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學模擬題匯編-68燃燒_第1頁
江蘇省鹽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學模擬題匯編-68燃燒_第2頁
江蘇省鹽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學模擬題匯編-68燃燒_第3頁
江蘇省鹽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學模擬題匯編-68燃燒_第4頁
江蘇省鹽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學模擬題匯編-68燃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鹽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學模擬題分題型分層

匯編-68燃燒

一、單選題

1.(2022?江蘇鹽城?模擬預測)詩人陸游的筆記中記載“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盞最省油,

蜀中有夾瓷盞……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竅,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夾瓷

盞用棉繩做炷(燈芯),上層盞盛油,下層盞盛水,其結構示意圖如圖。下列分析錯誤

的是

炷用

~水

A.“書燈”中油、炷屬于可燃物

B.“書燈勿用銅盞”的原因是銅易導熱,會加速油的蒸發

C.省油燈的原理是油燃燒放熱,上層盞內油溫升高,被下層盞內水吸熱,減少油的蒸

D.“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說明下層盞中的水不斷減少,原因是水受熱分解

2.(2021?江蘇鹽城?統考三模)煤、石油、天然氣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下

列關于它們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煤和石油是混合物,天然氣是純凈物B.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D.燃燒后都會放出熱量

3.(2021.江蘇鹽城.統考二模)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離不開水,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用淘米水和洗菜水澆花可節約用水

B.用水滅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C.用水不能鑒別NH4NO3和NaCl兩種固體

D.河水經過自然沉降、過濾和吸附得到純水

4.(2021?江蘇鹽城?統考一模)下列根據實驗目的所設計的實驗方案正確的是

選實驗目的實驗方案

檢驗CaCb溶液中混有少

A取樣滴加適量AgNO3溶液觀察是否產生沉淀

量鹽酸

B比較銅和銀的金屬活動性將銅片和銀片放入硫酸亞鐵溶液中

C鑒別NH4cl和(NH5SO4加入熟石灰研磨,聞氣味

用棉花分別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片

D探究燃燒需要可燃物

亥“,觀察現象

A.AB.BC.CD.D

5.(2021?江蘇鹽城?統考三模)如圖是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圖,下列關于該實驗的

說法中,不乏獨的是

浸有燒堿溶

雪姻

熱水

紅磷

白磷

A.只有左側試管中的紅磷能燃燒

B.只有右側試管中的白磷能燃燒

C.磷燃燒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

D.燒堿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燒產物,減輕污染

6.(2020?江蘇鹽城?統考一模)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B.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所以滅火也要同時控制這三個條件

C.碳酸鹽與酸反應放出氣體,所以能與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碳酸鹽

D.陽離子是帶正電的粒子,所以帶正電的粒子一定是陽離子

7.(2020?江蘇鹽城?統考一模)“蜂窩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燒、提高燃燒效率,

這主要是因為

A.降低了煤的著火點B.升高了煤的著火點

試卷第2頁,共4頁

C.提高了氧氣的濃度D.增大了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二、選擇題組

(2022?江蘇鹽城?統考二模)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2022年北京冬奧會火種燈其創意源自于青銅器精品“中華第一燈”——西漢長信宮燈。

其燈體外部材料使用了再生鋁合金,并首創雙層玻璃結構。設計者在火種燈內外燈罩之

間設計了一個導流通道,既保證了燈具的進氣量,又能夠讓火焰的高度適中,使燃料

丙烷(C3H8)充分燃燒而不產生黑煙和異味,保持火種燈外觀清潔、透亮,在低溫、嚴

寒、大風等環境下都不會熄滅。

火種燈長信宮燈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B.人類使用金屬銅晚于鋁

C.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D.鋁較活潑不耐腐蝕

9.下列關于丙烷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丙烷屬于有機物B.丙烷中含有3個碳原子和8個氧原

C.丙烷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4D.丙烷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9:2

10.下列關于燃燒說法錯誤的是

A.燃燒屬于化學變化B.火種燈導流通道的作用是提供充足的

氧氣

C.所有的燃燒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丙烷充分燃燒的產物與甲烷充分燃燒

的產物相同

(2022?江蘇鹽城?統考三模)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凝聚著深厚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理念及其實踐經驗

材料一.《天工開物》收錄了井鹽的生產過程:“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煉,頃刻結鹽,

色成至白。”

材料二.乾隆皇帝在《千里江山圖》卷首題詩:“江山千里望無垠,元氣淋漓運以神。”

材料三.《輟耕錄》中記載:“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為紙,熔硫磺涂木片頂端分許,

名曰發燭……,蓋以發火及代燈燭用也。”

II.井鹽生產過程中涉及的原理為

A.過濾B.蒸儲

C.蒸發結晶D.降溫結晶

12.《千里江山圖》描繪了山清水秀的美麗景色,歷經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綠色來自孔

雀石顏料[主要成分為Cu(OH)2-CuCO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孔雀石顏料耐酸耐堿B.孔雀石顏料不易被空氣氧化

C.Cu(OH)2中銅元素為+2價D.Cu(OH)2中銅的質量分數高于CuCCh

13.下列有關“發燭”的說法錯誤的是

A.將松木削薄為紙片狀有助于發火和燃燒B.硫磺是“發燭”發火和燃燒反應的催化

C.“發燭”發火和燃燒利用了物質的可燃性D.“發燭”發火和燃燒過程中伴隨著能量

的變化

試卷第4頁,共4頁

參考答案:

I.D

【詳解】A、“書燈”中油、炷具有可燃性,屬于可燃物,選項A正確;

B、“書燈勿用銅盞”的原因是銅是熱的良導體,易導熱,會加速油的蒸發,選項B正確;

C、省油燈的原理是:油燃燒放熱,上層盞內油溫升高,下層盞內水吸熱,減少油的揮發,

以達到省油的目的,選項C正確;

D、“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說明下層盞中的水不斷減少,原因是水分子不斷運動,

運動到空中水分子間隔變大形成水蒸氣,下層盞中水分子數目減少,所以下層盞中的水不斷

減少。該變化無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不是水分子受熱分解,選項D錯誤。

故選:D。

2.A

【詳解】A、煤、石油、天然氣均含有多種物質,均為混合物,故選項說法錯誤。

B、煤、石油、天然氣均為不可再生能源,故選項說法正確。

C、煤、石油、天然氣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生產各種化工產品,故選項說法正確。

D、煤、石油、天然氣燃燒時都會放出熱量,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o

3.A

【詳解】A、用淘米水和洗菜水澆花可節約用水,說法正確;

B、著火點是物質的固有屬性,用水滅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周圍的溫度到著火點以下,可

燃物的著火點不變,說法錯誤;

C、硝酸鍍溶于水吸收熱量,水溫降低,氯化鈉溶于水水溫不變,可以鑒別,說法錯誤;

D、河水講過自然沉降、過濾和吸附得到的混合物,因為水中還含有可溶性雜質,說法錯誤;

答案:Ao

4.D

【詳解】A、稀鹽酸與氯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氯化鈣溶于水后在溶液中解離出氯離

子,加入硝酸銀溶液后生成氯化銀沉淀,所以加入硝酸銀溶液后無法檢驗元素的存在,選項

錯誤;

B、銅和銀的活動性均比鐵弱,將將銅片和銀片放入硫酸亞鐵溶液中均不發生反應,無法比

較銅和銀的活動性強弱,選項錯誤;

C、氯化錢與硫酸鏤中均含有錢根離子,加入熟石灰后均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無法鑒

答案第1頁,共4頁

別兩種物質,選項錯誤;

D、用棉花分別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片刻,發現蘸酒精的棉花迅速燃燒,而

蘸水的棉花不能燃燒,說明燃燒需要可燃物,選項正確,故選D。

5.A

【詳解】A.紅磷的著火點是200℃左右,熱水的溫度達不到其著火點,所以紅磷不能燃燒,

故A錯誤;

B.白磷的著火點較低,熱水的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且與氧氣接觸,所以白磷發生了

燃燒,故B正確;

C.磷燃燒是磷與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屬于氧化反應,故C正確;

D.白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一種有毒物質,可以與氫氧化鈉反應,所以燒堿溶液的作

用是吸收燃燒產物,減輕空氣污染,故D正確:

故選Ao

6.A

【詳解】A、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該選項說法正

確;

B、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即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滅火不一定同

時控制這三個條件,只要控制1個條件即可達到滅火目的,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能與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不一定是碳酸鹽,例如鐵等比較活潑金屬能和酸反應生成氫

氣等物質,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帶正電的粒子不一定是陽離子,例如質子帶正電荷,不是陽離子,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A。

7.D

【分析】燃料充分燃燒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充足的氧氣,二是和氧氣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

【詳解】由上分析可知將煤制成蜂窩煤變得多空疏松,與空氣(氧氣)的接觸面積變大了,

使燃燒更充分,故選D。

8.A9.B10.C

【解析】8.A、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故選項說法正確;

B、鋁的金屬活動性較銅的活潑,比較難冶煉,因此人類使用金屬銅早于鋁,故選項說法不

正確;

答案第2頁,共4頁

c、鋁原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層,因此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D、鋁的化學性質較活潑,鋁在空氣中能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

防止內部的鋁進一步被氧化,所以鋁制品有抗腐蝕性,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A?

9.A、丙烷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選項說法正確;

B、由丙烷(C3H8)的化學式可知,每個丙烷分子中含有3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故選項說

法不正確;

C、丙烷(C3H8)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x3+1x6=44,故選項說法正確;

D、丙烷(C3H8)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x3):(1x8)=9:2,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o

10.A、燃燒后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說法正確;

B、為了燃料充分燃燒,火種燈導流通道的作用是提供充足的氧氣,故選項說法正確;

C、并不是所有的燃燒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比如氫氣燃燒只生成水,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反應物中含C、H,故生成物中

也應含C、H,故丙烷充分燃燒的產物與甲烷充分燃燒的產物相同,是二氧化碳和水,故選

項說法正確。

故選C。

II.C12.A13.B

【解析】11.井鹽的生產過程:“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煉,頃刻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