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下22課《禮記》《禮記》,又名《小戴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儒家經典著作之一,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漢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稱為“經”,弟子對“經”的解說稱為“傳”或“記”,《禮記》因此得名,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后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注解,后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與《周禮》、《儀禮》合稱“三禮”。與《詩經》《書經》《易經》《春秋》合稱“五經”。雖有嘉肴
——《禮記學記》【學習目標】1、積累文言文詞匯,掌握古漢語的用法。2、學習運用類比的手法得出道理的寫法。3、理解文章中教學相長的道理。預習檢測給加點的字注音:嘉肴:旨:弗:自強:學學半:兌命:··jiāyáo·····zhǐfúqiǎngxiàoyuè·xué朗讀課文雖有嘉肴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分組試譯
提示:先找出句子中的重點詞解釋,再把句子用現代漢語疏理通順。例: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譯:
即使美味的食物
有,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雖嘉肴旨(1)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2)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4)故曰:教學相長也。(5)學學半。(6)其此之謂乎?注意以下詞句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好,妙所以反省不通,理解不了。增長自我勉勵教“其”表示推測語氣。大概,恐怕。大概這個道理說吧。倒裝句,“之”倒裝的標志,不譯。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學習厲害所以翻譯課文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即使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
所以,學習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翻譯課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勵自己。
所以“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這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整體感知: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學后知不足道理至道弗學不知其善教后知困
教學相長類比論證
是一種通過已知事物(或事例)與跟它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或事例)進行比較類推從而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討論●探究1、文章第一句“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類比論證,引出“至道,弗學,不知其善“的道理,進而引出教與學的關系。討論●探究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什么道理?教學相長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討論●探究
在現代教育學意義上,“教學相長”是對師生關系的一種描述,強調的是教師與學生相互促進,“教”跟“學”是兩個主體;教師不僅僅是講授者,本身也在教學中受到教益,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反過來對老師有所啟發。
而課文中的“教學相長”,“教”和“學”是對同一個主體而言的,指教師自身的學習與他教導學生的教育實踐都是一種學習,這兩者是相互促進的。強調教育者自己要親身學習,體驗道,知道不足,并自我反省,對自己理解不透徹的地方,并努力改進。
3、如何理解“教學相長“這一觀點?學以致用
從學習的角度看,“教學相長”可以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試結合學習經驗,談談你的看法。拓展交流1、學是第一位的,不學,不發獲得知識,也無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沒有完善自己的機會。2、“教學相長”還意味著學習中的互動和交流。(有時,可采用教的方式學習,如嘗試把自己的理解講給同桌聽,看他的反映,如果他明白,可表明你確實理解透徹了,如果他仍有疑惑,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這時就可以“知困”而“自強”。文章主題文章應用“類比手法”引出要闡述的觀點,講述了“教學相長”的道理。即教人和學習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告訴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語言特點1、多使用對偶句,讀來朗朗上口,節奏感強。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對偶句。2、有較強的邏輯性。先是以類比強調學習,要實踐,接下來指出“學”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進一步討論其效(自反和自強),最后得出結論。文氣貫通,層層遞進。脈絡梳理雖有佳肴類比引入逐層論證引用作結弗食佳肴,不知其旨弗學至道,不知其善學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強——學學半,此之謂教學能相長實踐出真知積累
1、學習過程五步驟: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2、學者有四失:
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
3、教育教學九原則:
教學相長、長善救失、啟發誘導、因材施教……課后練習1、背誦課文。2、積累重要字詞。3、記一次讓你有收獲的與同學交流的經歷。(200字)(選做)
大道之行也——《禮記禮運》學習目標1、準確翻譯文言句子,積累重點文言詞;2、熟讀、背誦、默寫課文;3、了解“大同”社會的特征,并樹立樂于奉獻、誠實守信、與人和睦相處等觀念。
本文是《禮記·禮運》開頭部分里的一段話,主旨是闡明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還有一段文字記述孔子說這番話的來由,照錄如下:“昔者仲尼與于蠟賓(參加國君在年終舉行的祭典,蠟,讀zhà),事畢,出游于觀(讀ɡuàn,宮門外兩旁的臺樓)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意思是魯國已經喪失了國禮)。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學生)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賢),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趕上),而有志焉。”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為生活在變亂紛爭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現一個太平盛世,所以有這番言論。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矜:“矜”通“鰥”
男有分貨惡其棄于地也wéijǔmùguānfènwù比比誰讀得準重點詞語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譯文: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大道:之:為:選賢:與:能:講:修: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jǔ,通“舉”,選拔,舉薦。培養是。選拔。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講求助詞,不譯。重點詞語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譯文:因此人們不僅僅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僅僅撫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壯年人能為社會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①親:子:②矜:③寡:④孤:⑤獨:⑥分:⑦歸:第一個“親”,動詞,以……為親;第二個“親”,父母。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個“子”,動詞,“以……為子女”,第二個“子”,子女。通“鰥”,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職分,指職業、職守女子出嫁重點詞語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譯文: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所以(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作理想社會。①惡:②是故:③謀閉:④亂:⑤賊:⑥作:⑦外戶:⑧閉:⑨大同:wù,憎惡因此,所以奸邪之謀指造反指害人興起泛指大門用門閂插門指理想社會;同,有“和、平”的意思。1、議一議:我們該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大道,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大道之行也,是指執政者施行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使老百姓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里。2.全文可分為幾層?第一層(第一句話):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第二層(二、三句話):闡述大同社會基本特征第三層(第四句話):全文的總結語1.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2.作者所描繪的大同社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3.文中“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1.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1)人人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大同社會特征(2)人人都能安居樂業(3)貨盡其用,人盡其力2.作者所描繪的大同社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海勞動合同范例
- 叉車司機合同范例
- 代采代銷合同范本
- 單位招聘廚師合同范例
- 農機設備合同范例
- 雙包胎相親合同范例
- 人工采棉花合同范例
- 發電設備租憑合同范例
- 上門收納合同范例
- 農田農場養殖合同范例
- 《鐵路軌道維護》課件-線路標志標識刷新作業
- 《鐵路軌道維護》課件-更換接頭夾板作業
- 成人慢性腎臟病食養指南(2024年版)
- 新概念英語第一冊Lesson67-(共69張課件)
- 羊傳染性膿皰病
- 醫學實驗室與臨床交流與溝通的方式和意義
- 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下冊 Unit 2 單元復習檢測卷
- 藥品與耗材進銷存管理制度
- 胸外科醫生進修匯報
- 2024至2030年中國關節養護品行業市場前景調查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
- 軟件工程外文翻譯文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