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廢水深處理和微污染水預處理中的微生物學原理_第1頁
污廢水深處理和微污染水預處理中的微生物學原理_第2頁
污廢水深處理和微污染水預處理中的微生物學原理_第3頁
污廢水深處理和微污染水預處理中的微生物學原理_第4頁
污廢水深處理和微污染水預處理中的微生物學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污廢水深處理和微污染水預處理中的微生物學原理第1頁/共20頁2第四章污、廢水深度處理和微污染水預處理中的微生物學原理第2頁/共20頁3污、廢水一級處理:除去廢水中的砂礫及大的懸浮固體,去除約30%左右COD。二級生物處理:去除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物。在好氧生物處理中,生活污水經生物降解,大部分的可溶性含碳有機物被去除。去除COD70%~90%,BOD5去除90%以上。同時產生NH3—N、NO3-—N和PO43-、SO42-。其中有25%的氮和19%左右的磷被微生物吸收合成細胞,通過排泥得到去除。但對于含N、P較高的廢水,出水中的氮和磷含量仍未達到排放標準。第3頁/共20頁4第一節污、廢水深度處理——脫N、除P與微生物原理一、污、廢水脫氮、除磷的具體指標一級標準廢水磷含量在≤0.5mg/L氨氮

≤15mg/L第4頁/共20頁5帶來較大危害:①導致水體營養化,降低水體DO濃度,使水有異味,增加水處理成本;②當農灌時,TN超過1mg/L,作物因過量吸收氨氮而瘋長,不結果;③硝態氮會演變為致癌物。必需進行污染防治第5頁/共20頁6含氮有機物異養型微生物NH4+-N氨化作用亞硝酸細菌

NO2--N硝酸細菌

NO3--N硝化作用,自養且好O2反硝化細菌異養反硝化作用無O2N2、NO2最終完成生物脫氮二、微生物脫氮原理、參與微生物及其工藝1生物脫氮的基本原理2.參與生物脫氮的微生物氨化細菌硝化細菌

反硝化細菌亞硝酸細菌

硝酸細菌第6頁/共20頁7活性污泥法傳統脫氮工藝(3級)流程示意圖曝氣池去除BOD沉淀池Ⅰ第二級硝化曝氣池沉淀池Ⅱ反硝化反應器沉淀池Ⅲ原廢水污泥回流剩余污泥堿污泥回流剩余污泥CH3OHN2處理水污泥回流剩余污泥??

各段有自己的沉淀池與污泥回流系統,反硝化投加外加碳源。3.微生物脫氮工藝第7頁/共20頁8提問:硝化脫氮時有時需要補堿(Na2CO3或NaHCO3)?硝化作用消耗堿(NH4+、CO32-),水pH下降;補充碳源、升高pHp251④為什么補CH3OH?補充反硝化菌的碳源!第8頁/共20頁9廢水好氧脫碳缺氧反硝化沉淀池好氧硝化沉淀池1好氧活性污泥回流缺氧活性污泥回流出水回流?活性污泥法典型工藝—A/O脫氮工藝(缺氧、好氧工藝)碳源:該工藝不需投加C源,原水中BOD硝酸鹽來源:回流出水中的硝化產物,同時降解部分有機物,對好氧段有利,減少供氧量,并有利于難降解有機物降解。第9頁/共20頁10好氧脫碳硝化脫碳——氧化去除COD脫碳菌——好氧有機物呼吸的細菌,以有機物為碳源硝化菌——好氧氨鹽呼吸的細菌,以碳酸鹽為碳源提問:為什么先脫碳、后脫氮?硝化菌的碳源是脫碳菌的代謝產物;有機碳源豐富時,脫碳菌世代周期短生長迅速,硝化菌氧利用不足,生長緩慢;此時要求有較高的溶解氧。P326②③第10頁/共20頁11(1)硝化段操作為了硝化作用徹底,保證有足夠數量及活性的硝化細菌(107個/mL以上),在運行操作上要掌握好幾個關鍵。A.控制泥齡泥齡即懸浮固體停留時間,可通過排泥控制泥齡,一般控制在5d以上,使泥齡要大于硝化細菌的比生長速率?:泥齡過短硝化細菌會流失,硝化速率低。第11頁/共20頁12B.要供給足夠氧

處理生活污水時,溶解氧一般控制在1.2~2.0mg/L為宜。工業廢水則要看廢水的有機物濃度(COD和BOD)和NH3含量的高低,適當提高溶解氧。如味精廢水COD和NH3都高,溶解氧維持在4.5mg/L左右為宜。才能滿足去除COD和氧化NH3用。溶解氧小于0.5mg/L硝化作用停止。第12頁/共20頁13C.控制適度的曝氣時間(或稱水力停留時間)

普通的活性污泥法的曝氣時間為4~6h,甚至8h(如SBR法)。對于味精廢水8h不夠,因為味精廢水經厭氧或缺氧處理后,COD和NH3-N仍很高,必須根據情況延長廢水在好氧池中的停留時間。D.控制pH在硝化過程中,消耗了堿性物質NH3,生成HNO3,水中pH下降,對硝化細菌生長不利。提問:如何控制?需適當投加NaHCO3維持堿度,中和HNO3,使pH維持在偏堿性(pH=7.5~8.0)。投加NaHCO3還可供給硝化細菌碳源。第13頁/共20頁14E.溫度

雖然大多數硝化細菌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30℃,實際上它們的生長溫度范圍是較廣的。況且硝化細菌種類多,適合各種溫度生長的硝化細菌都有,低至—5℃,高至60℃。可以將它們應用于污水和廢水生物處理中。第14頁/共20頁15(2)反硝化段運行操作反硝化段運行操作關鍵指標有:碳源(即電子供體或叫供氫體)、pH(由堿度控制)、最終電子受體NO3-和HNO2、溫度和溶解氧等。碳源:葡萄糖、乳酸、丙酮酸、甲醇等最終電子受體是NO3-和HNO2。能源:從氧化有機物獲得。最適pH:為7~8。溫度:10~35℃之間,水體淤泥反硝化速率隨溫度增高而提高,在60~75℃之間的反硝化速率達到最大值。溶解氧:在海洋和淡水中0.2mg/L以下有利于反硝化。第15頁/共20頁16三、微生物除磷原理、工藝及其微生物■20世紀70年代末,發現多種有明顯除磷能力的細菌,統稱除磷菌,如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在有氧環境中可超量攝取磷。■一般細菌細胞中磷占2.3%。而除磷菌可攝取約為正常需要10倍以上的磷。

(BOD:N:P)100:5:1——微生物除碳的同時吸收磷元素用以合成細胞物質和合成ATP等,但只去除污水中約19%左右的磷。某些高含磷廢水中殘留的磷還相當高,故需用除磷工藝處理。磷常以磷酸鹽、聚磷酸鹽和有機磷的形式存在于廢水中。1參與生物除磷的微生物第16頁/共20頁17

聚磷菌的放磷(厭氧)ATP聚磷菌細胞內的聚磷酸鹽分解PO43-廢水中脂肪酸PHB、糖原儲存在細胞內厭氧時:不繁殖,釋放磷酸鹽于體外(產生ATP,攝取有機物,供其儲備好氧狀態能源——PHB)。分兩步進行:聚磷菌放磷(厭氧條件)聚磷菌過量攝取磷(好氧條件)2.微生物除磷原理依靠聚磷菌(兼性厭氧菌)聚磷,再從水中除去這些細菌。第17頁/共20頁18

聚磷菌的磷過量攝取(好氧)細胞內的PHB分解ATP廢水磷聚磷菌聚磷酸鹽儲存在細胞內好氧時:正相反—大量繁殖(消耗好氧狀態能源—聚β-羥基丁二酸PHB),逆濃度梯度過量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