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糧營養分析和食用技巧_第1頁
雜糧營養分析和食用技巧_第2頁
雜糧營養分析和食用技巧_第3頁
雜糧營養分析和食用技巧_第4頁
雜糧營養分析和食用技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雜糧營分和食用法1、大米大米是人類的主食之一,據現代營養學分析,大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A、E多種礦物質。就品種而言,大米有粳米、秈米和糯米之分。營養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淀粉、脂肪等營養物質,富含鈣、磷、鉀、硒等微量元素,氨基酸、維生素及礦物質微量元素的含量遠遠高于普通大米。食療功:中醫認為,大米有補腎養胃、益精強志、聰耳明目、和五臟、通四脈等功效。經常使用能降低膽固醇,促進血液循環,減少高血壓、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幾率。同時對胃病、便秘、痔瘡也有比較好的食療功效。食用方:煮飯、煲粥皆可。2、小米小米又稱粟米,古稱粟,又叫粱,是中國古代的“五谷”之一,也是北方人喜愛的主要糧食之一。小米分為粳性小米、糯性小米和混合小米。營養成:富含大量的鈣、鐵、鋅、硒、礦物質、維生素、粗纖維等孕婦及嬰兒所需的主要元素,以及胡羅卜素。食療功:中醫認為,小米有保肝、滋陰養血、滋養腎氣、健康脾胃、清虛熱的功效,主治胃虛失眠、婦女黃白帶、胃熱、反胃作嘔、糖尿病、產后口渴等癥。食用方:熬粥,水開后放米,快火20-25分鐘即可,同時能添加大棗、紅豆、紅薯、蓮子、百合等,熬成風味各異的營養粥。3、薏米仁1/8

營養成:薏米含有薏苡脂、薏苡內脂、甾醇、氨基酸、脂肪酸、維生素B1、B2等,可作為病中或病后體弱患者的補益食品。食療功: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薏米有防癌的作用。常食薏米,可減少腫瘤發病機會,還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消除粉刺、色斑,改善膚色,營養頭發、防止脫發,并使頭發光滑柔軟的作用。食用方:薏米可以做粥、湯、飯,也可以粳米、糙米、綠豆、黃豆一起煮制成粥。在烹調之前,可以將薏米放入清水中加入適量溫水浸泡2-3小時,以便容易煮熟。也可加工成薏米粉、薏米面條、薏米茶、薏米糕、薏米粽等。4、糯米營養分:糯米含有非常豐富的糖類、脂肪、蛋白質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食療功:中醫認為,糯米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功效,對脾胃虛弱、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氣虛自汗、神經衰弱、貧血等癥有一定的療效。食用方:蒸煮糯米時,先將糯米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時,可以制作寶飯、糯米團子和粽子等,也可以磨成粉和其他米粉摻用制作各種糕點。此外,糯米還可以作為釀酒的原料。5、黑米營養分:黑米營養成分比普通大米成分高71%,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E和鈣、磷、鉀、鎂、鐵、鋅等礦物質以及黃酮類化合物。食療功:中醫認為,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補益脾胃,益氣活血,養肝明目等療效。經常使用黑米,有利于降低血壓、改善缺鐵鋅貧血,滋潤皮膚、抑制癌細胞生長。食用方:主要用于煮粥喝蒸飯食用。可與雞、鴨等一起燉制,或磨成粉。注意黑米易掉色,銷售2/8

時需要和消費者特殊強調。6、糙米營養分:糙米中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B1、B2E、礦物質鈣、鐵、磷、尼古丁酸等。食療功:中醫認為,糙米能有效調節體內新陳代謝,內分泌異常,可治療便秘,滋潤肌膚,使女性皮膚光滑柔軟白嫩,面色豐盈。糙米還可以吸收體內有害物質,達到防癌的功效。食用方:糙米口感較粗,質地緊密,煮起來比較費時,煮前可在淘洗后用冷水浸泡過夜,然后連浸泡水一起投入高壓鍋,煮半小時以上。7、高粱米營養分:含有豐富的糖類,還有蛋白質,脂肪和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B2等。食療功:中醫認為,高粱米有補氣、健脾、養胃的功效,可以用來防治消化不良、脾胃氣虛、小便不利等癥。同時還有助于增進食欲,恢復活力,調節神經系統。食用方:高粱米可以碾磨成碎粒后煮飯或煮粥,制作糕點、餅或面條等面食。8、大麥米營養分:大麥米富含蛋白質、脂肪和鐵、磷、鈣等礦物質及維生素B2等。食療功:中醫認為,每天吃100g大麥能有效降低人體血漿中膽固醇和糖的濃度,與注射胰島素的效果幾乎一樣。食用大麥可以降低血壓,減少患心臟病的風險,對糖尿病、肥胖癥和心血管患者大有裨益。食用方:3/8

大麥米在烹調時先在清水中浸泡1小時,再用蒸煮熬炒等方法食用,還可以與其他糧食摻和做成米飯,或磨成粉制成大麥面,大麥茶。9、蕎麥米營養分:蕎麥中富含蛋白質有氨基酸賴氨酸亞油酸及鈣磷鐵等礦物質維生素B2E檸檬酸、蘋果酸等,以及一種很特殊的營養物質—蘆丁。食療功:中醫認為,蕎麥有清熱解毒、益氣寬腸的功,可預防高血脂癥、脂肪肝,對改善高血壓癥、預防動脈硬化、腦血管意外也有一定的作用。同時還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食用方:蕎麥可做粥、飯,在制作時浸泡在清水中少許時間,與泡米的水一起煮粥或蒸成蕎麥飯。10燕麥米營養分:燕麥米營養價值比較高,含有蛋白質、脂肪。其中脂肪含量是大米的4倍,人體所需的8氨基酸、維生素E含量也高于大米和白面。食療功:中醫認為,燕麥米有助于緩解男性性功能障礙,改善便秘,降低血中的膽固醇。燕麥中所含有的可溶性纖維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平衡,幫助患者減少對胰島素的依賴。食用方:燕麥米可以悶米飯或者煮粥煮飯時先將燕麥米單獨浸泡15鐘將燕麥米和大米按照1:2的比例混合燜飯(糖尿病等三高人群可改用的比例混合燜飯11大黃米別名:黍米、軟黃米;由黍加工成的黍米。營養分:大黃米富含蛋白質水化合物有較高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含量及維生素E4/8

鈣、鎂、鋅、銅、錳等營養元素。食療功:中醫認為,大黃米具有滋陰、利肺、利大腸之功效。可治陽盛陰虛,夜不能眠,久瀉胃弱,療凍瘡、疥瘡、毒熱、腫瘤等癥。食用方:大黃米一般用于煮飯、煮粥、做糕、釀酒,也可與大米混合做成二米飯。12黃豆營養分:黃豆有“豆中之王”的美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鐵、磷、鈣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BC等。食療功:中醫認為,黃豆有益氣養血,健脾寬中,健身寧心,潤燥消水之功效,可治療水腫、貧血、肝炎等疾患。食用方:黃豆的用途非常廣泛,可治醬、豆漿、豆腐、腐竹及醬油等。可用燒、煮、煨等方法,也可磨制豆粉,制作面點、小吃、糕點等,放入少許鹽水或精鹽可除去豆腥味。13黑豆營養成:黑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磷脂、鈣、磷、鐵、鉀、胡羅卜素、維生、B2、B11、、膽堿、大豆黃酮、皂苷等。食療功:中醫認為,黑豆有主治腎虛陰虧、消渴多飲、小便頻數、肝腎陰虛、頭暈目眩、視物昏暗、須發早白,腳氣水腫等。食用方:黑豆可與紅小豆煮粥,開鍋10分鐘后喝煮豆水余下豆煮粥,發揮其藥食同源的功效。黑豆還可以炒食或油炸食用,或磨成黑豆粉、黑豆漿等。打成汁飲用需放在清水中浸泡12小時以上,如要煮粥需浸泡小時。注意黑豆易掉色,銷售時需要和消費者特殊強調。5/8

14綠豆營養分:綠豆中以蛋白質和糖類最為豐富,脂肪含量較少。還含有鐵、磷、鈣等礦物質和胡羅卜素、維生素PP等。食療功:中醫認為,綠豆有清熱解暑、利水消腫、潤喉止咳、明目降壓等功效,可以治療暑天發熱、各種水腫、丹毒。食用方:可以與大米、小米混合制作干飯、稀飯等主食,也可做成綠豆湯。煮粥或湯之前,將綠豆放入鐵鍋中翻炒幾分鐘,則能較快煮至熟爛。15蕓豆黑、花、白營養分:蕓豆含有皂苷和多種球蛋白等獨特成分,蕓豆還是一種難得的高鉀、高鎂、低鈉食品。食療功:中醫認為,蕓豆可以提高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緩解皮膚及頭發的干燥。常食蕓豆,可加速肌膚新陳代謝,排除毒素,是減肥者的理想食品。食用方:蕓豆可以制作豆沙餡,與面粉一起做成豆沙饅頭、豆沙餅、糕點等,還可以做什錦蕓豆粽子,八寶粥,與大米、玉米、高粱米、玉米碴做米豆飯,米粥等。16紅小豆營養成:蛋白質含量在19-22%并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鈣、鎂、鐵等礦物質。食療功:中醫認為,紅色入心,多食紅小豆可強心,具有行水清熱、消腫、排膿等藥物功效,主治水腫、腳氣、熱毒癰腫等癥。食用方:紅小豆主要用于制作紅豆沙和糕點,也可制作紅豆飯、紅豆粥和紅豆面條等。煮紅豆時應放少許鹽,使之產生“軟堅消積”的作用,有助于排除脹氣。6/8

17花生營養分:花生含有維生素鋅、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適宜制造各種營養品。食療功:花生被譽為“植物肉之葷中醫認為,生食有助于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并能增強記憶,抗老化,延緩腦功能衰退,滋潤皮膚,其紅衣有止血作用。食用方: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生吃、炒制、油炸或做花生糖、花生酥等糖果糕點以及花生醬,也可以和其他雜豆一起煮粥或煮飯吃。18芝麻黑、白)營養分:芝麻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油酸、卵磷脂、棕櫚酸、亞油酸、維生素A、B1、等。食療功:中醫認為,芝麻可補肝益腎、養發通乳、強身抗老,對頭發早白、產后缺乳、肺結核、腸燥便秘、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等癥有顯著地治療效果。其養血的功效還可使皮膚白皙細膩、紅潤光澤。食用方:芝麻有黑白兩種,食用以白芝麻為好,補益藥用則以黑芝麻為佳。芝麻最好碾碎后食用,其方法是放入炒鍋內煸炒至熟香,用搟面杖壓成碎末即可。注意黑芝麻易掉色,銷售時需要和消費者特殊強調。19玉米糝營養分:有機玉米糝含有豐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