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自我傷害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的案例分析報告_第1頁
校園自我傷害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的案例分析報告_第2頁
校園自我傷害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的案例分析報告_第3頁
校園自我傷害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的案例分析報告_第4頁
校園自我傷害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的案例分析報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校園自我傷害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的案例分析報告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校園自我傷害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的案例分析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園自我傷害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案例分析報告

中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就像心理學家霍爾所說:“此時的男孩和女孩們處于一個騷動的年齡,一個與情緒沖動、精神混亂有著必然聯系的發展階段。”受自身發展局限,加上能力的不足,使他們對良莠不齊的社會信息產生認知上的迷惘。特別是學業的壓力,學習的恐懼與焦慮,會使他們的情緒不穩定、不平衡,對生活學習中發生的各種心理沖突處理不當。一旦他們面臨來自學校、家庭、自身等各方面的特殊困境,就無法應對,就會陷入心理危機中。因此,如何正確面對中學生心理危機問題并對其進行有效干預就成為擺在每一位教育者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下面就對此問題做些淺顯探討。

一、心理危機干預的內涵和干預意義

(一)心理危機干預的內涵

心理危機是指由于突然遭受嚴重災難、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壓力,使生活狀況發生明顯的變化,尤其是出現了用現有的生活條件和經驗難以克服的困難,以致使當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狀態,常伴有絕望、麻木不仁、焦慮,以及植物神經癥狀和行為障礙。心理危機干預是指針對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個人及時給予適當的心理援助,使之盡快擺脫困難。

(二)中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意義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容易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自我意識和升學就業等方面,遇到各種心理困惑和問題,影響德、智、體、美諸方面的發展。在這種情形下,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要,是對傳統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實施

素質教育的需要。”有調查表明,我國小學生中有異常心理傾向的比例是16.4%,有嚴重心理行為問題的比例是4.2%;初中生有異常心理傾向的比例是14.2%,有嚴重心理行為問題的比例是2.9%;高中生中有異常心理傾向的比例是14.8%,有嚴重心理行為問題的比例是2.5%。近年來,各種媒體也紛紛報道青少年學生自殺或傷人的惡性事件,引起了社會各方面高度關注。雖然說會有多種因素造成青少年的過激行為,但是更與他們缺乏必要的應對心理危機的技能息息相關。如果整個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面對陷入心理危機而尋求自殺的青少年學生能夠及時進行監護與積極干預的話,那么就會大大減少或避免此種事件的發生。作為教育工更應該清醒的意識到心理危機給學生帶來的消極影響,有必要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對學生心理危機的監護并提供及時干預,將心理危機轉變成學生人生發展的機會,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協助其順利渡過中學階段,盡量減少甚至杜絕惡性事件的發生。這也正是為培養品行高尚、身心健康、知識豐富、學有所長、思路寬廣、實踐能力強、能適應社會發展的“四有”新人保駕護航。

二、中學生心理危機的常見表現

(一)學習不適應

1、常常抑郁、焦慮、厭煩、退縮、情緒不穩定。有的同學表現為課上精神渙散,思考能力下降,不注意聽講,課下不好好做作業;有的同學精神處于萎靡狀態,害怕上學,逃避上課;有的同學易怒,易與老師發生沖突,依賴性增強。

2、在校行為反常。有的同學表現為與同學接觸減少,不參加運動,不多發言,總想遠離其他同學;有的同學表現為突然做出與實際年齡不相符的違反紀律的事情,比如說逃學、說謊、抽煙等;有的同學表現為活動漫無目的,如兒童般游戲;有的同學表現為能力抑制,出現學習成績下降,上課無法做筆記,記憶力下降或者不能集中精力做一件事,甚至莫名其妙的擺弄小物件、發呆。

3、生理倦怠。表現為入睡困難,上課頭昏腦脹,以及心悸、乏力、腰酸背痛。

(二)心理抑郁

1、自信力喪失。大多因不愉快的生活事件或某次失敗后而變得妄自菲薄,陷入內疚、后悔、自責中。

2、興趣喪失。對生活、學習的興趣明顯減退,不再對學校、社會中新鮮事物感興趣,甚至對先前自己的興趣、愛好也丟失掉。

3、精力衰退。學習中變得沉默起來,聽課時顯得疲憊、乏力,運動中顯得力不從心,與青少年朝氣蓬勃的特點相背甚遠。

4、自我封閉。原本活潑開朗突然變得封閉、退縮。雖能維持和同學、老師、家長的一般性交往,但被動勉強,交往內容表面化,若老師、同學、家長試圖走向他的內心則遭到排斥。

5、悲觀失望。在與同學、老師、家長交談中流露出覺得生活中一切都沒意思,總認為前途渺茫,目標喪失,有強烈的悲觀情緒,甚至想輟學。

6、身體不舒服。出現無端的頭痛、肢體酸痛、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三)心煩焦慮

1、急性焦慮,又稱驚恐發作。表現為當有突發事件發生時,表現過分異常,學生會伴有心跳加快、呼吸困難、頭暈目眩,還可能有出汗、發抖、腹痛等。

2、慢性焦慮,又稱廣泛性焦慮。有的同學表現為在一段時間里持續緊張不安;有的同學表現為遇事時驚慌失措;有的表現在日常交往中容易沖動,被激怒或遷怒他人;有的同學表現為總在想向中設計并不存在的威脅和失敗,進而惶惶不可終日。

(四)害怕、回避交往

主要表現是在人際交往中怕成為別人的恥笑對象,而不敢在公開場合講話、做作業、吃飯等,以至不能正常交往;看著對方即自感面紅耳赤、表情異樣,而且怕被對方覺察,從而回避目光相遇,甚至足不出戶。

三、中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策略

(一)發揮教師心理教育主體作用。

1、更新教育觀念。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傳統應試教育強化了老師的“教書”職能的發揮。而每個教師必須牢記“教書”的目的是為了“育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從教學方式和內容上加以改變,有目的、有方法、有計劃地疏導學生的思想障礙,消除思想壓力,從根本上消除教學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使學生從被動變主動,從消極變積極,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

2、敏銳觀察。在學生沒有覺察的情況下,在平常的教學過程、課外活動、學生的交往過程直至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利用自己的眼睛、耳朵觀察學生的精神面貌、言談舉止、行為動作、興趣愛好、待人接物的表現,了解學生的心理,然后采取適當的措施幫助學生調整好心理。

(二)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如果教師對學生具有真誠的信任與尊重,學生就會感到一種人格的尊嚴,他們的自卑、孤獨、膽怯、抑郁等心理問題發生率就會大大降低。一旦學生對教師產生了朋友般的信任,他們就會主動向教師敞開心扉,訴說自己的喜怒哀樂,這就有利于教師隨時了解學生的心靈,及時幫助他們解除心理煩惱。

2、同學間友好和睦。同學們在相處中既能發現自己獨特的長處,又能看到其他同學的長處,使班上呈現人人自尊、同時又尊重別人的好風氣,從而使每個學生的心靈都充滿友情和溫暖,充滿信心地發展自己。

3、充實課余生活。在緊張學習生活中,適當組織一些課外活動,如拔河比賽、“啄木鳥”糾錯字等,使學生有一種集體自豪感和精神充實感,避免長期單調枯燥的學習給學生造成焦慮煩躁和極度緊張等不良的心情。

(三)創造溫暖的家庭氣氛

1、放棄以分數定終身的想法。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注重他們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不能全憑學習成績來衡量學生的水平,孩子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就行了。

2、改變漠視孩子成長的習慣。及時了解孩子的情緒、情感、思想等精神世界,給孩子充分傾吐和宣泄心理感受的條件和機會,與其建立真摯的情感基礎,在履行監護責任的

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監護孩子的心理發展.

(四)注意與家長聯系

1、召開家長會,一是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表現,征求家長的意見,雙方探討合理的“一體化”教育計劃和目標。二是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表現。

2、不定期家訪。了解學生在家的真實表現,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做好學生心理疏導工作。

(五)加強心理教育力度

1、增強健康意識。根據學生可能出現或已經出現的種種問題,學校開設專題講座,

將有關心理學知識和心理保健方法傳授給學生,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和科學地健全自己的心理素質。

2、建立心理咨詢站。在為學生保密基礎上,以學生為中心,舍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維護學生的根本利益,采取談心、通信等適用的方式及時疏導和處理學生的心理障。

總之,中學生心理干預問題已不能再被工作在教育戰線上的廣大教師乃至全社會所忽視。解決學生心理危機問題,矯正扭曲的心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生命質量,使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形成完美的人格,成就完美的人生。

校園自我傷害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的案例分析報告

2021年8月31日,9月1日在合肥接連發生3起學生墜樓事故,墜樓孩子均為中小學生。31日凌晨5時10分左右,合肥市上元公寓內,一名15歲的男孩從28樓的家中墜下,不幸當場身亡。據了解,這名男孩今年要升初三,墜樓時,寫字桌上還有未完成的暑假作業。同日清晨,一名12歲的小女孩從自家6樓的天臺墜下,經過數小時的搶救,還是未能挽回小女孩的生命。在其留下的遺書中,表示自己學習壓力過大。1日上午7點多,在合肥濱湖世紀城瓊林苑小區,一名13歲的小姑娘從13樓墜下,當場身亡,據悉,小姑娘今天準備上五年級。

小學生自殺頻頻發生已經引起了整個社會的重視。幾乎每次悲劇發生前都有細微的先兆,只不過在一般人看來太過普通,不容易被發現。舉例說,有時孩子會隨口說出你們明天就看不到我了之類的戲言,或是將自己最喜愛的東西鄭重地贈送給他人,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舉動,都應當引起周圍人的重視,我們千萬不能把這些看成是孩子氣的胡言亂語,這個時候作為孩子周圍人應該重視也許孩子的心理已經出現震動,這時候予以干預,悲劇很可能會避免。

一、具體步驟

1.與家長聯系,如有發現學生的異常現象,除了關懷他之外,也要趕緊聯絡家長注意學生的行為,并與輔導導老師商量解決方法,明確的展現教師的關懷風格,讓學生有選擇信任老師的的機會。

2.不能輕易答應學生的要求,以免以后成為一種習慣,對學生的發展也不好。但可以答應暫時不把成績公布給家長、同學,并鼓勵他下次努力考好。

3.謹慎處理每一個問題,即便是短短的一句話玩笑。

4.有效的將學生成立相互關懷小組,促進學生間的彼此關懷與互助。

5.資訊的宣導,增加對青少年自殺現象的知覺。

二、輔導計劃可分為下列4個部分:

1.個別輔導

老師深入的了解學生的情緒及思想,也可以鼓勵或是強迫學生參加更多的課外活動,借由參加活動來舒解其內心的陰影,并鼓勵他好好學習。

2.小團體輔導

同班同學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對這樣的事件有些情緒,如果有機會分享彼此的情感,就能感覺到彼此是一體的,并接受團體的愛心、支持、真誠及溫暖。以上的種種輔導,可以堅定持續的進行輔導,直到幫助學生走出陰影。

3.尋求輔導中心

老師在輔導工作中缺少經驗或訓練,為了避免造成負面影響,最有利的方法就是尋求輔導中心。而輔導中心的老師對學生而言是一個陌生人物,平時沒有接觸,不容易建立信任關系,先借由教師做引言,說明來意以降低學生的防衛。老師也可以從旁協助輔導老師進行輔導工作。

4.尋求家長幫助

老師可以借由來接送子女上下課或是以書信的方式告知家長,多加注意孩子的情緒反應,幫助小孩健康的長大。

幕幕悲劇讓人不得不反省,中小學生跳樓事件引人深思同時也給整個社會敲響了警鐘。中小學生的壓力與日俱增,隨之帶來各種微妙的心理和行為變化,越來越多的孩子在這些強壓下性格變得越來越暴躁,脆弱,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對前途充滿恐懼迷茫,生活上學習上挫敗感時時刻刻在浸蝕他們并不成熟的心靈,在這些重壓下,他們害怕了,絕望了,他們眼睛里看不到明亮的色彩,燦爛的陽光,如水的月色,落入他們視線的是滿眸灰暗,紅塵滾滾,霧靄籠罩的人生渡口終究等不到一艘可以擺渡自己的小舟,于是乎,消極的念頭在心底萌生催生,逃避厭世的情緒在心靈深處如蔓藤盤盈,如果這時,他們不能及時得到社會、老師、家長正確的引導和心理幫助,就很容易頭腦發熱,從而走極端或輕生。

我們從小就要告訴孩子:珍惜生命,因為屬于自己的人生只有一次,無論遇到再大的困難,都不能輕言放棄生命。要勇敢去面對,相信自己,相信風雨過后一定是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