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傳統體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竹竿舞進入小學體育課堂的啟示_第1頁
民族傳統體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竹竿舞進入小學體育課堂的啟示_第2頁
民族傳統體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竹竿舞進入小學體育課堂的啟示_第3頁
民族傳統體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竹竿舞進入小學體育課堂的啟示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族傳統體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竹竿舞進入小學體育課堂的啟示

“學校課程”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體育教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農村學校體育設施滯后,場地有限,設備不足。民族傳統體育作為體育的一部分,如何開發與利用民族傳統體育成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話題。把民族傳統體育中那些適合于學校體育教育的、小學生喜愛的、適合于小學生自身發展與健康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經過加工、改造、引入到學校體育教學中,可以極大地豐富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增加小學生健身方法和途徑,同時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價值對豐富小學生的文化生活、弘揚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國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用竹竿舞課堂的案例分析(一)有效訓練學生的快樂體驗竹竿舞也叫“跳竹竿”是黎語,意為跳柴,原是黎族一種古老的祭祀方式,隨著時代的變遷,它已成為一種帶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體育娛樂、健身活動,節奏常為“開、合、開、合、開開合”。步伐簡單、節奏鮮明、極具有音樂的快感,可以稱之為“世界罕見的健美操”。體育課堂的靈魂就是要關注學生的運動快樂感,竹竿舞節奏歡快,基本步法簡單。因此,鮮明、有趣、具有很強節奏感的竹竿舞,成為小學生喜愛并樂于參與的體育項目。阿房路三校開展竹竿舞作為校本體育課程,此校編排的竹竿舞內容如表1所示: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竹竿舞節奏、步伐、桿的打法、學生的跑動路線,編排組合的方式很多,靈活性強。本校編排的竹竿舞,節奏為:開開、合合、開合開合,學生容易記憶,不易出錯。步伐的種類為:左右腳交替的進進出出;進出進進出出,以雙腳跳躍為主的進進出出。在教學的同時,再配以兔子舞的音樂,趣味性強,使學生在運動過程中避免產生疲勞與運動損傷。(二)竹舞的音樂化和以4個工會學公體育場地器材,是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正常進行必不可少的物質保障,是檢查、督導、評估、規范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指標之一,同時對中小學生在運動參與、掌握“三基”、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發展有重要的橋梁作用。許多小學體育器材匱乏,體育器材的配備達標率低,尤其在許多農村學校,體育場地與器材的缺失,使學校無法正常完成體育課程的教學,相應的學生也得不到強身健體與增強體質的功效。新課標指出:“體育場地、器材是加強素質教育,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增進學生健康的物質保證。”竹竿舞的教學要求并不十分苛刻,道具要求也相對簡單化,對于竹竿的開發與利用,也落實了《新課程標準》資源開發,課程內容資源的開發中特別強調對民族、民間傳統體育資源的開發的要求,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在沒有標準竹竿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長樹枝代替,配以節奏鮮明的音樂,讓學生來體會,最簡單的還有,用粉筆在場地上畫上竹板的形狀,配上竹竿舞音樂來練習。竹竿舞道具的簡單,為竹竿舞課程的開設提供了基礎,也給廣大的基層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教學資源的開發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三)編排了4個認同并提高3個層次的質量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進一步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竹竿舞的舞姿優美,情緒熱烈,活動時,擊桿者和跳桿者必須協調一致,才能保證活動的正常進行。單腳跳、雙腳跳、分叉跳、合作跳……相互配合才能順利完成,表現完美。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自己去創造竹竿舞的跳法,強調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追求,學會鍛煉,學會交流,學會合作。阿房路三校在學生的參與下,還編排了竹竿操:第一節:肩關節運動:6個人一組分配一根竹竿,一路縱隊站好,做上下、左右、前后、蹲起的伸展操,2拍一動,左右肩交替進行,4×8拍。第二節:下肢運動:6個人一組分配一根竹竿,一路縱隊站好,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單腳或雙腳跳,2拍一動,4×8拍。第三節:頸部運動:兩人抬高桿,其他同學站在桿下,做頸部鉆竹竿的波浪練習,2拍一動,4×8拍。第四節:踢腿練習:兩人抬高桿至腰部,其他同學側對桿站好,手輕扶桿,做把桿踢腿練習,高度要超過桿高,2拍一動,4×8拍。除此之外,還編排了一些竹竿游戲如“鯉魚跳龍門”:讓兩人抬高桿至一定高度,讓學生排隊來挑戰,跳過桿,隨著桿高度的升高,對學生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安全,最好用體操墊進行預防保護。“開火車”:6人一組,雙手6抬好桿至腰際,跑動時,雙手在體側劃圓,在規定范圍內,看哪輛火車跑的最快。“抬花轎”:讓三人抬桿,讓一人坐在桿上,抬至腰際,其他兩人在旁扶好坐花轎的人,在規定的范圍內比賽,看哪組的花轎抬得又穩又快。組織學生做游戲,加強了同學之間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集體主義精神,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竹竿舞的興趣,促進老師與學生利用竹竿開發出更多的游戲項目。二、應該注意的是,竹子和舞蹈應該進入小學體育課程(一)改變內容,重新科學組合各種體育項目大體都會分為三種,競技類、表演類、游戲類。在體育教學中,更側重于游戲,在學中玩,玩中學,是小學體育的主要教學模式。選擇難度過高、過于危險的項目,一方面易使學生產生恐懼,當失敗時也會使學生產生膽怯厭煩心理,不利于健康。我們可以“依葫蘆畫瓢”,但是需要我們把內容做一些相應的改進和處理,不能照原樣推廣,因為那樣對學生來說既有難度,也不容易理解,這就需要教師把一些項目的精髓、思想、套路、內核總結出來,進行重新的創新編排、變通和組合。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或生活實踐中選擇項目的目的出發,要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二)游戲項目對于不同年級段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游戲的基本規則、有小學階段的學生體內各器官的發育尚未成熟,體質較弱,骨骼正在迅速生長,身體柔韌性好。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現在的兒童在身高、體重等方面都比過去有明顯提高,而肺活量、臂力、拉力、心肺功能等相對較差。對此,體育教師可將游戲分階段傳授,對不同年級段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科學有序、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低年級可選擇一些規則簡單、易于操作的游戲類項目,在中高年級可以多開展一些技術性、競技類的項目。因此,運動量不宜過大,更不適宜耐力練習,否則會影響到兒童的正常發育,有損健康,適宜的運動負荷量既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訓練,又有利于學生戰勝自我、自我挑戰的積極性的培養。(三)引入與設計的“個體”與“學生”間的聯系創新是民族的靈魂,也是一個時代不斷發展的主體,開發和利用體育課程資源時,根據“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的整體健康觀的課程基本理念,對體育課程的不斷創新。小學體育課堂新項目的引進與設計僅僅指教師的力量是有限的,讓學生去參與與創新,去改造傳統體育項目,一方面學生的參與可以開發與引進符合學生自我的體育項目,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主體思想;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自我參與思維、設計與開展,也有利于給學生留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釋放快樂,從而使學生課內學習體育的熱情不斷高漲,課外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因此,注重學生的參與,并積極開發學生自我設計與創新的體育項目,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四)體育項目進校實際是最大的現實,也是我們發展與創新的根本,忽略了當地的客觀實際情況,不切實際地開展與引進傳統體育項目走進學校課堂,將會反其道而行之。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深入挖掘民族傳統體育資源,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切實有效地運用到現代體育教學中來,從而讓民族傳統體育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遺產,經過提煉與發展為學生所掌握與運用、傳播到社會中去,練就健壯的體魄,讓學生的體育素質不斷得到提高。三、堂教學在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的作用重改后竹竿舞所表現出來的趣味性、簡便性、健身性和娛樂性等特點,符合少年兒童的身心規律,符合素質教育對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要求,開發并在課堂教學進行有機融合、滲透民族傳統體育,對豐富小學體育教學的內容,促進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