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_第1頁
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_第2頁
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_第3頁
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_第4頁
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生長發育

(GrowthandDevelopment)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目的與要求熟悉生長發育的規律和影響因素。掌握小兒體格生長規律。掌握頭顱骨發育和牙齒的發育。掌握小兒運動的發育。熟悉小兒語言的發育。掌握新生兒、嬰兒期護理掌握免疫接種程序及異常反應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第一節生長發育概述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概念:生長(growth):

“量”的改變;發育(development):

“質”的改變。從胎兒期--青春期是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是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點。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1.生長發育的連續性和階段性生長發育2個高峰期:嬰兒期、青春期2.各系統器官發育的不平衡性神經系統發育較早生殖系統發育較晚淋巴系統先快后慢3.生長發育的順序性4.生長發育的個體差異一、生長發育規律: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3、生長發育的順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遠由粗到細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二、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一)遺傳因素:體格:皮膚、身高、臉型等心理社會:性格、氣質等性別:體格生長:青春期初、青春期末外形特點:骨盆、肩寬、脂肪、肌肉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二、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二)環境因素1、營養:應營養素供給比例適當長期營養不良、營養過多2、孕母狀況孕早期感染孕母嚴重營養不良孕母吃藥、接觸輻射、情緒變化等3、生活環境良好的居住和衛生條件促進小兒生長發育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二、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4、疾病和藥物疾病急性疾病-體重減輕慢性疾病-影響體重身高內分泌疾病-引起骨骼生長和神經系統發育遲緩藥物:鏈霉素:聽力腎上腺皮質激素:身高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第二節

生長發育評估一、體格生長發育評估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一)體格生長常用指標及測量方法1、Weight:反映體格增長、營養狀況最易獲得的敏感指標;臨床計算藥量、輸液的重要依據。出生體重:男3.3±0.4kg,女3.2±0.4kg生理性體重下降:3%~9%。若體重下降超過10%或致第10日體重未恢復到出生水平,則為病理狀態。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1、體重出生(3kg)→1歲(3*出生體重)→2歲(4*出生體重)體重計算公式:

1~6月體重(kg)=出生體重(kg)+月齡*0.7(kg)7~12月體重(kg)=出生體重(kg)+月齡*0.7(kg)+(月齡-6)*0.4kg2~青春期前體重(kg)=12+(年齡-2)*2kg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站式(>3歲)坐式(1-3歲)準備:晨起、空腹排尿、脫衣盤式(嬰兒)測量:體重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2、身高standingheight

:從頭頂到足底的長度。出生(約50cm)→6個月(65cm)

1歲(75cm)→

2歲(85cm)2~12歲平均每年增加5~7cm2~12身長=(年齡-2)*7+85cm

=年齡×7+70cm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胎兒時期至成人身體各部比例1/41/8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3、坐高Sittingheight:頭頂到坐骨結節的長度。坐高/身高:由出生時的67%降至6歲時的55%。此百分比顯示了身材上下部的比例的改變,反映了身材勻稱性.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HC(headcircumference):

經眉弓上方、枕后結節繞頭一周的長度。出生:約34cm1歲:46cm→

2歲:48cm→

5歲:50cm15歲接近成人:54~58cm頭圍反映腦和顱骨的發育程度頭圍過小:腦發育不良頭圍過大:腦積水4、頭圍的增長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CC(Chestcircumference):沿乳頭下緣水平繞胸一周的長度。出生:胸圍<頭圍1~2cm,約32cm1歲:胸圍=頭圍1歲~青春前期:胸圍-頭圍=歲數-15、胸圍增長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6、腹圍平臍(小嬰兒取劍突與臍之間的中點)水平繞腹一周的長度。2歲前胸圍與腹圍大約相等。換腹部疾病如有腹水者需測量腹圍。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UAC:沿肩峰與尺骨鷹嘴連線中點的水平繞上臂一周長度。評估標準:>13.5cm為營養良好12.5~13.5cm為營養中等<12.5cm為營養不良7、上臂圍的增長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三)與體格生長有關的其它發育額骨冠狀縫額縫人字縫枕骨頂骨失狀縫前囟后囟1、骨骼的發育(1)顱骨發育顱骨縫:

3~4M閉合后囟:最遲6~8W閉合前囟:

1.5~2cm1~1.5Y閉合額骨頂骨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一)頭顱骨發育前囟早閉或過小:小頭畸形前囟遲閉或過大:佝僂病、先天性甲減、前囟飽滿:示顱內壓增高,見于腦積水、腦炎、腦膜炎、腦腫瘤等前囟凹陷:脫水或極度消瘦者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頸椎前突(3個月)胸椎后突(6個月)腰椎前突(12個月)三個生理彎曲的出現脊柱的發育: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2、長骨的發育干骺端骨骼融合,標志長骨生長結束。骨齡:通過X線檢查不同年齡小兒長骨骨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現時間、數目、形態變化,并將其標準化。1~9歲腕部骨化中心數=歲數+110歲時腕部骨化中心出全:10個

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3、牙齒的發育乳牙:20顆4~10個月(約6個月)出牙12個月未出牙:出牙延遲2-2.5歲出齊2歲內牙齒數:月齡-(4~6)恒牙:28~32顆

6歲-12歲-18歲低熱、流涎、煩躁等反應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二、小兒神經心理行為發育評估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三)運動功能的發育:(一)平衡和大動作:2抬4翻6會坐,7滾8爬周會走2~3月俯臥時抬頭15月走的好12月會獨走10月扶物能走8月會爬6月會獨坐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二)精細動作(finemotor)約3個月:握持反射減弱、消失。6~7月:彎腰取物、將物體在兩手間傳遞。9~10月,捏取食物。12~15月,學會用匙,亂涂畫,多頁一起翻書。1.5歲,能疊2~3塊積木。2歲:能一頁頁翻書,疊6~7快積木。3歲:臨摹簡單圖形,5歲,能學習寫字。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四)語言的發育1、發音階段2月,發出和諧喉音,7月,無意識叫爸爸、媽媽。2、理解語言階段9月聽懂簡單詞句,10月能有意識叫爸爸、媽媽3、表達語言階段12月會說2~3字構成的句子,3歲會唱短歌謠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第三節各年齡期小兒的健康指導一、各年齡期小兒的護理

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一)胎兒期的護理1、胎兒特點胎兒的發育主要依靠母體生存,母體的健康、營養、情緒等密切相關胎兒期保健應以孕母的保健為重點2、胎兒的保健(1)產前保健(2)產時保健(3)產后保健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1)產前保健預防先天畸形疾病預防孕期感染:尤其是妊娠前3個月。有遺傳性疾病家族史者婚前進行遺傳咨詢。禁止近親結婚。患嚴重慢性病的孕母,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定期產檢,必要時終止妊娠。注意孕期用藥、禁止煙酒,避免接觸放射線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二)新生兒期的護理新生兒的特點新生兒離開母體后經歷巨大變化,但器官功能發育尚不完善,適應能力和抵抗力差。嬰兒死亡中有2/3死于出生后28天內,尤以第1周最高,占新生兒死亡數的70%。-新生兒的保健重點在生后1周內。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二)新生兒期的護理:保暖、喂養、防感染

1、保暖室溫22℃~24℃,濕度55%~65%防硬腫癥,防燙傷2、合理喂養母乳喂養、按需喂養、食后右側臥位,防窒息3、預防疾病和意外洗手,防交叉感染,按時免疫接種,2W后補充VitD,防窒息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新生兒的護理內容:4、日常護理觀察新生兒一般狀況,了解小兒生活方式沐浴,眼、口、耳、臀部、臍部護理衣物使用棉布、樣式簡單、寬松5、早期教育(刺激感知覺)視、聽、智力訓練親子感情建立(二)新生兒期的護理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三)嬰兒期的護理特點: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但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易發生腹瀉和營養紊亂--合理喂養防治腹瀉和佝僂病從胎盤獲得的免疫球蛋白逐漸消失,后天免疫力尚未產生,易患感染性疾病--按時免疫接種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三)嬰兒期的護理護理內容:1、合理喂養4~6月提倡母乳喂養4月后合理添加輔食10~12月左右指導漸進的斷奶斷奶時可能出現煩躁不安、易怒、失眠、啼哭等表現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三)嬰兒期的護理2、日常護理(1)清潔衛生:沐浴(前囟),后可撫觸(2)衣著:樣式簡單、寬松、圓領(3)睡眠:睡眠不足,造成惡性循環。不拍不搖不抱。(4)牙齒:清潔和磨牙(5)戶外活動(6)大小便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三)嬰兒的護理3、防止意外異物吸入、窒息、中毒、跌傷等4、預防疾病和促進健康預防接種預防常見病:佝僂病、貧血、腹瀉等定期體檢

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四)幼兒期的護理特點:能獨立行走,對危險的識別能力不足

——意外傷害發生率增加免疫功能不健全

——感染性和傳染性疾病發生率較高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四)幼兒期的護理護理內容:1、營養2~2.5歲前,食物應細軟碎爛18月時出現生理性厭食:鼓勵自己進食、不要懲罰小兒2、日常護理衣著、睡眠、口腔保健、大小便訓練(18~24月)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四)幼兒期的護理3、教養培養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品德教育:愛勞動、互助、與人分享等4、預防疾病和意外異物吸入、燙傷、中毒等5、防治常見的心理疾病發脾氣、違拗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五)學齡前期的護理特點:可塑性大——早期教育易免疫性疾病,易發生各種意外護理內容:1.營養:食物多樣化2.日常護理:自我照顧能力3.早期教育:品德和智力發展4.預防疾病和意外:1~2次體檢/年,預防接種,防意外5.防治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吮拇指、咬指甲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六、學齡期的護理特點:認知和心理-社會發展迅速護理內容:1.合理營養:充分而均衡,重視早餐和課間餐2.日常活動:生活自理、戶外活動等3.預防疾病和意外預防近視、齲齒、骨骼畸形、寄生蟲、溺水等。4.教養5.防治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上學不適應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七、青春期的護理特點體格及生殖系統發育迅速,常引起心理行為、精神方面等問題保健重點1.充足的營養2.日常活動:衛生習慣、睡眠、健康生活方式3.常見健康問題:痤瘡、月經病、酗酒、吸毒、濫用藥物、意外傷害、自殺等4.性教育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二、計劃免疫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計劃免疫(plannedimmunization)根據小兒的免疫特點和傳染病疫情的監測情況制定的免疫程序,是有計劃、有目的地將生物制品接種到嬰幼兒體內,以確保小兒獲得可靠地抵抗疾病地能力,從而達到預防、控制乃至消滅相應傳染病地目的。預防接種是其核心。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一)獲得性免疫接種方式1、主動免疫及常用制劑Activeimmunization:給易感者接種特異性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從而產生相應免疫力。持續1~5年主動免疫制劑

1.菌苗

2.疫苗

3.類毒素疫苗滅活疫苗活疫苗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2、被動免疫及常用制劑passiveimmunization:未接受主動免疫地易感者在接觸傳染源后,被給予相應地抗體,而立即獲得免疫力。一般持續3周被動免疫制劑

1.特異性免疫血清:抗毒素、抗菌血清、抗病毒血清

2.丙種球蛋白

3.胎盤球蛋白(一)獲得性免疫接種方式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四)預防接種程序卡介苗:結核病脊髓灰質炎減毒糖丸:脊髓灰質炎麻疹減毒活疫苗:麻疹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乙肝疫苗:乙型肝炎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五)預防接種的注意事項1.接種的環境和物品準備2.受種者的準備:飯后防暈厥3.嚴格掌握禁忌癥4.嚴格執行免疫程序,嚴格執行查對制定及無菌操作原則接種活疫苗,只用75%酒精消毒抽吸后剩余藥液放置不能超過2小時接種后剩余活疫苗應燒毀第二章生長發育與健康評估(1)局部反應:時間:接種后數小時至24小時左右癥狀:注射部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