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經炎診治_第1頁
面神經炎診治_第2頁
面神經炎診治_第3頁
面神經炎診治_第4頁
面神經炎診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面神經炎概況、流行病學神經解剖病因、病理改變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治療1概況、流行病學面神經炎又稱特發性面神經麻痹,是指面神經管內非化膿性炎癥引起面神經及神經鞘水腫所致面神經麻痹,又稱為Bell麻痹(Bell’palsy)。是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的一種。多數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臉、漱口時突然發現一側面頰動作不靈、嘴巴歪斜。患側面部表情肌完全癱瘓者,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紓炔荒茏靼欘~、蹙眉、閉目、鼓氣和噘嘴等動作。鼓腮和吹口哨時,因患側口唇不能閉合而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常滯留于病側的頰齒之間,并常有口水從患側口角流下。由于淚點隨下瞼內翻,使淚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淚液分泌障礙,角膜干燥。唾液分泌障礙。舌前部味覺喪失。聽覺過敏2流行病學最常見的腦神經疾病,年發病率11.5/10萬--40.2/10萬人(23/10萬)??祻涂凭驮\2-4例/月,年30-50例/年。發病沒有明顯的季節差異。高發年齡15-45歲,平均年齡40-44歲。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生育期女性發病率較高。左右兩面發病率一致,1%左右的患者會出現雙側面神經麻痹?;加懈哐獕骸⑻悄虿〕霈F該病的幾率比正常人大。3面神經炎概況、流行病學神經解剖病因、病理改變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治療45面神經管

面神經出顱后彎曲走行于顳骨中,是人體中穿過骨管最長的腦神經,有長達3.5厘米的面神經管位于顳骨內。因此,從其中樞到末梢之間的任何部位受損,皆可導致部分性或完全性面癱。6面神經管:莖乳孔----內耳門7面神經管8面神經腦橋延髓溝(中)內耳門莖乳孔Facialn.面神經核孤束核上泌延核淚腺下頜下腺舌下腺舌前2/3味覺翼腭N節下頜下N節Ⅶ鼓索膝神經節巖大神經9神經解剖纖維成分:①一般軀體感覺:耳部皮膚軀體感覺,表情肌本體感覺(最弱)②特殊內臟感覺:舌前2/3味覺,終止于延髓的孤束核③一般內臟運動:起于腦橋的上泌涎核,分布在淚腺、下頜下腺、舌下腺及鄂與鼻腔粘膜④特殊內臟運動:起于腦橋的面神經核,支配面肌運動1011面神經特殊內臟運動纖維面神經核一般內臟運動纖維上泌涎核特殊內臟感覺纖維(味覺)孤束核延髓腦橋溝外側(小腦中腳下緣)內耳門經面神經管鼓索巖大神經舌神經舌前2/3味覺下頜下神經節下頜下腺、舌下腺莖乳孔面肌枕肌、耳周圍肌、二腹肌后腹、莖突舌骨肌淚腺12面神經炎概況、流行病學神經解剖病因、病理改變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治療13病因、病理表現病理改變:報道較少,一般認為主要病理改變實在面神經管內。文獻報道主要有以下病理表現:淋巴細胞浸潤等炎癥改變,神經內及神經周圍出血,小靜脈擴張出血,Wallerian變性(髓鞘破潰、軸索崩解、巨噬細胞吞噬)病因尚不明確病毒學說、神經缺血學說、免疫學說、遺傳學說帶狀孢疹、單純皰疹、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感冒等嗜神經病毒都可以引起該病。Burgess(1994)——單純皰疹病毒14發病機制面神經橫斷面解剖示意圖病理生理機制示意圖骨管壁結締組織神經外膜面神經動脈靜脈血管痙攣面神經循環障礙管內水腫嵌壓髓鞘破壞軸索變性面神經炎15面神經炎概況、流行病學神經解剖病因、病理改變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治療16臨床癥狀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面部表情肌遲緩性癱瘓。由于不同患者面神經病變位置的不同,有不同癥狀??沙霈F多組腦神經炎的癥狀

17臨床癥狀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面部表情肌遲緩性癱瘓。①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②病側不能作抬額、皺眉,眼瞼閉合無力和閉目不全

——兔眼:眼瞼閉合無力和閉目不全

——Bell征:閉眼時眼球轉向上、外方,因而露出角膜下的鞏膜?!廾麝栃裕貉鄄€閉合無力,常使得睫毛外露——眼瞼閉合無力:引起暴露性角膜炎③病人不能做鼓氣和噘嘴等動作。鼓腮和吹口哨時,因患側口唇不能閉合而漏氣。示牙齒口角歪向健側,口角左右不對稱,呈火箭狀。進食時,食物殘渣常滯留于病側的齒頰間隙內,并有口水自該側淌下。④由于淚點隨下瞼外翻,使淚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⑤病側瞬目減少、遲緩或者消失。18臨床癥狀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面部表情肌遲緩性癱瘓。由于面神經病變位置不一樣,有如下癥狀:鼓索神經:+味覺減退、喪失鐙骨肌神經:+聽覺過敏+味覺障礙(可能有聲音的畸變)膝狀神經節:+面肌癱瘓+聽覺過敏+味覺障礙+病側耳廓和外耳道感覺遲鈍及劇痛———外耳道帶狀皰疹,是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膝狀神經節炎,即Ramsay-hunt綜合癥巖淺大神經:+Ramsay-hunt綜合癥的表現+可有病側淚液分泌減少及病側面部排汗障礙19臨床癥狀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面部表情肌遲緩性癱瘓。由于面神經病變位置不一樣,有不同癥狀。多組腦神經炎的癥狀

——三叉神經受累(感覺區域過敏0r減退、角膜反射障礙)——前庭神經受累(眩暈)-——舌下神經受累(伸舌偏)——。。。。。20臨床發展過程急性起病,病前多有受涼史(狹窄縫隙的冷風),50%的患者在發病兩天內達到高峰,一般一周內達到高峰。首發癥狀:病側耳后、乳突區域的疼痛,程度輕,持續幾天自行緩解;1-2天:病側面部表情肌癱瘓,逐漸加重,直至全癱。面癱進程不應該超過2-3周。部分可以自發恢復。多數病人1-2月可恢復。1年內面癱仍有所改善?;謴瓦^程中,味覺的恢復先于運動功能的好轉。21后遺癥面肌抽搐痙攣

患側眼瞼變小、鼻唇溝變深、自主運動時患肌收縮不良。痙攣面肌會有陣發性抽搐現象。面神經髓鞘受損,神經纖維暴露,神經沖動短路,產生面肌痙攣。病理性面肌聯合運動

上部下部面肌不能獨立進行收縮.

聯動:當患側面部部分表情肌主動運動時,另一部分表情肌會出現被動運動,稱為聯動。如患側作閉眼運動時,同側口角會被動運動。聯動的原因是在面神經纖維再生時,由于神經小管的破壞,神經纖維錯向生長,不能準確到達應該支配的靶肌,而支配其它面部表情肌。當原靶肌運動時,出現非靶肌的被動運動。鱷魚淚綜合癥,反常味覺淚反射進食有淚液分泌。(Bell麻痹后損傷纖維再生失常)進食的同時伴有流淚現象,原因是原來分布于唾液腺的神經纖維再生后錯位交叉生長,長入淚腺,多見于膝狀神經節和膝狀神經節上端的病變。22面神經炎概況、流行病學神經解剖病因、病理改變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治療23輔助檢查神經電生理檢查:對于預后作出估計。神經電興奮試驗:取決于正?;蚴в美w維和變性纖維所占的比例。受損的神經纖維變性需1~3d,故本試驗應在病變開始的3d后進行。3周10mA刺激無反應為失神經支配;兩側差大小3.5mA提示面神經不可逆變性。雙側差別大于2mA為神經變性,小于3.5mA,提示面神經功能可以恢復。肌電圖,區別暫時的傳導缺陷、神經纖維的病理性中斷。

①早期,面神經興奮閾②病后3周測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