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詞四首
【學習目標】
1.把握詞的內容,讀出詞的韻律和情感。2.學會賞析詞句,感受詞的魅力。3.把握詞作主旨,體會詞人的情感。二、自主探究:1、了解宋詞的知識:詞,又稱長短句。宋詞傳統上分為兩類——婉約派和豪放派,這主要是以詞的內容和風格來分的。
婉約派是我國詞壇上歷史最久、數量最多、影響最大的一派。其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觀、柳永等。
豪放派與婉約派相比,從內容到形式、題材到風格都大不同。其代表人物為蘇軾、辛棄疾等.2、走近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謚文正,亦稱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主持“慶歷新政”,有《范文正公集》。3、把握詞的內容,讀出詞的韻律和情感。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角連聲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漁家傲秋思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悲聲隨著號角響起。重重疊疊的山峰里,長煙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緊閉。喝一杯陳酒懷念家鄉遠隔萬里,可是燕然還未刻上平胡的功績,回歸無法預計。羌人的笛聲悠揚,寒霜撒滿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將軍頭發花白,戰士灑下眼淚。三、互助競學:賞析詞句: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了地點,“秋來”點明了時間,“異”字統領全詞。衡陽雁去無留意這是用擬人手法寫人的感受,突出邊塞的異常苦寒:雁尚且無留戀之情,將士又何以忍受?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描寫邊塞黃昏的蒼涼景色:“邊聲連角起”表明戰事緊,“孤城閉”暗示敵強我弱。濁酒一杯家萬里借酒澆愁數字對比寫思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表現了思鄉之切。慨嘆功業未建,邊患未除,歸鄉無期。承上啟下,進一層強調邊防軍人想家思鄉的情緒,并由此而寫出全體將士憂國的情狀和感慨。怎樣理解“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互文修辭。面對濁酒一杯,映著將軍花白的頭發和士兵的眼淚。表現了將士壯志難酬,懷念故鄉的心情。漁家傲范仲淹上闋寫景衡陽雁去邊聲連起千嶂孤城長煙落日渲染荒涼蕭瑟氣氛
下闋抒情異家萬里-歸無計羌管悠-霜滿地燕然未勒抒發思鄉報國之情淚借景抒情蒼涼悲壯,沉郁雄渾中心思想《漁家傲秋思》這首詞通過寫邊塞的戰地風光,表現了作者報國立功的英雄氣慨和壯志難酬、思鄉憂國的感慨情懷,同時也寫出了邊塞戰士的艱苦生活。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二、自主探究:1、走近作者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詞學上,為北宋詞壇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2、寫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八年,是蘇軾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當時,密州蝗旱相連,而西北方的西夏和遼不斷襲擾邊境.作為愛國心切、一貫主張抗敵御侮的蘇軾,年屆“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貶官外任中,不但盡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時刻準備要馳騁疆場,為國效力.他在這年十月中,祭常山歸來,與同僚獵于鐵溝、黃茅岡,作此詞。
3、讀準字音:
擎(qíng)錦帽貂(diāo)裘(qiú)鬢微霜(bìn)騎(jì)酣(hān)譴(qiǎn)4、了解詞的內容: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老夫姑且發一發少年瘋狂,左手牽黃狗,右手舉蒼鷹,戴錦帽,披貂裘,千騎馳騁,猶如疾風席卷山岡.為了報酬滿城的人跟隨太守觀的盛情,我要親手射殺猛虎,像三國的孫郎那樣.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鬢間雖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手持符節前往云中,何時朝廷才能再譴馮唐?(召我奔赴戰場)(到那時)我定將手中的雕弓拉成滿月的形狀,朝著西北方,射殺犯界的天狼.三、互助競學1、上闋描繪的是怎樣的內容?2.詞中哪個字寫出了他當時的心情?描繪出獵時的盛大場面。1、狂在裝備齊全,隨從眾多狂2、狂在百姓傾城,觀看狩獵3、狂在自比孫郎,乘馬射虎上闋寫出獵的盛況,表現了他英武的身姿;進而又將自己與孫權相比,表達了詞人非凡的氣概.同時也為下闋抒情作了鋪墊。
3、上闋描繪這樣盛大的出獵,目的是什么?4、下闋哪個詞集中抒發了他的情懷?開張——豪壯5、表現在哪些詩句上?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鬢微霜,又何妨!兩鬢雖有微霜,可自己根本不衰老,尚有用武之地。表現作者不認老的心態。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運用典故,意在希望朝廷能夠重用他,給他機會去建功立業。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達了自己殺敵報國的志向。建功立業的決心,關心國家命運的愛國精神。年紀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氣;塑造了一個英雄形象。
6、“親射虎的典故表達了什么意思?上片下片出獵情景報國之志豪情英姿陣容場面氣概信心忠心雄心借出獵表達報國決心風格豪放
這首詞通過描寫一次出獵的壯觀場面,借歷史典故抒發作者殺敵為國的雄心壯志,表達了為國效命的堅定決心和愛國思想,并委婉的表達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四、小結:五、中考連接1、下面對《漁家傲·秋思》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漁家傲,詞牌名,這首詞是作者在戍守西北邊疆期間的感懷之作。B.詞的上片描寫塞下秋景。開頭一句“塞下秋來風景異”點明季節是秋天。C.“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傍晚。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孤城便關閉了城門,這與內地華燈初上的景象迥然不同。D.“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表現了將士們對戍邊生活的怨恨之情。2、【甲《漁家傲·秋思》】【乙<使至塞上>】兩文都是寫邊塞內容的。試結合具體語句品析(從修辭,煉字,表現手法等任意一個角度兩文在思想感上的不同。3、下列最能體現塞下秋天季節特點的一項是(
)A.衡陽雁去
B.四面邊聲
C.長煙落日D.孤城緊閉4、這首詞的上下片分別以什么表達方式為主,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
《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考試題
1、上闕一個“
”字,不僅表現了出獵場面的盛大壯觀,而且寫出了隨獵者矯健的身委和如虹的氣勢。2、請對下闕中“特節云中,何日遣馮唐?”作簡要賞析。3、
本詞中“孫郎”指是
。上闕描寫的是
的場景。(2分)
第二課時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二、自主探究:1、了解作者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著有《稼軒詞》。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他是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山東已被金兵占領,年輕時參加抗金軍,后來提出抗金主張一直未被采納。詞作充滿愛國豪情和英雄氣概,嬉笑怒罵,皆成妙筆。這首《破陣子》是辛棄疾贈給他的好友陳亮的,二人均為南宋著名詞人,又都堅決主張抗金,收復中原,這共同的志向使他們成為知心朋友。
辛棄疾作這首詞時,已辭官在江西上饒農村閑居,但心中時時不忘殺敵立功,統一祖國。3、了解內容:2、寫作背景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夜里酒醉后挑亮燈光觀看寶劍,在夢中聽到眾多軍營里傳來的號角聲,在軍營里與部下分食牛肉,聽樂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戰場上檢閱軍隊,準備戰斗。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戰場上騎著飛快的的盧馬,拉著氣勢極強的雕弓。要為朝廷完成統一大業,贏得生前的功勛,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經年近半百,還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嗎?2、結句筆鋒急轉,“可憐白發生”是夢醒后的嘆息,表達了雄志未籌而年紀已老的境況。
1、首句敘寫了現實生活,“看劍”表現他不忘收復中原的大事。
從“夢回”句起到“贏得”句止,通過寫夢,從各個角度來想象抗金軍隊的雄壯軍容和自己為國家立下不朽功勛。
三、互助競學3、思考:本文憑什么可以稱得上是“壯詞”?從題材看寫軍營生活;從情感看表達了想要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從語言看豪放、壯麗。其一,構思層層遞進。整首詞按照“醉態—夢境—現實”謀篇布局,有條不紊。夢境中又展現了“戰前準備、沙場點兵、沖鋒陷陣、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動的描繪了一個愛國者馳騁沙場的全過程。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從而領略到作者運筆自如而又章法嚴謹的特色。4、這首詞基調豪邁高昂,大氣磅礴,藝術成就極高,表現在哪里?其二,結構奇特巧妙。
雙調詞一般是上片寫景,下篇抒情。這首詞打破了這種格式,首尾兩句相互照應,描寫現實,中間八句一氣呵成,描寫夢境,夢境里追憶往事,豪邁激昂,現實中壯志難酬,沉痛悲憤,二者對比鮮明,深化主題。這種奇特巧妙的結構與內容配合得天衣無縫,顯示了辛棄疾在藝術上的獨創精神。5、詞的慣例是上片寫景或敘事,下片抒情言志。這三首詞上片分別寫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點?
《漁家傲》:《江城子》:《破陣子》:塞下景色:寒冷、荒涼、戒備森嚴。
打獵:雄壯、開闊。
回憶軍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氣概。
詞中著力鋪寫的夢中景象,沙場點兵、彎弓走馬等,場面壯闊,意氣豪放,與醉中挑等看劍、人老白發平添的現實形成了強烈對比,所以說這首詞是“以壯襯悲”。總結全文
滿江紅(小住京華)
二、自主探究:1、了解作者:
秋瑾(1875-1907),原名閨謹,字璿卿,自號競雄,別號鑒湖女俠,漢俠女兒。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從容就義于紹興軒亭口,年僅32歲。【代表作】《秋瑾詩詞》《秋女士遺稿》《秋女烈士遺稿》《秋瑾集》等。2、寫作背景1903年春,王廷均用錢捐得戶部主事官職,秋瑾隨夫入京。時值八國聯軍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機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敗,決心獻身救國事業,而其夫無心國事。
中秋節,秋瑾與丈夫王廷均發生沖突,離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門外泰順客棧,后由吳芝瑛出面調解,而秋瑾下決心沖破家庭牢籠,投身革命。不久即東渡日本留學。這首詞是她在中秋節的述懷之作。3、概括內容:上片:回顧過往生活
下片:思慮未來前途4、找出詞中運用的典故并簡要分析。(1)“為籬下黃花開遍”
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和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詩句。(2)“四面歌殘終破楚”《史記·項羽本紀》中漢軍破楚的故事,比喻說明自己終于沖破封建家庭牢籠。(3)“不因人熱”典故出自《東觀漢記·梁鴻傳》:“比舍先炊已,呼鴻及熱釜炊。鴻曰:‘童子鴻不因人熱者也。’滅灶更燃火。”漢時梁鴻不趁他人熱灶燒火煮飯。比喻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賴別人。
此處反用其語,有“處冷地而舉熱腸”(秋瑾《致琴文書》)之義。惟其如此。才有了她憤然東渡,獻身革命事業的豪然壯舉;才有了“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誓把革命進行到底的撼人氣概。(4)“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青衫濕”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馬青衫濕”,極言作者對自己前途的擔心和憂慮。三、互助競學:1、結合具體詞句,體會作者情感。喜悅激動:(1)“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沖破牢籠,獲得自由,悠然自得。(2)“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投身革命,報效國家,豪情萬丈。苦悶憂愁:(1)“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中秋佳節,獨自一人,倍感孤獨。(2)“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沖破牢籠,面對未來,擔心不已。
(3)“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投身革命,報效國家,知音難覓
四、【課堂小結】
秋瑾的這首《滿江紅》詞,一方面寫出自己掙脫家庭束縛,另一方面表現自己胸懷保家衛國的志向,又恐知音難覓的擔憂,即便無奈為“蛾眉”,也有著一顆強大的“男兒心”,崇高的志向指引著她,即便有所顧慮也堅定的擺脫世俗,走向革命路的決心。五、中考鏈接1.《破陣子》,從題材上看是寫
;從思想感情上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考試復習資料準備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鄉村全科醫療團隊的考試影響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數據分析試題及答案
- 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中的溝通理論試題及答案
- 注入“心”能量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初三下學期教育主題班會
- 2025年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復習的循環原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試線上線下學習方式探討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稅務師考試團隊突破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特定領域試題及答案
- 2024年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二單元 古代歐洲文明 第6課《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教學設計1 新人教版
- 《酒店概論》考試復習參考題庫(含答案)
- 版式設計網格課件
- 消防安全檢查表(車間)
- 產品報價單(5篇)
- 大飛機C919:追夢五十載,“破繭化蝶”
- 品牌視覺形象設計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天津科技大學
- 高考語文復習-議論文結尾寫作之深化主旨 練習
- 漢語詞匯與文化課件
- 淺析公路橋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
- 新概念英語第三冊Lesson8 課件
- DBJ∕T 13-196-2014 水泥凈漿材料配合比設計與試驗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