。直飲水系統對直飲水系統一、二次水箱進行清洗檢查,規定符合國家衛生原則。對直飲水系統管線、控制閥門、分區閥門進行檢查。規定達到沖洗、試壓、使用原則。沖洗、試壓、檢查記錄齊全。對直飲水泵系統進行檢查及試運營。檢查項目有:水泵表面與否清潔、管路閥門嚴密靈活好用、水泵運轉正常無震動無噪聲、水泵潤滑正常、運營調試記錄齊全,符合運營原則。對各樓層開水間內電加熱開水器進行了清洗、消毒。對直飲水用水設備進行檢查,規定正常好用。核算直飲水系統制水流程并據此繪制直飲水系統流程圖。排水系統室外雨水排放系統對屋面雨漏進行排水實驗,巡邏管線走向,擬定管線暢通。核算排放出戶位置,并據此繪制了外圍管線布置圖。檢查管道過井,保證清潔衛生。對大廈外圍雨水排放管線進行檢查,擬定市政管線位置,并據此繪制外圍管線布置圖。對各樓層開水間、清潔間地漏進行了排水實驗,擬定管線走水暢通。室內污水排水系統對地下污水井、坑進行清理,保證整潔。檢查污水泵安裝狀況。檢查項目有:污水泵導軌安裝與否牢固、污水泵接口與否嚴密、單流閥使用正常不倒水、污水泵運轉震動噪聲正常、污水泵標記齊全,保證符合安裝規范。對污水泵進行絕緣測試及負荷實驗。對污水井內液位控制設備進行測試,擬定聯動運營。對大廈外圍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