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介入治療的并課件_第1頁
神經介入治療的并課件_第2頁
神經介入治療的并課件_第3頁
神經介入治療的并課件_第4頁
神經介入治療的并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治療并發癥及處理2019-9-13入治療并發癥穿刺部位血腫:1、原因:)患者凝血機制障礙或過多使用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藥物。(2)患者煩躁、過早過多活動下肢(3)拔鞘后壓迫不當積極處理,通過局條徑小于10cm)一般不子2、處理:小血胂可逐漸吸收,大的天于10cm)的經局部熱敷及理療有局部壓迫癥狀的或血色貧血者)需及清除血舯并型手術修補。介入治療并發癥3護理要求(1)要求患者正確嚴格制動手術側肢體2)要求患者減少活動(3)觀察穿刺處有無皮下淤血范圍、大小(4)一日發現變化,及早通知醫生介入治療并發癥穿刺部位假性動脈瘤或動靜脈瘺、原因(1)患者凝血機制障礙或過多使用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藥物。(2)患者煩躁、過早過多活動下肢(3)拔鞘后壓迫不當是主要的。2、處理:局部壓迫、覆膜支架、球囊或彈簧圈栓塞、手術修補。3護理要求:(1)要求患者正確嚴格制動手術側肢體(2)要求患者減少活動介入治療并發癥夾層動脈瘤(血管夾層)1、原因(1)可能是導管或導絲進入內膜下(2)注射造影劑壓力過大2、處理:股動脈處多為順行夾層,可自愈,弓上血管多為逆行夾層,嚴重者需放置支架或抗凝治療。主動脈夾層需控制性降壓,請胸心血管外科會診,3護理要求:嚴格監測血壓,要求患者絕對臥床假性動脈瘤、真性動脈瘤、夾層動脈瘤前交通動脈夾層動脈瘤假性動脈瘤中動脈基底動真性動脈瘤小腦下后動脈假性動脈瘤只包裏于機化的血腫壁及周圍筋膜內介入治療并發癥四、腹膜后血腫原因:穿刺點過高,在腹股溝韌帶以上,越過股骨頭上緣,尤其動脈前、后壁透壁出血或血腫則可上延至腹膜后引起腹膜后血腫,不能有效壓迫止血,診斷:出現進行性血壓下降(<90/60mmHg),快速補液后血壓仍不能維持,伴貧血貌、血紅蛋白或紅血球壓積降低,穿刺側下腹部疼痛或壓痛,則基本可確診,腹部超聲發現腹膜后積血敏感度低于CT診斷,CT診斷更具有確診價值。腹主動脈至股動脈造影最具有診斷價值介入治療并發癥處理:1立即在腹股溝韌帶上方高位動脈穿刺點處壓迫止血2.立即擴容(0.9%鹽水、右旋糖酐Ⅳ)和配血、輸血。3應用魚精蛋白中和肝素。、4給予升壓藥(多巴胺5-15m9kg/minIV維經此處理,大多數患者的出血均能得以控制,若無效,則應立即請外科行動脈修補縫合止血。介入治療并發癥五、血管痙攣1、原因:可能由于導絲或導管刺激血管內膜所致2、處理:造影中發現血管痙攣后直接經導管推注罌粟堿(15mg加生理鹽水10ml)、法舒地爾或尼莫地平3、護理要求:術后心電監護,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意識狀態、肢體肌力變化。介入治療并發癥、支架成形術后再狹窄:統計學結果表明易發生再狹窄的高危因素包(1)術后支架內殘余狹窄程度>30%(2)治療前血管直徑偏小。(3)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目前推洌測顱內攴架植入術后亞急性或晩期再狹窄與內膜增生(細胞增殖)和血管重塑有關,但尚缺乏相關基礎研究予以證處理:再次行球囊成形術或支架成形術預防:1控制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如吸煙、飲酒、高鹽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