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古羅馬的政治與法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高中歷史-《古羅馬的政治與法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高中歷史-《古羅馬的政治與法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高中歷史-《古羅馬的政治與法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高中歷史-《古羅馬的政治與法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0PAGE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一《古羅馬的政治與法律》教學設計

[設計思想]以《普通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和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突出學生主體學習的過程。通過組織學生查找資料、整理資料、合作探究、講述歷史等活動。培養學生參與歷史教學的積極性,使學生增長知識、提高能力的同時親身體驗歷史、感悟歷史。[教材分析]課程標準要求: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岳麓版教材在設計本課內容時,分“從共和國到帝國”、“十二銅表法”、“查士丁尼法典”三部分。其中,用大量的筆墨講授了羅馬法的實行背景;對于羅馬法的內容只涉及到了其開端《十二銅表法》、總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概括性內容,對于羅馬法的具體法律條文也有涉及,但缺少具體、直觀性案例;教材最后一段和小字部分對羅馬法在各個時期的作用做了較充分的說明。[學情分析]西方古代史離學生比較遙遠,加上平時學生接觸這方面的知識較少,個別學生對于羅馬的認識只是停留在一個羅馬人物、一個關于羅馬的傳說或一件具有羅馬風格的雕塑上。對于羅馬發展的歷程與政治體制的演變過程根本不知道。對于羅馬法的了解更是一知半解。其次,學生的形象思維普遍較好,而抽象思維相對較弱,而教材對于羅馬法內容的表述局限在抽象的法律條文中,缺乏學生喜聞易記的具體案例,因此在授課時可根據羅馬法條文精心設計典型案例,幫助學生理解羅馬法的內容及其在當時的歷史作用。[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分析羅馬法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2、過程與方法:(1)布置學生課前預習,通過網絡搜集有關羅馬的傳說或人物的資料,學生自己總結歸納羅馬發展的歷史及羅馬政治制度的演變過程,學生掌握研究問題的方法。(2)通過多媒體技術利用地圖、圖片、文字等資料,創設學習情境,設置相關問題,組織學生利用材料研究歷史問題,學生在歷史課堂中體會論從史出、辨證看待問題等歷史學習方法。(3)探究羅馬法內容的演變,用現代法律生活的實例來理解羅馬法對后世的重大影響。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分析羅馬法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了解羅馬法遺產在今天的表現,體會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及其存在的必要性。[重點難點]重點:

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借助于教材和教師提供的典型案例,了解羅馬法的基本內容及其形成過程,并分析羅馬法在當時及后世的影響。難點:理解自然法;分析羅馬法在當時及后世的影響,體會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及其存在的必要性。[課前準備]1、請同學們課下通過網絡搜集有關羅馬的傳說或人物的資料,學生自己總結歸納羅馬發展的歷史及羅馬政治制度的演變過程并制成PPT。2、提前預習教材并完成預習學案。3、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設置情景

導入新課]教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古希臘的民主政治,講到古希臘大家就會聯想到古羅馬,西方人總是把希臘羅馬相提并論,然而這兩個國家的文明氣質其實相差很大。提到古希臘歷史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有哪些?(學生回答: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荷馬的史詩;《伊索寓言》;三大悲喜??;史學家希羅多德、修昔底德;神廟建筑;奧林匹克精神等等)提到羅馬同學們又會想到什么(學生回答:古羅馬宏偉壯觀的建筑、勇敢又血腥的古羅馬角斗士及斗獸場(幻燈片:圖片一);凱撒大帝、奧古斯都屋大維(幻燈片:圖片二);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國)古代一位詩人說:輝煌屬于希臘,宏偉屬于羅馬。如果說希臘的輝煌得益于其城邦民主制度的話,那么古代羅馬的宏偉則得益于它的法律,這節課我們就來學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幻燈片:古羅馬斗獸場和角斗士幻燈片:凱撒大帝、奧古斯都屋大維(設計意圖:課堂導入力求體現“凝神、起興、點題”六字原則。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片展示,引導學生共同梳理已有的羅馬記憶,拉近學生與古羅馬的距離,減少世界古代史學習的陌生感和阻力。通過對古希臘古羅馬的比較,了解它們文明的差異,進而理解產生差異的原因,激發學生了解羅馬法的強烈興趣。)

[解讀課標

明確任務]教師:本課的課標要求是“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中的價值?!备鶕n標要求,結合教材講述和同學們的學習基礎,我們確定了以下學習目標:(幻燈片:學習目標和重點難點)請同學們認真閱讀學習目標,思考,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們該如何迅速、有效的完成學習目標。(設計意圖:通過師生共同分析課標要求和教學重難點,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新課講授

合作探究]一、古羅馬政治制度的演變(這一部分由學生講授)學生:關于羅馬的起源和興起,有一段動人的傳說:羅慕洛和雷慕斯的故事:特洛伊城在火光和叫喊中陷落了,全城遭到大屠殺,幸免於死的人全都淪為奴隸。混亂之中只有特洛伊國王的駙馬阿伊尼阿斯逃出來,他的后人建立了一個王國,后來有一個公主,但公主的叔父在篡奪了王位後,為了防止公主結婚生子威脅自己的王位,便任命未婚的公主為巫女。這是主管祭神的職位,象修女一樣不得結婚。美麗的公主和戰神瑪爾斯(Mars)一見鐘情,生了一雙胞胎,起名羅莫路和勒莫。叔父聞知此事大怒,將公主投入大牢,又把那雙胞胎放在籃子里拋入臺伯河,指望那籃子漂入大海將那雙胞胎淹死。再說那兄弟倆的籃子被河口附近茂密的灌木叢鉤住而停了下來,倆人哭聲引來的一只過路的母狼。意大利的狼都帶點慈悲心,不但沒吃了倆人當點心,還用自己的奶去喂他們,這才救了倆小命。不過,總是由狼養活也沒法交待,於是又一日一放羊的在這地盤上溜噠,發現了兄弟倆,將他們抱了回去扶養成人。這兩人便是羅馬的建造者。

古羅馬的歷史一般可劃分為三個時期:

王政時代(約公元前八世紀到六世紀);

共和時代(約公元前510年一公元前27年);

帝國時代(公元前27年一公元476年)。

(一)王政時代,是羅馬由氏族制社會向國家政權過渡的時期。

(二)共和時期

1、三層機構:執政官、元老院、公民大會。(三)帝國時期: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和'大元帥"的尊號,屋大維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管理體系,確保了200多年的穩定。其后,帝國走向衰落。公元3世紀,危機四伏,最后終于在民眾起義和外族不斷侵犯的沖擊下,羅馬帝國的整座大廈倒塌了。西羅馬帝國于公元476年正式滅亡了。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

(設計意圖:通過搜集資料,學生講授的方式,既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又訓練了搜集、整合、歸納、概括信息的能力。由于本部分內容不是教學重難點,所以處理較為簡單。)過渡:教師:從共和國到帝國,古羅馬不僅政治制度發生了變化,而且它統治的疆域也在不斷變化。為了適應這些變化緩和日益尖銳的各種社會矛盾,古羅馬以理性的思維創制出了日益完善的法律,不斷鞏固古羅馬的統治。

二、羅馬法(一)羅馬法的發展歷程(這一部分由學生合作探究、展示、點評)1、形成:習慣法——成文法(《十二銅表法》)教師:首先,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一起來斷案。請同學們閱讀案例一,并結合教材思考下列問題;假如你是法官會怎么判?為什么?(幻燈片:案例一)【案例一】洛克是公元前6世紀初的一位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生前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但洛克死后,他的家人卻不履行其的遺囑,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學生:法官會偏袒洛克的家人。因為羅馬共和國早期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習慣法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無形中為法官故意壓迫平民,袒護貴族提供了方便。教師:說得很好。由此可見,習慣法之下,平民階級和貴族階級的矛盾非常尖銳。在平民的斗爭下,羅馬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銅表法》,下面同學們依據學案探究《十二銅表法》的有關問題。(幻燈片:展示及點評要求)探究一:(一組展示,五組點評)第3表債權人可將無力償還債務的人,交付法庭判決,直到將其戴上足枷、手銬、甚至殺死或賣之為奴。第5表死者的財產需按其遺囑進行處理。第8表凡故意傷人肢體而又未能取得調解時,則傷人者也需受到同樣的傷害。不過,如有人打斷自由人的頭骨,他必須償付300盎司罰金;如果被打折骨頭的是奴隸,罰金可減半。第9表不得為了任何個人的利益,制定特別的法律。第11表禁止貴族與平民通婚。1、依據上述材料歸納《十二銅表法》的主要內容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十二銅表法》的看法過渡:教師:《十二銅表法》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平民和貴族的矛盾,鞏固了羅馬共和國的統治,但是隨著統治疆域的不斷擴大,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下面同學們看案例二(幻燈片:案例二)2、發展:公民法——萬民法【案例二】公元前1世紀的時候,駐軍在埃及的古羅馬將軍英扎吉搶劫了埃及本地商人迪奧多西的商鋪,迪奧多西就向羅馬共和國的法庭提起申訴,要求追回自己的私有財產,而當時法庭可能判誰勝訴?學生:會判英扎吉勝訴。因為公民法只保護本幫公民的利益,新征服地區的人不會得到保護教師:羅馬為了處理外邦人之間以及羅馬人與外邦人之間的矛盾,在長期的司法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萬民法體系。那么,公民法與萬民法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同學們討論探究二。探究二:(二組展示,六組點評)料一:《十二銅表法》規定(契約)通過五個證人及一個司秤人在場時,雙方說出規定套語,交易方為有效。且當時的法律只適用于羅馬公民,被稱為公民法。材料二:帝國時期,適用于羅馬境內一切自由民的萬民法形成,并推動諾成契約形成。諾成契約成立無需任何形式,僅以當事人間的合意為條件,契約也只有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方可解除。材料三:羅馬帝國建立者屋大維的顧問叫苦不迭:“麻煩就在于人口眾多,管理事務繁雜……,所以統治起來困難至極”思考:1.依據材料分析公民法與萬民法的不同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公民法發展為萬民法的原因教師:盡管萬民法還不是非常的完整統一,但萬民法取代公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適用范圍。它協調羅馬人和外邦人之間的關系及外邦人相互之間的關系,它可被看作是準國際法的最早形態,成為鞏固羅馬統治的重要工具。過渡;教師:羅馬人高度重視法律的制定,法律條文越來越多,皇帝的敕令越來越多,法學家的理論也越來越多,內容龐雜,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在這種情況下,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率領群臣從新修訂編纂了以往的羅馬法,編制出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羅馬法最終形成了完備的體系。3、完備——《民法大全》(幻燈片:查士丁尼設立專門委員會編纂《民法大全》圖)教師:下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三部分“查士丁尼法典”,總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編纂的目的是什么?它由哪四部法典組成?主要作用是什么?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討論并完成思考題。學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編制的目的就是為了緩和羅馬帝國時期平民與貴族的矛盾,鞏固羅馬帝國的統治。它由《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查士丁尼學說匯纂》、《查士丁尼新敕》四部分組成。主要作用是規范了人們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社會矛盾,鞏固了羅馬帝國的統治。過渡:教師:總結的很全面也很準確。羅馬法的形成歷程是本課的重點,接下來,我們來共同梳理一下羅馬法的發展歷程。

小結:(幻燈片: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習慣法習慣法形式:十二銅表法3C初前6C末前449年成文法適用范圍:公民法萬民法(設計意圖:通過案例分析,拉近學生與世界古代史之間的距離,讓學生體驗歷史、身臨其境的感受那個時代的羅馬法,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力,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情感體驗。學生更輕松容易的理解從《十二銅表法》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變化的必要性,降低了學習難度。這一部分是重點,但不是難點,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理解、掌握了基礎知識,并提高了自學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數軸的形式梳理羅馬法的發展歷程,使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加深學生對各部分知識間內在聯系的理解。)過渡:教師:羅馬法的發展歷程我們就講完了,可能很多同學產生疑問,羅馬法究竟偉大在哪兒?羅馬法的偉大就在于它的法治精神——自然法。(二)法理思想—自然法(這一部分由老師講授)(幻燈片:寧肯漏網一千,不可枉屈一人。任何人不能因為思想而受懲罰。簽訂契約的前提是自愿、誠實。父親的罪名或所受的懲罰不能玷污兒子的名聲。《民法大全)教師:羅馬法與中國古代法律比較,其最偉大之處就在于它具有超越時代的思想和精神,羅馬人為什么會具有這種精神呢?因為他們心中有一位女神。(幻燈片:古羅馬正義女神朱斯提提亞)教師:這位女神有哪三大特征?分別有什么寓意?學生:天平寓意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蒙眼寓意著心靈理性洞察真理;長劍寓意著法律制度維護正義。教師:由此可見,古羅馬人已經意識到法律代表公平、代表正義、代表真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羅馬人這種先進的法律意識又是從哪里來的呢?(幻燈片: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種自然權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義和非正義的標準。——西塞羅)教師:西塞羅(前106年—前43年),古羅馬自然法思想的主要倡導者,把抽象的哲理與具體的羅馬法相結合,認為法源于自然。在西塞羅之前,希臘有些哲學認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著理性,這些理性借助自然界的客觀特質表現出來,他們認為這些理性像神一樣神秘、偉大,同時他們把抽象的理性與客觀存在的自然物質結合起來,也是想用自然界對人類的重要性來說明理性的重要性。西塞羅吸收了這些思想,認為人間的法律就是那種神秘理性的具體化。這樣就把法律的地位大大提高了,人人必須服從法律。同時由于自然對人無所挑剔,那么人在自然面前也就無所謂高低,也就是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自然法認為在具體的人為制定的法律之上還有一套更高的法律,這個法律是所有的人,不分地區、國別、種族都必須遵守的。概括起來說,自然法的精髓是: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是至高無上的。自然法創立后,法學家用自然法去論證一些法律規則,如人的權利、私有財產不可侵犯,也修正了一些不合理部分。在自然法體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資格享受某些權利。這種人類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對羅馬法律實踐的理論概括和升華,它標志著羅馬法學的高度成熟。教師:結合自然法思想下面這個案子會怎么判?(幻燈片:案例三)【案例三】在公元4世紀,盧修斯是亞歷山大港的一個大商人,他向放高利貸的商人加圖借貸5000枚金幣,并立下了契約半年后歸還6000枚金幣,可是盧修斯下半年經營不善,無力還錢,為此加圖告上法庭要求剝奪盧修斯的家產,并讓盧修斯家的二十個奴隸成為他家的奴隸。”請問,法官同意加圖的要求嗎?并說明理由學生:會,①萬民法適用于羅馬帝國統治范圍內的一切自由民②萬民法的核心內容承認財產神圣不可侵犯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羅馬法保護奴隸制度教師:結合案例三,哪位同學來概括一下羅馬法的基本內涵和實質?學生:基本內涵是保護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滲透著“自然法”思想,如理性、平等、正義;實質是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的工具。過渡教師:這位同學總結的非常準確。德國著名法學家耶林在其著名著作《羅馬法的精神》中說:“羅馬帝國曾經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天主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羅馬帝國的滅亡而消失,宗教隨著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科學的發展而縮小了影響,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為持久的征服?!边@段話高度贊揚了羅馬法的影響,最后我們來共同分析羅馬法的影響(設計意圖:羅馬法的主要內容,不可能上課時給學生講法律條文,是否該理解為是指羅馬的法制文明,而它最精華部分是法理思想,即自然法。它所提倡的,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是至高無上的,是具有超越時間、地域與民族的永恒價值的,正因為如此,才會對羅馬、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只有強調了這一點,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引用馮·椰林的一段話,引出下一部分學習主題,完成自然過渡。)(三)羅馬法的作用和影響(這一部分師生共同分析)教師:現在請同學們依據材料,分析了羅馬法的影響。(幻燈片:羅馬法影響五則材料)探究四:閱讀下列材料,分析羅馬法的影響:材料一:羅馬帝國橫歐亞非三洲,但帝國的行政人員很少。公元1世紀初只有百人左右,這百人將國家治理得很好。公元前326年,授予平民與貴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權利;公元前286年,羅馬確立阿奎利亞法,針對公民財產受到侵犯等情況制定了詳細的賠償條款。在手工業和商業發展的基礎上,帝國前期的城市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材料二:當事人如果不向法庭提起訴訟,法庭就不予受理;一個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則即是無罪;一個被判有罪的人可以在宣判前為自己辯護;法官宣判應注重證據,思想無罪。材料三:“羅馬法是第一個世界性的法律”,是“充分預料到現代私有制的法律”。材料四:一切人生來就是平等的美國《獨立宣言》“私有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法國《人權宣言》材料五:奴隸和隸農必須無條件服從主人,服從“命運”的安排······沒有東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貴和更神圣”?;实垭妨罹哂蟹傻男ЯΑD女不得參與任何公務······學生1:提高了行政效率;規范人的行為,調節社會矛盾;鞏固了國家的統治;促進奴隸制經濟的發展。學生2:為近代資本主義國家的司法提供了范式學生3:為近代提供了立法依據。學生4:為近代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理論提供了思想淵源學生5: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具有階級和時代局限性。教師:回顧羅馬法的發展歷程,我們看到:羅馬法制文明的進程是循序漸進的;羅馬法對羅馬國家發展和強盛起到過巨大的推進作用;羅馬法中所蘊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原則,具有超越時間、地域與民族的永恒價值。

(設計意圖:。師生共同探討羅馬法的作用,解決本節課的學習重點、難點。針對重難點知識教師提供了豐富的史料,很好地解決了學生探究兩手空空,歷史學科實證思維的培養落實困難的問題,同時有意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論從史出的方法。重點探究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將學生的思維從古羅馬引回現在,幫助學生理解歷史與現實的聯系、古羅馬法與現代法制的一脈相承性。)[總結提升情感升華]教師:法律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有人說過:“別的發明讓人類學會駕奴自然,而法律的發明,則令人類學會如何駕馭自己”。昔日無比輝煌的羅馬帝國早已煙消云散,但羅馬法所崇尚的公平、正義、理性的理念永遠是人類追求的目標,我覺得羅馬法中的這句話值得我們每個人牢牢記住。(齊念:幻燈片:“法律就是為了追求正義,為了正義不惜一切,為了正義哪怕它天崩地裂”)教師:希望我們能夠通過今天的學習,了解法律的精神,認識法律的魅力,讓公平,正義,真實的理念永遠銘刻心中?。ㄔO計意圖:“

總結提升情感升華”環節,引用羅馬法的一段話,再次升華學生認識,非常自然地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

[課后延伸

感悟歷史]教師:法律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確實是必不可少,它不僅對于推動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重大作用,而且,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和它的不斷完善,我們人類社會才會越來越美好!請同學們以“法律在人類社會中的價值”為主題思想,根據自己對本節課的學習,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和我國的“依法治國”思想,寫一段話說明你對法律的認識。要求:觀點清晰,語言精煉,試論結合,字數在300字以內。

(設計意圖:通過設置“課后延伸

感悟歷史”環節,要求學生探討法律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聯系,梳理并寫出對自己法律作用的主觀感受,檢驗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提高了對學生學習的要求,升華了學生的思維,體現了“學史為用”的教育目的。)

學情分析世界古代史,尤其是政制與法律史,對高中學生特別陌生。法律作為上層建筑重要組成部分,其階級性、內容章程、條例結構,繁復龐雜,頭緒較多,僅靠一節課教師傳授很難圓滿完成教學目標。建議在學生課前預習基礎上,通過師生探究合作、互動討論的方式落實教學目標為合宜。其次,學生的形象思維普遍較好,而抽象思維相對較弱,而教材對于羅馬法內容的表述局限在抽象的法律條文中,缺乏學生喜聞易記的具體案例,因此在授課中,一方面插入較多的羅馬史圖片,再現情景,烘托氛圍,能更好激發學生求知欲。另一方面根據羅馬法條文精心設計典型案例,幫助學生理解羅馬法的內容及其在當時的歷史作用。效果分析本節課以古希臘古羅馬圖片導入,能夠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積極性,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本節課的一大特色是采用誘思探究的教學思想,按照新課標要求設計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本課內容簡潔、思想深奧,理論性強,因此,本課注意情境設置,補充較多的案例和材料,以便增加對其思想內涵的理解。對本課的重點、難點問題,采用自主學習、小組討論、與教師講授相結合的方式,教學實踐中應該收到較好效果。由于第一次上錄像課,師生都有些緊張,導致課堂效果非常不理想。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分析

該單元包括兩個問題:民主和是法制。本課羅馬法是其中之一,在單元中具有重要地位,內容包括

“從共和國到帝國”、《十二銅表法》和《查士丁尼法典》,分別回答了羅馬法產生的政治條件、羅馬成文法的淵源與雛形、羅馬法的完備與集大成者。羅馬法對西方文明產生重要影響,通過對羅馬法的學習,使學生理解古羅馬法對維系帝國統治的重要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從而培養學生法制觀念與人文主義價值觀,并為以后有關的法制課文的學習打下基礎。2.教材內容分析古代羅馬法是世界各國奴隸制法發展的最高峰,也最完善。它涵蓋了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6世紀古羅馬國家在各個時期制定的法律。其形成過程大體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是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的過渡時期,形成了《十二銅表法》;公元前3世紀初到公元前1世紀后期,是市民法向萬民法發展的階段。前者調整羅馬自由民之間的關系,后者使非羅馬公民(外國自由民、奴隸主)取得自由民身份。公元前1世紀后期到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正處于興盛時期,立法和法學研究都很發達,出現了很多法學家,他們的著作受到社會尊重,羅馬帝國認可其為法律,在司法實踐中也以這些著作為準;這一時期正是羅馬法理思想即自然法逐步成熟的時期。公元3世紀到6世紀是羅馬法律的大規模編纂時期,東羅馬查士丁尼統治時期,《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總論》《法學階梯》《查士丁尼學說》《查士丁尼新律》被統稱“羅馬法大全”,成為古代奴隸制法律的集成之作。3.教材整合原因岳麓版教材在設計本課內容時,分“從共和國到帝國”、“十二銅表法”、“查士丁尼法典”三部分。其中,用大量的筆墨講授了羅馬法的實行背景;對于羅馬法的內容只涉及到了其開端《十二銅表法》、總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概括性內容,對于羅馬法的具體法律條文也有涉及,但缺少具體、直觀性案例;教材最后一段和小字部分對羅馬法在各個時期的作用做了較充分的說明。羅馬法的主要內容,不可能上課時給學生講法律條文,是否該理解為是指羅馬的法制文明,而它最精華部分是法理思想,即自然法。它所提倡的,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是至高無上的是具有超越時間、地域與民族的永恒價值的,正因為如此才會對羅馬、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只有強調了這一點,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自然法即羅馬法的法理思想,它不僅對當時以及其后的法律制定和司法實踐產生了重大影響,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的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高無上等思想,深刻培養了羅馬帝國的社會法制意識,并且逐步成為民族文化系統的一個層面。正因為如此,它才成為后世西方各國法律編纂的藍本,成為近代資產階級法學的淵源,并且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法律移植影響到了世界許多國家,成為近代法律的先驅。由此可見,只有補充它的自然法思想才能真正體現羅馬法內容的靈魂,使學生真正領悟到為什么羅馬法能夠對后世產生重大影響,并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岳麓必修一的第7課測試題(45分鐘)A卷基礎題1、古羅馬政體發展的先后順序是A帝制-共和制-君主制

B共和制-元首制-帝制C共和制-帝制-元首制

D君主制-共和制-帝制2、羅馬共和制主要由三層機構組成,這三層機構中不包括A執政官B元老院C公民大會D人民代表大會3、羅馬共和國早期,平民為維護自身利益,監督政府的行為,專門設置了A平民保民官B公民大會C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D投票箱4、羅馬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的出現是由于

A奴隸反對奴隸主的結果

B平民反對貴族的結果C羅馬版圖擴張的結果

D奴隸主的自覺行為5、羅馬的共和制和雅典城邦的民主制的相同點是A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B國家的最高官職是執政官C元老院是國家的決策機構D設立保民官監督政府行為6、以下有關羅馬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羅馬法是古羅馬一系列法律法規的統稱B《查士丁尼法典》是羅馬法的淵源,《十二銅表法》是對羅馬法的總結C《查士丁尼法典》的頒布標志著羅馬法的完備D羅馬法是世界上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后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7、下列未受到羅馬法影響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B英國《權利法案》C美國1787年憲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8、屋大維實行的元首制,其實質為:A君主制B披著共和外衣的君主專制C共和制D公開的君主專制9、羅馬法中有句名言,即“沒有告訴人就沒有法官”,由此發展而成的審判原則是:A“一事不再理”原則B“非經起訴,法官不得審理”的原則C陪審制原則D證人制原則10、下列關于古代羅馬查士丁尼法典的評述,不正確的是A有利于通過法律調解社會矛盾B以法律形式規范了人們的行為C導致貴族不能隨意解釋習慣法D有效維系了東羅馬帝國的統治11、“……在我第六任和第七任執政官任期內(公元前28—公元前27年),在我平息內戰之后,由于大家同意授予我絕對權力,我辭去行使的權力,并把權力交還元老院和羅馬人民。根據元老院法令,賦予我奧古斯都的稱號作為獎賞……。從那時起,我的權力超過所有的人,但是我的法定權力,從未超過其他每個行政官員——我的同事的權力……”請回答:⑴從材料中歸納賦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的原因。⑵材料中“我辭去行使的權力,并把權力交還元老院和羅馬人民”說明了什么?⑶依據材料內容,聯系所學知識,回答:“我的權力超過所有的人”,指的是什么?為什么“法定權力從未超過其他”?⑷上述材料反映了元首制的實質是什么?12、羅馬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從這份寶貴的法律遺產中受益。我國現行《憲法》、《民法通則》和《繼承法》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羅馬法的原則。(1)對比同時期的中西世界,中西政治制度和法律有哪些區別?(2)我國的法律和法律制度受到羅馬法的哪些影響?試舉例說明。

B卷提高題1、以下有關《十二銅表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該法的制定是平民的勝利B該法沒有給平民階層帶來多少好處C是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D審判量刑有法可依不利于特權階層2、2世紀的羅馬皇帝哈德良說“皇帝的命令就是法律”,這句話最能說明A羅馬法的主體內容B羅馬法立法原則C羅馬法的本質D羅馬法影響3、羅馬法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的轉變從根本上說是適應了A維護平民利益的需要B維系帝國的需要C鞏固貴族統治的需要D外來移民的需要4、古羅馬法規定的基本制度和原則,今天依然起作用的有①陪審制度②辯護人制度③“不告不理”的原則④三權分立的原則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④5、羅馬法規定:奴隸和隸農必須無條件的服從主人,服從“命運”的安排,對逃亡的奴隸和隸農必須嚴加懲治。說明羅馬法A保護所有公民B維護君主專制C保護私有財產D保護奴隸制度6、“羅馬帝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許是其中最為和平,最為持久的征服?!睂Υ死斫庹_的是A羅馬法對羅馬持久統治的維系起到了積極作用B羅馬人不僅能武力打天下,更懂得以法律統治世界C表明羅馬法體系的好度成熟D羅馬法在世界史特別是世界法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7、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設立機構匯編羅馬法,主要目的是A重振羅馬帝國昔日的雄風

B建立完整的羅馬法律體系

C給后世留下羅馬的文化遺產

D恢復羅馬帝國的奴隸制度8、古代希臘和羅馬對世界文明留下的最寶貴的文化遺產是①雅典的民主制度②古代羅馬的法律體系③雅典的奧運精神④羅馬的建筑風格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詩人愛倫坡曾說“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羅馬的最偉大之處在于A民主政治的發達B法律體系的縝密C建筑風格的獨特D哲學思想的深奧10、《民法大全》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的較完備的法律體系。該法典對西方文明的影響被認為僅次于《圣經》,其原因不包括A.它是現代歐洲法律體系的基礎B.它的基本原則已融入西方各國的法律中C.它標志著資產階級法律體系的建立D.它為近代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武器11、閱讀下列材料一、不得為任何個人的利益,制定特別的法律。二、對剝奪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國籍的判決,是專屬百人團大會的權力。三、經長官委任的承審員或仲裁員,在執行職務過程中收受賄賂的,處死刑。四、執行死刑時由刑事事務官監場。對一切刑事判決不服的,有權上訴。──《十二銅表法》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1)上述法令頒布的背景是什么?(2)該法令第一條的規定對哪一階層直接影響最大?為什么?能不能說該法令損害了這一階層的利益?為什么?(3)有人說該法令第二、四條的規定保障了奴隸的生存權,你認為對嗎?為什么?(4)上述法令的頒布產生了什么影響?1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雅典有幾百萬常駐外來移民,主要從事工商業和金融業,為雅典人提供稅收,但卻沒有政治權利,也沒有占有土地的經濟權利。材料二:羅馬法律對待外來民族的人較為開明。它“準許半島約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權,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權,即一種大而不充分的特權。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務,不能強制人們服兵役。

請回答:(1)材料一,雅典民主存在的不足是什么?造成的主要消極影響是什么?(2)與材料一相比較,羅馬法最大的特點是什么?(3)據材料一、二,古希臘與古羅馬的民主制的共同點是什么?其本質是什么?

參考答案:A卷基礎題

1B2D3A4B5B6B7A8B9B10C11、⑴平息內戰。⑵說明共和制表面上仍保留下來。⑶奧古斯都集軍政、司法、宗教等大權于一身。由于共和派勢力還比較強大,需要保留共和國的外衣。⑷披著共和外衣的君主專制。12、(1)古羅馬實行的是貴族制或民主制,法制觀念較強;古代中國實行的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皇權至高無上,人治色彩較濃。(2)主要有:陪審制度、辯護人制度、“不告不理”等一些訴訟原則,都直接來源于羅馬法。B卷提高題1、B2、C3、C4、A5、D6、A7、A8、A9、B10、C11、(1)背景:平民為爭取自己的權利不斷地與貴族進行斗爭。(2)對奴隸主貴族階級直接影響最大。原因:因為該規定限制了貴族階層隨意發布和解釋法律維護特權的做法。不能。原因:因為該法令的制定者和根本維護的是奴隸主貴族階級。(3)不對。原因:因為該法令保護除奴隸以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