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蘇教版(2023)選擇性必修2生物與環境第二章群落第2節生物群落的類型課件學案與練習(共52張PPT)
第二章群落
第二節生物群落的類型
課標內容要求
核心素養對接
必備知識·自主預習儲備
01
地理位置
氣候
地形
森林
草原
荒漠
苔原
水生
赤道
高溫
多雨
結構
動物
最廣
分層現象
四季
垂直結構
簡單
針葉喬木
干燥
草本
喬木
干燥
寒冷
分層
草本
氣候干燥
耐旱
高海拔
寒冷
苔蘚
地衣
空間
物種種類
物種種類
記名計算法
目測估計法
樣方法
裸子
耐寒性
耐旱、耐鹽
角質層
氣孔
細密的絨毛
葉面積
耐干旱
嚙齒類
關鍵能力·重難探究達成
02
核心點
應用創新·問題情境探究
03
學習效果·隨堂評估自測
04
點擊右圖進入…
課
時
分
層
作
業
謝謝觀看THANKYOU!
W
淺仰芹
森林生物群落
草原生物群落
陸地生物
荒漠生物群落
群落
不同群落中生
苔原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的類型→
水生生物
物與環境相適應
物種豐富度
群落
我仰
h
團結守紀勤學春第二節生物群落的類型
1.了解陸地生物群落的主要類型。2.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與該群落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和分布特點。1.科學思維——通過比較荒漠、草原、苔原和森林生物群落的分布、結構,歸納群落中優勢物種的特點,培養科學思維。2.生命觀念——通過分析不同群落中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理解群落內的生物是如何與環境相適應的,培養進化與適應觀、結構與功能觀。
一、多種多樣的生物群落
1.群落多樣性的影響因素:地理位置、氣候、地形和土壤等。
2.分類
3.森林生物群落
(1)熱帶雨林:分布在赤道附近低海拔、高溫、多雨地區,熱帶雨林結構復雜,其中的動物類群十分豐富。
(2)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在我國分布最廣,主要植物為終年常綠闊葉林,分層現象顯著,動物種類較為豐富。
(3)溫帶落葉闊葉林:四季分明,主要植物在春夏季長葉,秋冬季落葉,其群落的垂直結構分層明顯。
(4)北方針葉林:群落結構簡單,主要由耐寒的針葉喬木組成。
4.草原生物群落
(1)熱帶草原:分布在熱帶干燥地區,以喜高溫、旱生的草本植物為主,并稀疏散布有耐旱,矮生的喬木等。
(2)溫帶草原:分布于中等程度干燥且較寒冷的地區,植被分層簡單,以耐寒的草本類占優勢。
5.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亞熱帶和溫帶的氣候干燥、降水量極少、蒸發強烈、風力作用強勁的地區。散生著一些特別耐旱的植物,動物多數耐旱。
6.苔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高緯度和高海拔的寒冷地區,優勢植物有苔蘚和地衣等,動物種類貧乏。
二、物種豐富度
1.概念:主要是指一定空間范圍內物種種類的數量,可以表示生物群落中物種種類的豐富程度。
2.測定物種豐富度的方法
(1)記名計算法:適于研究分布范圍較小,而生物個體較大的生物群落。
(2)目測估計法:適于植物個體數量較多而植物體型較小的樣地。
(3)樣方法:也是測定種群密度的方法。
三、不同群落中的生物與環境相適應
1.針葉林生物群落與環境相適應
植物主要由云杉、冷杉和落葉松等裸子植物組成。動物一般都具有耐寒性,且能適應林中生活。
2.荒漠生物群落與環境相適應
植物大多耐旱、耐鹽。如有些植物的葉面角質層厚,氣孔下陷且密度?。挥行┲参锶~面具有細密的絨毛,可減少蒸騰作用;有些植物葉面積很小,甚至呈細棒狀;有些植物近乎無葉,以綠色的莖進行光合作用。
3.草原生物群落與環境相適宜
耐干旱的草本植物特別茂盛。以草本植物綠色部分為食的嚙齒類動物相對繁盛。
(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陸地生物群落包括森林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荒漠生物群落和苔原生物群落。()
2.森林生物群落植物分層現象明顯,主要與溫度有關。()
3.某些爬行動物以固態尿酸形式排泄含氮廢物,以適應缺乏水分的環境。()
4.不同類型的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具有與對應的環境相適應的特征。()
提示:1.√2.×森林生物群落植物分層現象明顯,主要與光照有關。
3.√4.√
生物群落中生物與環境的適應
1.陸地生物群落中生物與環境的適應
群落類型針葉林生物群落荒漠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
環境條件夏季短促,溫熱多雨;冬季漫長,寒冷干燥。氣候干燥,降水量極少,蒸發強烈風力作用強勁。晝夜溫差大,季節溫差也大,雨量稀少、土質貧瘠。
植物的適應分布云杉、冷杉和落葉松等耐寒植物植物大多耐旱耐鹽。有些植物葉面角質層厚,氣孔下陷且密度小;有些植物葉面具有細密的絨毛,可減少蒸騰作用耐干旱
動物的適應一般都具有耐寒性且能適應林中生活,一些特殊的適應特征:雷鳥深色帶斑的鳥羽在冬季會更換為白色有利于隱匿自己;馴鹿的腿長,腳蹄寬大,每個趾瓣均能張開與地面接觸,可避免在冰雪上活動時摔倒或陷入松軟的雪中減少水分散失。①表皮外有角質鱗片;②蛋殼堅硬;③以固態尿酸鹽的形式排泄含氮廢物;④天熱時退到地下等陰涼處有的善于奔跑,有的善于掘洞和營地下生活,有的具有遷徙的習性
2.熱帶雨林和落葉闊葉林中植物對環境的適應
群落類型熱帶雨林落葉闊葉林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濕潤夏季涼爽、冬季較為寒冷、雨量比較豐富
影響因素陽光、通風陽光、溫度
植被特點物種豐富,垂直分層復雜;一年四季都有開花、結果的植物夏季枝葉茂密,冬季樹葉枯落;在春季或秋季,林下草本植物迅速生長、開花、結果
喬木及藤本植物特點喬木分幾個層次,往往有板狀根,只在樹頂形成樹冠;藤本植物非常發達,交錯攀緣,甚至直達樹冠(爭奪陽光)樹冠發達,林冠往往整齊;芽具有鱗片,樹皮厚(以利于度過嚴冬)
植物的繁殖風媒花很少,通過艷麗的花朵和鮮艷多汁的果實吸引動物傳播花粉和種子(動物傳播)多在春季樹葉沒有展開前開花,且多數為風媒花;不少種類的果實有翅(風傳播)
陽生植物
陽生植物要求全日照并且水分、溫度等條件適宜,不存在光照過強的問題,多生長在曠野、路邊,如蒲公英、刺莧等,樹種中的松、杉、柳、楊、樺、槐等都是陽生植物,草原和沙漠植物、先葉開花植物、一般的農作物也都是陽生植物。
1.下列關于陸地生物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A.葉片寬闊的植物主要生活在森林里
B.草原中的代表動物有斑馬、黃羊、旅鼠和松鼠等
C.荒漠中的植物葉片普遍比森林中植物的葉片小
D.荒漠中的動物在干旱季節可進入夏眠或冬眠
B[葉片寬闊的植物水分蒸騰能力較強,不適于生活在干旱的荒漠和半干旱的草原,森林分布在濕潤或較濕潤地區,適合葉片寬闊的植物生活,A正確;松鼠營樹棲和攀緣生活,是森林的代表動物,不屬于草原的代表動物,B錯誤;荒漠中的植物生活在干旱環境中,葉片普遍比較小,有利于減少水分的蒸騰,其中仙人掌的葉呈針狀,而森林中的植物葉片比較大,有利于接受更多的光照,C正確;荒漠中的動物干旱季節會進行夏眠或冬眠,以適應不良環境,D正確。]
2.關于熱帶雨林和落葉闊葉林中植物的比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熱帶雨林的喬木樹冠更發達
B.熱帶雨林的林下植物的葉片更大
C.不能將熱帶雨林中的植物移栽到落葉闊葉林中
D.落葉闊葉林的林下植物在春季或秋季開花、結果
A[熱帶雨林的喬木分支不發達,只在樹頂形成樹冠,落葉闊葉林的喬木樹冠發達,A錯誤;熱帶雨林的林下植物葉片巨大,以便充分利用有限的陽光,B正確;落葉闊葉林的分布地區冬季較為寒冷,熱帶雨林中植物的芽沒有鱗片,樹皮比較薄,不能度過嚴冬,C正確;落葉闊葉林樹冠發達,會對林下植物遮光,在春季喬木葉片還未展開以及秋季落葉期間照射到林下的光照比較多,有利于林下植物的生長、開花和結果,D正確。]
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以“保水”為生存關鍵
代表生物防止水分散失的措施
仙人掌屬植物、駱駝刺屬植物(1)仙人掌具有針狀葉和肥厚的肉質莖,夜晚氣孔開放等均利于防止水分散失。(2)駱駝刺的根可達15m,有利于吸收地下深處的水分
爬行動物(1)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質鱗片,有助于減少水分蒸發;天太熱的時候退到陰涼處。(2)有些爬行動物以固態尿酸鹽的形式排出含氮廢物從而減少體內水分的流失
資料1全年高溫、濕潤的熱帶雨林中,物種豐富、群落結構復雜,喬木就分幾個層次,喬木之下又有灌木層、草本層。喬木高大,最上層的高30m以上。喬木往往有板狀根,樹的分支不發達,只在樹頂形成樹冠,以爭奪陽光。藤本植物非常發達,常有大型的藤本植物交錯攀緣,甚至直達樹冠。林下缺少陽光,有的草本植物,如芭蕉、海芋,長有巨大的葉片,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陽光。林中空氣流通不暢,風媒花很少。林中很多植物具有艷麗的花朵(海南蝴蝶蘭)和鮮艷多汁的果實(如紅毛丹),以吸引動物傳播花粉和種子。一年四季都有開花、結果的植物;芽無鱗片。
資料2我國華北等地夏季涼爽、冬季較為寒冷、雨量比較豐富,這里分布著落葉闊葉林。落葉闊葉林夏季枝葉茂密,呈綠色,冬季則落葉枯落;樹冠發達,林冠往往整齊;芽具有鱗片,樹皮厚,以利于度過嚴冬。很多樹木在春季樹葉沒有展開前就開花,且多數是風媒花(如毛白楊、蒙古櫟)。不少種類的果實有翅(如元寶槭)。在春季喬木尚未展葉期間,以及秋季落葉期間,林下的草本植物利用短暫的寶貴時光,迅速生長、開花、結果。
由資料分析可知,不同森林群落中,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適宜的生存環境,養成正確的生命觀念。
1.這兩類群落在物種組成、垂直結構上有哪些不同?(科學思維)
提示:熱帶雨林的物種豐富,物種主要是適應熱帶地區環境的植物和動物,群落的垂直分層結構明顯,喬木就分幾個層次,喬木層之下還有灌木層、草本層;藤本植物非常發達。落葉闊葉林的物種數量較熱帶雨林的少,物種主要是適應溫帶地區環境的植物和動物,群落的垂直結構不如熱帶雨林的復雜。
2.這兩類群落中的植物在適應環境方面有哪些不同的特征?(科學思維)
提示:熱帶雨林的植物適應了高熱濕潤的環境。植物大多是常綠的;喬木高大,只在樹頂形成樹冠;林下植物一般具有巨大的葉片,能充分利用林下有限的光照;一年四季都有開花、結果的植物,風媒花少,蟲媒花多,果實鮮艷多汁,吸引動物為其傳播種子;植物的芽無鱗片保護。落葉闊葉林中的植物適應了北方四季分明的氣候和環境。植物不是常綠的,夏季枝葉茂密,冬季樹葉枯落;喬木高大,樹冠發達;很多植物在春季展葉前開花,一些林下草本植物在秋季落葉期生長、開花、結果;多數是風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實有翅;植物的芽具有鱗片,樹皮厚,以適應冬季的低溫環境。
3.這兩類群落內,陽光、通風等條件有哪些不同?林下的各類生物又是怎樣適應各自群落內環境的?(生命觀念)
提示:群落中的生物都有適應各自環境的特征。在熱帶雨林內,由于林下缺少陽光,空氣流通不暢,林下植物多具有很大的葉片,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陽光;風媒花少,蟲媒花多。落葉闊葉林內,在喬木展葉前或落葉后,林下陽光充足,因此很多林下植物借此機會迅速生長、開花、結果;落葉闊葉林內通風好,多數是風媒花。
[課堂小結]
知識網絡構建要點強化識記
1.根據生活環境的不同,可以將群落分為陸地生物群落和水生生物群落。2.陸地生物群落主要分為森林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荒漠生物群落和苔原生物群落。3.物種豐富度主要是指一定空間范圍內物種種類的數量,可以表示生物群落中物種種類的豐富程度。4.統計物種豐富度常用的方法有記名計算法、目測估計法和樣方法。
1.下列群落中,其植物能通過植株間隔和根系分布以最大限度減少競爭和充分利用水分的是()
A.荒漠B.苔原
C.草原D.森林
A[在荒漠生物群落中,植被極度稀疏,植物通過增大植株間隔和根系分布來減少水分的競爭。]
2.在沙漠地區,動植物稀少;在熱帶雨林地區,動植物種類繁多。這說明()
A.陽光對植物的分布起決定性作用
B.陽光能影響動植物的生長發育
C.水是限制陸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D.溫度對植物的分布有重要影響
C[熱帶雨林地區,降水豐富,生物種類繁多,沙漠地區水分嚴重缺乏,生物種類稀少,題中信息說明水是限制生物分布,特別是陸生動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故C符合題意。]
3.一種植物的莖細長、葉片薄、葉綠體很大且呈深綠色,這種植物最可能屬于()
A.荒漠生物群落B.草原生物群落
C.海洋生物群落D.森林生物群落
D[根據題中描述的結構特點可判斷該植物適合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最可能是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陰生植物。]
4.熱帶地區能形成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熱帶稀樹草原、熱帶荒漠等不同的生物群落,起決定作用的環境條件為()
A.陽光B.溫度
C.水分D.空氣
C[熱帶地區能形成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熱帶稀樹草原、熱帶荒漠等不同的生物群落,起決定作用的環境條件為水分。]
5.下列有關草原生物群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A.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全都靠地下根進行繁殖
B.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動物均具有耐寒、耐旱特點
C.與荒漠相比,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動植物種類較多
D.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動物以爬行類、嚙齒目居多
C[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有些靠種子進行繁殖,A錯誤;草原上具有遷徙特點的動物一般不具耐寒特點,B錯誤;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動植物種類比荒漠中的多,C正確;爬行類、嚙齒目居多的生物群落是荒漠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動物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點,D錯誤。]
6.在探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實驗中,某生物小組設計的采集小動物的部分裝置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裝置利用了土壤動物的趨光性,光源吸引昆蟲,燈罩防止昆蟲逃跑
B.隨機掃取表層土來采集土樣,放置土樣時最好讓土樣充滿漏斗
C.金屬篩網的作用是阻止小動物向下移動,可用紗布代替
D.廣口瓶中可以加入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
D[該裝置設計的原理是土壤小動物具有避光、趨濕、避高溫的習性,燈罩可以保證更多的光線和熱量集中到土壤樣品上,A項錯誤;土壤表層只有一部分小動物分布,故不應只掃取土壤表層取樣;放置土樣時,為了使空氣流通,土樣盡量不要填滿漏斗,B項錯誤;小動物正是通過金屬篩網向下移動進入廣口瓶的,C項錯誤;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可以用來保存收集到的小動物,D項正確。]課時分層作業(6)生物群落的類型
題組一多種多樣的生物群落
1.善于挖洞和具有快速奔跑行為的動物主要分布于()
A.熱帶雨林B.草原
C.荒漠D.苔原
B[草原中的動物主要是嚙齒類動物及具有快速奔跑能力的動物。]
2.下列關于群落形成的說法,錯誤的是()
A.群落的類型受水分、溫度等因素的影響
B.高大的喬木難以在草原群落中生存
C.農貿市場出售的各種動植物,其中植物以草本為主,類似于草原生物群落
D.群落內部的生物可能有競爭關系,但生態位不同,可以和諧共存
C[群落的類型受水分、溫度等因素的影響很大,生活在某一地區的物種能形成群落的前提是它們都能適應所處的非生物環境,A正確;草原上的植物一般比較耐旱,不能耐旱的高大喬木難以在草原上生長,B正確;農貿市場雖然有各種動植物,但是這些生物之間沒有復雜的種間關系,不能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形成有機整體,因此不能形成群落,C錯誤;生物群落內部的生物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競爭,但因生態位的不同而達到相對平衡的狀態,和諧共存,D正確。]
3.下列有關森林生物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A.森林生物群落大都分布在降雨較多的濕潤地區
B.與草原生物群落相比,森林生物群落的結構較為復雜
C.森林生物群落對光能的利用率遠高于草原生物群落
D.森林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分層現象主要與溫度有關
D[森林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分層現象主要與光照有關,D錯誤。]
4.下列有關不同群落生物分布的敘述,錯誤的是()
A.荒漠中植物主要有仙人掌屬植物、駱駝刺屬植物等
B.草原上的植物往往葉片狹窄,表面有絨毛或蠟質層,能抵抗干旱
C.森林中樹棲和攀援生活的動物種類特別多
D.森林中有喬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但無陰生植物
D[荒漠中水分短缺,植物主要有仙人掌屬植物、駱駝刺屬植物等,A正確;草原上的植物往往葉片狹窄,表面有絨毛或蠟質層,能抵抗干旱,B正確;森林為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棲息場所,樹棲和攀援生活的動物種類特別多,C正確;森林中有喬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也有陰生植物,如三七、人參、黃連等,D錯誤。]
5.在森林中,喬木、灌木、草本三類植物在空間位置配備上形成了有序的組合,其意義主要是()
A.有序地避免了競爭
B.合理地充分利用環境資源
C.提高了群落的穩定性
D.為動物提供不同層次的棲息空間
B[在森林群落中,喬木、灌木、草本三類植物在空間位置配備上形成了有序的組合,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稱為群落的垂直結構,這種分布的意義主要是合理、充分地利用環境資源,提高群落的光合產量。故選B。]
6.下列有關群落中生物適應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A.荒漠中的生物有獨特的生存方式適應缺乏水分的環境
B.某地的群落類型,受水分、溫度等因素的影響很大
C.群落中不同種群之間通過復雜的種間關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形成有機體
D.在不同的森林類型中,生物適應群落生活的特點完全相同
D[荒漠中的生物有獨特的生存方式適應缺乏水分的環境,A正確;某個地方的群落類型,受水分、溫度等因素的影響很大,B正確;群落中不同種群之間通過復雜的種間關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形成有機體,從而維持種群之間的協調和平衡,C正確;在不同的森林類型中,生物適應群落生活的特點不完全相同,D錯誤。]
題組二物種豐富度
7.下列關于豐富度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群落中生物數目的多少稱為豐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豐富度一般不同
C.從赤道到北極,群落的豐富度逐漸減少
D.豐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結構越復雜
A[群落中生物種類的多少稱為豐富度,并不是生物個體數目的多少,A錯誤;不同群落物種數目不同,生物的豐富度不同,B正確;從赤道到北極,群落的物種數目由于溫度降低而減少,豐富度逐漸減少,C正確;豐富度越大的群落,物種越多,食物鏈、食物網越復雜,其結構越復雜,D正確。故選A。]
8.研究人員調查了A、B、C三個群落的植物物種豐富度,結果如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三個群落具有相同的物種組成
B.A群落的植物物種豐富度最高
C.調查群落中某一植物的種群密度時可采用樣方法
D.三個群落的植物都存在明顯的分層現象
A[據圖分析可知,三個群落的物種豐富度各不相同,因此它們的物種組成是不同的,A錯誤;根據不同群落的柱狀圖的高度之和可知,A群落的植物物種豐富度最高,B正確;調查群落中某一植物的種群密度時可采用樣方法,C正確;三個群落的植物都分了三層,都存在明顯的分層現象,D正確。故選A。]
9.下列關于“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的說法,錯誤的是()
A.不同地點,土壤中小動物的豐富度一般不同
B.利用小動物的趨光性收集樣土中的小動物
C.應設計表格,統計不同采集樣點的土壤小動物種類
D.對不知名的小動物可記為“待鑒定××”,并記錄下其特征
B[不同地點,環境資源不同,土壤中小動物的豐富度一般不同,A正確;土壤小動物具有趨暗、趨濕、避光的特點,利用小動物的避光性收集樣土中的小動物,B錯誤;應設計表格,統計不同采集樣點的土壤動物種類,C正確;觀察小動物時,如果無法知道小動物的名稱,可記為“待鑒定××”,并記錄特征,D正確。故選B。]
10.某地土壤中小動物的物種數和個體總數如下表,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土層物種數個體總數
0~5cm1179
5~10cm420
10~15cm313
A.表中的信息說明群落具有垂直結構
B.不同土層中小動物的分布與光照無關
C.不同土層中的小動物都是消費者
D.土壤中某種小動物個體總數下降,則該地物種豐富度隨之下降
A[分析表中數據可知,不同深度的土層中小動物的物種數不同,說明群落具有垂直結構,A正確;土層不同深度光照情況不同,因此土層中小動物的分布與光照有關,B錯誤;不同土層中的小動物有的是消費者,有的是分解者,C錯誤;土壤中某種小動物個體總數下降,則該物種的種群密度下降,但不能反映該地物種豐富度的變化情況,D錯誤。故選A。]
11.生態交錯區又稱群落交錯區,是兩個或多個生態地帶之間(或群落之間)的過渡區域。生態交錯區物種的數目及一些物種的密度增大的趨勢稱為“邊緣效應”。現對某森林草原交錯區進行調查,回答下列問題:
(1)生態交錯區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________。
(2)在森林草原交錯區,隨著氣候越趨干旱,__________或落葉林占優勢,直到最后,島嶼森林只遺留在大片的草原上。
(3)研究者認為“邊緣效應”的出現是因為生態交錯區的環境條件比較復雜,能使不同生態類型的植物定居,從而為更多的動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生態交錯區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物種豐富度。
(2)森林草原交錯區是溫帶落葉闊葉林與草原之間的過渡帶,在該交錯區,隨著氣候越趨干旱,草本植物或落葉植物逐漸成為優勢種,使得草原或落葉林占優勢,直到最后,島嶼森林只遺留在大片的草原上。
(3)生態交錯區的環境條件比較復雜,能使不同生態類型的植物定居,從而為更多的動物提供食物條件和棲息空間。
[答案](1)物種豐富度(2)草原(3)食物條件和棲息空間
12.動物適應環境的生活方式多種多樣,以下不是動物適應森林生活方式的是()
A.肉食動物往往采用伏擊的方式進行捕食
B.大多數動物用穴居的方式來防御和逃避敵害
C.鳥類把自己的巢筑在樹杈上或樹洞里
D.有些動物采用隱蔽躲藏的方式來逃避敵害
B[肉食動物往往采用伏擊的方式進行捕食、鳥類把自己的巢筑在樹杈上或樹洞里、有些動物采用隱蔽躲藏的方式來逃避敵害,這些都是動物適應森林環境的生活方式,A、C、D不符合題意;森林里樹木眾多,土壤中樹根遍布,不利于挖洞,又有高大樹木遮擋或密集灌木叢遮擋便于隱蔽,不用挖洞,因此大多數動物用穴居的方式來防御和逃避敵害不是動物適應森林的生活方式,這是與草原環境相適應的生活方式,B符合題意。故選B。]
13.甲、乙、丙、丁四種生物在年平均降雨量和年平均溫度各異的地區分布如下表:
年均降雨量(cm)年均溫度(℃)0~5050~100100~150150~200200~250250~300300~350
-10~0甲
0~10丙丙
10~20乙丙丙丙
20~30乙丁
下列推測最不合理的是()
A.甲生物可能是北極狐
B.乙生物可能是仙人掌
C.丙生物可能是黃羊
D.丁生物可能是黑猩猩
C[根據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甲生物生活在年均溫度-10~0℃和降水量在0~50cm的條件下,則該生物可能生活在凍土苔原生態系統中,因此可能是北極狐,A正確;根據表格中的信息可知,乙生物生活在年均溫度10~20℃和20~30℃,降水量在0~50cm的條件下,則該生物可能生活在荒漠生態系統中,因此乙生物可能是仙人掌,B正確;黃羊生活在草原生態系統中,每年的降雨量為250~800cm,而表格中降水量不在該范圍,因此丙生物不可能是黃羊,C錯誤;根據表格中的信息可知,丁生物生活在年均溫度20~30℃和降水量在350~400cm的條件下,則該生物可能生活在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中,因此丁生物可能是黑猩猩,D正確。]
14.(多選)下列調查活動或實驗中,實驗所得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一定偏小的是()
A.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時,從試管中吸出培養液計數前沒有振蕩試管
B.標志重捕法調查池塘中鯉魚的種群密度時,部分鯉魚身上的標志物脫落
C.調查土壤小動物豐富度時,用誘蟲器采集小動物時沒有打開電燈
D.用樣方法調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數量時,未統計在樣方線上的個體
CD[培養酵母菌時,酵母菌多沉淀于培養液底部,若不振蕩試管,直接從上層吸出培養液計數,獲得數值偏小,直接從下層吸出培養液計數,獲得數值偏大,A錯誤;若部分鯉魚身上的標志物脫落,則會引起重捕中被標志的個體數偏小,最終導致實驗所得數值比實際數值大,B錯誤;土壤小動物具有趨濕、趨暗、避高溫、避光等特性,用誘蟲器采集小動物時沒有打開電燈,會導致實驗所得數值偏小,C正確;用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時,應隨機取樣,對于樣方線上的個體,要計相鄰兩條邊及夾角上的數目,若未統計在樣方線上的個體,則會使實驗所得數值偏小,D正確。故選C、D。]
15.(多選)下表為某棄耕農田植物種類在40年間的變化情況。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種類物種數
第1年第4年第15年第25年第40年
草本植物2827263034
灌木0341219
喬木0001423
總計2830305676
A.表中數據是采用樣方法調查獲得的
B.表中草本植物的豐富度最高
C.該農田不同地段物種組成上的差異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D.第40年時,其中的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之間的關系是互利共生
CD[樣方法是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也適用于調查物種的豐富度,A正確;豐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分析表格可知,草本植物的豐富度最高,B正確;該農田不同地段物種組成上的差異是群落水平結構的體現,C錯誤;該農田棄耕第40年時,其中的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之間的關系為種間競爭,D錯誤。故選C、D。]
16.嚙齒動物是草地上主要野生消費者,為了合理利用草原,科研人員對呼倫貝爾草原的放牧方式進行研究,結果如下圖。請回答問題:
圖3不同放牧方式下嚙齒動物群落結構
(1)調查嚙齒動物的密度應該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據圖可知,三種放牧方式中嚙齒動物總捕獲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下表為不同放牧方式下嚙齒動物群落多樣性特征。
放牧方式連續放牧禁牧季節輪牧
豐富度指數0.60±0.230.42±0.150.58±0.42
豐富度指數計算公式:R=(S-1)/lnN,S為物種數,N為群落中所有物種個體數,禁牧區嚙齒動物的數量最低,且________也最低,推測禁牧可能會降低種間________的激烈程度,使鼠害發生的可能性________。
(3)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表明,三種放牧方式中______更利于合理利用草地資源并且能夠抑制鼠害發生。
[解析](1)因嚙齒動物的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故調查嚙齒動物的密度應該采用標志重捕法;據圖可知,三種放牧方式中嚙齒動物總捕獲率最高的是連續放牧,其原因可能是連續放牧導致草場植物高度變矮,嚙齒動物易于被發現。此外,連續放牧形成的條件適合草原黃鼠(或布氏田鼠)的生存,導致其快速增殖而使捕獲率增加。
(2)據圖可知,禁牧區嚙齒動物的數量最低,且根據豐富度的計算公式可知其豐富度也最低,原因可能是禁牧會使植被生長旺盛,造成種間斗爭的激烈程度降低,種群數量能較快增長,使鼠害發生的可能性增加。
(3)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表明,三種放牧方式中季節輪牧的捕獲率和植被高度均處于較高水平,更利于合理利用草地資源并且能夠抑制鼠害發生。
[答案](1)標志重捕連續放牧連續放牧導致草場退化(或高度變矮);適合草原黃鼠(或布氏田鼠)的生存,導致其快速繁殖(2)物種豐富度(物種多樣性)斗爭增加(3)季節輪牧
4課時分層作業(6)生物群落的類型
題組一多種多樣的生物群落
1.善于挖洞和具有快速奔跑行為的動物主要分布于()
A.熱帶雨林B.草原
C.荒漠D.苔原
2.下列關于群落形成的說法,錯誤的是()
A.群落的類型受水分、溫度等因素的影響
B.高大的喬木難以在草原群落中生存
C.農貿市場出售的各種動植物,其中植物以草本為主,類似于草原生物群落
D.群落內部的生物可能有競爭關系,但生態位不同,可以和諧共存
3.下列有關森林生物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A.森林生物群落大都分布在降雨較多的濕潤地區
B.與草原生物群落相比,森林生物群落的結構較為復雜
C.森林生物群落對光能的利用率遠高于草原生物群落
D.森林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分層現象主要與溫度有關
4.下列有關不同群落生物分布的敘述,錯誤的是()
A.荒漠中植物主要有仙人掌屬植物、駱駝刺屬植物等
B.草原上的植物往往葉片狹窄,表面有絨毛或蠟質層,能抵抗干旱
C.森林中樹棲和攀援生活的動物種類特別多
D.森林中有喬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但無陰生植物
5.在森林中,喬木、灌木、草本三類植物在空間位置配備上形成了有序的組合,其意義主要是()
A.有序地避免了競爭
B.合理地充分利用環境資源
C.提高了群落的穩定性
D.為動物提供不同層次的棲息空間
6.下列有關群落中生物適應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A.荒漠中的生物有獨特的生存方式適應缺乏水分的環境
B.某地的群落類型,受水分、溫度等因素的影響很大
C.群落中不同種群之間通過復雜的種間關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形成有機體
D.在不同的森林類型中,生物適應群落生活的特點完全相同
題組二物種豐富度
7.下列關于豐富度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群落中生物數目的多少稱為豐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豐富度一般不同
C.從赤道到北極,群落的豐富度逐漸減少
D.豐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結構越復雜
8.研究人員調查了A、B、C三個群落的植物物種豐富度,結果如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三個群落具有相同的物種組成
B.A群落的植物物種豐富度最高
C.調查群落中某一植物的種群密度時可采用樣方法
D.三個群落的植物都存在明顯的分層現象
9.下列關于“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的說法,錯誤的是()
A.不同地點,土壤中小動物的豐富度一般不同
B.利用小動物的趨光性收集樣土中的小動物
C.應設計表格,統計不同采集樣點的土壤小動物種類
D.對不知名的小動物可記為“待鑒定××”,并記錄下其特征
10.某地土壤中小動物的物種數和個體總數如下表,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土層物種數個體總數
0~5cm1179
5~10cm420
10~15cm313
A.表中的信息說明群落具有垂直結構
B.不同土層中小動物的分布與光照無關
C.不同土層中的小動物都是消費者
D.土壤中某種小動物個體總數下降,則該地物種豐富度隨之下降
11.生態交錯區又稱群落交錯區,是兩個或多個生態地帶之間(或群落之間)的過渡區域。生態交錯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3 荷花教案
-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課題3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
- 非計劃再次手術知識培訓
- 工業固體廢物規范處理培訓
- 合規考試信貸練習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期中模擬試卷(二)(統編版2024新教材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蘇教版小學數學小升初模擬考試測試卷及答案(共五套)
- 【八下RJ數學】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湯池鎮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數學下學期期中模擬測試卷
- 采購合同訴訟重點基礎知識點
- 大氣環境生態規劃重點基礎知識點
- 《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標準》(50497-2019)
- 德勤業務管理流程優化咨詢報告課件
- 深靜脈導管維護流程
- 錄音證據文字模版
- DL∕T 617-2019 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技術條件
- 沖壓作業機械類作業活動風險分級管控清單
- TCVN-2622-越南建筑防火規范(中文版)
- 不負韶華只爭朝夕-一??荚嚪此?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主題班會(共17張PPT)
- 什么是管壁厚度號Sch
- 液壓閥詳細講解課件
- DB13(J)∕T 256-2018 農村氣代煤工程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