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油氣回收操作規程_第1頁
演示文稿油氣回收操作規程_第2頁
演示文稿油氣回收操作規程_第3頁
演示文稿油氣回收操作規程_第4頁
演示文稿油氣回收操作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演示文稿油氣回收操作規程當前第1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優選)油氣回收操作規程當前第2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一次油氣回收未遂事故案例事件發生經過:2009年7月24日9時45分,某加油站站長卸油監護時發現,所進14000升93號汽油已卸油40分鐘尚未卸完,卸油管線油品流速很慢并伴有油氣回流罐車現象,站長認為儲油罐內油氣壓力大,造成卸油慢,為使油品盡快卸盡,于是便打開一次油氣回收快速接口悶蓋,這時急速的油氣從快速接口處噴出并出現閃火,站長和計量員立即用石棉被進行覆蓋,事態沒有進一步擴大,整個過程無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當前第3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一次油氣回收未遂事故案例事件原因分析:

該加油站于2009年5月進行形象改造營業,并試點安裝了OPW一次、二次、三次油氣回收系統,因運油罐車沒有改造接收油氣,致使一次油氣回系統未啟用。加上當天運油罐車卸油時,二次、三次油氣回收系統真空泵損壞停用,加油站油罐PV閥的通氣量無法滿足卸油時產生的大量油氣排除,致使油氣在加油站儲油罐內積聚形成一定正壓,這是造成事件的根本原因;卸油監護人員接卸油過程中打開一次油氣回收管線快速接口悶蓋是造成事件的直接原因;設計、設備供應及安裝部門,對一次油氣回收系統不能正常使用現狀技術交底不夠,并且加油站員工未得到油氣回收系統操作培訓是造成事件的主要原因。

當前第4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一次油氣回收未遂事故案例經驗教訓:

此次事件反映出,設計施工單位技術交底不夠,在生產工藝存在缺陷時,使用部門沒有制定相應安全措施。加油站開業前未按規定開展人員培訓,使用人員對新工藝、新設備了解和掌握不足。同時反映出各級管理人員對基層上報的問題,沒有認真及時研究解決。

整改防范措施:一是對運油罐車進行改造,啟用加油站一次油氣回系統;二是根據油罐車改裝后實施的卸油工藝,修改加油站卸油操作規程;三是對一次油氣回收系統快速接口前加裝快速球閥;四是組織員工開展油氣回收系統知識及操作培訓。當前第5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一次油氣回收設備當前第6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一次油氣回收設備當前第7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一次油氣回收設備當前第8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一次油氣回收設備當前第9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一次油氣回收設備撥桿式卸油閥當前第10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一次油氣回收設備一次油氣回收4”×3”膠管接頭當前第11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一次油氣回收設備一次油氣回收4”×3”膠管接頭當前第12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一次油氣回收設備當前第13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一次油氣回收設備當前第14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一次油氣回收設備當前第15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接卸油作業流程管理規定

(適用一次油氣回收工藝油罐)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加油站接卸油作業是一項危險性高的操作,為加強接卸油作業的管理,規范接卸油作業的操作流程,特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已經進行油氣回收改造加油站的汽油接卸工作,柴油接卸工作和未進行油氣回收改造加油站的油品接卸工作仍按照原接卸流程執行。第三條本規定適用廣州公司屬下所有加油站及承運油料單位。當前第16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接卸油作業流程管理規定

(適用一次油氣回收工藝油罐)第二章

工作職責安全數質量部、零售部、加油站、承運單位在接卸油作業管理中的主要職責包括:零售部負責加油站接卸油作業的管理,督促油站嚴格按照接卸油作業流程操作。安全數質量部負責加油站接卸油作業中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管理工作,不定期對油站接卸油作業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進行考核和通報。安全數質量部負責加油站接卸油作業中計量、質量操作規定的監督管理工作,不定期對油站接卸油作業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進行考核和通報。加油站負責加油站接卸油作業的現場操作,站長為接卸油作業的第一責任人,卸油員為接卸油作業的直接責任人,站長和卸油員在落實各項措施后,簽好卸油確認單。承運單位負責運油車、承運司機、押運員的管理,要求承運司機和押運員嚴格按照接卸油操作規定執行。接卸油相關人員資格要求,加油站卸油員必須持有計量員證,承運司機必須持有危險化學品駕駛證、押運員必須持有押運員證。當前第17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接卸油作業流程管理規定

(適用一次油氣回收工藝油罐)準備階段1.卸油前,卸油員應清理卸油現場,清除可燃、易燃物質,疏離無關人員,指揮載油車輛駛進指定的卸油位置;油罐車按指定位置停穩。2.承運司機將油罐車輛停放平穩后熄火,必須取下油罐車鎖匙,并拉好手剎,斷開電源總開關,站長負責監督確認。3.卸油員負責消防器材到位(35kg推車式干粉滅火器1臺、4kg手提式干粉滅火器2支、石棉氈2領),現場擺放消防器材時,石棉氈1領應置于油罐車頂的上風位置,其他滅火器材應置于卸油口5米內上風位置,站長負責監督確認。4.卸油員負責連接導靜電裝置的靜電接地線,穩油15分鐘,站長負責監督確認。當前第18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接卸油作業流程管理規定

(適用一次油氣回收工藝油罐)準備階段5.卸油員在卸油前,將防滑墊木放到油罐車的車輪下,此墊木由油罐車負責隨車提供,站長負責監督確認。6.卸油員在卸油作業區域必須設置警戒(隔離)帶,除設置防撞路錐(警示雪糕筒)外,還必須拉起警戒線(帶);油罐區設有隔離欄的在卸油作業時應關閉隔離欄,杜絕外人進入作業現場,站長負責監督確認。7.承運司機和押運員必須穿著工作服,若未按要求著裝,加油站有權拒絕卸油,站長負責監督確認。8.押運員所持證件可以是本省內交通部門頒發的有效證件,站長在卸油前,應檢查押運員的證件。9.卸油員準備供計量油罐車使用的合格的計量器具和用品(包括量油尺、帶保溫盒的溫度計、試水膏、取樣鋁桶及漏斗)。當前第19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接卸油作業流程管理規定

(適用一次油氣回收工藝油罐)核對油品階段1.收款員核對《零售資源配送單》所列油品品種規格,發給卸油員相對應的油罐計量口、卸油口鑰匙,計量操作人員再次按《零售資源配送單》所列油品品種規格核對。注:使用液位儀進行油品計量的加油站,油罐計量口鑰匙由加油站站長保管。2.卸油員檢查汽車油罐車罐體是否完好,有無滲漏,核對《零售資源配送單》中有關計量數據。如有異常情況,卸油員應向站長報告,由站長報計質量監管員處理。3.卸油員與駕駛員共同核驗封條,檢查油罐車各施封點是否符合規定,加油站站長監督確認。對未施封或不符合施封規定的,加油站不得驗收卸油,立即向計質量監管員報告,由計質量監管員按相關程序向零配中心報告處理。當前第20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接卸油作業流程管理規定

(適用一次油氣回收工藝油罐)核對油品階段4.卸油員檢查油罐車是否符合計量交接條件(主要是各倉裝載量是否達到標稱容積的75%以上,油罐車輪胎是否足氣等)。5.穩油15分鐘后,卸油員抽取油罐車底部油樣目測檢查顏色、氣味、水雜、粘度等外觀質量(必須每個倉進行抽查)。屬非省公司系統油庫(發送我公司油品的油庫主要為黃埔油庫、南村油庫、小虎島油庫、花都油庫)的油品,要檢查油品質量證明,即本系統質檢室出具的質量檢驗報告或本公司計質量部門的認可證明。當前第21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接卸油作業流程管理規定

(適用一次油氣回收工藝油罐)計量驗收階段1.罐車承運油品外觀質量無異常,承運方與卸油員共同對油罐車油品進行計量,雙方共同確認油高、水高、油溫,計量操作人員按規定計算到站驗收數量,站長負責監督確認。2.數量超耗時,檢查罐車、場地、計量器具等符合要求后,填寫《成品計量油罐車運輸超耗確認表》,向承運方提出索賠,填寫《成品油罐車運輸超耗確認表》,取得油高、水高、油溫的計量數據確認后,方可卸油。《成品油罐車運輸超耗確認表》報送市公司計質量部門處理。如承運方對油高、水高、油溫拒絕簽字確認,加油站不得卸油。當前第22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接卸油作業流程管理規定

(適用一次油氣回收工藝油罐)計量驗收階段3.卸油前停止發油作業,從液位儀讀取或手工計量裝油儲罐的油高、水高、油溫,計算收油前儲罐的凈油體積;確認儲罐的允許容量,以防止跑、冒油事故的發生。當發現油站儲罐的允許容積不足裝載應卸油品時,馬上報告站長,等待處理。4.計量驗收結束后,卸油員負責關閉油車回氣孔蓋、油罐量油孔蓋,并檢查確認密閉良好。當前第23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接卸油作業流程管理規定

(適用一次油氣回收工藝油罐)卸油階段1.完成來油數量確認后,卸油員與司機再次確認收油罐口標志和待卸油品名稱、牌號是否一致。2.收油罐口標志和待卸油品名稱、牌號一致的,卸油員負責油站卸油口端卸油管和回氣管接口的連接,油罐車司機負責接油罐車出油口端卸油管和回氣管接口的連接,卸油管和回氣管要求自然彎曲,站長負責檢查兩端接口是否接好,接卸油品是否正確,卸油和回氣軟管是否完好等,如發現不安全的問題,加油站有權拒絕卸油。3.連接好卸油卸油管和回氣管后,卸油員與司機再次確認收油罐口標志和待卸油品名稱、牌號是否一致,卸油管和回氣管有無混接,并檢查管口有無滲漏;拉動卸油管和回氣管,確保連接牢固可靠。當前第24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接卸油作業流程管理規定

(適用一次油氣回收工藝油罐)卸油階段4.卸油管和回氣管連接無誤后,卸油員負責關閉卸油罐的阻火帽管線球閥,關閉真空壓力閥(PV閥)管線球閥,打開油站卸油口端回氣管的閥門,油罐車司機負責打開油罐車回氣管的閥門,站長負責監督確認。5.站長在準備卸油前,對照《安全確認單》逐項再復核檢查安全措施完整,各處閥門啟閉無誤,經雙方簽字確認,并確認與卸油油罐連接的加油機已停止加油作業,方可開閥卸油。若因未停止加油作業發生水雜等油品質量問題,按“三違”規定執行處罰。6.司機緩慢開啟罐車卸油閥,卸油員集中精力監視、觀察卸油管線、閘閥、過濾器等設備的運行情況。當前第25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3點接卸油作業流程管理規定

(適用一次油氣回收工藝油罐)卸油階段7.卸油期間,卸油作業人員(站長或站長委托的安全員、卸油員、駕駛員、押運員)必須全過程在場監卸,不得擅自離開,且必須在警戒區內巡查。任何時候,卸油現場不少于2人現場監控,且加油站(站長、卸油員)和承運方(油車司機、押運員)必須保證各不少于1人員在現場監控。如遇到雷雨天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