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科學上冊復習資料(浙教版)_第1頁
七年級科學上冊復習資料(浙教版)_第2頁
七年級科學上冊復習資料(浙教版)_第3頁
七年級科學上冊復習資料(浙教版)_第4頁
七年級科學上冊復習資料(浙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科學上冊復習資料(浙教版)

在科學實驗中,測量長度和體積是非常重要的。對于長度的測量,我們使用刻度尺,并以米作為國際單位。我們可以通過單位換算來將米轉換成其他單位。在使用刻度尺之前,我們需要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如果零刻度已經磨損,我們可以設定某一完好的刻度線為“零”點,并在讀數時減去“零”點的數字。如果刻度尺的量程小于被測長度,我們可以將被測長度進行分段測量。在測量長度時,刻度尺的刻度應平貼著被測物體,不要歪斜,并且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當刻度尺不能貼近被測物體或不能沿著被測長度時,我們可以采用特殊測量方法,如化曲為直、化薄為厚等。對于體積的測量,常用的單位是立方米、升和毫升。我們可以使用刻度尺來測量長方體的體積,使用量筒來測量液體的體積,以及使用排水法來測量不規則固體的體積。在使用量筒測量前,我們需要將其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使用排水法測小石塊體積時,我們需要測出量筒中適量水的體積,然后將小石塊緩緩加入量筒水中,并完全浸沒,測出水面的刻度值,最后用V2減去V1即可得到石塊的體積。溫度的測量也是科學實驗中的重要內容。我們使用溫度計來測量物體的冷熱程度。攝氏度是常用的溫度單位,用“℃”表示。溫度計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攝氏溫度的規定是將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將0到100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1攝氏度。如果溫度低于0攝氏度,我們應該讀作零下多少攝氏度。在使用溫度計時,我們需要注意不能測量超過溫度計量程的溫度,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一般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的液面相平,測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接觸容器底或容器壁,要等溫度計示數穩定后再讀數,溫度計不能用來攪拌。4.6體溫計的測量范圍為35-42℃,最小刻度為0.1℃。在使用體溫計之前,需要用力向下甩一下。第1章科學入門5.質量的測量5.1質量用來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物體所含物質越多,其質量就越大。5.2物體的質量是由物體本身決定的,不會隨著物體的形狀、狀態、溫度和物體所處位置的變化而改變。5.3物體質量的單位是千克(kg),較小的質量單位是克(g)。1千克等于1000克。5.4實驗室測量物體質量的工具是天平。5.5天平的使用:(1)調平:①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②將游碼歸零,即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③調節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即調節橫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刻度盤中央刻度線,這時橫梁平衡。(2)稱量:①將被測物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②先加大的砝碼,后加小的砝碼,加減砝碼時要輕拿輕放;③移動游碼使橫梁恢復平衡;④讀數,左盤中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指示的質量值。要點:“調平過程用螺母,稱量過程移游碼”:平衡螺母的作用是在調平過程中使天平平衡,在調平后的稱量過程中,不能再調節平衡螺母。調節方法是:若指針指在刻度盤中央刻線偏左側,則平衡螺母向右移;若指針指在刻度盤中央刻線偏右側,則平衡螺母向左移。游碼只在稱量過程中調節,在之前的調平過程中,游碼應始終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調游碼的作用相當于向右盤中加極小的砝碼。讀數時,游碼的示數以左邊沿為準,要注意分度值。注意:①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測量范圍。②不能用手去摸托盤或砝碼,取放砝碼時要用鑷子。不可把潮濕的物品或化學藥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盤上,有侵蝕性的用燒杯,無侵蝕性的用薄白紙。6.時間的測量6.1時間的單位是秒。1天等于24小時,1小時等于60分鐘,1分鐘等于60秒。6.2實驗室計時的工具常用秒表,分電子停表和機械停表兩種。6.3機械停表的讀數方法:先讀小盤是多少分鐘;小盤指針沒過半格則大盤用0-30秒刻度讀數,小盤指針過了半格則大盤用30-60秒刻度讀數。7.科學探究7.1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提出問題→建立猜測和假設→制定計劃→獲取事實與證據→檢測與評價→合作與交流。植物可分為種子植物和無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而無種子植物則包括蕨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藻類植物。被子植物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6種器官,而裸子植物則只有根、莖、葉和種子。蕨類植物有根、莖、葉,使用孢子進行繁殖,常見的品種有蕨、胎生狗脊和桫欏。苔蘚植物有莖、葉,但沒有根,使用孢子進行繁殖,生長在陰濕的環境中,如葫蘆蘚和地錢。藻類植物的結構最簡單,沒有根、莖、葉等結構,生活在水中,如海帶、紫菜、衣藻和水綿。被子植物是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植物,它們擁有花和果實,并且種子被果皮包裹著。裸子植物的種子則是裸露的,沒有果實,常見的品種有松、柏、杉、蘇鐵和銀杏。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包括取鏡、安放、對光、調焦和觀察。放大倍數等于目鏡放大倍數乘以物鏡放大倍數。在觀察時,洋蔥表皮細胞需要進行臨時裝片制作和染色,而口腔上皮細胞則需要滴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并用亞甲基藍溶液染色。當顯微鏡對光線太暗時,應該選擇大光圈,并調節反光鏡使用凹面鏡;當視野太亮時,應該選擇小光圈,并調節反光鏡使用平面鏡。在調焦時,向后轉粗準焦螺旋可以使物鏡快速上升,而向后轉細準焦螺旋則可以使物鏡緩慢上升。放片后,應該眼睛盯住物鏡,向前轉粗準焦螺旋使物鏡下降,直到靠近載玻片但不碰到它。觀察時,應將左眼朝向目鏡內,右眼保持睜開狀態,通過緩慢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后再通過細準焦螺旋進行微調。在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像是倒立的,若使用“b”字裝片,則看到的像也是倒立的“b”字。如果發現被觀察物體的像在視野的左上方,則載玻片應該向左上方移動,若物像偏右,則載玻片應該向右方移動。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核和細胞質。動物細胞具有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等基本結構。植物細胞除了具有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以外,還常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等結構。植物細胞中的細胞壁結構是使樹木能夠“頂天立地”的關鍵。植物的葉通常顯綠色,這是因為葉的細胞內有葉綠體。細胞學說是由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的,其內容是: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人體來自一個細胞——受精卵,人體復雜的結構是受精卵不斷分裂、生長和分化的結果。細胞分裂時,母細胞內會出現染色體,母細胞中的染色體最終會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細胞分裂的結果是使細胞數量增多;對于單細胞生物,細胞分裂會增加生物的個體數量。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不同形態和功能的細胞群。分化和生長是同時進行的。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而植物細胞除了具有這三種基本結構外,還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等結構,其中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具有保護和支持作用,而葉綠體則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內含葉綠素。衣藻和草履蟲都是單細胞生物,具有細胞膜、細胞核和細胞質。衣藻是植物,有細胞壁和葉綠體;草履蟲是動物,沒有細胞壁和葉綠體。細菌是單細胞生物,具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壁,但沒有細胞核和葉綠體,是原核生物。細菌分為球菌、桿菌和螺旋菌,通過分裂生殖。真菌具有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和細胞壁,但沒有葉綠體。常見的真菌有酵母菌、霉菌和食用菌等。微生物包括細菌和真菌,而真核生物則包括動物、植物和真菌。植物的基本組織包括保護組織、輸導組織、營養組織、機械組織和分生組織。保護組織具有保護功能,如葉的表皮;營養組織能制造和存儲營養,如葉肉。本文介紹了一些天文學和物理學的基礎知識。首先,介紹了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這三顆行星的特征,包括它們的光環和衛星。接下來,介紹了彗星的結構,包括彗核、彗發和彗尾,以及彗星由巖石、微粒和冰組成的特點。最后,介紹了流星體、流星現象、隕星和隕石的概念。在介紹天體距離時,提到了光年作為長度單位,用于計量天體間的距離。接下來,介紹了太陽和月球這兩個與地球關系最密切的星球。太陽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具有離地球最近的恒星的特點。太陽的直徑約為140萬千米,表面溫度約為6000℃,中心溫度高達1500萬℃。太陽大氣層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太陽黑子和耀斑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最后,介紹了物質的特性,包括熔化與凝固、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以及液化和汽化的過程。在介紹液化和汽化時,提到了蒸發和沸騰這兩種方式,以及液體溫度、表面積和空氣流動速度對蒸發速度的影響。將衣服展開晾曬在陽光下通風處,可以加速衣服的干燥。這是因為展開衣服可以增大液體表面積,陽光可以提高液體溫度,通風處的空氣流動速度較快,可以加快蒸發速度。蒸發過程需要吸收熱量,會導致周圍環境溫度降低,具有致冷作用。例如,涂抹酒精可以感覺到涼爽,從游泳池中出來會感覺到冷,這都是因為蒸發吸熱致冷的原因。液體沸騰時需要吸收熱量,溫度不會升高。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低沸點物質可以用于冷凍治療,利用了液體汽化吸熱致冷的原理。在夏天使用扇子會感覺涼爽,主要是因為加快了表面空氣流動速度,使汗水蒸發加快,從而產生蒸發吸熱的效果。將氣體轉化為液體的過程稱為液化。液化的方法有兩種: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例如,液化石油氣就是通過壓縮體積使氣體液化。氣體液化時會釋放熱量。與水相比,100℃的水蒸氣會造成更嚴重的燙傷,因為水蒸氣液化時會釋放熱量。白氣、霧、露都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例如,喝開水時會導致眼鏡上出現霧水,冰凍飲料的瓶外壁上也會出現汗水,這都是水蒸氣遇冷液化的現象。物質從固態直接轉化為氣態的過程稱為升華,升華時需要吸收熱量;物質從氣態轉化為固態的過程稱為凝華,凝華時會釋放熱量。例如,給固態碘加熱可以使其升華成紫色的碘蒸氣,停止加熱后碘蒸氣會遇冷凝華成固態碘。電燈泡使用時間過長會導致燈絲的固態鎢升華成鎢蒸氣,鎢蒸氣遇冷后又會凝華成固態鎢。衛生球變小或消失,冬天冰凍的衣服干燥都是升華現象。干冰是固態二氧化碳,升華時需要吸收熱量,因此可以用于冷藏食物和人工降雨。在空氣中,干冰會長出胡須,這是水蒸氣遇冷凝華的現象。針狀霧凇、霜都是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云、雨是水蒸氣液化的結果。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比細胞小得多。酒精和水混合后的體積小于水和酒精的體積之和,這說明分子之間存在空隙。氣體擴散是分子運動的結果,例如打開香水瓶可以很快聞到香味,說明分子在運動并存在空隙。液體和固體之間也會發生擴散現象,溫度越高擴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