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幼小銜接工作的實施策略 論文_第1頁
新時期幼小銜接工作的實施策略 論文_第2頁
新時期幼小銜接工作的實施策略 論文_第3頁
新時期幼小銜接工作的實施策略 論文_第4頁
新時期幼小銜接工作的實施策略 論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新時期幼小銜接工作的實施策略摘要:實現幼兒園與小學的無縫對接需要一份對教育理性的智慧堅持,更需要對教育規律的合理把握。讓孩子順利進入小學,是幼兒園、小學及家長的共同責任,只有三方達成共識,順應兒童階段性和連續性的心理發展規律,才能有效的完成幼小銜接。關鍵詞:幼小銜接幼兒園家長小學幼小銜接不僅僅只是知識的銜接,更需要充實幼兒的感性經驗,幫助其提升學習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其學會管理情緒,為小學學習打好基礎。幼小銜接不是大班才開始的強化訓練,而是循序漸進貫穿整個幼兒階段。因此要做好幼小銜接,幼兒園必須挑起大梁,利用先進的學前教育理念和科學育兒知識幫助家長走出誤區和困惑,聯合小學“雙向銜接”,促進幼兒教育規范性發展。[1]一、幼兒園是做好幼小銜接的主力軍幼兒園是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核心力量。身為幼兒教師,不僅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還需自覺提升專業使命感。利用專業知識消除家長的焦慮,爭取家長的認同、支持和配合,共同引導幼兒做好身心、習慣和能力等各項準備。(一)身心準備

1.向往小學幼兒園和小學是有區別的,例如小學的課間十分鐘,小學的室外運動場地等等都會讓孩子很感興趣,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興趣點開展相應的班本課程,組織幼兒實地或線上參觀小學,引導幼兒了解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對小學產生向往。 2.情緒管理

情緒是需要管理和釋放的。小學與幼兒園不同,學生需要更加獨立自主,因此,在幼兒園期間教師需要引導幼兒學會恰當表達情緒,用合適的方式釋放情緒。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同伴交流、師幼交流、情緒角等等,引導幼兒學習與他人友好交往,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釋放情緒。3.喜歡運動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 身體健康成長是幼小銜接的重點,除了常規戶外游戲、體育活動外,還可以結合小學運動項目增設跳繩、踢足球等等,讓孩子到了小學可以延續運動,找到歸屬感。 4.動作協調

到了小學幼兒需要書寫,這就要求他們手部的小肌肉群發展順利,所以幼兒園需要開展一些發展小肌肉群的活動。例如小班可以進行一些舀豆子、套筆套、串珠子、開鎖游戲,中班可以進行剪面條、解紐扣、卷糖果等游戲,大班可以進行線描畫、運筆游戲、控筆游戲等,不同年齡段設置不同難度的游戲發展幼兒的手指靈活程度、肢體控制能力,為小學書寫做準備。(二)生活、社會準備 1.生活習慣

從小班到大班建議調整作息,逐步提前入園時間,培養幼兒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鼓勵幼兒按時完成任務,萌發時間觀念。 2.生活自理

引導幼兒進行個人生活管理,自己的事情盡量自己做,合理安排時間,對自己的物品會整理、合理擺放。例如小班鼓勵幼兒收納玩具,從哪里拿放哪里,學習合理擺放鞋子、衣物;中班鼓勵幼兒自己折衣物擺放到合適的位置,參與游戲、就餐等準備工作;大班則鼓勵孩子參與家庭勞動,例如收拾桌子、整理房間、疊被子等等。 3.集體榮譽感

教師可以設置情境模擬生活,如快遞驛站、娃娃家、醫院、超市等等,通過角色游戲給讓幼兒體驗各行各業人的工作,從而培養他們的交往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幼兒參與合作的游戲,例如足球游戲、甩大繩游戲等激發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三)學習準備

教師要尊重幼兒愛玩好問的天性,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萌發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探究欲望,不怕困難積極嘗試解決問題。 1.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動力。要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體驗到思考、探索、動手的樂趣,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1)營造神秘感。比如介紹小動物時,只漏出小動物的尾巴,或細節特征,請幼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兒猜測,從而引發幼兒對學習的好奇心。 (2)探究生活中的秘密。孩子對常見的事物容易失去興趣,若能引導他們觀察到事物的不同現象,并探究其中的原因或秘密,就會讓他們對身邊的事物或現象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們要善于把握幼兒的心理,引導幼兒對世界萬物產生探究欲望。[2] (3)保持興趣。例如分享寶寶日記,由幼兒說家長記錄,然后在班級分享的形式保持幼兒“說話”的興趣;設置簽到墻鼓勵幼兒先通過涂鴉、寫學號到嘗試畫名字等方式激發幼兒書寫的興趣等等。 2.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好問、勇于探索、動手操作、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等。葉圣陶說:“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見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1)從小事做起,循序漸進。好的習慣不是一戳而就的,需要從點滴做起、循序漸進慢慢內化。例如小班區角游戲時,教師在準備時要反復強調“從哪里拿放回哪里”等,班級教師在培養幼兒學習習慣時要保持一致,做到抓一項就齊心合力、堅持不懈的培養一項,循序漸進、日積月累,逐步幫助孩子養成各種良好的學習習慣。(2)加強訓練,反復強化。 幼兒缺乏自控能力。因此,培養幼兒的學習習慣可以以教育活動為主,通過觀察示范、模仿、強化訓練,注意一定要正面強化,將模仿內化成習慣。。(3)及早發現,及時糾正。 教師要善于觀察發現,及時糾正幼兒的不良學習習慣。如要求幼兒及時收拾自己的美術材料,活動時專注等等,通過正面引導幫助幼兒糾正不良學習習慣。 3.學習能力

幼兒學習能力包含注意力、觀察力、思考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等。研究表明,學習能力塑造的最佳時期是0—12歲。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培養孩子對新知識的好奇心與興趣;(2)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3)培養孩子的堅持與注意保持。 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孩子成長的自然過渡,幼兒教師應引導幼兒感知、思考、表達和創造,從身心到生活、社會、學習等方面全面為幼兒做好入學準備。3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二、家長是做好幼小銜接的同盟軍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教師。在幼小銜接中很多家長會出現操之過急、拔苗助長的情況,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一)轉變觀念

很多家長認為幼小銜接就是提前學拼音、算數等這是不對的。幼小銜接不是知識灌輸,更不是提前上小學課程內容,而是強調引導幼兒可持續發展。家長要正確看待幼小銜接,消除自身焦慮情緒。 (二)為幼兒入學做準備

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對孩子來說是一次不小的挑戰,因為幼兒園和小學的學習內容不同,學習方式不同(幼兒園以游戲為主,小學以學習文化知識為主),同學陌生、老師陌生、環境也陌生。因此,讓孩子順利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活,家長需要幫助其做好準備:一是“學習感興趣”,引導幼兒對學習內容產生好奇和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學習,不懂就問;二是“生活有條理”,引導幼兒獨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基本生活及學習,不必大人催著、盯著才去完成;三則“活動能合群”,在生活中能與家人、親友、同學和睦相處。[3]三、小學是做好幼小銜接的協助軍 《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提出:幼兒園與小學“雙向銜接”,這對深化基礎教育改革,落實全面育人有著重要意義,為小學和幼兒園科學做好“雙向銜接”提供了重要指導。[4]

(一)幼小教研互動

《指導意見》中指出“鼓勵學區內小學和幼兒園建立學習共同體,加強教師在兒童發展、課程、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交流,及時解決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現狀中的突出問題”,并“建立聯合教研制度”。[4]因此,幼兒園與小學可以建立相互觀摩和共同培訓的制度。在場地借用或共用背景下,幼兒園與小學老師可以互相觀摩教學從而明確小學和幼兒園的差異,在實際工作中縮小差異。 (二)小學教師參與幼兒園銜接工作

小學專家老師可以對幼兒園大班家長開設講座,為家長答疑解惑,更新家長教育認知,讓家長清楚一年級學生需要做哪些準備,消除家長的焦慮和盲目銜接;還可以到幼4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兒園上一節課,讓孩子感受小學生上課模式,消除因對小學未知產生的恐懼心里。 (三)場地借用

幼兒園可以借用小學場地開展一系列活動,例如:運動會、春游寫生、參觀小學等,讓幼兒零距離走進小學,感受小學生活,引導幼兒對小學產生向往之情??傊?幼小銜接應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這需要形成多元主體的聯合互動,特別要創造幼兒園、小學與家的相互理解與溝通渠道,把幼小銜接的“大廈”建牢,只有幼兒園、家長、小學三方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