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瀝青鋪設升級改造工程(二期)工程設計說明書_第1頁
道路瀝青鋪設升級改造工程(二期)工程設計說明書_第2頁
道路瀝青鋪設升級改造工程(二期)工程設計說明書_第3頁
道路瀝青鋪設升級改造工程(二期)工程設計說明書_第4頁
道路瀝青鋪設升級改造工程(二期)工程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道路瀝青鋪設升級改造工程(二期)工程第一冊設計說明書目錄1.概述 31.1工程概況 31.1.1工程地理位置 31.1.2工程范圍 31.1.3工程規模 41.2設計依據 51.3測設簡況 51.4圖紙組成 62.工程建設條件 72.1道路沿線建設條件 72.1.1道路現狀 72.1.2主要相交道路 92.1.3沿線建筑物 92.1.4河涌(及灌溉渠) 92.1.5地上桿線及地下管線 92.1.6沿線文物古跡情況 92.1.7道路現狀調查結論 92.2自然地理條件 92.2.1地形地貌 92.2.2氣候氣象 92.2.3工程地質 102.3沿線筑路材料 102.3.1材料供應情況 102.3.2運輸條件 103.采用的規范及標準 113.1設計規范 113.2采用的標準 114.總體設計 134.1技術標準 134.2平面 144.4縱斷面 144.5橫斷面 144.5.1原則及控制因素 144.5.2橫斷面設計 155.道路工程 225.1路基工程 225.1.1填料強度及壓實度要求 225.1.2一般換填處理 225.2路面工程 225.2.1路面病害及處理 225.2.2路面結構 225.2.3路面結構材料要求 235.2.4路面施工 275.2.5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及側平石 285.3無障礙通道 295.3.1行進盲道 295.3.2交叉口緣石坡道 295.3.3直線段緣石坡道 295.3.4公交車站處盲道 295.3.5車止石 296施工技術要求 306.1施工注意事項 306.2安全生產技術要求 301.概述1.1工程概況1.1.1工程地理位置本項目是在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內。包含永寧大道(新新公路-香山大道)、創新大道(金融大道-香山大道)、新建南路(創譽路-荔新公路)、創業大道(新科路-富士康用地、新譽北路-沙寧公路)、創強路(新耀北路-香山大道、新譽北路-沙寧公路、香山大道-新建北路)、香山大道(永寧大道-創業大道)、新建北路(創業大道-創強路)、創譽路(新建北路-新譽南路、新耀南路-香山大道)、新耀北路(創業大道-創立路、創強路-創譽路)、新和南路(創新大道-荔新公路)、新譽南路(創譽路-荔新公路)、創優路(香山大道-新和北路)、新耀南路(創譽路-荔新公路)、新和北路(永寧大道-創強路)、新譽北路(創強路-創譽路)、創盈路(新科路-香山大道)、新祥路(創新大道-荔新公路)、創立路(新耀北路-香山大道)、創建路(新耀南路-新詳路)、新光路(創建路-荔新公路)、新輝路(永寧大道-創優路)、新立路(創業大道-創強路)、香山大道(創立路-創業大道)、金融大道等23條(共29段)已建市政道路。圖1-1工程地理位置圖1.1.2工程范圍項目的建設范圍如表所示。序號名稱等級長度1永寧大道(新新公路-香山大道)主干路3km2創新大道(金融大道-香山大道)主干路1.2km3新建南路(創譽路-荔新公路)主干路1.2km4創業大道(新科路-富士康用地)主干路3.7km創業大道(新譽北路-沙寧公路)主干路1km5創強路(新耀北路-香山大道)主干路0.5km創強路(新譽北路-沙寧公路)主干路1.6km6香山大道(永寧大道-創業大道)主干路1.1km7新建北路(創業大道-創強路)主干路0.5km8創譽路(新建北路-新譽南路)次干路0.5km創譽路(新耀南路-香山大道)次干路0.7km9新耀北路(創業大道-創立路)次干路0.5km新耀北路(創強路-創譽路)次干路0.6km10新和南路(創新大道-荔新公路)次干路0.6km11新譽南路(創譽路-荔新公路)次干路1.1km12創優路(香山大道-新和北路)次干路1.1km13新耀南路(創譽路-荔新公路)次干路1km14新和北路(永寧大道-創強路)次干路2km15新譽北路(創強路-創譽路)次干路0.4km16創盈路(新科路-香山大道)次干路1km17新祥路(創新大道-荔新公路)支路0.6km18創立路(新耀北路-香山大道)支路0.5km19創建路(新耀南路-新詳路)支路1.3km20新光路(創建路-荔新公路)支路1.1km21新輝路(永寧大道-創優路)支路0.3km22新立路(創業大道-創強路)支路0.6km1.1.3工程規模本項目對道路的現狀水泥路面進行破損修復,加鋪瀝青混凝土路面,提升路面功能;完善道路沿線以及交叉口的交通設施與交通組織;對沿線的進行全要素升級改造;結合交叉口及公交車站完善人行道鋪裝;對雨水口、車行道井蓋等內容進行升級改造。包括專業有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1.1.4.工程建設必要性1、實城市總規、推動城市發展需要根據城市發展規劃,增城區將發展成為廣州東部現代化生態新城區,增城將建設成為富裕、安康、文明、和諧、美麗而又有創造發展的科學示范城市。因此增城區將發展定位為:廣州東部先進制造業基地、現代服務業穗東中心、廣州生態旅游示范區、都市型現代農業基地、廣州東北部綠色生態屏障和廣東省重要的教育基地。城市發展規劃將“構建南中北三大主體功能區”作為發展戰略的主要目標與定位之一,將南部開發為新型工業區。隨著開發區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道路沿線土地開發步伐加快,原有道路已經無法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市政路網道路功能已經發生改變,路網已經成為城市市民出行的交通干道,路網修建更完善的人行道、綠化景觀等配套設施的,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2、促進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近年來,增城以規劃建設三大主體功能區為抓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創建廣州東部現代化生態新城區為目標,按照“兩城三中心”、“三個經濟圈”的發展思路,積極探索都市圈衛星城的科學發展模式,因地制宜地將1616平方公里劃分為南中北三個經濟圈形成三大主體功能區,南部定位為重點開發的新型工業集聚區、中部定位為優化開發的生活安居與文化產業區、北部定位為限制工業開發的都市型農業和生態旅游休閑區,南中北三大主體功能區互補互動、協調發展,經濟和社會走上又好又快的發展軌道。開發區綜合競爭力不斷地提高,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經濟的發展,交通必先行,路網改造將起到增強開發區經濟發展的樞紐作用。項目的建設將促進新型制造業基地路網的完善,促進增城區的招商引資工作,最終將帶動全區經濟的發展。3、路網的改造是沿線土地開發利用、改善人民生活,建設環保城市、文明城市的需要改造路網沿線已開發建設的用地以居住用地和工業用地為主,總體開發程度不高,因此,本項目的改造,伴隨沿線地區開發成熟,交通需求量將急速增長。同時沿線設置綠化帶、人行道、自行車道的完善,建設道路景觀和綠化工程,瀝青敷設減少噪音,加強行車的舒適性,對改善人民生活,對改善城市景觀建設環保城市、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義。道路是一種基本的城市線性開放空間,不僅是城市的骨架、城市交通的主體,也是展現城市風貌的重要場所。而城市道路設施則是反映城市面貌和城市個性的重要因素。它所包含的種種元素以及功能使其不僅僅是作為連接兩地的交通通道,更是反映城市景觀的重要載體和窗口。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街道設施的改造升級成為城市建設的重點,也是城市形象提升的最直觀的手段。4、項目建設是增城開發區核心區提高競爭力的需要開發區核心區是開發區重要的組成部分,包含了廣州東部汽車產業基地、生產性服務業務園和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其發展汽車產業、光電產業與太陽光伏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汽車、摩托車、機械等先進制造業以及總部經濟,是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主要增長點。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總產值發展狀況如下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汽研”)是1985年根據國家對汽車行業管理的需要,經國家批準成立的科研院所,現隸屬于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是中國唯一的汽車行業技術歸口單位和國家政府主管部門的技術支撐機構。中心主要職能是協助政府開展汽車行業標準與技術法規、產品認證檢測、質量體系認證、行業規劃與政策研究、信息服務與軟科學研究工作,多年來建設了面向行業、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試驗室和研究機構,參與了我國汽車領域70%的產業政策和行業標準的編制工作,是整車及零部件企業技術支撐和戰略發展的合作伙伴,也是我國最具影響力的汽車產業公共服務平臺。2016年8月,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華南總部基地落戶廣州市增城開發區。華南總部基地將在增城開發區建立以汽車及新能源汽車檢驗檢測為核心的區域性總部,構建汽車產業及其上下游全產業鏈技術服務能力,包括汽車檢測認證、技術咨詢、汽車產業大數據、汽車及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等功能平臺,推動汽車及其現骨干產業在增城集聚。此外,富士康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落戶廣州增城經濟開發區永寧街,占地面積達2156畝,這是廣州改革開放以來單筆投資、最大的先進制造業項目。富士康科技集團是專業從事計算機、通訊、消費性電子等3C產品研發制造,廣泛涉足數位內容、汽車零組件、通路、云運算服務及新能源、新材料開發應用的高新科技企業,擁有百余萬員工及全球頂尖客戶群,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業科技制造服務商。2015年進出口總額占中國大陸進出口總額的3.7%;2016年躍居《財富》全球500強第25位。富士康科技集團持續提升研發設計和工程技術服務能力,逐步建立起以中國大陸為中心,延伸發展至世界各地的國際化版圖。富士康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是樞紐型建設項目,樞紐型項目及其“磁場效應”將為廣州打造制造強市提升馬力。據專家預估,富士康項目將使廣州成為“世界顯示之都”的目標加速實現,預計2020年廣州新型顯示產值將超3000億元,帶動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超5000億元。項目將有望吸170多家富士康上下游產業鏈和關聯方在穗投資落地,再造千億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隨著增城區的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開發區轉型升級面臨產業配套設施缺乏、城市交通服務功能不足、沿線道路土地開發程度不足、區域發展不均衡等問題。5、本項目的實施可以到延長路面使用壽命,提高道路質量,降低道路養護成本。對道路采取預防性養護,有利于降低道路的全壽命成本。道路全壽命成本,不僅考慮初期修建,還應考慮預定分析期內可能采用的各種維修方案所發生的費用,這些方案包括各種養護和改建措施的不同組合。一條質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壽命前75%的時間內性能下降40%,這一階段稱之為預防性養護階段,如未得到及時養護,在隨后12%的使用壽命時間內,性能將再下降40%,從而造或養護成本大幅度的增加。通過對幾十萬公里不同等級公路的跟蹤研究和大量的養護維修實踐,調查統計得出,每投入1元錢預防性養護資金,可節約3~10元后期矯正性養護資金的結論。整個路面使用周期內進行3~4次的預防性養護,可節約養護費用45%~50%。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出行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當道路嚴重損壞時,再采取措施進行養護的“反應型養護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目前城市經濟發展和道路交通的需求了。必須轉變工作思路,防患于未然,在道路狀況良好或是病害剛出現的早期就采取預防性養護的措施進行修復,以保證城市道路的完好和交通安全。傳統的道路養護理念、方式與城市交通擁擠的現狀不相協調。城市道路交通的特點是車流量大,人均道路面積小。等到路面破壞后才考慮維修,此時的道路由于已經發生了結構性的損壞,需要對基層進行處理,維修時間長占用道路造成交通擁堵;而且在維修前,由于路況差、行車顛簸,車輛通行的速度受很大限制,道路原本提供的交通流量無法充分發揮而易造成擁堵。本次改造通過道路面層處理的方式來起到對道路補強的作用,施工方便快捷,對交通影響小;通過對路面預防性養護,在道路行駛質量明顯下降之前就采取措施恢復道路通行能力,就能給道路用戶提供機動性大、擁擠少且更加安全、舒適和耐久的路面。項目建設有利于改善增城開發區核心區園周邊交通狀況及確保富士康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的順利實施;其次,項目建設對升級產業配套設施,完善開發區內路網系統,提高城市交通服務水平,引導區內經濟沿新建創優路東西向發展,帶動周邊地區開發整合有極大推動作用1.2設計依據1.《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主干道瀝青鋪設提升改造工程及主干道綠化升級改造工程中標通知書》;2.《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主干道瀝青鋪設提升改造工程及主干道綠化升級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3.《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已建成市政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圖;41:500電子地形圖。5.定測數據。1.3測設簡況2018.10踏勘現場,并與業主溝通2018.10完成初步設計送審圖1.4關于可行性研究報告專家組意見回復1、補充舊路病害調查、明確路面病害類型及分布范圍。回復:2、補充道路現狀交通量調查,并根據交通分布情況優化道路加鋪方案。回復:按意見執行,增加現狀交通量調查。3、應補充交叉口舊路拆除重建的必要性論證。回復:4、人行道路面結構宜采用透水面磚。回復:目前增城開發區引進富士康等大型企業,迫切需要提示城市整理景觀效果,提高國際影響力。結合廣州是道路全要素設計指引《城市道路品質化提升建設指引》建議采用花崗巖材質。5、復核項目建設內容及主要工程量,工程預備費建議按5%計算。其他詳見專家個人意見。回復:按意見執行1.5初步設計專家評審意見回復1.補充可研批復及意見的執行情況;回復:按意見修改。2.補充工程建設的意義及必要性闡述;回復:按意見修改。3.增加舊路檢測說明;回復:按意見修改。4.優化道路最小縱坡長度;回復:按意見修改。5.部分道路僅做車行道加鋪,車行道加鋪后與人行道高差較小,建議人行道同步改造;回復:部分道路已有側綠化帶分隔車行道和人行道,未有綠化帶分隔的道路新增人行護欄分隔。6.增加橋梁升級改造的說明及圖紙;回復:按意見修改。7.補充箱變系統圖、路燈控制箱系統,核實現狀供電系統是否滿足升級后需求;回復:按意見核實修改。8.優化行人過街位置及車輛調頭位置;回復:按意見修改。9.須預留車輛感應線圈增設或修復工程量;回復:按意見核實修改。10.建議依據《廣州市井蓋設計管理試行辦法》進行優化設計;回復:按意見修改。11.進一步復核工程量,并根據最新材料價調整造價;回復:按意見核實修改。12.建議取消不發生的費用,如竣工圖編制費等;回復:按意見核實修改。13.核實項目還貸計劃,并根據計劃調整概算;回復:按意見核實修改。1.6圖紙組成施工圖設計圖紙共分為四冊:第一冊道路工程第二冊交通工程第三冊排水工程第四冊照明工程本冊為第一冊:道路工程。2.工程建設條件2.1道路沿線建設條件2.1.1道路現狀1、永寧大道(新新公路-香山大道)位于增城區新塘工業加工區北側,為新塘工業加工區主要要道路,東西走向。城市主干路,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60km/h,道路寬度50m,現狀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狀況良好,局部路段零星存在破損情況,需要進行修復,全線設置有人行道。本次改造范圍為永寧大道(新新公路-香山大道)全長大約2.8km。現狀香山大道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狀況較為良好,本次改造全斷面采用花崗巖,拆除現狀人行道,新建3m人行道(1.5m人行道+1.5m樹穴)及1.5m綠道。2、創新大道(金融大道-香山大道)創新大道目前道路運營狀況良好,路面輕微磨損;道路兩側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綠化效果相對較好,生長比較茂盛。對全線路面進行加鋪瀝青,全斷面改為花崗巖,現狀金融大道-新耀南路段無人行道,本次新增2m自由式人行道,新耀南路-香山大道段對現狀人行道改鋪花崗巖,靠近醫院一側增加石凳及人行護欄。3、新建南路(創譽路-荔新公路)新建南路是廣州東部(增城)汽車產業基地南區的一條次干道,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40km/h,道路寬度40m,改造長度1.15km。現狀香山大道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狀況較為良好,本次改造全斷面采用花崗巖,拆除現狀人行道,新建2m自由式人行道。4、創業大道(新科路-富士康用地)(新譽北路-沙寧公路)創業大道位于廣州東部(增城)汽車產業基地北側,為汽車產業基地主要道路之一。設計起點為新科路,沿線通過新耀北路、香山大道、新和北路、新建北路、新譽北路、新泰路,終點接沙寧公路,路線大致成東西走向。城市主干路,設計速度60km/h,雙向八車道,道路規劃紅線寬50m,本次改造長度大約4.6km。現狀為水泥路面,全線未設置人行道,側平石采用砼,部分路段正在施工中;本次新增2m自由式人行道,對全線路面進行加鋪瀝青,全斷面改為花崗巖。5、創強路(新耀北路-香山大道)、(新譽北路-沙寧公路)創強路位于廣州東部(增城)汽車產業基地北區,為汽車產業基地主要道路之一。起點接新新公路,沿線經過新耀北路、香山大道、新和北路、新建北路、新譽北路、新泰路,終點接沙寧公路,路線大致成東西走向,城市主干道,設計速度為60km/h,雙向六車道,道路規劃紅線寬53.5m,規劃退縮綠化帶兩側寬度各為8.25m,整條道路全長約7.2km。一期已改造路段側石全部更換為花崗巖,各個路口接順考慮適當加長,北側超薄磨耗層加鋪段在初設時暫按加鋪4cmSMA預留;二期道路斷面參考香山以東新建兩米自由式人行道(2m自由式人行道即0.12m壓條+0.3m人行道磚+0.3m盲道磚+1.4m綠道+0.12m壓條,實際寬度2.24m)。6、香山大道(永寧大道-創業大道)香山大道是位于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中軸線上,一條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南起荔新公路,北至永寧大道,雙向八車道,設計速度60km/h,斷面規劃寬度為80m,全長大約4.5km,本次改造范圍1.05km。現狀為水泥路面,改造段未設置人行道,側平石采用砼;本次新增2m自由式人行道,對全線路面進行加鋪瀝青,全斷面改為花崗巖。7、新建北路(創業大道-創強路)一條南北向的主干道,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60km/h,道路寬度30m,改造長度0.54km。新建北路目前道路運營狀況良好,本次改造對路面進行加鋪瀝青;改造段未設置人行道,側平石采用砼,本次新增2m自由式人行道,對全線路面進行加鋪瀝青,全斷面改為花崗巖。8、創譽路(新建北路-新譽南路)(新耀南路-香山大道)創譽路是廣州東部(增城)汽車產業基地中部,等級為城市主干道,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60km/h,道路寬度40m,改造長度1.45km。創譽路目前道路運營狀況良好,路面輕微磨損,本次改造對路面進行加鋪瀝青,新耀南路-香山大道段新增4m人行道,全斷面改為花崗巖。新建北路-新譽南路段人行道維持現狀,僅做道路加鋪。9、新耀北路(創業大道-創立路)(創強路-創譽路)一條南北向次干道,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40km/h,道路紅線寬度為30m,兩側綠化帶寬度各5m。改造長度1.08km。新耀北路目前道路運營狀況良好,路面輕微磨損,本次改造對路面進行加鋪瀝青;創業大道-創立路段(以北段)人行道維持現狀,僅做道路加鋪。創強路-創譽路(以南段)西側新增1.5m人行道+1m綠道,東側不做改造,全斷面改為花崗巖。10、新和南路(創新大道-荔新公路)新和南路的一條南北向次干道,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40km/h,道路寬度40m,改造長度0.5km。本次改造人行道維持現狀,僅做道路加鋪。11、新譽南路(創譽路-荔新公路)新譽南路是廣州東部(增城)汽車產業基地南區的一條南北向次干道,道路寬度30m,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40km/h,改造長度1.1km。本次改造人行道維持現狀,僅做道路加鋪。12、創優路(香山大道-新和北路)創優路是一條東西向次干道,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40km/h,道路寬度30m,改造長度1.03km。現狀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狀況較為良好,本次改造對路面進行加鋪瀝青,側平石維持現狀,新建2m自由式人行道。13、新耀南路(創譽路-荔新公路)一條南北向次干道,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40km/h,道路紅線寬度為30m,兩側綠化帶寬度各5m,改造長度1.73km。現狀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狀況較為良好,本次改造對路面進行加鋪瀝青,創新大道以北段,現狀無人行道,側綠化帶內增設2.5m自由式人行道(0.9m人行道+1.6m綠道),側平石維持不變。創新大道以南段,橫斷面不變,僅做加鋪,側平石保持保持不變。14、新和北路(永寧大道-創強路)一條南北向次干道,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40km/h,道路紅線寬度為40m,兩側綠化帶寬度各5m,改造長度2km。現狀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狀況較為良好,本次改造對路面進行加鋪瀝青,側平石保持保持不變,新建2m自由式人行道。15、新譽北路(創強路-創譽路)一條南北向次干道,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40km/h,道路紅線寬度為30m,改造長度0.4km。現狀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狀況較為良好,本次改造對路面進行加鋪瀝青,全斷面采用花崗巖,新建2m自由式人行道。16、創盈路(新科路-香山大道)一條東西向次干道,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為40km/h,道路紅線寬度為40m,改造長度1km。現狀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狀況較為良好,本次改造對路面進行加鋪瀝青,側平石維持不變,新建2m自由式人行道。17、新祥路(創新大道-荔新公路)一條南北向支路,雙向兩車道,設計速度為20km/h,道路紅線寬度為15m,改造長度0.6km。新祥路目前道路運營狀況良好,本次改造對路面進行加鋪瀝青。18、創立路(新耀北路-香山大道)一條東西向支路,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20km/h,道路紅線寬度為25m,改造長度0.5km。目前道路運營狀況良好,本次改造對路面進行加鋪瀝青。19、創建路(新耀南路-新詳路)一條南北向支路,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20km/h,道路紅線寬度為25m,改造長度1.3km。目前道路運營狀況良好,本次改造對路面進行加鋪瀝青。20、新光路(創建路-荔新公路)一條南北向支路,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20km/h,道路紅線寬度為25m,改造長度1.1km。目前道路運營狀況良好,本次改造對路面進行加鋪瀝青。21、新輝路(永寧大道-創優路)一條南北向支路,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20km/h,道路紅線寬度為18m,改造長度0.3km。現狀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狀況較為良好,本次改造對路面進行加鋪瀝青,全斷面采用C30預制砼,新建2m人行道。22、新立路(創業大道-創強路)一條南北向支路,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20km/h,道路紅線寬度為20m,改造長度0.3km。現狀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狀況較為良好,本次改造對路面進行加鋪瀝青,全斷面采用C30預制砼,新建2m人行道。2.1.2主要相交道路1.荔新公路荔新公路是連接增城市區和新塘城區的一條主干路,也是廣東S119省道的一部分。荔新公路南起新塘解放北路-廣深大道路口,北至荔景大道-增城大道(G324國道)路口。雙向六車道,全長28km。本工程與荔新公路均采用地面平交口方式實現交通轉換。2.廣惠高速公路廣惠高速公路全長153.2公里,雙向六車道,起點位于廣州市蘿崗區,途經增城市、博羅縣、惠州市惠城區、惠陽區,終點位于惠東縣凌坑。沿線與廣州北二環高速公路、北三環高速公路、增從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惠河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常(平)惠(東)高速公路(規劃)及G324國道等連接成網,是廣東省規劃的干線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惠高速公路與本工程道路相交形式均為分離式立交,現狀橋底凈空為4.5m,道路下穿高速公路前已設置限高龍門架。2.1.3沿線建筑物本工程改造道路沿線以工業用地為主,部分道路兩側有現狀村落及民居,創新大道兩側分布了醫院及商業中心。兩側的建筑物基本控制在道路的規劃紅線外。2.1.4河涌(及灌溉渠)現狀河涌為雅瑤河。2.1.5地上桿線及地下管線由于本工程所在區域地塊以工廠為主,電力需求比較大,現狀地上輸電設備較多,香山大道、創強路以及創新大道、創譽路部分路段的中央綠化帶均有現狀高壓電塔(桿)。創強路南半幅路現狀路側綠化帶內、新祥路東側人行道也有電線桿。現狀地下管線主要有雨水管、污水管、給水管、燃氣管、公安交通、電力電信、照明等管線。部分道路雨污水管線位于車行道下,部分道路雨污水管線位于路側綠化帶或者人行道內,其他類型管線主要位于現狀道路兩側人行道或者現狀路側綠化帶內。2.1.6沿線文物古跡情況本工程沿線無文物古跡。2.1.7道路現狀調查結論根據現場調查,本次工程包含的道路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現狀路面情況良好,局部砼板塊需要采取修復等措施處理之后才能加鋪瀝青;2.現狀交叉口存在一些問題,如交叉口距離過近、未設二次過街、調頭設施位置不合理、左轉應展寬設置等,交通組織待進一步完善;3.現狀車行道側的雨水收水口、車行道上的雨污水檢查井井蓋類型多樣,材料多樣,需要統一樣式,與路面“黑色化”相匹配。2.2自然地理條件2.2.1地形地貌場地位于珠江流域東江下游,地處新塘——仙村——石灘——三江三角洲平原,北靠新塘地勢最高的南香山,區內地勢北高南低。2.2.2氣候氣象本地區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屬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豐富(1953.5小時),四季宜人。據增城市資料,年均氣溫21.6oC,冬季氣溫12.4oC,夏季為28.3oC,低溫陰雨持續時間短,在1~2月份出現,年平均降雨量為1405~1921.6mm,雨量分布不平均,10~3月為旱季,降雨量為285.2mm,4~9月為雨季降雨量為1457.2mm,暴風雨集中在5~6月份。年相對濕度78%,全年無霜凍,適宜熱帶、亞熱帶作物生長。全年季風明顯,主導風向以北風(頻率22%)為主,6-7月盛行南風,5-10月常有西風,極少受臺風正面襲擊,平均每年0.8次。最大風力7-11級。因此,區內常年盛行兩個主要風向;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偏北風的頻率較偏南風的頻率大,這對工業布局將產生一定的影響。2.2.3工程地質本工程為舊路改造,經過今年的交通運營,路面狀況呈現良好狀況,說明道路路基處理滿足路用要求,因此,本工程未開展勘察及路面檢測。2.3沿線筑路材料2.3.1材料供應情況1石料:本項目所在地未見有良好的基巖出露,在工程中所需的石料需靠外運供應。2砂料:在工程中所需的石料需靠外運供應。3路基填料:本工程以外借土方為主。4水源:可引市政給水網中水作為工程用水和生活用水。5鋼材、木料、水泥:本項目所需主材如木材、鋼材、水泥、石油瀝青等均需外購。2.3.2運輸條件運輸條件:項目所在地既有道路有廣惠高速、香山大道、荔新公路等,交通運輸條件較好。3.采用的規范及標準3.1設計規范(1)總體與路線1.《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3年版)》2.《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 CJJ37-20123.《城市道路路線設計規范》 CJJ193-20124.《城市道路交叉口規劃規范》 GB50647-20115.《城市道路交叉口設計規程》 CJJ152-20106.《公路路線設計規范》 JTGD20-20067.《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0B1-2003(2)路基1.《城市道路路基設計規范》CJJ194-20132.《公路路基設計規范》 JTGD30-20043.《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 JTGF10-20064.《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 JTGE60-20085.城市道路-路面、路基及其他設施(2008年合訂本)圖集6.《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3)路面1.《城鎮道路路面設計規范》 CJJ169-20122.《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D50-20063.《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JTGF40-20044.《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 JTJ034-20005.《公路瀝青瑪蹄脂碎石路面技術指南》SHCF40-01-2002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JTGD40-2002(5)建筑材料1.《公路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JTG/TD32-2012(6)檢測及驗收1.《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7)附屬設施設置1.《城市道路人行道設施設置規范》DBJ440100/T205—20142.《無障礙設計規范》GB50763-20123.《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場、廠工程設計規范》CJJ/T15-20114.《井蓋設施建設技術規范》DBJ440100/T160—2013(8)養護管理1.《城市道路養護技術規范(附條文說明)》CJJ36-20062.《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規范(0551)》JTJ073.2-2001其它有關的國家及地方強制性規范和標準3.2采用的標準(1)道路等級永寧大道、創新大道、新建南路、創業大道、創強路、香山大道、新建北路:城市主干路創譽路、新耀北路、新和南路、新譽南路、創優路、新耀南路、新和北路、新譽北路、創盈路:城市次干路新祥路、創立路、創建路、新光路、新輝路、新立路:城市支路(2)設計速度主干路:60km/h次干路:40km/h支路:20km/h(3)荷載標準道路路面結構計算荷載:BZZ-100型標準車(4)凈空高度香山大道機動車道≥5m其他道路機動車道≥4.5m非機動車、行人≥2.5m(5)車道寬度路段車道寬度:3.75m,3.5m。場地為工業園區,大型車較多,保持道路車行道現狀寬度,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設置3.75m寬車道。交叉口車道寬度:左、右轉專用車道寬采用3.5m。港灣式公交停靠站車道寬度:3.5m。(6)坐標系統1980西安坐標系3帶,中央子午線為114°(7)標高系統1985國家高程基準(8)主要線形標準道路等級主干路次干路/輔道支路規范值規范值規范值計算行車速度(km/h)604020不設超高最小圓曲線半徑(m)60030070設超高最小圓曲線半徑一般值(m)30015040設超高最小圓曲線半徑極限值(m)1507020不設緩和曲線的最小圓曲線半徑(m)1000500-平曲線最小長度一般值(m)15011060平曲線最小長度極限值(m)1007040圓曲線最小長度(m)503520緩和曲線最小長度(m)5035-停車視距(m)7040204.總體設計4.1技術標準本項目是在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內。包含永寧大道(新新公路-香山大道)、創新大道(金融大道-香山大道)、新建南路(創譽路-荔新公路)、創業大道(新科路-富士康用地、新譽北路-沙寧公路)、創強路(新耀北路-香山大道、新譽北路-沙寧公路)、香山大道(永寧大道-創業大道)、新建北路(創業大道-創強路)、創譽路(新建北路-新譽南路、新耀南路-香山大道)、新耀北路(創業大道-創立路、創強路-創譽路)、新和南路(創新大道-荔新公路)、新譽南路(創譽路-荔新公路)、創優路(香山大道-新和北路)、新耀南路(創譽路-荔新公路)、新和北路(永寧大道-創強路)、新譽北路(創強路-創譽路)、創盈路(新科路-香山大道)、新祥路(創新大道-荔新公路)、創立路(新耀北路-香山大道)、創建路(新耀南路-新詳路)、新光路(創建路-荔新公路)、新輝路(永寧大道-創優路)、新立路(創業大道-創強路)等22條(共26段)已建市政道路。表4.1-1主干路(設計速度60km/h)技術標準項目單位規范要求值香山大道設計取值創新大道設計取值創譽路設計取值創強路設計取值道路類別主干路主干路主干路主干路主干路標準軸載KNBZZ--100BZZ--100BZZ--100BZZ--100行車凈高m>=5.0>=5.0>=5.0>=5.0>=5.0設計速度Km/h6060606060平曲線不設超高最小半徑m600不設緩和曲線最小半徑m10001214100039801000圓曲線最小長度m50276.85484.179248.474150.091緩和曲線最小長度m50豎曲線凹形豎曲線最小半徑m150061004300068007594.937凸形豎曲線最小半徑m180086001500087505310最大縱坡%51.58-0.720.561.24最小坡長m170235106.441118.71558.57最小長度m50120.412090.12580橫坡%1~2保持現狀保持現狀保持現狀保持現狀路面結構使用年限a1515151515表4.1-2次干路(設計速度40km/h)技術標準項目單位規范要求值新和南路設計取值新祥路設計取值新和北路設計取值新建北路設計取值道路類別城市次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次干路標準軸載KNBZZ--100BZZ--100BZZ--100BZZ--100行車凈高m>=5.0>=5.0>=5.0>=5.0>=5.0設計速度Km/h4040404040平曲線不設超高最小半徑m300不設緩和曲線最小半徑m500500500500-圓曲線最小長度m3555.41181.879182.233-緩和曲線最小長度m35豎曲線凹形豎曲線最小半徑m4505000-80008000凸形豎曲線最小半徑m4003000300012371.1349800最大縱坡%61.21.48-1.66-0.65最小坡長m11042.81976.4934565最小長度m353953.760.884橫坡%1~2保持現狀保持現狀保持現狀保持現狀路面結構使用年限a1010101010表4.1-3支路(設計速度20km/h)技術標準項目單位規范要求值新輝路設計取值創立路設計取值新立路設計取值創建路設計取值新光設計取值道路類別城市支路城市支路城市支路城市支路城市支路城市支路標準軸載KNBZZ--100BZZ--100BZZ--100BZZ--100BZZ--100行車凈高m>=5.0>=5.0>=5.0>=5.0>=5.0>=5.0設計速度Km/h202020202020平曲線不設超高最小半徑m70不設緩和曲線最小半徑m--1000-2500-圓曲線最小長度m20-37.167-114.475-緩和曲線最小長度m20豎曲線凹形豎曲線最小半徑m100-11881.8339299.257185007500凸形豎曲線最小半徑m100610013945.717000200006000最大縱坡%81.6-0.25971.220.550.74最小坡長m6070105.81894.26595.73291.102最小長度m2070.96353.59979.99060.75橫坡%1~2保持現狀保持現狀保持現狀保持現狀保持現狀路面結構使用年限a1010101010104.2平面(1)總體布置本項目共有22條市政道路,基本涵蓋了增城開發區核心區已建成區域一級的骨干路網,路網總長度約27.6km,其中城市主干路總長大約13.42km。次干路總長大約10.16km,支路總長大約4.04km。。片區內交叉口平均間距比較適中,因此在改造中應綜合考慮。一般交叉口維持現狀,實現各交通轉向;對于香山大道、創新大道等主要道路,則優先保證主線交通的暢通,對于局部交叉口較近路段,次要道路與主要道路可采用右進右出的形式,或者次要道路采用直行限左的方式,盡量減少交叉口等車等方式,保證片區路網的通達、順暢。(2)平面線形本次設計為既有道路升級改造,各條道路擬合線形均與設計速度相對應,因此,對現狀道路的平面線形不作調整。4.4縱斷面根據開發區道路等級及交通量因素,加鋪路面結構采用兩層瀝青砼。縱斷面以現狀路面標高加鋪兩層瀝青砼作為控制。本工程為舊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現狀路面經長期運營之后,不均勻沉降使得原來相同坡度的一段縱坡現在分成坡差較小的多段縱坡,如果仍按照原設計速度標準進行加鋪的縱斷面設計,則會導致對現狀混凝土面板銑刨過多或者瀝青混凝土的調平數量非常大,兩種可能均對工程不利。根據其他瀝青改造工程完成后的實際運營經驗,舊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時最小坡長控制為60m,在現狀縱坡以及坡差普遍較小的情況下,能滿足本工程道路設計速度時的行車舒適性。縱坡小于0.3%時,應在道路兩側設置鋸齒形邊溝排水。工程設計起終點分別與現狀高程接順。對交叉口要進行豎向設計,合理調整雨水口,保證交叉口范圍內的地面水能迅速排走,防止加鋪瀝青面層被水長期浸泡損壞。在對道路進行瀝青加鋪之后,道路位于廣惠高速高架橋南側設置的現狀限高架應同步進行調整,保證足夠的行車凈高。在以加鋪兩層瀝青砼厚度作為設計高程控制條件時,如銑刨路面在1cm以內可不用銑刨。4.5橫斷面4.5.1原則及控制因素本項目為道路升級改造工程,維持現有道路橫斷面,現狀無人行道的道路新建人行道或者綠道,考慮到未實施人行道處的綠化帶零散布置有樹木,需充分利用現狀條件,本方案在無人行道路段且有樹木的路段按綠化園林小徑新建自由式人行道,人行道寬2m(0.6m人行道鋪裝+1.4m綠道鋪裝)或者2.5m(0.9m人行道鋪裝+1.6m綠道鋪裝),蜿蜒穿梭于現狀成型樹林之間。在滿足排水和路面結構需要的前提下設置橫坡度,加鋪瀝青路面后橫坡與道路原橫坡盡量保持一致,但需要保證橫坡在1%~2%范圍;滿足相關規范要求。4.5.2橫斷面設計1.永寧大道永寧大道拆除現狀4.5m人行道,新建綠道,改造后的標準橫斷面形式:1.5m綠道+3m人行道(人行道+樹穴)+12.5m(車行道,三車道)+5m(中央綠化帶)+12.5m(車行道,三車道)+3m人行道(人行道+樹穴)+1.5m綠道=39m。2.創新大道創新大道(新耀南路以西段)現狀無人行道,本次改造新建2m自由式人行道,改造后的標準橫斷面形式:2m綠道+12m(車行道,三車道)+5m(中央綠化帶)+12m(車行道,三車道)+2m綠道=33m。創新大道(新耀南路以東段)維持現狀斷面不變,改造后的標準橫斷面形式:5.5m人行道(人行道+樹穴)+12m(車行道,三車道)+5m(中央綠化帶)+12m(車行道,三車道)+5.5m人行道(人行道+樹穴)=38m。3.新建南路根據現場調查,新建南路未實施人行道處的綠化帶零散布置有樹木,考慮到充分利用現狀條件,本方案在無人行道路段按綠化園林小徑新建自由式人行道,人行道寬2m,蜿蜒穿梭于現狀成型樹林之間。

4.創業大道創業大道現狀無人行道,本次改造新建2m自由式人行道,改造后的標準橫斷面形式:2m(自由式人行道)+16m(車行道,四車道)+7.5m(中央綠化帶)+16m(車行道,四車道)+2m(自由式人行道)=43.5m。5.創強路創強路現狀無人行道,本次改造新建2m自由式人行道,改造后的標準橫斷面形式:2m(自由式人行道)+1.5m(側綠化帶)+12.25m(車行道,三車道)+21m(中央綠化帶)+12.25m(車行道,三車道)+1.5m(側綠化帶)+2m(自由式人行道)=52.5m。6.香山大道香山大道現狀無人行道,本次改造新建2m自由式人行道,改造后的標準橫斷面形式:2m(自由式人行道)+7m(輔道)+4.5m(分隔帶)+15.5m(車行道,四車道)+10m(中央綠化帶)+15.5m(車行道,四車道)+4.5m(分隔帶)+7m(輔道)+2m(自由式人行道)=68m。7.新建北路新建北路現狀無人行道,本次改造新建2m自由式人行道,改造后的標準橫斷面形式:2m(自由式人行道)+8m(車行道,兩車道)+8m(車行道,兩車道)+2m(自由式人行道)=20m。8.創譽路創譽路以東段保持現狀的標準橫斷面形式:2m(綠化帶)+12.25m(車行道,三車道)+5m(中央綠化帶)+12.25m(車行道,三車道)+1.5m(樹穴)+2.5m(人行道)=35.5m。創譽路北側為廣惠高速公路邊坡,且部分路段設置有擋土墻,邊坡坡腳或者擋土墻與創譽路車行道邊緣距離僅1m左右,因此創譽路北側未設置人行道。創譽路以東段(新耀南路-香山大道)現狀無人行道,在南側新增4m人行道(含樹穴):4m(綠化帶)+12.25m(車行道,三車道)+5m(中央綠化帶)+12.25m(車行道,三車道)+1.5m(樹穴)+2.5m(人行道)=35.5m。創譽路北側為廣惠高速公路邊坡,且部分路段設置有擋土墻,因此創譽路北側未設置人行道。9.新耀北路(創業大道-創立路)新耀北路(創業大道-創立路)保持現狀的標準橫斷面形式:4.5m(人行道)+8m(車行道,兩車道)+8m(車行道,兩車道)+2m(人行道)=22.5m。新耀北路(創強路-創譽路)現狀無人行道,本次改造新建1m(綠道)+1.5m(人行道),改造后的標準橫斷面形式:1m(綠道)+1.5m(人行道)+1.5m(側綠化帶)+8m(車行道,兩車道)+8m(車行道,兩車道)+2m(人行道)=22m。10.新和南路新和南路保持現狀的標準橫斷面形式:3.5m(人行道+樹穴)+14m(車行道,三車道+停車帶)+5m(中央綠化帶)+14m(車行道,三車道+停車帶)+3.5m(人行道+樹穴)=40m。11.新譽南路新譽南路保持現狀的標準橫斷面形式:2.5m(側綠化帶)+8m(車行道,兩車道)+8m(車行道,兩車道)+2.5m(人行道)=21m。12.創優路(香山大道-新和北路)創優路現狀無人行道,本次改造新建2m自由式人行道,改造后的標準橫斷面形式:2m(自由式人行道)+8m(車行道,兩車道)+8m(車行道,兩車道)+2m(自由式人行道)=20m。13.新耀南路(創新大道-荔新公路)新耀南路(創新大道-荔新公路)保持現狀的標準橫斷面形式:3m(人行道)+1.5m(樹穴)+8m(車行道,兩車道)+5m(中央綠化帶)+8m(車行道,兩車道)+1.5m(樹穴)+3m(人行道)=30m。新耀南路(創譽路-創新大道)現狀無人行道,本次新建2.5m自由式人行道,標準橫斷面形式:3m(人行道)+1.5m(樹穴)+8m(車行道,兩車道)+5m(中央綠化帶)+8m(車行道,兩車道)+1.5m(樹穴)+3m(人行道)=30m。14.新和北路新和北路現狀無人行道,本次改造新建2m自由式人行道,改造后的標準橫斷面形式:2m(自由式人行道)+11m(車行道,三車道)+11m(車行道,三車道)+2m(自由式人行道)=26m。15.新譽北路新譽北路現狀無人行道,本次改造新建2m自由式人行道,改造后的標準橫斷面形式:2m(自由式人行道)+8m(車行道,兩車道)+8m(車行道,兩車道)+2m(自由式人行道)=20m。16.創盈路創盈路現狀無人行道,本次改造2m自由式人行道,改造后的標準橫斷面形式:2m(自由式人行道)+12m(車行道,三車道)+6m(中央綠化帶)+12m(車行道,三車道)+2m(自由式人行道)=34m。17.新祥路新祥路保持現狀的標準橫斷面形式:2m(人行道)+1.5m(樹穴)+8m(車行道,雙向兩車道)+1.5m(樹穴)+2m(人行道)=15m。18.創立路(新耀北路-香山大道)創立路保持現狀的標準橫斷面形式:3m(人行道)+1.5m(樹穴)+8m(車行道,兩車道)+8m(車行道,兩車道)+1.5m(樹穴)+3m(人行道)=25m。19.創建路創建路保持現狀的標準橫斷面形式:3m(人行道)+1.5m(樹穴)+8m(車行道,兩車道)+8m(車行道,兩車道)+1.5m(樹穴)+3m(人行道)=25m。20.新光路新光路保持現狀的標準橫斷面形式:3m(人行道)+1.5m(樹穴)+8m(車行道,兩車道)+8m(車行道,兩車道)+1.5m(樹穴)+3m(人行道)=25m。21.新輝路(永寧大道-創優路)新輝路現狀無人行道,本次改造新建人行道,改造后的標準橫斷面形式:2m(人行道)+1.5m(側綠化帶)+8m(車行道,雙向兩車道)+1.5m(側綠化帶)+2m(人行道)=15m。22.新立路新立路現狀無人行道,本次改造新建人行道,改造后的標準橫斷面形式:2m(人行道)+1.5m(側綠化帶)+8m(車行道,雙向兩車道)+1.5m(側綠化帶)+2m(人行道)=15m。

5.道路工程5.1路基工程5.1.1填料強度及壓實度要求本工程對道路進行升級改造時,需要對交叉口車行道局部展寬、新建人行道,對于不滿足路基壓實度要求的路基部分,采取措施進行路基壓實。 填料強度及壓實度要求如下表。表5.1-1路基壓實度及填料最小強度要求項目分類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壓實度填料最小CBR(%)填料最大粒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路堤上路床0~30≥95≥94≥9286510下路床30~80≥95≥94≥9254310上路堤80~150≥93≥92≥9143315下路堤>150≥92≥91≥9032215零填及路塹路床0~30≥95≥94≥928651030~80≥93-≥9254310注:1.表中數字為重型擊實標準。應以相應的擊實實驗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為100%2.表列深度范圍均由路槽底算起。3.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圍內土的壓實度不應低于表列挖方要求。5.1.2一般換填處理車行道局部展寬,現狀表層為綠化用土,綠化用土下為舊路修筑時已進行壓實的素填土,但常年無行車荷載作用,與現狀砼板下的路基情況相比較差,為保證路基承載力要求,對車行道拓寬部分的路床換填級配碎石,換填厚度為50cm。5.2路面工程5.2.1路面病害及處理本工程道路現狀均為水泥混凝土路面。從全線情況看,工程范圍內大部分路面板塊較完好,無大面積裂縫、錯臺和脫空現象。根據路面調查結果,現狀道路存在一些道路病害,主要為各種縱、橫、斜向裂縫,角隅斷裂,交叉裂縫斷裂板,同時存在少量接縫碎裂、裂紋起皮及坑洞病害。加鋪瀝青罩面之前需對舊路病害進行針對性的處理:1、對于寬度小于3mm的輕微裂縫采用擴縫灌漿處理,應首先進行清縫,然后灌入乳化瀝青。2、對于貫穿全厚的大于3mm小于15mm的中等裂縫,采取條帶罩面進行補縫。在裂縫兩側平行于縮縫切縫,且距裂縫距離不小于15cm。鑿除量橫縫內混凝土深度7cm。每間隔50cm打一對鈀釘孔,并在二鈀釘孔之間打一對與鈀釘孔直徑相一致的鈀釘槽,鈀釘采用直徑16mm的螺紋鋼,長度不小于20cm,彎鉤長度為7cm。3、對于寬度大于15cm的嚴重裂縫采用全深度補塊的設置傳力桿法處置。橫向施工縫傳力桿直徑為32mm的光面鋼筋,長度為50cm,每間隔30cm布置,嵌入相鄰保留板內深25cm。縱向接縫保留原有拉桿,原有拉桿損壞失效的應予以更換。4、交叉裂縫斷裂板以及中、重程度修補損壞的路面,采用換板處理;5、對于角隅斷裂,橫向挖除斷裂部位,更換素砼板,加設傳力桿。6、對于少量表面性損壞、輕度修補損壞、接縫碎裂,對損壞部位進行清理,采用瀝青砼予以補平。7、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脫空的面板采用水泥灌漿法處理,5.2.2路面結構(1)高差4≤H<10cm時在修補好后的混凝土板塊上加鋪瀝青結構層,加鋪瀝青層采用兩層結構,局部路段增加調平層,車行道路面路面病害處理后,新舊路面高差4cm≤H<10cm范圍,冼刨現狀路面至高差達到10cm,采用4cm瀝青瑪蹄脂碎石(SMA-13)+6cm中粒式改性瀝青砼(AC-20C)加鋪,路面結構如下:(2)高差10cm≤H<17cm采用兩層瀝青加鋪,上面層采用4cm的瀝青瑪蹄脂碎石(SMA-13),下面層采用6~13cm的中粒式改性瀝青砼(AC-20C)調平,路面結構如下:(3)高差17cm≤H<30cm采用三層瀝青加鋪,上面層采用4cm的瀝青瑪蹄脂碎石(SMA-13),中面層采用6cm的中粒式改性瀝青砼(AC-20C),下面層采用7~20cm粗粒式瀝青砼(AC-25C)進行調平,路面結構如下:(4)既有綠化帶改造及病害處理路段現狀破損水泥砼面板零星分布,在拆除面層、基層后,恢復路面結構采用15cmC20貧砼基層+25cmC35砼面板,然后再加鋪瀝青面層。(5)現狀公交車停靠站加鋪上面層采用4cm的冷鋪型高粘彩色瀝青砼,中面層采用6cm的中粒式改性瀝青砼(AC-20C)。新舊水泥混凝土板交界處應設傳力桿植筋、拉桿植筋。橫縫傳力桿設置于砼面板1/2板厚處,規格為直徑25mm、長45cm的光圓鋼筋,各深入新舊砼板22.5cm,傳力桿按中心距30cm布置;縱向接縫拉桿設置于砼面板1/2板厚處,規格為直徑16mm、長80cm的螺紋鋼筋,各深入新舊砼板40cm,拉桿按中心距80cm布置。在舊砼板鉆孔插入植筋時需加入植筋膠。5.2.3路面結構材料要求(一)水泥路面結構(1)水泥水泥應采用硅酸鹽水泥,面板水泥的28d齡期抗壓強度應大于52.5MPa,抗折強度應大于7.0MPa。(2)水泥砼粗集料粗集料應使用質地堅硬、耐久、潔凈的碎石,并滿足下表技術指標。表5.2-2粗集料技術指標項目要求值備注碎石壓碎值(%)<15卵石壓碎值(%)<14堅固性(按質量損失計%)<8針片狀顆粒含量(按質量計%)<15含泥量(按質量計%)<1.0泥塊含量(按質量計%)<0.2有機物含量(比色法)合格硫化物及硫酸鹽(按SO3質量計%)<1.0巖石抗壓強度火成巖不小于100MPa,變質巖不小于80MPa,水成巖不小于60MPa粗集料應滿足下表的級配范圍。 表5.2-3粗級料級配范圍粒徑(mm)2.364.759.516.019.026.531.537.5累計篩余(%)95-10090-10075-9060-7540-6020-350-50(3)水泥砼細集料細集料應使用質地堅硬、耐久、潔凈的天然石、機制砂或混合砂,并滿足下表技術指標。表5.2-4細集料技術指標項目要求值備注機制砂單粒徑最大壓碎值(%)<25氯化物(氯離子質量計%)<0.02堅固性(按質量損失計%)<8云母(按質量計%)<2.0天然砂、機制砂含泥量(按質量計%)<2.0天然砂、機制砂泥塊含量(按質量計%)<1.0有機物含量(比色法)合格硫化物及硫酸鹽(按SO3質量計%)<0.5輕物質(按質量計%)<1.0機制砂母巖抗壓強度火成巖不小于100MPa,變質巖不小于80MPa,水成巖不小于60MPa磨光值>35細集料應采用中砂,滿足下表的級配范圍。 表5.2-5細級料級配范圍粒徑(mm)0.150.300.601.182.364.75累計篩余(%)90-10070-9241-7010-500-250-10(4)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集料公稱最大粒徑不應大于31.5mm(碎石)或19.0mm(卵石)。砂的細度模數不宜小于2.5;要求砂的硅質砂或石英砂的含量不宜低于25%。水泥用量不得小于300kg/m3。(5)貧混凝土基層貧混凝土集料公稱最大粒徑不宜大于31.5mm,水泥用量不得少于170kg/m3,28d彎拉強度標準值應控制在1.0~1.8Mpa范圍內。(6)填縫料混凝土板養生期滿后,縫槽口應及時填縫。在填縫時,必須保持縫內清潔,防止砂石等雜物掉入縫內;必須在縫槽口干燥清潔狀態下進行,縫壁檢驗擦不出灰塵為可灌標準。填縫材料應具有與混凝土板壁粘結牢固,回彈性好,不溶于水、不滲水,高溫時不擠出、不流淌,抗嵌入能力強,耐老化龜裂,負溫拉伸量大,低溫時不脆裂,耐久性好等性能。(二)瀝青路面結構(1)道路石油瀝青基質瀝青采用70號A級石油瀝青。瀝青的性能和指標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表4.2.1-2的規定。各項指標要求如下:表5.2-6道路石油瀝青技術要求指標單位要求值試驗方法針入度(25℃,5s,100g)0.1mm60~80T0604針入度指數PI-1.5~+1.0T0604軟化點(R&B)不小于℃46T060660℃動力粘度不小于Pa.s180T062010℃延度[2]不小于cm15T060515℃延度不小于cm100T0605蠟含量(蒸餾法)不大于%2.2T0615閃點不小于℃26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密度(15℃)g/cm3實測記錄T0603TFOT(或RTFOT)后T0610或T0609質量變化不大于%0.8殘留針入度比(25℃)不小于%61T0604殘留延度(10℃)不小于cm6T0605殘留延度(15℃)不小于cm15T0605(2)纖維穩定劑SMA瀝青混合料中摻加的纖維穩定劑可選用木質素纖維。纖維穩定劑的摻加比例以瀝青混合料總量的質量百分率計,通常情況下用于SMA路面的木質素纖維不宜低于0.3%,其最佳用量應通過試驗確定。木質素纖維質量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表4.11.1規定。表5.2-7木質素纖維質量技術要求項目單位指標試驗方法纖維長度,不大于mm6水溶液用顯微鏡觀察灰分含量%18±5高溫590~600℃燃燒后測定殘留物Ph值--7.5±1.0水溶液用PH試紙或PH計測定吸油率,不小于--纖維質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篩上經振敲后稱量吸水率(以質量計),不大于%5105℃烘箱烘2h后冷卻稱量(3)改性劑為有效防止反射裂縫,減少車轍,要求采用SBS(I-D)改性劑,添加量為5%。(4)粗集料集料應按要求尺寸軋碎的堅固、強韌、耐久的石料,表面應粗糙有棱角、盡量接近立方體形狀,應具有較低的壓碎值、磨耗值和較高的磨光值,并與瀝青具有良好的粘附性,應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表4.8.2和公路瀝青瑪蹄脂碎石路面技術指南(SHCF40-01-2002)表3.1.1的要求(見下表),試驗方法請參照《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JTGE42-2005)進行,應對每批來料進行檢驗。本工程上面層石料采用玄武巖,下面層采用石灰巖或花崗巖。表5.2-8瀝青表面層粗集料質量技術要求指標上面層下面層石料壓碎值不大于%2628洛杉磯磨耗損失不大于%2830表觀相對密度不小于t/m32.62.5吸水率不大于%2.03.0對瀝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級4級堅固性不大于%1212針片狀顆粒含量不大于%1518水洗法<0.075mm顆粒含量不大于%11軟石含量不大于%35石料磨光值不小于PSV4242具有一個破碎面的顆粒不大于%10090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破碎面的顆粒不大于%9080注:堅固性試驗可根據需要進行。集料的粒徑規格應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表4.8.3的要求。當按JTJ054-94標準方法進行試驗時,集料的裹附率應在95%以上,按JTJ052-2000最佳方法實驗時,粘結力不得低于Ⅳ級。對酸性石料,應采用相應的抗剝落措施,可在瀝青混合料中加入2%適量水泥,提高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為保證粗集料規格、棱角、控制針片狀含量,應采用反擊式破碎工藝生產。宜選擇大石料場加工,統一砸石機型號和規格,統一的篩分設備的型號和篩孔尺寸。(5)細集料細集料可采用機制砂、天然砂,為保證與瀝青有良好的粘結能力,宜采用石灰巖、輝綠巖、玄武巖等破碎的機制砂,細集料顆粒通常應有棱角,為改進和易性和壓實性,可采用部分天然砂,但天然砂在礦料中的比例不宜超過機制砂的用量,SMA細集料天然砂中水洗法小于0.075mm顆粒含量不得大于5%。細集料表面應潔凈,不得含有粘土和其它有殼物質。石屑中小于0.075mm的部分與瀝青的粘附性較差,備料時應注意按規范控制其含量。細集料的質量技術要求應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表4.9.2和公路瀝青瑪蹄脂碎石路面技術指南(SHCF40-01-2002)表3.2.1的要求。表5.2-9瀝青面層用細集料質量技術要求指標上面層下面層視密度不小于t/m32.52.5堅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1212砂當量不小于%6060塑性指數%無粗糙度s實測注:堅固性試驗可根據需要進行。通過2mm篩孔的混合集料部分應是天然砂或用適宜作粗集料的石料軋碎而成的細料,或者是兩者的混合料。當按適當比例與其他的集料、填充料混合時,合成的混合料應符合規定的級配要求。(6)礦粉宜采用石灰巖或巖漿巖中的強基性巖石等憎水性石料經磨細得到的礦粉,其質量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表4.10.1和公路瀝青瑪蹄脂碎石路面技術指南(SHCF40-01-2002)表3.3.1的要求。(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