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補校_第1頁
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補校_第2頁
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補校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補校

姚振宗的《隋古今本》是迄今為止研究隋朝編年史最詳細的著作。其書旁證博引,上下貫通,解決了《隋志》中的諸多疑難問題。但由于篇幅浩大,疏忽之處難免,筆者于研究個案之際,偶檢幾誤,現予考辨,以就教同好。1《隋書》卷,《漢志》載按:姚振宗謂“注”者,實指附注“梁有”也。今核《隋志·史部·薄錄篇》中所附注并無“梁有”,亦無稱梁武帝、簡文帝、梁元帝之謚號者。姚氏所言實誤。經查,《隋書·經籍志》中附注“梁有”稱三帝謚號者計有:《隋志·經部·樂類》云:“《黃鍾律》一卷梁有《鍾律緯》六卷,梁武帝撰,亡。”《隋志·史部·譜系類》云:“《姓氏英賢譜》一百卷賈執撰。案梁有……,梁武帝《總責境內十八州譜》,六百九十卷,亡。”《隋志·經部·詩類》云:《毛詩大義》十一卷梁武帝撰,梁有《毛詩十五國風義》二十卷,梁簡文撰。《隋志·經部·春秋類》云:“《春秋序義疏》一卷,梁有《春秋發題》一卷,梁簡文帝撰。”《隋志·子部·道家類》云:“《老子義綱》一卷顧歡撰。梁有……,《老子私記》十卷,梁簡文帝撰。”《隋志·史部·正史類》云:“《漢疏》四卷梁有《漢書孟康音》九卷,……梁元帝注《漢書》一百一十五卷,并亡。”《隋志·集部·總集類》云:“《雜碑集》二十二卷梁有……,《釋氏碑文》三十卷梁元帝撰……。”另,蕭統逝于中大通三年(531年),追謚為昭明,《隋志·集部·總集》云:“《詩英》九卷梁十卷,又有《文章英華》三十卷,梁昭明太子撰,亡。”2“陶弘景”卷數,云:“《子集》類本草經集注》前后兩出按:姚氏所言是指《隋志·子部·醫方類》中《神農本草》八卷條目下所載附注:“梁有……陶隱居《本草》十卷,……陶弘景《本草經集注》七卷,亡。”就上可知,姚氏認為陶弘景《本草》十卷和《本草經集注》七卷實際上是一書兩出,卷數之異乃屬誤寫。經考,姚氏之言有誤,此確指兩書。《本草經集注》見陶翊《華陽隱居先生本起錄》《本草》十卷,檢唐慎微撰《證類本草》卷十三檳榔條唐李珣《海藥本草》引陶弘景云:“向陽曰檳榔,向陰曰大腹。”同卷龍腦香條又引:“生西海律國,是波律樹中植也,如白膠香狀。”因檳榔條引文不見《本草經集注》陶氏注文,而龍腦香更非《本草經集注》中藥,故知是《本草》佚文,《本草》十卷一書實有明矣。3《梁宮圖六目錄》簡稱《七錄》按:《隋志·史部·簿錄類》所載目錄共有二十九種,為便于理解,茲錄于此(序號為作者所加):1、《七略》、《別錄》二十卷劉向撰。2、《七略》七卷劉歆撰。3、《晉中經》十四卷荀勗撰。4、《晉義熙已來新集目錄》三卷。5、《宋元徽元年四部書目錄》四卷王儉撰。6、《今書七志》七十卷王儉撰。7、《梁天監六年四部書目錄》四卷殷鈞撰。8、《梁東宮四部目錄四卷》劉遵撰。9、《梁文德殿四部目錄》四卷劉孝標撰。10、《七錄》十二卷阮孝緒撰。11、《魏闕書目錄》一卷。12、《陳秘閣圖書法書目錄》一卷。13、《陳天嘉六年壽安殿四部目錄》四卷。14、《陳德敎殿四部目錄》四卷。15、《陳承香殿五經史記目錄》二卷。16、《開皇四年四部目錄》四卷。17、《開皇八年四部書目錄》四卷。18、《香廚四部目錄》四卷。19、《隋大業正御書目錄》九卷。20、《法書目錄》六卷。21、《雜儀注目錄》四卷。22、《雜撰文章家集敘》十卷荀勗撰。23、《文章志》四卷摯虞撰。24、《續文章志》二卷傅亮撰。25、《晉江左文章志》三卷宋明帝撰。26、《宋世文章志》二卷沈約撰。27、《書品》二卷。28、《名手畫錄》一卷。29、《正流論》一卷。姚氏曰“《七錄》以下十部皆北魏及陳隋時書,非阮氏所及載”者是指第十一種至二十種;曰“法書目錄以下十部皆晉以來文章書畫目,當為《七錄》所有”者是指第二十一種至二十九種,除去《文章志》,則有九種;又曰“然則本《志》所載見于《七錄》者,約略不過十八部而已”,是指法書目錄以下九種和《七錄》以上九種相加共十八種。姚氏所言蓋是,唯有第八種《梁東宮四部目錄》不在《七錄》之內,今有一證。《梁東宮四部目錄》究竟是一部怎樣的目錄呢?東宮為梁太子讀書之處,按其題名,此目當為太子藏書所編之目,編者劉遵。考梁代政府藏書有四處,且每處藏書各有側重,秘閣藏經史雜書、文德殿藏眾書、華林園藏佛典,東宮則藏詩文集部。秘閣藏書有《梁天監六年四部書目錄》四卷,文德殿藏書有《梁文德殿四部目錄》四卷,東宮則有《梁東宮四部目錄》四卷。《梁書》卷八《昭明太子傳》曰:“太子引納才學之人,賞愛無倦,恒自討論篇籍,或與學士講榷古今,閑則繼以文章著述,卒以為常。于時東宮有書凡三萬卷,名才并集,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蕭統又據東宮藏書,擇其古今詩文之精華編成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文選集《文選》,并以它為榮,特在東宮另建藏書樓“文選樓”。按《梁天監四年文德正御四部目錄及術數書目錄》五卷有二萬三千余卷來推算,《梁東宮四部目錄》四卷也應在二萬卷左右,這比起宮中所藏還少萬卷。如此重要的一部國家目錄為何不在《七錄·古今書最》所載十部目錄書之內呢?那么它又是否存于《七錄》序目所載《簿錄部》三十六種之中呢?據《梁書》卷四十一《劉遵傳》曰:“中大通二年,王立為皇太子,仍除中庶子。遵自隨藩及在東宮,以舊恩,偏蒙寵遇,同時莫及。大同元年,卒官。”由此可知,《梁東宮四部目錄》為劉遵于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