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財務的本質_第1頁
綜述財務的本質_第2頁
綜述財務的本質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述財務的本質財務的本質就是財務現象之間內在、必然的聯系,是財務本身所固有的性質與特征,體現了財務的內在規律性,并具有客觀性和相對穩定性,由此而進行財務理論體系研究和發展是科學的、合理的,是進行財務理論研究的基礎理論。它決定著財務管理對象、財務管理目標等財務管理理論的基本范疇。一、我國財務本質的傳統觀點理論在我國,財務本質理論的討論由來已久,傳統的理論主要有貨幣收支活動論、貨幣關系論、資金運動論、分配關系論、價值運動論、本金投入收益論等幾種觀點,它們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財務的某些特性,也在不同程度上推進了財務本質理論的建設。貨幣收支活動論該理論源于20世紀40年代的前蘇聯,此觀點支持者認為財務是客觀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貨幣資金運動。財務是企業或單位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貨幣資金運動。貨幣資金貫穿于企業或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始終,從而企業財務包括資金運動的四個環節,即貨幣資金籌集環節、貨幣資金使用環節、貨幣資金收回環節和貨幣資金分配環節。單位的財務活動貫穿于單位資金運動的全過程,貨幣資金是資金的一種表現形式,但并不能代表資金的全部內容。把財務活動簡單理解為貨幣收支活動,大大縮小了財務的內涵,把大量的非貨幣性財務活動排除在外,限制了企業財務外延的拓展。貨幣關系論此理論是20世紀50年代原蘇聯阿?M?畢爾曼專家來華講學時講授的觀點,他認為,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客觀存在的貨幣關系總體,表明生產的財務方面,構成蘇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財務。中國學者認為,企業和經濟部門財務,按其本質來說,就是客觀存在于生產經營中的貨幣關系體系。該理論指出了貨幣運動背后的人與人的經濟關系,突出了財務的社會屬性,有利于通過制定恰當的財務政策與制度去處理好企業與各方面的財務關系。但該理論忽視了財務活動的量的規定性,且仍然把財務的本質局限于“貨幣”的范圍內,所表述的財務關系也是不完整的。當時我國學者也有接受這種觀點的,但日后仍持這種觀點的已很少見。資金運動論資金運動論在我國于20世紀60年代由邢宗江等人提出,在20世紀70到90年代被廣泛傳播,處于主流派的地位,至今雖然提法眾多,但這一觀點仍為許多理論工作者和實務工作者所采納。他們認為,財務是企業和行政、事業等單位的資金及其所體現的經濟關系;企業等單位的資金運動稱為財務活動,資金運動所體現的經濟關系稱為財務關系;工業企業的資金運動,構成工業企業經濟活動的一個獨立方面,這就是工業企業的財務活動;企業的資金運動體現著企業與各方面的經濟關系,即財務關系。該理論較全面地概括了財務的內容、形式與社會屬性,注重了財務活動與財務關系的統一,因而一直被中國財務理論界奉為圭臬。時全今日,幾乎所有的財務管理教材都是基于資金運動論。但該理論仍然存在不足,一是資金運動范圍過寬,對財務的本質突出不夠,財務用資金運動表述難以確立財務的特殊性及真實內涵;二是把財務關系歸結為資金運動所體現的經濟關系,給人一種包羅萬象之感。分配關系論分配關系論是基于企業財務是國家財政體系的基礎這一論點而提出的。這是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一種財務本質新觀點。該觀點認為,企業財務的本質是以企業為中心的微觀價值分配及其所體現的經濟關系。從企業經濟角度考察,企業財務正處于企業再生產過程的分配環節。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財務是一個分配范疇,是對總產品價值的分配活動。財務關系所反映的是建立在價值分配活動及其相應的管理活動基礎上人們之間的責權利關系。5.價值運動論價值運動論是20世紀80年代在我國出現的一種關于財務本質的觀點,針對資金運動論提出,它認為財務是價值運動及其所反映的經濟關系。價值運動論的理論依據,是源于一切物資都具有一定量的價值,物資價值的貨幣表現是資金,資金的實質是社會主義再生產過程中運動著的價值,持這一觀點的人強調從價值形態來看資金運動,視資金運動為價值運動。價值運動論的優點是解釋了商品經濟條件下價值的存在,但用勞動時間衡量的就不是價值運動,而是生產活動,其不屬于財務的范疇。價值屬于商品經濟條件下的歷史范疇,因此財務的本質也屬于歷史的范疇,會隨價值的發展而發展,隨價值的消亡而消亡。二、現代財務本質理論概括以上幾種觀點,可以發現,這些觀點對財務本質的描述都停留在貨幣、資金、本金等“價值流”的層面上。而隨著財務環境的變遷以及理論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資金運動論”等的諸多不足,單純只從“價值”來論述財務問題,似乎失之有偏,進而有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更加全面的觀點。本文把它們稱為現代財務本質理論。本金投入與收益論基于財務本質不同理論所存在的缺陷以及“本金”概念在財務學研究地位的確立,20世紀90年代,中國財務學家郭復初提出了本金投入與收益論。他認為,財務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本金投入與收益活動,并形成特定的經濟關系。該理論認為,本金是財務資金的代名詞,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是現代財務關系形成的起點,企業與企業所有者之間發生的本金投入及相應的收益分配關系,就是源于本金的一種財務關系,財務是本金的投入與收益活動及其所形成的特定經濟關系。這種觀點將資金與本金加以區分,劃清了財務與財政、信用的界線,突出了財務的經濟屬性,同時把“所體現的經濟關系”變為“所形成的特定經濟關系”,也規范了財務關系的范圍。財務職能論財務職能論主張用闡明財務職能的方法來解釋財務的本質。這種觀點的支持者認為,財務就是企業資金的籌集、使用和分配,財務就是企業籌資、投資和分配活動的總稱。財務的本質和職能是有機聯系在一起的。財務的本質決定財務的職能,財務的職能是財務本質的具體體現。財務主體分配論財務主體分配論是由劉貴生博士提出,他認為財務的本質是財務主體對所屬財力的分配活動及其所形成的分配關系。他提出財務主體也就是指財務分配的主體,是實際掌握財務分配權的主體。支持者認為,財務的本質并非現象層面上的財務活動,而應該是各種財務活動所共同具有的實質,即財力資源的分配和配置,企業投資活動實際上是生產要素的分配活動。企業收益分配實際上是企業生產成果的分配,而企業籌資活動中的內部籌資主要是參與企業收益的分配、參與企業生產成果的分配以及參與企業內部生產要素分配的再分配或再配置,外部籌資則是企業參與社會生產要素與生產成果分配與再分配的結果。利益關系協調論楊雄勝教授提出,企業財務的本質是協調企業各種利益關系,經濟利益關系的安排、調節、協調,是企業財務的本質。利益關系協調論認為,企業財務的本質是協調企業各種利益關系,財務的主體便是利益協調主體,財務的客體便是利益關系。三、“財權流”是現代財務本質的恰當表述20世紀90年代末,伍中信博士運用產權經濟學的思想進行分析,提出了財權流理論,他認為財務管理不是簡單的對資金運動的管理,而是借助于資金運動的管理實現產權管理,是“價值”與“權利”的結合。該理論是本金理論的進一步拓展、深化,是現代企業制度下對財務本質、財務理論的全新表述。關于財務的本質問題,我們認為“財權流''比“價值流"更接近財務的內在本質。財權是現代財務區別于傳統財務的根本標志,也是企業是否真正開展財務活動的標準。“財權流”的本質表述是在吸取了“本金論”、“資金運動論”等“價值流”的優點并考慮到現代企業制度的產權思想下得出來的。因此,用“財權流"作為現代財務的本質,有利于體現財務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矛盾特殊性,更有利于體現現代財務區別于傳統財務的本質特征。用“財權流''作為現代財務的本質表述,既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