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生態空間管控合肥第1頁/共50頁匯報提綱一、規劃編制工作二、重點問題考慮三、下步工作建議第2頁/共50頁一、規劃編制工作(一)背景形勢(二)工作認識(三)工作路徑(四)總體思路(五)規劃內容第3頁/共50頁(一)背景形勢國土空間是寶貴資源,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水生態空間是國土空間的核心構成要素,對其他類型空間起到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社會經濟系統自然生態系統生態文明建設水生態空間國土空間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支撐管控山青岸綠河暢湖美水凈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體第4頁/共50頁(一)背景形勢國家需求《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省級空間規劃試點方案》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建立空間規劃體系,推進“多規合一”,編制統一的空間規劃。《關于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加強空間管制、總量管控和環境準入的指導意見》工作基礎《關于加強河湖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水流產權確權試點方案》《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落實河湖水域岸線用途管制;試點區域劃定水域、岸線等水生態空間范圍,確定水生態空間權屬;保護河湖生態空間。戰略機遇《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需求牽引關鍵制約何為水生態空間?如何管控?誰來管控?我國水生態空間的管控存在概念不明晰、標準不健全、事權劃分繁瑣、管理碎片化嚴重、責權利不明確、管理被動性與滯后性突出等問題。動力在哪?問題導向《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第5頁/共50頁(一)背景形勢明確水生態空間管控的思路、方向和措施為水生態空間保護與利用提供戰略性、全局性和長期性的技術指導開展水生態空間管控的頂層設計編制《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當前最緊迫的現實需求:第6頁/共50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是空間規劃的基礎和前提劃定三區三線嚴守資源環境生態紅線空間規劃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二)工作認識第7頁/共50頁(二)工作認識水生態空間內涵水生態空間——為生態—水文過程提供場所、維持水生態系統健康穩定、保障水安全的各類生態空間,包括河流湖泊水域(水源涵養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岸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洪澇水調蓄場所等涉及水功能的區域范圍。水生態空間管控的概念內涵水生態空間管控內涵水生態空間管控——劃定并嚴守水資源利用上限、水環境質量底線、水生態保護紅線,強化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紅線指標約束,將與水有關的各類經濟社會活動限定在管控范圍內,并為水資源開發利用預留空間。第8頁/共50頁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是空間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編制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可作為“多規合一”中與水相關的重要管控平臺,銜接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關系,其成果融入國土空間規劃中。(二)工作認識第9頁/共50頁水生態保護紅線是生態保護紅線的核心之一國土空間陸地陸上水域內水領海領空環保部已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指南(征求意見稿)》對于其它生態空間,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的基礎上,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重要性、生態環境敏感性與脆弱性識別生態保護范圍,并落實到國土空間(二)工作認識第10頁/共50頁支撐規劃布局支撐管控指標支撐管控措施支撐管控保障水生態保護紅線(二)工作認識水生態保護紅線是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的重要支撐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制定目標現狀評價第11頁/共50頁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是協調其他空間規劃和傳統水利規劃的頂層設計空間規劃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融入其他空間規劃傳統水利規劃引導約束銜接協調指導約束預留調整(二)工作認識第12頁/共50頁《關于加強河湖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
要求落實水域岸線用途管制,與水功能區劃相銜接,將水域岸線按規劃劃分為保護區、保留區、限制開發區、開發利用區,嚴格分區管理;《水流產權確權試點方案》
要求在試點區域劃定水域、岸線等水生態空間范圍,確定水生態空間權屬;《耕地草原河湖修養生息規劃(2016-2030年)》
要求至2020年基本建立河湖水域岸線用途管控制度,有效保護河湖生態空間。基礎問題水生態保護紅線缺失制約規劃批復
環保部要求重要支流綜合規劃環境影響報告補充劃分生態保護紅線,強化空間管制的內容。缺乏相關技術指導體系難以支撐和協調水生態空間與其他空間關系、水生態空間科學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關系,已成為“多規合一”空間規劃編制的重大挑戰。缺乏系統認識尚未主動開展相關工作,對水利行業健康發展十分不利。(二)工作認識第13頁/共50頁(三)工作路徑水生態空間管控工作技術路線謀劃頂層設計謀劃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含劃定水生態保護紅線)的頂層設計。建立一套相關部委之間溝通的協調工作機制。組織會議培訓召開各省市水利部門相關工作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參加的工作會議。開展相關技術標準體系培訓。形成技術指導提出適用于全國的水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指南。制定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的編制導則。技術支撐部門水利廳支撐協助試點經驗總結專題研究第14頁/共50頁(三)工作路徑水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的工作路徑2018年底前2020年底前2030年底前2017年底前京津冀區域、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直轄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全面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勘界定標,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生態保護紅線布局進一步優化,國家生態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完成《水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指南》編制工作明確水生態保護紅線類型體系、劃定技術路線和方法銜接環保部門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
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國水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勘界定標,基本建立水生態保護紅線制度。2018年年底前,完成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水生態保護紅線劃定;2017年年底前,完成京津冀區域、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直轄市)水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第15頁/共50頁(三)工作路徑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工作安排思路出臺一套標準編制一個規劃構建一套制度《省級空間規劃試點方案》“多規合一”省域為單元打造一個平臺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水生態空間管控平臺水生態空間管控編制規劃指導意見規劃文本和圖集水生態空間管控制度融入第16頁/共50頁(四)總體思路1、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的定位水生態空間管控是國土空間管控的基礎保障編制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明確水資源利用上限、水環境質量底線,以及水生態功能區、水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的保護底線要求,約束和引導經濟社會發展布局,是國土空間管控的基礎前提,是構建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的關鍵性基礎工作。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是“多規合一”空間規劃的基礎支撐編制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是構建省、市、縣水生態空間治理體系的基礎,也是劃定水生態區域紅線、合理配置水生態空間資源和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的協調平臺。提出水生態空間管控指標,落實水生態空間管控措施,制定水生態空間管控制度,為“多規合一”空間規劃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撐。水生態空間管控是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的重要支撐編制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制定水生態空間管控指標體系、管控目標和管控措施,將為各省市落實“河長制”、建立符合當地需求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內容,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也將為各地區水利部門建立水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制度提供指導。第17頁/共50頁(四)總體思路四大原則六大任務十大內容三大要件頂層設計突出戰略性和指導性整體謀劃強調前瞻性和系統性系統部署時序性和可操作性三大視角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體系一大體系立足謀劃構建第18頁/共50頁(四)總體思路《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條例》《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全國生態功能區劃》《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2011-2030年)》《全國水土保持規劃(2015-203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關于加強資源環境生態紅線管控的指導意見》《全國河道(湖泊)岸線利用管理規劃技術細則》《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2、規劃依據第19頁/共50頁(四)總體思路3、規劃目標核心目標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把握一條主線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緊扣五大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堅持踐行水利方針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統籌現實需求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保護和修復水生態環境、健全水利發展體制機制規劃期限發展與保護規劃目標水生態空間格局優化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水安全保障水平提升水資源利用安全高效第20頁/共50頁4、規劃原則(四)總體思路頂層設計、嚴格管控因地制宜、分類管控多規合一、系統管控監測監管、責任管控從戰略性、系統性出發,設定并嚴守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紅線,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和管控措施。立足區域差異性,統籌主體功能定位和實際需求,提出差別化、針對性、可操作的分類管控要求。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與銜接,使水生態空間行業管控支撐和融入國土空間管控、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管控。建立與水生態空間管控相適應的制度體系,與“多規合一”空間信息管理平臺對接,建立水生態環境網格監管體系。第21頁/共50頁(四)總體思路5、主要任務統一規劃基礎開展現狀評價制定規劃目標明晰總體思路確定規劃布局繪制空間藍圖平衡規劃資源提出管控指標細化規劃原則創新管控措施探索規劃立規強化管控保障六大任務與相關部門基礎數據銜接,整合水利部開展的水資源調查評價、水資源承載能力等工作,統一水利行業內相關工作基礎要求。開展全面的水資源、水生態環境本底狀況調查。按照水生態空間分類保護與綜合利用相促進、水資源節約與水環境改善相統一的思路,著重謀劃水生態空間布局、管控指標、管控措施、管控制度與能力建設等核心內容。協調平衡相關上位規劃,與相關部門規劃銜接,確定區域水生態空間布局,明確禁止開發區(紅線區)、限制開發區(黃線區)、水資源利用引導區(藍線區),提出不同類型區的發展方向與重點;成果繪制成以各類區、線、重點說明等構成的空間布局圖。從水生態系統完整性保護、水生態空間格局優化、水資源利用安全高效、水利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合理布局、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等需求入手,構建涵蓋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等方面的管控指標體系。分類提出有差別化、針對性的管控原則。根據不同的管控原則,實施“一區一策”分級分類管控,提出有針對性的具體管控措施,積極探索具有區域特色的、高于國內標準的先進的管控措施。建立水生態空間管控制度體系。探索省域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立法立規,納入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管理。明確水生態空間監控能力建設、執法能力建設等要求,為規劃落實制定保障措施。第22頁/共50頁(五)規劃內容1、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調查評價2、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需求分析落實國土空間管控的要求。有度有序利用水資源、節水型社會建設的要求。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質量的要求。落實河長制、劃定并嚴守生態紅線、維護河湖健康的要求。實現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第23頁/共50頁(五)規劃內容3、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思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緊緊圍繞“山水田林湖系統治理”的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牢牢把握國家全面推進“河長制”與“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新機遇,把確定水生態空間管控格局作為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支撐條件,把水資源、水環境質量、水生態紅線指標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核心目標,把水生態空間管控措施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把水生態監控能力與制度建設作為國家治理能力的組成部分,推動用水方式轉變,改善水環境質量,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第24頁/共50頁(五)規劃內容4、水生態空間管控布局禁止開發區限制開發區水資源利用引導區謀篇布局
成圖成冊紅線區黃線區藍線區面
線
點其他部門空間規劃布局圖疊置協調劃定并嚴守水功能區劃水土保持區劃岸線利用管理分區......條件保護重要水生態功能區、水生態環境敏感區、脆弱區預留適當水資源利用空間和水環境容量空間布局重大水利基礎設施和民生供水項目水生態空間管控基礎管控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第25頁/共50頁(五)規劃內容5、水生態空間管控指標6、水生態空間管控原則——體現相似性與差異性;——體現確立底線、剛性約束的共同特點;——體現禁止開發區的強制性保護要求,保證其性質不轉換、面積不降低,功能不改變;——體現健全管控制度,落實管控責任等。水生態空間優化水生態功能維護監測預警能力管控制度體系水環境質量改善限制排污總量控制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生態用水保障——體現限制開發區嚴格管制、控制開發強度的要求;——體現水資源利用引導區統籌考慮相關規劃的符合性、水資源總量控制、水環境質量改善、水生態空間用途等要求。第26頁/共50頁(五)規劃內容7、水生態空間管控措施水生態禁止開發區水生態限制開發區水源地準保護區污染源控制及開發利用限制;水生態重點保護和保留河段限制開發管控;受擠占洪水調蓄區、河濱帶保護藍線區和退化水生態空間的恢復和重建管控;水文化遺產管理辦法等。封育修復、生態移民、退耕還林,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劃界和隔離防護,重要水域水生生物關鍵棲息地生境功能修復和增殖放流等管控措施。水資源利用引導區域嚴格限制污染物入河總量,預留適當發展空間和水環境容量空間。規劃國家和省級重大水利基礎設施、重大民生供水項目等,選址盡量避開已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區,確無法避開的,以不影響和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提出生態保護與修復管控措施。針對不合理開發建設活動等導致水生態空間被擠占、萎縮和水生態環境受損退化區域,提出保護、修復、空間置換等管控措施。聯合有關部門合理調整建設項目布局,提出退還和修復被擠占水生態空間措施;必要時,結合海洋部門海岸線的管控要求,研究河流入海口空間的生態空間置換管控措施。本底+特點+需求+......差別化管控措施第27頁/共50頁(五)規劃內容7、水生態空間管控措施問題診斷實施用水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強化高效節水灌溉、適度引調水等,壓減超采地下水,退還被擠占河道內生態用水。保障重要湖泊濕地及河口生態用水,改善水環境。北方、西北水資源短缺、河湖生態水量不足的地區劃定并嚴守水生態保護紅線,嚴格環境準入和污染排放管理;加大江河源頭區、重要飲用水源地、重要河湖濕地和重要棲息地等的保護與修復。生態良好的河湖完善入河湖排污管控機制和考核體系,嚴格準入;實施水資源調配和河湖水系連通,開展再生水利用,加大河湖水環境綜合治理,開展農村水環境整治。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鎮化、工業化區域的主要河湖實施退田還湖還濕、退漁還湖,恢復河湖連通性;嚴格空間用途管制;休養生息,恢復河湖生態空間。大江大河生態水系廊道以及重要的湖泊濕地、重要水生物棲息地,出現空間萎縮、結構失衡、功能受損的強化節水控源減排、開展地下水超采治理、加強閘壩生態調度,保障河湖生態用水。城鎮內河(湖)水環境整治、生態恢復及河湖補水水資源過度開發利用、污染嚴重、生態退化等綜合失衡的河湖作為“河長制”的抓手實施“一河一策”第28頁/共50頁(五)規劃內容9、水生態空間監控能力建設10、水生態空間管控保障措施8、水生態空間管控制度健全水生態空間管控法規落實總量強度雙控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水生態紅線制度水生態空間管控準入制度建立水生態空間管控目標責任制度建立水生態空間管控績效評價考核制度水生態空間管控監測與監管提升水生態空間監測能力、推進水生態空間監測核算制度建設、建立水生態空間監管臺賬,推行用水大戶在線監測、嚴格水功能區監管、完善市界和縣(區)界考核斷面監測和主要用水企業監測預警等。水生態空間管控執法能力建設完善部門聯動和司法聯動執法機制,創新跨部門、區域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議事協調和聯動機制,強化執法隊伍建設等。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各部門目標責任、加強資金投入、堅持依法推進、注重改革創新、強化科技支撐與能力建設、做好宣傳教育、充分調動社會公眾力量等。第29頁/共50頁二、重點問題考慮(一)水生態空間管控指標體系(二)水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體系(三)水生態空間管控制度體系第30頁/共50頁1、指標構建需求(一)水生態空間管控指標體系第31頁/共50頁2、指標構建原則(一)水生態空間管控指標體系內涵明確依據充分指標科學內涵明確,遵循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要求,緊扣生態文明考核、河長制、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等新要求。功能導向利于評價圍繞水生態空間管控的功能需求,選用能代表或反映區域水生態功能各方面特征的要素指標。定量指標為主,定性指標為輔。分類分級便于考核根據水生態空間的功能分區和管控措施的影響層次,對設定的管控指標進行分類分級。并分約束性和指導性兩類。監控方便易于操作選取易于獲取、方便使用,具有可獲得性、及時性、連續性、公認性的指標。第32頁/共50頁3、指標體系框架(一)水生態空間管控指標體系指標3指標2指標x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管控能力要素層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河道內生態用水保障水環境質量改善限制排污總量控制水生態空間優化水生態功能維護監測預警能力提升管控制度體系建設目標層指標層指標1指標4第33頁/共50頁4、主要指標(一)水生態空間管控指標體系管控能力水量水質水生態監控點岸線紅線區水域陸域協同管控地表水地下水統籌水生態空間管控指標第34頁/共50頁4、主要指標(一)水生態空間管控指標體系(13個)(11個)(10個)(10個)第35頁/共50頁(一)水生態空間管控指標體系出臺水生態空間管控標準規范水生態保護紅線社會管控能力水環境質量底線水資源總量上線提供技術支撐水生態空間管控指標體系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考核辦法》落實河長制責任編制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評估水生態空間管控效應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5、指標應用第36頁/共50頁(二)水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體系1、概念內涵水生態保護紅線是水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是促進水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的核心生態空間,并通過水資源的自然循環和社會循環過程對其他類型生態空間起到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對提升自然生態的系統性、完整性和連通性,保障和維護生態系統功能、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水生態保護紅線按照生態功能的重要性、生態環境敏感性和脆弱性,根據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蓄洪水、保護水生生境多樣性、保障水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穩定性等要求合理劃定。第37頁/共50頁(二)水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體系2、存在的主要問題全國系統完善的水生態保護紅線分類體系尚未構建。河湖水域岸線及生態水系廊道紅線劃定要求不明確。涉及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等的紅線劃定技術尚不完善。部分省市對同一類型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原則和范圍不統一。第38頁/共50頁(二)水生態保護紅線類型體系水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路徑和方法管控要求更加系統嚴格區域界線更加清晰準確范圍劃定更加精準明確劃定程序更加科學合理主體功能區水生態保護紅線依法依規系統科學協調有序劃定原則與要求第39頁/共50頁(二)水生態保護紅線類型體系水生態保護紅線類型體系主要類型具體類型涉及協調部門禁止開發區水域內陸濕地和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環保、發改委、林業、農業、水利等穿越禁止開發區域的水域及岸線相應主管部門水源涵養與保護紅線區重要水源涵養區環保、發改委、林業、水利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保、發改委、水利、住建等水生生境保護紅線區重要濕地保護區環保、發改委、林業、水利等國家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環保、發改委、農業、水利等重要水生生物棲息地及漁業水域環保、發改委、農業、水利等洪水調蓄紅線區國家蓄滯洪區環保、發改委、水利、國土等
防洪規劃保留區水域岸線保護紅線區重要河流水域及保護岸線環保、發改委、水利、國土等
重要湖庫水域及保護岸線水土保持紅線區水土保持重點生態功能區環保、發改委、水利、國土、林業、農業等
防風固沙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脆弱紅線區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敏感區環保、發改委、水利、國土等土地沙化生態環境敏感區環保、發改委、國土、農業、水利等石漠化生態環境敏感區環保、發改委、林業、國土、水利等第40頁/共50頁紅線劃定技術路徑其他重要生態空間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重要濕地及濕地公園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岸線利用管理規劃其他重要生態保護區國家蓄滯洪區
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
水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
水域岸線保護紅線區重要湖庫水域及保護岸線重要河流水域及保護岸線
禁止開發區水域內陸濕地和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穿越禁止開發區域的水域及岸線
水生生境保護紅線區重要濕地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重要水生生物棲息地及漁業水域
水土保持紅線區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防風固沙生態功能區
生態環境敏感脆弱紅線區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土地沙化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石漠化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生態功能區劃重點生態功能區水源涵養土壤保持防風固沙生物多樣性維護洪水調蓄水功能區劃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保護區飲用水源區其他水系大江大河干支流水系及水庫主體功能區規劃禁止開發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自然遺產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生物多樣性維護地質公園全國及各省區重要生態空間疊加分析和綜合制圖部門協調與上下對接
洪水調蓄紅線區蓄滯洪區防洪規劃保留區
水源涵養與保護紅線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重要水源涵養區科學評估第41頁/共50頁5、水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路線(二)水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體系水生態功能重要性、生態環境敏感性與脆弱性水生態空間范圍內的禁止開發區域水生態空間范圍內的生態功能重要區域水生態空間范圍內的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定量評價定性評價確定疊加分析綜合制圖水生態保護紅線方案城鎮空間規劃農業空間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銜接第42頁/共50頁6、水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法(二)水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體系按照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禁止開發要求,確定涉水的禁止開發區域紅線區。從保障供水安全的角度,劃定重要水源涵養與保護紅線區。從保障流域和區域防洪安全的角度,劃定重要洪水行、蓄滯洪場所的紅線區。從保護重要水生生境、維護生物多樣性角度,劃定重要水生生境保護紅線區。從保障河勢穩定、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劃定重要水域岸線紅線區。從構建水土流失防治戰略空間格局角度,劃定水土保持重點預防、重點治理紅線區。第43頁/共50頁(三)水生態空間管控制度體系1、存在主要問題整體性不足管控制度碎片化、零星分散于不同的管理領域和管理部門激勵性不足考核機制不健全,獎懲機制不完備,市場機制不成熟均衡性不足水資源制度相對成熟,水生態空間等制度存在空白約束性不足行業制度自身缺乏強制性,與其他部門的協調呈現弱勢前瞻性不足缺乏與空間規劃體系、“多規合一”融合的抓手制度內容制度結構制度設計第44頁/共50頁(三)水生態空間管控制度體系2、制度構建原則
創新性與激勵性系統性與科學性管控制度開放性與協調性融入“多規合一”,全面落實“河長制”、生態紅線劃定;對接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抓住薄弱環節,補齊制度短板。從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體的角度入手,水量水質水生態要素全覆蓋;從水生態空間系統保護與水安全保障兩大需求入手;從源頭—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白酒定制產品合同協議
- 電纜回收搬運合同協議
- 特殊奶粉轉讓協議合同
- 甲乙雙方用油協議合同
- 甲方租賃儀器合同協議
- 甘肅建筑外架合同協議
- 電子商務運營合同協議
- 電子配件供貨合同協議
- 甲醇采購技術協議合同書
- 玻璃泥輪銷售合同協議
- 【2021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教材解讀--PPT課件
- DB 33-T 1015-2021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高清正版)
- 鋼結構門式剛架廠房設計土木工程畢業設計
- 橙色黑板風小學生知識產權科普PPT模板
- 中國供銷合作社標識使用手冊課件
- 幼兒園兒歌100首
- Q∕CR 9218-2015 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
- 甲狀腺解剖及正常超聲切面ppt課件
- 易學書籍大全291本
- 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間建設用地審批及房地產登記試行規定
- 蠕墨鑄鐵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