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浙教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科學第一章《物質及其變化》知識梳理第一章《物質及其變化》知識梳理
第1節物質的變化
1.常見的變化
(1)物質的變化包括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二者根本區別:
①宏觀上變化中是否生成新物質;
②微觀上變化中是否生成新分子。
(2)化學變化的實質是構成物質分子的原子重新進行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在化學變化中同時伴隨有物理變化;而物理變化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2.物質的性質
(1)物質的性質包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物理性質是指物質不需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它可通過人體感官直接感知或用儀器測量出來,如顏色、狀態、氣味、味道、密度、溶解性、熔點、沸點、硬度、吸附性、揮發性、導熱性、導電性、延展性、鐵磁性等;
(3)化學性質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助燃性、穩定性、還原性、氧化性、毒性、酸堿性等。
第2節物質的酸堿性
1.一些物質溶解于水或受熱熔化而離解成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
(1)在溶液里,所有的陽離子帶的正電荷總數和所有陰離子帶的負電荷總數相等,整個溶液不顯電性;
(2)書寫時要注意配平,使方程式兩邊各元素的原子個數相等;
(3)陰、陽離子所帶的電荷數一般可以根據它們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來判斷。
2.表示方法:電離方程式。
3.酸性物質:具有酸性的物質。常見的酸性物質有鹽酸、碳酸、醋酸(食醋)、草酸、檸檬酸、蘋果酸等。
4.酸:酸在水中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H+。
5.酸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
6.堿性物質:具有堿性的物質。常見的堿性物質有氫氧化鈉、蘇打、熟石灰、氨水、肥皂水等。
7.堿:堿在水中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都是OH-。
8.堿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堿性溶液不一定是堿的溶液。
9.在酸性或堿性溶液里能顯示出不同顏色的物質,叫做酸堿指示劑,通常簡稱指示劑。常見的酸堿指示劑有紫色石蕊試液和無色酚酞試液。
(1)某一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2)某一堿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10.pH是反映物質酸堿性強弱的指標,它的范圍通常在0~14之間。
(1)pH7,溶液顯堿性,pH越大,堿性越強;PH=14,堿性最強。
11.測定物質的酸堿性強弱可利用pH試紙,測定的方法是: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被測試的溶液,滴在pH試紙上,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看與哪種顏色最接近,從而確定被測溶液的pH值。不能(填能或不能)將PH試紙插入待測液,也不能用水將PH試紙濕潤。
第3節常見的酸
1.鹽酸的物理性質
氯化氫氣體溶解于水形成鹽酸,屬于混合物。純凈的濃鹽酸是無色的液體(工業鹽酸中因含Fe3+(離子)而呈黃色),有刺激性氣味,具有揮發性(故需要密封保存),打開瓶塞后在空氣中形成白霧(酸霧),形成的原因是揮發出來的HCl氣體遇到空氣中的水蒸氣形成鹽酸小液滴;
2.鹽酸的化學性質
(1)酸能與酸堿指示劑反應,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鹽酸還具有腐蝕性,對衣服、皮膚等有強烈的腐蝕性。
(2)酸能與碳酸鹽反應,碾碎的雞蛋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放入盛有鹽酸的試管中,觀察到的現象有雞蛋殼表面有氣泡產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將燃著的木條伸入試管口,可觀察到燃著的木條熄滅;
(3)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將生銹的鐵釘放入盛有鹽酸的試管中,可觀察到鐵釘表面的鐵銹逐漸消失,同時觀察到溶液逐漸變為黃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6HCl+Fe2O3===2FeCl3+3H2O;
(4)酸能與活潑金屬反應,如果(3)中稀鹽酸足量,將會觀察到鐵釘表面有氣泡產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
(5)酸能與堿反應,向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滴入稀鹽酸,觀察到的現象是溶液顏色由紅色變為無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
3.硫酸的物理性質
(1)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故需密封保存),故濃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溶質質量不變,溶劑、溶液質量增加,溶質質量分數減少。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所以濃硫酸可以做某些氣體的干燥劑而稀硫酸不行。。
(2)濃硫酸稀釋時,放出大量的熱,應將濃硫酸緩緩沿杯壁倒入水中,并不斷用玻璃棒攪拌,不能將水倒入濃硫酸中,否則將會使酸液飛濺,造成危險。
(3)如果在使用濃硫酸時,不慎將濃硫酸濺到皮膚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再用大量水沖洗,最后用小蘇打溶液沖洗,嚴重時要立即送醫院治療。
4.硫酸的化學性質
(1)酸能與酸堿指示劑反應,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2)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將植物纖維、人的皮膚中的氫元素和氧元素“脫出”結合成水,故濃硫酸對衣服、皮膚等有強烈的腐蝕性。
(3)酸能與碳酸鹽反應,碾碎的雞蛋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放入盛有鹽酸的試管中,觀察到的現象有雞蛋殼表面有氣泡產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將燃著的木條伸入試管口,可觀察到燃著的木條熄滅;
(4)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將生銹的鐵釘放入盛有鹽酸的試管中,可觀察到鐵釘表面的鐵銹逐漸消失,同時觀察到溶液逐漸變為黃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6HCl+Fe2O3===2FeCl3+3H2O;
(5)酸能與活潑金屬反應,如果(3)中稀鹽酸足量,將會觀察到鐵釘表面有氣泡產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
(6)酸能與堿反應,向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滴入稀鹽酸,觀察到的現象是溶液顏色由紅色變為無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
5.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無色酚酞不變色。
6.金屬+酸=鹽+氫氣
將鋅、鐵等金屬放入酸中,有氣泡產生。經檢驗,該氣體能燃燒,并發出淡藍色的火焰,氣體是氫氣。這說明酸能和某些金屬反應生成氫氣。寫出鋅與硫酸,鎂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Zn+H2SO4=ZnSO4+H2↑、Mg+2HCl=H2↑+MgCl2
7.金屬氧化物+酸=鹽+水
將生銹的鐵釘放入硫酸中,鐵銹會消失,并生成黃色溶液,一段時間后會有氣泡產生。
這說明酸能和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請寫出生銹的鐵釘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2O3+3H2SO4=3H2O+Fe2(SO4)3、Fe+H2SO4=FeSO4+H2↑
8.堿+酸=鹽+水
在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中加入鹽酸,沉淀會溶解,變為藍色溶液。
這說明酸能和堿反應產生鹽和水。請寫出氫氧化銅和鹽酸,氫氧化鐵和硫酸反應的方程式:
Cu(OH)2+2HCl=2H2O+CuCl2、2Fe(OH)3+3H2SO4=Fe2(SO4)3+6H2O
9.鹽+酸=新鹽+新酸
在石灰石、大理石上滴加鹽酸,有氣泡產生,該氣體能使燃燒的木條熄滅,該氣體是CO2。
說明酸能和某些鹽反應。石灰石和鹽酸反應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10.檢驗Cl-:
取樣,先加AgNO3,觀察有無白色沉淀產生,再加稀硝酸,若沉淀不溶解,就證明有Cl-
11.檢驗SO42-:
方法一:取未知液少許,加入足量的稀鹽酸,無明顯變化(排除Ag+、CO32-);再加入氯化鋇溶液,如果出現白色沉淀,則說明未知液中一定有SO42-?!敬朔椒ㄟm用范圍是所有溶液】
方法二:取樣,先加Ba(NO3)2,有無白色沉淀產生,再加入稀硝酸,若沉淀不溶解,就證明有SO42-?!敬朔椒ㄊ墙滩闹械姆椒ǎ荒芘懦齋O32-的可能】
12.當混合物中可能含有氯離子和硫酸根離子
(1)加入過量Ba(NO3)2和稀硝酸,過量Ba(NO3)2目的是排除溶液中可能存在的SO42-,稀硝酸為了除去溶液中碳酸根離子的干擾;如果溶液出現了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存在SO42-
(2)過濾生成的BaSO4沉淀
(3)加入硝酸銀溶液,如果溶液出現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存在Cl-
第4節常見的堿
一、堿在水溶液中都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OH-,因而堿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1)堿溶液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例如:氫氧化鈉溶液和石灰水都能使紫色石蕊變藍色,無色酚酞變紅色;
(2)堿溶液能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實驗室可用NaOH溶液來吸收大量的CO2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3)堿能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4)堿溶液能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堿和新鹽,
①CuCl2+2NaOH=Cu(OH)2↓+2NaCl現象:溶液中出現藍色絮狀沉淀。用途:可用于檢驗Cu2+的存在。
②FeCl3+3NaOH=Fe(OH)3↓+3NaCl現象:溶液中出現紅褐色沉淀。用途:可用于檢驗Fe3+的存在。
二、氫氧化鈉(NaOH)的個性及用途
1.俗稱:氫氧化鈉俗稱燒堿、火堿、苛性鈉。
2.吸水性:氫氧化鈉是白色固體,易潮解,常用作氧氣、氫氣的干燥劑,用手摸有滑膩感。
3.腐蝕性:氨氧化鈉具有較強的腐蝕性,能溶解有機物(如兔毛或全毛絨線),切不可接觸皮膚,實驗時需謹慎操作。
4.溶解性:極易溶于水,溶解時會放出大量的熱,要密封保存。
5.變質:氫氧化鈉易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而變質,變質生成碳酸鈉,化學反應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6.用途: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印染等工業。
三、氫氧化鈣[Ca(OH)2]的個性及用途
1.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或消石灰,微溶于水,其水溶液稱為石灰水,具有腐蝕性。
2.氫氧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化學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現象: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用Na2CO3溶液可以區分NaOH和Ca(OH)2]。
3.實驗室可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CO2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4.具有廣泛的用途,在建筑業制作三合土,農業上改良酸性土壤,工業上制漂白粉等。
第5節酸和堿之間發生的反應
一、酸堿反應——實驗
1、酸堿反應實驗:向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溶液變紅,向變紅的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或稀硫酸),邊滴邊振蕩、溶液的顏色變淺直至消失,說明溶液由堿性變為中性或酸性,氫氧化鈉和酸發生了反應。
2、酸堿反應的原理:酸和堿之間發生反應能生成鹽和水(酸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如:HCl+NaOH==NaCl+H2O
3、酸與堿之間反應的實質:酸溶液電離出來的H+離子與堿溶液電離出來的OH-離子結合成中性的水。
二、酸堿反應——應用
1.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利用酸堿反應的原理,在酸(堿)性土壤中加人適量的堿(酸),調節土壤的酸堿性。如農業上常施加熟石灰來降低土壤的酸性。
2.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處理工業廢水,解決環保問題:精制石油時,可用氫氧化鈉來中和過量的酸。
3.在醫藥方面的應用。胃酸過多時,醫療上常用能與酸反應的堿性物質作為藥品降低胃液的pH,使之達到正常范圍,常用的藥劑有Al(OH)3等。
第6節幾種重要的鹽
一、鹽的定義與分類
1.鹽的概念
(1)凡酸與堿中和生成的物質(除水外)都可叫作鹽,也可以說:由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NH4+)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叫做鹽。它不僅僅是食鹽,而是一類物質,例如碳酸鈉、硝酸鉀、氯酸鉀、硫酸鋇、硝酸銀等都是鹽。如:
KClO3===K++C1O3-FeSO4===Fe2++SO42-NaHSO4===Na++H++SO42-
KNO3===K++NO3-NH4NO3===NH4++NO3-
【注意】①注意分清“鹽”與“食鹽”,鹽是含有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的一類化合物;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是鹽的一種。②NH4NO3電離出的陽離子是NH4+,盡管無金屬元素,但可以把NH4+看成類金屬離子。還有NaHSO4可電離出Na+、H+、SO42-,稱做酸式鹽;而Cu2(OH)2C03稱為堿式鹽;KClO3、KNO3、FeSO4、NH4NO3屬于正鹽。
(2)鹽的分類(鹽的分類方法有很多,常見的分類方法有以下兩種):
①按照具有的相同離子分類
a.陽離子相同,如碳酸鈉(Na2CO3)、硫酸鈉(Na2SO4)、硝酸鈉(NaNO3)和磷酸鈉(Na3PO4)等稱為鈉鹽。
b.陰離子相同,如碳酸鈉(Na2CO3)、碳酸鉀(K2CO3.)、碳酸鈣(CaCO3)和碳酸鋇(BaCO3)等稱為碳酸鹽.
②按照鹽的溶解性分類
a.可溶性鹽,常見的可溶性鹽有K+、Na+、NH4+等離子與酸根離子形成的鹽,如碳酸鈉(Na2CO3)、硫酸鉀(K2SO4)、硝酸銀(AgNO3)和氯化銨(NH4Cl)等。
b.難溶性鹽,常見的不溶性鹽有硫酸鹽中的BaSO4、鹽酸鹽中的AgCl和大部分的碳酸鹽,如硫酸鋇(BaSO4)、氯化銀(AgCl)、碳酸銅(CuCO3)、碳酸鈣(CaCO3)等。還有些鹽是微溶于水的.
(3)鹽的溶解性記憶口訣:
鉀鈉銨硝溶于水,鹽酸鹽除氯化銀;
硫酸鹽除硫酸鋇,碳酸鹽溶鉀鈉銨;
微溶鹽類有三種,硫酸鈣銀碳酸鎂。
二、氯化鈉
1.氯化鈉NaCl,白色晶體,易溶于水,是食鹽的主要成分。其水溶液含有Cl-,能與可溶性銀鹽(如AgN0)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其化學方程式NaCl+AgN03=AgCl↓+NaN03。
①醫療上用食鹽配制生理鹽水(質量分數0.9%);②濃的食鹽溶液會使細胞內的水滲出,使蛋白質凝固,具有殺菌作用;③腌制食品;④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氫氧化鈉、氯氣、鹽酸等。
三、碳酸鈉
1.碳酸鈉(Na2CO3)
(1)俗稱純堿、蘇打。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溶液顯堿性。含結晶水(Na2CO310H2O)稱為晶堿,在干燥的空氣里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碳酸鈉粉末(風化)。Na2CO3水溶液顯堿性,所以碳酸鈉又稱純堿;
(2)食品、造紙等工業中,常用作發泡劑、中和劑、洗滌劑;
例如:做饅頭時可除去酸味,且使饅頭多孔松軟,化學反應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
制造燒堿,化學反應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
;(3)碳酸鹽的鑒定:滴加適量稀鹽酸,若氣泡不斷產生,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二氧化碳氣體產生,從而推知巖石的成分中含有碳酸鹽。CO32-可與Ca2+、Ba2+、Ag+形成白色沉淀。
2.碳酸氫鈉(NaHCO3)
(1)白色固體,易溶于水,存在于天然堿湖,俗稱小蘇打,水溶液呈堿性。NaHCO3+HCl===NaCl+H2O+CO2↑;
(2)用途:在滅火器中,它是產生二氧化碳的原料之一;在食品工業上,它是的一種發酵粉主要原料;在醫療上,它是治療胃酸過多的一種藥劑。
四、碳酸鈣
1.碳酸鈣(CaCO3)
(1)白色固體,難溶于水,是大理石、石灰石、漢白玉、雞蛋殼、水垢等物質的主要成分。能與酸反應產生CO2,高溫煅燒生成CaO和CO2;
(2)用途:建筑材料,燒制生石灰、生產水泥的原料。
五、復分解反應
定義: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表達式:
AB+CDAD+CB;
特點:雙交換,價不變;
舉例:。
判斷復分解反應能否進行下去:生成物中一定要有氣體、沉淀或者水,三種中的任意一種,才會反應。
【注意】復分解反應,一般是指酸、堿、鹽之間在溶液里進行的反應。對反應物而言,還要注意:(1)酸和鹽反應中鹽可以不溶于水,但一定要溶于酸;(2)堿和鹽、鹽和鹽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堿和鹽一般都要可溶;(3)酸和堿的反應中,一般強酸(鹽酸、硫酸、硝酸)與所有的堿(可溶堿、不溶堿)都能反應,因為有水生成。
六、鹽的化學性質
1.鹽的化學性質(鹽的制?。?/p>
鹽的化學性質有關化學方程式舉例反應發生的條件
堿+鹽→新堿+新鹽2NaOH+CuSO4===Cu(OH)2↓+Na2SO43NaOH+FeCl3===Fe(OH)3↓+3NaClCa(OH)2+Na2CO3===2NaOH+CaCO3↓①堿和鹽必須均溶于水;②生成物中有一種是沉淀才能發生。
酸+鹽→新酸+新鹽CaCO3+2HCl===CaCl2+H2O+CO2↑AgNO3+HCl===AgCl↓(白色)+HNO3H2SO4+BaCl2===BaSO4↓(白色)+2HClH2SO4+Na2CO3===Na2SO4+H2O+CO2↑一般酸與鹽均溶于水,只要符合復分解反應條件,則反應可以發生;碳酸鹽等弱酸鹽可與強酸反應。
鹽+鹽→新鹽+新鹽NaCl+AgNO3==AgCl↓(白色)+NaNO3Na2SO4+BaCl2===BaSO4↓(白色)+2N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美發培訓規劃方案范本
- 漁業資源的評估與管理措施考核試卷
- 游藝用品銷售渠道的多元化發展考核試卷
- 糕點烘焙店的顧客忠誠計劃考核試卷
- 畜牧業糞污處理與鄉村振興戰略考卷考核試卷
- 2025年【金屬非金屬礦山提升機操作】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塑料片材生產線的過程控制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認證檢測試題及答案
- 紅心獼猴桃營養管理考核試卷
- 2023年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成熟人才招聘【39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音樂療法》教學課件
- 小區室外雨、污水排水管道施工方案
- 工廠5S檢查評分評價基準表(全)
- 江水源熱泵應用杭州奧體主體育場案例分析
- 天然氣制氫裝置拆遷施工安全技術方案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期中檢測卷課件
- (完整版)供應商審核表
- 說專業(市場營銷專業)課件
- 火電廠工藝流程圖
- 以“政府績效與公眾信任”為主題撰寫一篇小論文6篇
- 員工獎懲簽認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