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二《專題五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二血與火的征服與掠奪》838人民版課件_第1頁
高中歷史必修二《專題五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二血與火的征服與掠奪》838人民版課件_第2頁
高中歷史必修二《專題五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二血與火的征服與掠奪》838人民版課件_第3頁
高中歷史必修二《專題五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二血與火的征服與掠奪》838人民版課件_第4頁
高中歷史必修二《專題五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二血與火的征服與掠奪》838人民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血與火的征服與掠奪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第二中學高一歷史朱麗萍戈雷島遺址

戈雷島,大西洋塞內加爾海域的一個島嶼。15—19世紀相繼被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占領。殖民者把它作為販運、關押黑人奴隸的場所,成為西非最大的奴隸轉運站。據統計,至少有2000萬黑人奴隸從戈雷島被轉賣出去,有500萬黑人死于途中。1978年,戈雷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警示世人的世界文化遺產。島上的黑人奴隸雕塑島上關押黑人奴隸的堡壘底層

巴西的桑巴舞

在巴西兩大活動令民眾狂熱:一是足球,二是桑巴舞。那么桑巴舞是怎么來的呢?桑巴舞起源于非洲,隨著販賣黑奴活動的興起開始向外傳播。據說奴隸販子在把黑奴塞進船艙運往新大陸的時候,擔心路途遙遠,奴隸們在船艙中一窩幾十天,到岸時腿腳不靈便,賣不上好價錢,就把擁擠在船艙中的黑奴驅趕到甲板上,以敲打酒桶和鐵鍋為伴奏,讓他們跳森巴(桑巴的前身)活動筋骨,無意中就把舞蹈帶到了拉丁美洲,成為黑奴苦中作樂的活動。后來逐漸傳播到社會其他階層,風靡全國,成為“國舞”。

近代西方文明的興起專題五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二、血與火的征服與掠奪

課程標準考試大綱1.了解荷蘭、英國野蠻搶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場的史實。2.了解英國殖民霸權的確立。3.認識殖民擴展與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1.荷蘭的殖民擴張;2.英國的殖民擴張;3.殖民擴張對世界市場形成的影響。崛起——風云變幻的大國演義災難——亞非拉的血雨腥風市場——沖擊中迅猛前行16C:葡萄牙、西班牙一、崛起——風云變幻的大國演義17C初期:荷蘭

18C后期:

英國材料一:“獲得制海權或控制海上要沖的國家,就掌握了歷史的主動權”,“海權對世界歷史和國家的興衰具有決定性影響”。——(美)馬漢《海權論》

材料二:“誰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貿易,誰控制了世界貿易,即控制了世界財富,因而控制了世界。”

——(英)沃爾特雷利海洋時代(一)、曇花一現的葡萄牙西班牙巴西巴西馬六甲

澳門果阿馬六甲

澳門果阿巴西巴西馬六甲

澳門果阿馬六甲

澳門果阿葡萄牙的殖民重點在:非洲和亞洲、巴西確立了在印度洋上的海上霸權,壟斷亞歐貿易達一個世紀之久。葡萄牙人監督巴西黑人收獲可可墨西哥秘魯菲律賓秘魯巴西巴西馬六甲

澳門果阿馬六甲

澳門果阿墨西哥秘魯秘魯巴西巴西馬六甲

澳門果阿馬六甲

澳門果阿西班牙殖民重點:

以中南美洲為主、菲律賓16世紀葡萄牙占領地區16世紀西班牙占領地區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殖民葡萄牙的殖民重點:非洲、亞洲和巴西西班牙殖民重點:

以美洲為主、菲律賓

葡萄牙、西班牙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金銀財富,但是他們沒有把這些財富變成資本而是用于上層貴族的享樂及對外戰爭,結果慢慢走向了落后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發現,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由此,大國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標。

……

在強大的王權和狂熱的宗教信仰的支撐下,伊比利亞半島征服了海洋、獲得了世界。……

但是,到16世紀下半葉,曾經擁有難以計數的金銀和無比強大的國家機器的伊比利亞半島,在世界性的演出中開始謝幕。流水一般涌入的財富又像水一樣流走了,除了奢侈的社會風氣,沒有留下像樣的產業,老百姓甚至也沒有獲得像樣的衣、食、住、行。

世界歷史舞臺上的第一場大戲悲劇性地落幕了。下一場,將會是哪一個國家,身披新世界的霞光登場演出呢?“風車之國”、“花之國”荷蘭海上馬車夫風車王國郁金香王國荷蘭在日耳曼語中叫尼德蘭,意為“低地之國”,因其國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幾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國土總面積41526平方公里,人口1619萬。它的面積只相當于今天的兩個半北京。如果沒有一系列復雜的水利設施阻擋,荷蘭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每天將被潮汐淹沒兩次。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紀的時候,卻是整個世界的經濟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區。一個僅有150萬人口的荷蘭,將自己的勢力幾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被馬克思稱為當時的“海上第一強國如今荷蘭有20﹪國土是人工填海造出來的。攔海大壩二.海上馬車夫---荷蘭荷蘭為什么能興起?(原因)材料一17世紀,荷蘭的勢力和繁榮顯著增長……斯海爾德河、馬斯河和萊茵河這些大河的入海口皆在荷蘭境內,為荷蘭提供了西朝英國和大西洋的優良港口。此外,荷蘭背靠巨大的德國內地,——面傍歐洲兩條古老的商船航線——一條為北南方向,從卑爾根到直布羅陀;另一條為東西方向,從芬蘭灣到英國——的交通樞紐。

——《全球通史》材料二到17世紀中期……航海業的發展,保證了荷蘭對外貿易的優勢。當時成千上萬的荷蘭商船航行在世界的海洋上,他們經營外國商品,充當各地貿易的中介人和承擔商品的轉運業務,被稱為“全世界的海上馬車夫”。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對外貿易發達——《海權發展的歷史動力及其對大國興衰的影響》材料三……在東亞,他們占據了中國的臺灣,壟斷著日本的對外貿易;在東南亞,他們把印度尼西亞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在非洲,他們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新航線的要塞好望角;在大洋洲,他們用荷蘭一個省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國家——新西蘭……——《大國崛起》解說詞材料四1588年,七個省份聯合起來,宣布成立荷蘭聯省共和國,這是一個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國家。——《大國崛起》解說詞材料五這里成為當時整個歐洲最活躍的資本市場,……大量的股息收入從這個面積不超過1000平方米的院子,流入荷蘭國庫和普通荷蘭人的腰包,……當大量的金銀貨幣以空前的速度循環流通時,荷蘭的經濟血脈開始變得擁堵起來。——《大國崛起》解說詞經濟條件:資本主義經濟發達政治上:尼德蘭革命勝利,擺脫西班牙統治

對外擴張,奪取殖民地勢力此前,典型的歐洲商船都建造有可以架設火炮的平臺,這樣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海盜襲擊。荷蘭人第一個冒險建造出了一種僅能運送貨物而不可裝置火炮的商船。這樣做的代價是,每一次航行都變成了充滿風險的命運賭博,但它的好處是造船的成本低,價格只有英國船只的一半,于是,貨物的運費也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著這種船,荷蘭人贏得了享譽世界的“海上馬車夫”的稱號。——摘編自《大國崛起·小國大業》解說詞

除了當時荷蘭的軍艦巨多,游弋海上,為自家商船護航,荷蘭人還賭運氣,如果運氣不好,認賠,所以信譽高。

荷蘭有個著名的航海家,叫威廉巴倫支,1596年,他的船只在北極圈附近被浮冰撞毀,不得不在北極的新地島過冬。巴倫支和船員們靠燃燒擱淺船只的甲板取暖,捕殺北極熊和海象充饑,大多數船員因為饑寒交迫死在北極,可是他們擱淺的船只上,卻有大量的衣物和藥品,這些貨物唾手可得,但那是客戶所托,巴倫支和他的船員寧死都沒有染指,到第二年初夏剩下的一小部分船員才逃出這個冰天雪地,完好無損地將貨物帶給貨主。這件事情讓荷蘭人在海洋市場上贏得了巨大美譽,而荷蘭人的經商理念傳之后世,更成為誠信負責的經典,荷蘭的船只成為海上貿易的首選。①優越地理位置:瀕臨大西洋,背靠歐洲大陸。②經濟基礎較好:經商和手工業傳統;較早的資本主義萌芽③政治上:擺脫西班牙殖民統治贏得獨立。④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商船(交通)興起條件新阿姆斯特丹臺灣好望角馬六甲海峽非洲亞洲美洲從葡萄牙手中奪取好望角在印度建立沿海殖民據點,奪取馬六甲和錫蘭,侵入印度尼西亞,一度占據中國臺灣建立新尼德蘭殖民地讀荷蘭的殖民擴張圖:結合課文指出17世紀荷蘭分別在非洲、美洲和亞洲侵占了哪些國家或地區?問題:忽視國內工業發展和海軍建設

經歷了葡萄牙、西班牙的擴張時代以及荷蘭的黃金時代后,接下來該誰登場了?荷蘭忽視國內的工業發展和海軍建設,力量很快衰落下去.三次英荷戰爭,強大的英國打敗了荷蘭,荷蘭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被譽為“海上馬車夫”荷蘭僅僅曇花一現,為什么?重點突破美國著名學者莫德爾斯基關于“世界大國”應具備的條件:第一,從地理環境看,世界大國必須是有“安全盈余”的島國或半島;第二,要能維持海軍力量等全球性政治和戰略組織、集中擁有占世界整體一半以上的海軍力量;第三,必須是“主導經濟”的國家,不是指單純的經濟規模和富裕程度,而是指以經濟創新能力為中心的綜合經濟實力;第四,國內政治是開放的和穩定的,即便有偶爾的內亂或政局不穩等國內問題,也不足以削弱其對外領導作用。

17—18世紀英國依仗哪些方面的優勢而崛起?制度優勢:經濟優勢:軍事優勢:地理優勢:較早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程度高(手工工場、圈地運動)注重發展海軍實力,擁有歐洲首屈一指的海軍地處大西洋航運中心政策優勢:采用“重商主義”政策(獎出限入)(閱讀教材)英國崛起原因:英國艦隊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與荷蘭爭奪殖民地與法國爭奪殖民地三.“日不落帝國”形成

國家事件英國---西班牙1588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始走上殖民擴張之路。--開始確立海上霸權英國---荷蘭(1652-1674)17世紀中期,英國頒布《航海條例》,引發三次英荷戰爭,荷蘭失去海上霸權和北美殖民地。--進一步確立霸權地位英國---法國(1756-1763)1763年,英國取得“七年戰爭”的勝利,奪得法屬北美殖民地,取得在印度的優勢,最終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號稱“日不落帝國”。--最終確立世界殖民霸權。問題探究:為什么英國能夠最終打敗荷蘭、法國?其中各說明了什么?影響殖民霸權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大國崛起帶給我們怎樣的思考或對中國有什么借鑒意義?荷蘭戰敗原因:

自然資源缺乏,商業資本發達,工業基礎薄弱,重視發展航運,忽視發展海軍。說明:商業資本不敵日益發展的工業資本;法國戰敗原因:

封建統治,工業傾向于奢侈品(英國重于紡織與金屬制品、并重視海軍建設),法國發展重心在歐洲大陸的爭霸(英國則是爭奪海上霸權)。說明: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必然戰勝落后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取決于各國的綜合國力;(殖民競爭,既是軍事的競爭,更是經濟和政治實力的競爭).啟示:抓住機遇,努力發展,盡快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尊重各民族的傳統與文化,和平發展,構建和諧世界;和平崛起。

想一想,練一練:完善表情,畫出準確的表情。

葡、西:荷蘭:法國:英國:殖民地人民:

想一想,練一練:完善表情,畫出準確的表情。

葡、西:荷蘭:法國:英國:殖民地人民:

知識回顧二、災難——亞非拉的血雨腥風

材料一在三個世紀里,西班牙從拉丁美洲掠取了255萬公斤的黃金和1億公斤的白銀,葡萄牙僅從巴西就掠奪了至少價值6億美元的黃金和3億美元的鉆石。

材料二英國東印度公司除了在東印度擁有政治統治權外,還擁有茶葉貿易、同中國的貿易和對歐洲往來的貨運的壟斷權。而印度的沿海航運和各島之間的航運以及印度內地的貿易,卻為公司的高級職員所壟斷。對鹽、鴉片、檳榔和其他商品的壟斷權成了財富的取之不盡的礦藏。這些職員自定價格,任意勒索不幸的印度人。

列舉殖民主義的罪惡?野蠻的掠奪壟斷性貿易

材料三安的列斯島原有三百萬印第安人,1514年減至14000人,最后只剩下200人。英國議會甚至厚顏無恥地宣布:殺戮印第安人和剝頭蓋骨是:“上帝和自然賦予的手段”。大量屠殺的結果是,原本3000萬的印第安人在全世界人口暴增的時候,幾乎被屠殺到了滅絕的邊緣。

材料四罪惡的奴隸貿易給非洲大陸造成了極其深重的災難。幾百年間,非洲因此喪失約一億精壯人口,相當于1800年時非洲人口的總和,非洲的社會經濟發展受到嚴重破壞。

殘酷的屠戮販賣黑奴導致勞動力銳減歐洲根據美國學者杜波伊斯的估計,歐洲奴隸販子向美洲大陸販運的黑奴數字如下:16世紀90萬人,17世紀275萬人,18世紀700萬人,19世紀

400萬人,共計1500萬人。他認為,每運一個黑人到美洲,至少有5個人死于“獵奴戰爭”和販運途中,加上販運到其他地區的黑人,總計使非洲損失了一億人口。

非洲出程:從歐洲港口載上廉價貨物到非洲“換取”奴隸美洲中程:運奴隸到美洲販賣歸程:從美洲運金銀到歐洲高考接軌1.野蠻的掠奪2.壟斷性貿易4.販賣黑奴3.殘酷的屠戮

罪惡論證探究你想挑戰嗎?

“西方殖民擴張進一步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絕的狀態,使其日益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精析】請用多重史觀解讀殖民擴張的歷史影響.

史觀概念

所謂史觀,就是人們對于歷史的總看法,即以什么立場、何種意識、怎樣的價值取向認識歷史。同一史實,史觀不同,得出的理解或判斷會差異,甚至對立。

近代化史觀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社會史觀C、人類是由傳統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轉變的歷史。D、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A、人類歷史是一個整體,是從分散發展到整體發展演進的歷史。B、“眼光向下的歷史”,關注社會底層人物、平常小事與日常生活。史觀是觀察與解讀歷史的基本模式。

材料一宗主國在侵略的同時,又不自覺的把自己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方式以及先進的思想文化傳播到被侵略地!如在印度流行數千年的夫死婦陪葬制度,在1829年被英國政府強行廢除;又如在中國流行幾個世紀的女人裹腳風氣,1912年西方促使當時的中國政府廢除了這一陋習;

材料二印第安人是美洲的主人,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有三個文化中心:瑪雅、阿茲特克和印加文化,獨立地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美洲古代文明,為人類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正是西方殖民者的到來和侵略,不僅使土著印第安人迅速滅絕,而且使美洲文明獨立發展的進程中斷。

請用文明史觀談談你的理解?

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和碰撞.殖民擴張一方面傳播了西方先進的文明;另一方面又是對殖民地當地文明的一種破壞;促進了各地文明的交流、碰撞、匯合。材料三“它打破了以往人類文明區域性分割和孤立發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類聯系起來,開始了人類文明一體化進程。它擴展了人類活動的范圍,海洋在人類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種地理分布、宗教與文化格局開始發生重大變化。”

——馬世力主編《世界史綱》

請用全球史觀談談你的理解?殖民擴張是世界市場拓展的主要途徑通過殖民擴張,世界市場進一步得到拓展,世界聯系日益緊密。西歐國家早期殖民擴張的多重影響1.對殖民國家:2.對殖民地:3.對世界市場:

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財富,轉化為資本,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殖民主義是災難和禍害,造成了亞、非、拉地區的落后;殖民擴張客觀上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促進了殖民地的發展進步。殖民擴張和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得到拓展。

破壞性建設性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起步三、市場——沖擊中迅猛前行含義:“世界市場”是指在世界范圍內通過對外貿易聯系起來的各國市場的總和。世界市場:

新航路的開辟: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早期殖民擴張:世界市場粗具規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整體感知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比較新航路開辟前后世界市場的變化?新航路及殖民擴張后解析:1.市場范圍不斷擴大(前: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