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之經典名句_第1頁
傳統文化之經典名句_第2頁
傳統文化之經典名句_第3頁
傳統文化之經典名句_第4頁
傳統文化之經典名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統文化之經典名句,背會讓你受益匪淺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古辭《長歌行》格言大意:年少時不努力學習,長大后就只能徒然地悲傷了。這句話提醒我們,光陰似箭,歲月如流,要珍惜青春年華,奮發有為。2、業精于口,荒于口。——韓愈《進學解》格言大意:學業由于勤奮而精進,由于嬉游而荒廢。這句話警示人們,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有所成就,都必須勤勉努力,不要虛度光陰。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增廣賢文》0000:一寸光陰就像一寸金子那樣寶貴,而一寸金子也無法買回一寸的光陰啊。這句話常被用于強調時光容易流逝,們在生活中要惜時如金。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0000:天體運行剛健不息,有才德的人應該像天體運行那樣自強不息。這是鼓勵人奮發有為,努力進取的警句。一個人要想事業有成,就要不畏困難,時刻自我激勵,永遠自強奮進。5、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0000:志向不堅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發揮。這句話強調立志的重要性,堅定的志向能給人無窮的動力。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

格言大意:青色染料是從藍草里提煉出來的,但顏色比藍草格言大意:青色染料是從藍草里提煉出來的,但顏色比藍草更深;口是由水凝結而成的,而比水還寒冷。這句話是說后生可畏,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完全可以后來居上。7、志當口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0000:立志應當崇高遠大。這句話意在鼓勵青少年放寬眼界,開闊胸襟,樹立遠大的志向。8、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曹植《口白馬王彪》0000:有抱負的人志在四海,這樣,即使相距萬里,也能彼此心意相通,就像離得很近的鄰居一樣。這是曹植與其弟弟曹彪分別時寫的詩句,后來,人們常用它來互相勉勵,抒發昂揚的情懷。9、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弇列傳》0000:有志向的人終究能夠成就自己的事業。后人常用這名話表明,一個人只要有決心和恒心,就沒有做不成的事。10、口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0000:要想看到更遠的地方,必須登上更高的一層樓。這兩句詩借描述登高望遠的情景,倡導一種不斷攀登、積極進取的精神。11、會當口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0000:終當要登上泰山之巔,到那時,看那周圍的群山都顯得矮小了。這兩句詩抒發了詩人的豪情壯志,也是對志在高遠的廣闊胸懷的形象寫照。12、夫人必知禮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讓。——《管子〃五輔》格言大意:人一定要懂得“禮”以后才能產生恭敬之心,口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禮讓。這句話表述了“知禮”的重要性,指出它與“恭敬”和“尊讓”的關系。“知禮”是前提,“恭敬”是內心產生的反應,“尊讓”則變而為行動。13、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離婁上》格言大意: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畫出方形和圓形。這句話用工匠需要靠一定的工具才能畫出方形和圓形的事實,比喻我們在生活中要遵守一定的規范。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口。——《孟子〃口惠王上》0000:尊敬自己家里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里的長輩;愛護自己家里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里的兒女。這句話表達了一種美好的愿望。人們應當不分親疏,對每一位老人和兒童都像自己的親人一樣。15、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0000:人之所以比禽獸尊貴,是因為人懂得“禮”啊。后人常用這句話說明“禮”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講究“禮”,是有修養、有道德的表現。16、口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格言大意:誰說小草的心意,能夠報答得了春天的陽光呢?格言大意:誰說小草的心意,能夠報答得了春天的陽光呢?這兩句詩既表現了母愛的溫暖與偉大,又表達了子女對母親的無口感激之情。17、慈鴉尚還哺,羔羊口口足。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勸孝歌》0000:小烏鴉還懂得把食物吐出來給父母吃,羊羔吃奶的時候還知道跪著向母親表示感謝;人要是不孝敬他的雙親,連禽獸也不如啊!這是勸導人們行孝的歌謠。一個人從出生到長0成人,不知凝聚了養育者的多少心血與艱辛!孝敬養育過自己的親人,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18、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0000:我每天都會幾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做事是不是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時是不是很誠實?有沒有溫習老師傳授的知識?這是孔子的學生曾參的名0。口表明,無論是求學,還是修身,都要經常自我反省,這樣才能保持優點,改正缺點,不斷完善自己。19、口而無諂,富而無驕。——《論語〃學而》0000:雖然貧窮卻不諂媚,雖然富貴卻不驕橫。這是孔子的學生子貢所贊譽的為人態度。孔子認為做到這一點就很不錯了,如果能“貧而樂,富而好禮”就更好了。20、與朋友交,0口有信。——《論語〃學而》格言大意:同朋友交往,說話要誠實守信。這句話強調,講究信用,才能得到別人的依賴,從而結交下真正的朋友。21、誠者,天之道也;口之者,人之道也。——《禮記〃中庸》格言大意:口,是天道;對別人講誠信,是做人之道。口指真實、實在。這句話是說,天地自然是真實實在的,做人也要像天地自然一樣真實,不要弄虛作假,自欺欺人。2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文公下》格言大意:富貴不能使心志迷亂,貧賤不能使節操改變,武力不能使人口屈服。這是孟子心目中有氣節的人的形象。人不管是處在順境還是逆境,都要有剛正不阿的精神,有自己的獨立人格,能夠經受住各種考驗。23、人口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人口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諸。——揚雄《法言〃君子》格言大意:人一定要自愛,而后才能被他人所愛;人一定要自尊,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這句話強調了人要自尊自愛。自尊自愛,就是在品格、行為上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24、源口則流清,形端則影直。——王勃《上劉右相書》格言大意:源頭干凈,水流就清;身形正,影子就直。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品格高尚,清白無瑕,就能時刻把握自己,堂堂正正地做人。2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格言大意:(蓮花口雖生長于淤泥之間,卻能保持潔凈不污;口洗滌于清水之中,卻風姿天然,不顯得妖媚。這是歌詠蓮花高潔清白的名句。我們做人也要有蓮花一樣的品格,那就是在任何格言大意:(蓮花口雖生長于淤泥之間,卻能保持潔凈不污;口洗滌于清水之中,卻風姿天然,不顯得妖媚。這是歌詠蓮花高潔清白的名句。我們做人也要有蓮花一樣的品格,那就是在任何環境中,都堅守美好的情操,不隨波逐流。26、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增廣賢文》一句話已經說出口了,就是用四匹馬拉車去追也一句話已經說出口了,就是用四匹馬拉車去追也難追回。這是對信守承諾的形象說法。一個人,一旦對別人做出難追回。這是對信守承諾的形象說法。一個人,一旦對別人做出了承諾,無論遇到多么大的困難,都有責任去兌現。2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0000:自己不喜歡的事0000: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這句話講的是與人為善的處世態度,那就是要將心比心,善于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28、口自厚而薄責于人。——《論語〃衛靈公》0000:多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別人。這是孔子關于如何待已待人的原則,他認為只要做到這一點,人與人之間就可以減少怨恨,增加和睦。2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0000:君子胸懷坦蕩,小人則總是憂慮不安。這句話表明,道德高尚的人心底無私,自然生活得坦蕩;0000000各種私心牽絆著,就不可能過得輕松愉快。3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口也。——《戰國策〃魏策》

格言大意:別人對我有恩德,是不能忘記的;而我對別人有恩德,則是不可不忘記的。這是我國古人推崇的一種與人交往的格言大意:別人對我有恩德,是不能忘記的;而我對別人有恩德,則是不可不忘記的。這是我國古人推崇的一種與人交往的原則:從受恩的角度說,應該“有恩必報”;從施恩的角度說,卻要“施恩不圖報”。31、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31、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婁下》格言大意:愛別人的人,別人總會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總會尊敬他。這兩句話意在說明人們之間的感情是互動的,人總會尊敬他。這兩句話意在說明人們之間的感情是互動的,愛、尊敬別人,也就能得到別人的關愛、尊敬。32、海不口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形勢解》高山格言大意:大海不嫌棄任何水流,因此能成就它的大;高山不拒絕任何泥土石塊,因此能成就它的高。這兩句話說明,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就不能計較細微小事,要有大海一樣的胸懷和高不拒絕任何泥土石塊,因此能成就它的高。這兩句話說明,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就不能計較細微小事,要有大海一樣的胸懷和高山一樣的氣度。33、獨口不成樹,獨樹不成林。——北朝樂府名歌《紫騮馬歌》格言大意:一根枝條成不了樹,一棵樹成不了樹林。后人引格言大意:一根枝條成不了樹,一棵樹成不了樹林。后人引用這兩句詩,說明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成就偉大的事業,必須善于團結人,發揮群體的智慧和力量。34、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口則無口。——《大口禮記〃子張問入口》格言大意:水太清了就不會有魚,人過分苛求就沒有同伴了。這句話說明,與人相處,要有寬容的態度。過于苛求,就難以發現別人的優點,不能與別人合作,最終導致自我孤立。35、樂人之樂,人亦樂其樂;憂人之憂,人亦憂其憂。―—白居易《策林》0000:以別人的快樂為快樂,別人也會以你的快樂為快樂;對別人擔心的事感到擔憂,別人也會擔憂你所擔心的事。這句話表明,關心別人,對人對口都很重要。假如人人都能以別人的快樂為快樂,以別人的憂愁為憂愁,人與人之間會相處得更融洽。36、滿口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0000:自滿會招來損害,謙虛則會獲得益處。這句話點明自滿和謙虛的弊與利。自滿使人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謙虛才能讓人不斷進步,不斷有所得。37、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口,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口長。——《老子》第二十二章0000:不自我表現,0000;不自以為是,所以顯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勛;不驕傲自滿,所以能夠長久。這段話告誡人們不要自以為是、0000,這樣才能真正有所成就。3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0000: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用來琢磨玉器。這句詩多用來說0,胸襟開闊,善于取他人之長,是提00己、發展自己的好辦法。

39、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卜居》格言大意:尺雖比寸長,但也有它的短處;寸雖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長處。這句話是說任何人都各有所長,們要善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也有它的長處。這句話是說任何人都各有所長,們要善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4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格言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也各有所短。是知也。——《論語〃為政》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態度。這句話強調,我們在求知、求學中不要弄虛作假,不懂裝懂。4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態度。這句話強調,我們在求知、求學中不要弄虛作假,不懂裝懂。4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格言大意: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學習的老師。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對他們的缺點,改正。這表達了一種極為謙虛的學習態度。有一技之長,一得之見,就應該向他學習;誤也要引以為戒,不要重犯。42、口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格言大意:聰明而好學,向地位比自己低、參照自己的情況加以不管什么人,只要他對于別人的缺點和錯知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而不以為羞恥。這句話表明,要想獲得真知,好學和善問缺一不可,而要做到這兩點為,都需要有謙虛的態度。43、人口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格言大意:誰能不犯錯誤呢?犯了錯誤而能改正,沒有比這格言大意:誰能不犯錯誤呢?犯了錯誤而能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事情了。這句話表明,犯了錯誤并不可怕,只要能夠認識和改正錯誤,就能從中獲得長進。44、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周易〃益〃象》0000:見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學習,有了錯誤就馬上改正。這句話提倡見善就學、知錯就改的美好品德。不斷地學習別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錯誤,才能進步。4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0000: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便真叫錯誤了。這是孔子勸人改過的話。它所強調的是,人不免犯錯誤,有了錯誤而不改正,就真的會鑄成難以挽回的0口了。46、人告知以(□)有過,則喜。——《孟子〃公孫丑上》0000: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自己反而很高興。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聞過則喜”。子路是孔子的學生,為人較粗獷,但卻有“聞過則喜”的好品質,所以孟子用這句話贊美子路。47、知恥近乎口。——《禮記〃中庸》0000:有羞恥心就接近勇敢了。這句話把羞恥心和勇氣聯系起來,強調了能夠認識到錯誤,知道羞恥,也是一種勇敢。48、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韓非子〃口老》0000:長達千丈的大堤,由于有小小的螻蟻而崩潰。這句話比喻小問題不注0,會釀成大禍。后人也常說成“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提醒人們要防微杜漸。

4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松之注格言大意:不要以為壞事小就去做,不要以為好事小就不去做。這句話表明,壞的和好的品德都是一點點形成的,所以不要格言大意:不要以為壞事小就去做,不要以為好事小就不去做。這句話表明,壞的和好的品德都是一點點形成的,所以不要輕視了細微的事情。50、為善則口,為惡則去。——顏之推《顏氏家訓〃有事》格言大意:做好事要積極參與,對壞事要避而不做。這句話強調,做人不僅要是非分明,而且要落實在行動上,盡力做好事,格言大意:做好事要積極參與,對壞事要避而不做。這句話強調,做人不僅要是非分明,而且要落實在行動上,盡力做好事,永遠不做壞事。51、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征列傳》格言大意:以銅鏡作為鏡子,可以整理衣冠;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征列傳》格言大意:以銅鏡作為鏡子,可以整理衣冠;以歷史作為鏡子,可以了解朝代興衰的規律;以人作為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子,可以了解朝代興衰的規律;以人作為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這其中,“以古為鏡”“以人為鏡”,對于國家的發展和個人的成長都有特別重要的意義。52、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口也。——《論語〃子罕》到了天氣寒冷的時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后凋零到了天氣寒冷的時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后人常借用松柏來稱頌現實生活中不畏困難、意志堅定的強者。53、0000000(斯)人也,的。后人常借用松柏來稱頌現實生活中不畏困難、意志堅定的強者。53、0000000(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口,空乏其身,行拂口其所為。——餓其體口,空乏其身,行拂口其所為。——《孟子〃告子下》上天將要把重0上天將要把重0的使命交給一個人的時候,一定先會使他的心志受苦,身體勞累,忍饑挨餓,肌膚消瘦,做事情總是不如意。這段話深刻地揭示,艱難困苦的逆境,更能鍛煉人的意志,使人增長才干,成就未來的大事業。54、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格言大意:雕刻如果半途而廢,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頭也斷不了;如果不停的雕刻,那么即使是金屬、石頭也能刻出花紋來。這句話以雕刻為喻,說明做事情必須要有恒心和毅力。55、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口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呂氏春秋〃口廉》格言大意:石頭可以被打碎,但絕不能改變它固有的堅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絕不能改變它自身的紅色。用這兩句話可以比喻,一個意志堅定、品德高尚的人,即使遭受艱難困苦,也不會改變心中的信念。56、精誠所加,金石為開。——《后漢書〃光武十王列傳》格言大意:只要有制成之心,就是金石也能夠斷開。這句話后來常備有做“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口,人們用它來比喻,只要意志堅定,心思專一,就沒有做不成的事。57、憂勞可以興國,口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0000:憂慮操勞國事可以使國家興盛發達,追求安逸享樂可以招致自己的滅亡。這句話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所講的道理是相通的,都強調要有憂患意識,不能貪圖享樂。

5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5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格言大意:古代能夠成就大事業的人,不僅僅因為他們有非0000,而且因為他們具有堅忍不拔的意志。這句話強調一個人若想成就一番事業,就要敢于面對困難,頑強拼搏,堅持不動搖。59、合抱之木,生于口口;九層之口,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0000:兩只手臂和起來才能抱住的大樹是由細小的嫩芽長成0;九層的高臺,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積而成0;千里遠的路程,是從腳下的第一步開始0。這段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事物都是由小到大發展起來0,做任何事都要腳踏實地,從一點一口做起。60、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墨子〃修身》0000:讀書人雖然有學問,但是親身實踐才是根本。這句話指出,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是間接0,一定要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得到完善,而實踐本身又是學習知識0最終目0。61、路曼曼其修遠口,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0000:盡管道路漫長而遙遠,我還是要為追求真理上天如地去探求。這是屈原表明自己決心的詩句。后人經常以用這兩句詩,表達對真理和對事業不懈探索和追求的決心。62、不登高山不止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

格言大意:不登到高山頂上,不會了解天有多高;不來到深格言大意:不登到高山頂上,不會了解天有多高;不來到深口旁邊,不會知道地有多口。這句話原意是比喻不讀圣人的書,就不知道學問的博大精深。后人常用以說明不經過親身實踐,就不可能認識和改造世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