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數學的童話故事_第1頁
與數學的童話故事_第2頁
與數學的童話故事_第3頁
與數學的童話故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與數學的童話故事童話故事是指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童話中豐富的想象和夸張可以活躍你的思維;那生動的形象、奇妙的故事可以幫你熟悉社會、理解人生,引導你做一個通達事理、明辨是非的人。下面是作者為大伙兒帶來的8篇與數學的童話故事,假如能關心到您,作者將不勝榮幸。

數學的小故事篇一

雞兔同籠這個問題,是我國古代聞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就記載了這個搞笑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里,從上方數,有35個頭;從下方數,有94只腳。求籠中各有幾只雞和兔?你會解答這個問題嗎?你想明白《孫子算經》中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

解答思路是這樣的:假如砍去每只雞、每只兔一半的腳,則每只雞就變成了“獨角雞”,每只兔就變成了“雙腳兔”。這樣,(1)雞和兔的腳的總數就由94只變成了47只;(2)假如籠子里有一只兔子,則腳的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1。

因此,腳的總只數47與總頭數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數,即47-35=12(只)。明顯,雞的只數就是35-12=23(只)了。

這一思路新奇而奇怪,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數學家贊美不已。這種思維方法叫化歸法。化歸法就是在解決問題時,先不對問題實行直接的分析,而是將題中的條件或問題進行變形,使之轉化,直到最終把它歸成某個已經解決的問題。

關于數學的小故事(16):

這天,我看一個故事,叫《燕子考青蛙》。故事是這樣:一天,燕子對青蛙說:“咱們比一比誰的數學好。青蛙同意了。青蛙出題:上個星期一我吃了一只害蟲,星期二吃了3只害蟲,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兩只害蟲,問一星期共吃多少只害蟲?燕子說:”1+3=44+5=99+7=1616+9=2525+11=3636+13=47,你一共吃了49只害蟲。

青蛙說:“你考我吧。”燕子說:“上星期一我吃了兩只害蟲,星期二吃了4只,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2只害蟲,問我一個星期……”“吃了56只害蟲”。燕子沒說完,青蛙已經說了答案。燕子說:“算得這么快!教教我速算的竅門吧”。青蛙讓燕子畫7個圈,然后按第一個圈放一只害蟲,后面的圈比前一個圈多兩只,它們的挨次是1、3、5、7、9、11、13,加起來是49,青蛙在每一個圈外各放一只害蟲,再用49+7=56。燕子贊青蛙真聰慧。

數學小故事篇二

麻煩的電燈

一盞電燈,用按鈕來開關。假定把燈擰開一分鐘,然后關掉半分鐘,再擰開1/4分鐘,再關掉1/8分鐘,如此往復,這一過程的末了恰好是兩分鐘。

那么,在這一過程結束時,電燈是開著,還是關著?這個問題實在是難!

數學小故事篇三

從前有個大地主叫古依木,雇了一個叫扎克的長工,答應每年給一頭牛的工錢。到了年底,古依木對扎克說,你的工錢存在我這兒,將來能夠辦大事。狡猾的扎克同意了。一晃19年過去了,扎克年老力衰了,大地主古依木就想把他辭退。一天,古依木把扎克叫來,說:“你在我家做了19年,此刻我給你19斤油,你走吧!”扎克一聽急了,說:“老爺,你講的每年給‘一頭牛’的工錢,怎樣變成‘一斤油’了呢!”古依木兩眼一瞪,咆哮說:“那是你聽錯了,老爺還會賴你嗎?”不容分說就把他趕出了門。

扎克提了19斤油呆呆的坐在路旁。這時正好觀察阿凡提騎著小毛驢過來了。扎克趕忙把這事告知阿凡提,請他幫忙算回工錢。阿凡提想了片刻說,好,我和你一齊上古依木家里去評理。”

古依木在家里正在喝酒,冷不防阿凡提和扎克走了進來,古依木心里有點慌,裝著笑臉道:“阿凡提先生駕到,不知有何貴干?”阿凡提說:“扎克想做個小生意,特來借三兩銀子,由我作保,不知老爺肯不愿。”古依木一聽,心寬了,連說:“有阿凡提先生作保,當然能夠。扎克是狡猾人,年息對本對利就行了。”于是,三對六面寫好了借據。古依木剛要去拿銀子,阿凡提拉住了他說:“辦事情要公正,借你的錢是對本對利,那么,阿凡提每年一斤油存在你那里,也就應對本對利。”古依木眼珠一轉,暗想十九斤油的利錢能有多少,大不了幾百斤油吧!就說:“好吧,看在阿凡提先生的面上,算出多少,我照付就是了。”

于是,阿凡提拿過算盤說:頭一年,工錢1斤,其次年加利息1斤,加工錢1斤,共3斤,第三年是7斤,第四年是15斤……不到一刻工夫,算出了結果,把大地主古依木嚇得目瞪口呆。最終連連央求:“阿凡提先生,請你向扎克說說好話,我情愿還他19頭牛的工錢!”

扎克拿到了19頭牛的工錢,三兩銀子當然不借了。

請問小伴侶,每年一斤油,根據古依木對本對利的算法,19年的本息賬,究竟是多少?告知你,結果是524287斤油。你如不信,不妨自我算算看。

數學小故事篇四

雞兔同籠這個問題,是我國古代聞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就記載了這個搞笑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里,從上方數,有35個頭;從下方數,有94只腳。求籠中各有幾只雞和兔?你會解答這個問題嗎?你想明白《孫子算經》中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

解答思路是這樣的:假如砍去每只雞、每只兔一半的腳,則每只雞就變成了“獨角雞”,每只兔就變成了“雙腳兔”。這樣,(1)雞和兔的腳的總數就由94只變成了47只;(2)假如籠子里有一只兔子,則腳的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1。

因此,腳的總只數47與總頭數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數,即47-35=12(只)。明顯,雞的只數就是35-12=23(只)了。

這一思路新奇而奇怪,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數學家贊美不已。這種思維方法叫化歸法。化歸法就是在解決問題時,先不對問題實行直接的分析,而是將題中的條件或問題進行變形,使之轉化,直到最終把它歸成某個已經解決的問題。

趣味數學小故事篇五

暑假期間,媽媽從書上看到一種數學嬉戲,這種嬉戲可以關心我們快速計算,所以,媽媽建議我常常玩一玩這種嬉戲。

嬉戲規章是這樣的,要預備兩副牌,然后把大鬼、小鬼都抽出來不要,還要記住:J、Q、K分別代表數字11、12、13,第一次玩牌時,需要把整幅牌都加起來,等算出了正確的得數后,才能抽牌算。

抽牌算時,我們相互給對方抽牌,把抽到的牌放到一邊,防止偷看,然后把剩下的牌加起來,再用一副牌的總數減去算出來的那個數,就能算出抽走的那張牌是多少了。

我和媽媽在一起玩兒時,總是媽媽算得比我快,精確?????率也比我高,我就向媽媽獵取閱歷,媽媽說:“算牌時,主要是集中精力,還要把握住肯定的運算規律。”我根據媽媽的話去做,這一盤我果真算得又快又對了。看來,媽媽懂得還真不少呀!

我建議大家也試著玩一玩這個嬉戲,由于它可以提高我們的計算速度,還可以讓我們喜愛上數學!

趣味數學小故事篇六

記得剛上學校的時候,我的數學成果還是很好的,在班上的排名每次都很靠前,我也很喜愛學數學,尤其是到了數學考試的時候,我就會特殊興奮,想著考一個美麗的成果給媽媽看,讓媽媽表揚我。

可是好景不長,到了五班級的時候,不知道是什么緣由,我的數學成果突然下滑了,而且下滑的很是嚴峻,當看了一次不如一次的成果以后,我的心里非常的難過,滿滿的挫敗感占據了我的心,于是漸漸的,我就對數學產生了畏懼感,每次考數學的時候心里總是先一陣緊急,可怕自己又考了不抱負的分數,導致成果一次又一次的不如意。

后來我們的數學老師找到了我,跟我仔細分析我數學下滑的緣由,原來才發覺,是由于我有的時候一個小的學問點沒有弄清晰,但是后邊的學問點又和前面的有很大的關聯,于是導致我接二連三搞不清晰一些概念的意思。

經過老師的分析和我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的數學成果又回升了,我又和數學重新做回了伴侶。

趣味數學小故事篇七

今日,我和外婆要包餛飩,外婆去菜場買了肉和菜回來剁成餛飩的餡兒。接下來我們就差餛飩皮了。

外婆看了一下餡兒,估量我們要買3元錢的餛飩皮,外婆給了我5元叫我去買3元的餛飩皮,我邊走邊想5-3=2元,買完餛飩皮我還應多2元,可是,買好餛飩皮阿姨遺忘找我錢了。

我跟阿姨說:“阿姨,我買了3元錢的餛飩皮,我給了您5元錢,您應當找我2元。”

阿姨說:“小伴侶,對不起,我忘了,這是找你的錢。”我買到了餛飩皮,高興奮興的回家了。

我和外婆開頭包餛飩了,包好餛飩后外婆讓我數數一共包了多少個,我發覺每行都有9個,共7行,最終一行只有4個,我一想,上數學課的時候,老師教過我們乘加,乘減,這樣我就不用數了。我們用乘加的方法是7×9+4=67(個),用乘減的方法是8×9-5=67(個),我發覺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

數學小故事篇八

唐僧師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去花果山摘桃子。不久,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興奮興地回來了。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