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私家園林元、明、清的私家園林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私家園林的地域分化江南私家園林疊山:石料以太湖石和黃石為主;石的用量很大,大型假山石多于土,小型假山幾乎全部疊石而成植物:以落葉樹為主建筑:以高度成熟的江南民間鄉土建筑作為創作源泉,園內有各種各樣空間北方私家園林疊石:假山的規模比較小,但疊山技法深受江南影響,風格卻顯出幽燕沉雄氣度植物:觀賞樹種比江南少規劃:中軸線、對景線運用較多,園內空間劃分比較少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嶺南私家園林規模比較小,宅園繁多建筑:比重大,建筑的局部、細部很精致疊山:愛用“塑石”的技法植物:園內觀賞植物品種繁多(如:老榕樹大面積覆蓋遮蔽的蔭涼效果宜人,堪稱嶺南園林之一絕)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北方私家園林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概說北京是北方造園活動的中心,私家園林精華的薈萃之地,私家營園很興盛;私家造園活動以官僚、貴戚、文人為主;清代康乾之后,因皇家園林大規模興建,帶動造園產業,促進民間園林發展;園林建筑封閉多于空透,形象凝重。植物多用北方鄉土花木。造山疊石多用北太湖石和青石,形式沉雄;華北各省經濟發達地區皆有私家園林建置,清乾隆年間以后,山西中部城鄉集中了許多晉商庭院、宅院和別墅園北方私家園林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城內的私家園林大多數為宅園,分布在內城各居民區內明代宅園散布內城、外城各處,尤以什剎海一代為多定國公園(太師圃)、英國公新園、劉百世別業、
劉茂才園、梁園清代城內宅園多過明代,很多成為文人園林,如
紀曉嵐—閱微草堂、李漁—芥子園、賈膠(jiao)侯—半畝園、王熙—怡園、馮博—萬柳堂等清代后期達一百五六十處,如
且園、可園、余園、那桐花園、崇禮花園等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半畝園
——清代名園(p655)。襲用清初畫家龔賢在南京清涼山所葺小園的園名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可園
——晚清宅園的普遍做法(p645)。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郊外多為別墅園,絕大部分散布在西北郊清華園(李園)
——皇親李偉營建,特大型私家園林,一座以水面為主體的水景園,清康熙暢春園前身
水面以島、堤分隔為前后湖;主體建筑大體上按照南北中軸線布置。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勺園(米園)
——明末著名詩人、畫家、書法家米萬鐘所造,因水成景、堤環水抱的水景園。明代畫家吳彬所作《米氏勺園圖》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王府花園是北京私家園林的一個類別,
如醇親王府園、鄭親王府園、禮親王府園、樂善園、萃錦園、淑春園(今北大未名湖所在)、蔚秀園、鳴鶴園、朗潤園、熙春園(今清華園)、近春園等萃錦園恭王府后花園,基于明代舊園,曾為和珅宅邸;翠錦苑20景,占地2.7公頃,分東中西三路;中路對稱嚴謹,南北中軸線與府邸中軸線對位重合,東路以建筑為主,西路以水池為中心;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江南私家園林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概說分布在長江中下游的廣大地區,但私家造園活動集中在揚州、蘇州兩地,兩地的園林為江南園林的代表作品揚州私園乾隆時期,是揚州園林的黃金時代城區的園林遍布街巷,絕大多數在新城的商業區(如片石山房、個園、小盤谷);乾隆時期的揚州,西北部保障湖一帶,別墅園尤為興盛,形式歷史上著名的“瘦西湖”帶狀園林集群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個園夏山個園春山
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個園秋山個園冬山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揚州瘦西湖五亭橋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蘇州私園乾嘉時期:大體保持清初的發展勢頭咸同年間:城市遭破壞,園林大部分被毀同光年間:蘇州再度恢復往昔的繁榮,私家園林建設興旺,過去的許多名園(如宋代滄浪亭、元代獅子林、明代拙政園等)都加以修復,但原先面貌所存無幾)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滄浪亭——宋人遺風今猶在網師園——小而完整的作品耦園——
枕波雙隱傳佳話拙政園——
大家氣象的園林典范獅子林——
深藏禪意的假山迷宮環秀山莊——
深山幽壑入小園留園——留得名園毓奇峰藝圃——
清悠坦蕩的名人遺澤
蘇州著名的私家園林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
一、蘇州藝圃全園面積約0.33公頃,住宅占了大半,園林部分僅約0.13公頃。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
這座園林在整體山林的處理上,特別在與樹木的結合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研究蘇州園林史的重要實例。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二、蘇州耦園三、留園蘇州四大名園之一,1961年被定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與拙政園、網師園及環秀山莊一起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里明中葉為太仆寺徐泰時的“東園”,清嘉慶年間為劉恕所重建,因園內多白皮松,故名“涵碧山莊”,又名“華步小筑”,人稱“劉園”。光緒年間,盛康購之,并加以擴建,改名“留園”。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留園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特點:1.豐富的石景冠云峰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2.多樣變化的空間之景層層相屬的建筑群組,變化無窮的建筑空間,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虛實相間。全園分成主題不同、景觀各異的東、中、西、北四個景區,景區之間以墻相隔,以廊貫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門使兩邊景色相互滲透,隔而不絕。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留園平面布局圖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留園游覽路線組織圖示入口部分:串聯式。中部:基本為環形。東部:兼有串聯與輻射:各庭院中—輻射式;建筑庭院之間——串聯式
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留園入口空間:
入口曲折、狹長。封閉的空間極大地壓縮了人的視野,過此,則豁然開朗。
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留園入口正是利用這種既曲折狹長又十分封閉的空間來與園內主要空間形成對比,從而當人們穿越它而進入主要空間時,便頓覺豁然開朗。古木交柯綠蔭軒入口留園入口空間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留園中部空間:留園中區的總體布局,采用“前廳后山,隔池相望”的布置,為蘇州大型古典園林中所多見。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2、古木交柯3、綠蔭4、明瑟樓5、涵碧山房7、聞木犀香軒8、可亭9、遠翠閣10、汲古得綆處11、清風池館12、西樓13、曲谿樓14、濠濮亭古木交柯綠蔭軒明瑟樓涵碧山房小結:節奏——古木交柯——綠蔭軒——明瑟樓——涵碧山房聞木樨香軒遠翠閣視野開闊體態輕盈的清風池館留園中園的景觀回顧涵碧山房的開闊視野,中景的小蓬萊,遠景的可亭建筑之間的虛實關系(拓撲關系)留園的東部空間:
留園的東區以建筑與庭院為主,是當時園主進行各種園居活動的場所。
建筑內景冠云峰——高5.6米,蘇州諸園最高的湖石峰,相傳為宋代花石綱遺物,外形有瘦、透、皺、漏的特點。冠云峰留園的西部空間:園的西區有南北向的土山,山上建有小亭兩座,可遙望虎丘、天平、上方等山。山坡之上楓樹成林,晚秋時節,紅葉一片,美麗喜人。西部景觀西部三曲平橋與水閣“活潑潑地”留園的北部空間北區原有建筑解放前已全毀,現植有竹、李、杏樹等,并辟有盆景園。
盆景園中的微池假山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四、拙政園明嘉靖時,御史王獻臣被貶后在大宏寺的部分廢址上建成了別墅,這是此園的開端。以后迭經易主,現在見到的大體是清末的規模。“拙政”一詞來源于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灌田鬻(yu)蔬,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表示了園主對官場的厭惡與清高自賞的情懷。現全園面積約4.2公頃,可分為東區(原歸田園居),中區(原拙政園)和西區(原補園)三部分。拙政園遠香堂雪香云蔚亭
見山樓
小飛虹
造園藝術1.因地制宜,以水見長水面約占園林面積的三分之一,“凡諸亭檻臺榭,皆因水為面勢”,用大面積水面造成園林空間的開朗氣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廣林茂”的特點。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林木蔥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園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竹籬、茅亭、草堂與自然山水溶為一體,簡樸素雅,一派自然風光。
3.庭院錯落,曲折變化晚清時期園林建筑明顯地增加。建筑趨向群體組合,庭院空間變幻曲折。
拙政園中部及西部平面圖中部景區西部景區1、拙政園建筑分析中區遠香堂荷風四面亭雪香云蔚亭北山亭小飛虹藕香榭(見山樓)香洲梧竹幽居西區宜兩亭卅六鴛鴦館留聽閣與誰同坐軒倒影樓塔影亭2、拙政園水面分析有分有聚的水面景色布局的中心。園內水面分散,但是每處都保持較大的面積,因此顯得完整而不破碎。水池有水口,形如曲折的水灣,使人望之深遠無盡。3、拙政園幾個主要景點分析1)遠香堂是中部園子的建筑主體。命名取自周敦頤《愛蓮說》“香遠益清,亭亭凈植”之意。遠香堂南面與園門相對的黃石假山,是為游人入園前障景所設,形體不大,疊石有致。建筑采用四面廳的形式,其主要作用是宴客和四面觀景,位置適中,周圍環境開闊舒暢,體形大而嚴整。與北面的雪香云蔚亭成南北軸線。遠香堂北有寬敞臨水平臺,水面橫闊。遠香堂——表達了主人高尚的情操遠香堂內景遠香堂遙對雪香云蔚亭2)雪香云蔚亭、待霜亭(北山亭)、荷風四面亭三亭位于水池中的島上,西島上設長方形“雪香云蔚亭”,東島設六角形“待霜亭”,使兩者有所變化。荷風四面亭居于中心地位,作為全園的交通樞紐。荷風四面亭雪香云蔚與北山亭3)小飛虹“小飛虹”蘇州園林中唯一的一座廊橋,亭、廊、橋置于一體,朱紅色橋欄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飛虹,故名“小飛虹”。小飛虹橋體為三跨石梁,微微拱起,橋面兩側設有萬字護欄,三間八柱,覆蓋廊屋,檐枋下飾以倒掛楣子,橋兩端與曲廊相連,是一座精美的廊橋。4)香洲香洲為“舫”式結構,有兩層艙樓,通體高雅而灑脫.香洲寄托了文人的理想與情操。古時常以香草來比喻清高之士,此處以荷花景觀來喻意香草,也很得體。船頭是臺,前艙是亭,中艙為榭,船尾是閣,閣上起樓,線條柔和起伏,比例大小得當。三面環水,一面依岸,由三塊石條所組成的跳板登“船”。5)留聽閣——“留得殘荷聽雨聲”6)與誰同坐軒——臨水扇面小亭“與誰同坐軒”,取自蘇軾“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與誰同坐軒五、環秀山莊在蘇州市區,面積僅3畝,現存一畝余。宋時為景德寺,清乾隆年間建為私家園林,其后屢有興廢,道光末年,更名為環秀山莊,近年來整修一新。環秀山莊平面圖環秀山莊的園林特色
環秀山莊占地不大,其內湖石假山為中國之最。據載,此山為清代疊山大師戈裕良的留世之作。假山占地不足半畝,但崖道、山洞、曲澗、石室、磴道、幽谷、峰巒、危徑、絕壁曲折環繞,婉轉多姿,變幻莫測,極盡萬壑千巖之妙趣,素有“天然圖畫”之稱。山莊的假山假山內的兩條幽谷,高約4—6米,寬約1.5米山澗之上,用平板石梁連接,山形靈活,道路立體交叉假山的澗與谷呈丁字形,匯合于山的中央,把主山分為三部分。六、網師園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園林空間采取主輔對比手法殿春簃1979年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以殿春簃為原形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屋整修合同協議書范本
- 工傷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
- 運輸車輛維修合同協議書
- 發廊員工合同協議書
- 砌體合同協議書
- 雇傭工合同協議書
- 紡織品樣品制作流程詳解試題及答案
- 貼瓷磚安全合同協議書
- 飛鳥學堂測試題及答案
- 崗位合同協議書
- 自愿參加活動免責申明
- 交響音樂賞析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西安交通大學
- DZ∕T 0248-2014 巖石地球化學測量技術規程(正式版)
- JTG-T 3331-07-2024 公路膨脹土路基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
- 護理研究中的偏倚及控制課件
- 醫院檢驗檢查管理制度
- 醫院手衛生知識考試題庫100題(含答案)
- 管片基礎知識與管片選型
- 2024-2026年版中國運動康復產業白皮書
- 建筑設計防火要求規范2024修訂版
- 2021年武漢中考數學試題(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